理论教育 央行独立性受到影响的问题优化探讨

央行独立性受到影响的问题优化探讨

更新时间:2025-01-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提高政策透明度的过程中,央行的独立性主要由于以下原因而受到影响。货币政策一旦缺乏灵活性,独立决策的能力就会大大降低,央行的独立性必然会受到严重的影响。政府会出于政治利益的考虑对货币政策决策进行干预,央行的独立性势必受到严重的干扰,无法自主地做出政策决策。因为如果央行过分关注与公众的沟通和交流,那么央行的政策必然极易受到市场参与者的影响。

在提高政策透明度的过程中,央行的独立性主要由于以下原因而受到影响。一是,信息的过度披露,使得货币政策缺乏自主决策的灵活性。随着现代民主制的发展,作为具有独立法律地位的公共机构,央行有义务履行特定的信息披露要求。但是如果央行的透明度水平超过必要限度,例如在极端情况下实现绝对的透明,货币当局除了公布经济数据、新闻公告等数据外,还可能公布所有的内部文件和数据。一旦货币当局所有的信息都公布于众,那么为了避免公众的质疑,货币当局的政策决策就只能按照规则行事。但是我们知道货币政策操作不仅仅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货币政策一旦缺乏灵活性,独立决策的能力就会大大降低,央行的独立性必然会受到严重的影响(Issing,2005)。除此之外,一旦信息完全披露,就要接受所有市场参与主体的监督,这其中既包括普通市场参与者也包括政府官员,政府官员对于货币政策的影响力相对而言会更大。政府会出于政治利益的考虑对货币政策决策进行干预,央行的独立性势必受到严重的干扰,无法自主地做出政策决策。

二是过分关注提升透明度对公众的引导,从而偏离政策主要目标。Blinder(1999)认为如果央行过分关注于引导市场预期和市场反应,在短期内可能有助于维持市场稳定,但也很容易因此失去政策独立性。我们知道,提升政策透明度并不是货币政策的最重要的任务,而只是一种手段或者附属品。对于货币当局而言,实现政策目标才是最重要的。因为如果央行过分关注与公众的沟通和交流,那么央行的政策必然极易受到市场参与者的影响。一旦货币当局决策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受到影响,很容易偏离政策的主要目标。因此,央行在政策操作中应该更加关注于政策目标本身,同时为了避免由于透明度水平过高导致的监督主体(尤其是政府官员)对于政策制定的干扰,在大多数情况下,公众一般可以通过国会或者媒体实现对于货币当局的监督(King,1997)。(www.daowen.com)

三是央行政策透明度与其时机偏好和货币政策目标的稳定性密切相关,并不是在任何条件下提升货币政策透明度都是有益的。通常时机偏好水平越高、货币政策目标的稳定性越差,央行将越倾向于采取隐秘性的货币政策。这是因为,当央行的政策目标稳定性较差时,采用较高的透明度,势必会使公众对央行政策的独立性产生疑问——央行的货币政策目标飘忽不定是否受到了来自其他行政部门的干扰?而采用相对模糊的政策则可以避免这一点。Cukierman和Meltzer(1986)认为央行保持一定程度的模糊性或者隐秘性,将有助于央行更能把握货币冲击的时机,使得货币政策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如果央行关注于刺激经济增长,他会采取正向的货币政策刺激措施,当央行更加关注于通货膨胀状况时,他会采取相应的货币政策刺激措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