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政策可信度提升,推动发展

政策可信度提升,推动发展

时间:2023-07-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货币政策可信度对政策效果的发挥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尤其是货币政策目标、经济数据、经济预测、决策模型等信息的公布,使得货币当局的可信度有了判断依据。如果政府的货币政策履行了承诺或者达到了预定的货币政策目标,公众对政策的可信度就会增强。在发生意外的冲击或货币政策出现时滞时,提高货币政策透明度能够得到公众对于货币政策的理解,从而提升政策的可信度。在货币政策操作过程中,实际的政策目标可能会偏离预定的目标。

政策可信度提升,推动发展

按照韦氏英语字典的解释,可信度是指声明或公告被接受的程度。除此之外,在经济学上可信度是指政府遵守最初货币政策承诺的概率(Baxter,1985),或者公众相信货币当局最初发布的政策最终能够实行的程度(Christensen,1987)。Allan和Masson(1994)的定义则更加全面,不仅包括公众对于货币当局政策执行承诺的信任程度,同时也包括面临外部冲击时,货币当局坚守承诺的概率。这个定义加入了面对不利冲击时,货币当局坚守承诺的能力,定义上更加严格。综上所述,货币政策的可信度是指公众对于货币当局货币政策承诺的信任程度,是对货币当局政策承诺和政策行为一致性的一种预期。

货币政策可信度对政策效果的发挥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当货币当局具有较高的政策可信度时,会对公众的预期和决策行为起到重要的引导作用,提升货币政策的效果。当公众对央行的承诺有所怀疑时,央行的货币政策效果将会大打折扣(Barro和Gordon,1983)。货币当局的可信度越高,公众就越会相信央行采取措施解决通胀等问题的决心,越能促进公众的预期与政策导向保持一致(Chortareas,2003)。

货币政策可信度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如政治因素、技术因素等,其中货币政策信息的公开程度是非常重要的因素,这当然就涉及货币政策的透明度。Issing(2001)认为在一个民主社会,货币政策透明度水平越高,越有利于加强对货币政策制定者的约束,同时也越有利于提升货币当局的合法性和政策的可信度。Geraats(2000)通过建立两阶段模型,从理论上证实了通过发布对通货膨胀和经济增长的预测来提高货币政策透明度,能够提高央行的可信度,从而降低通货膨胀的偏离,同时也能使央行在应对经济冲击时更灵活。这是因为提高货币政策透明度,可以减少货币当局与公众之间信息的不对称程度。尤其是货币政策目标、经济数据、经济预测、决策模型等信息的公布,使得货币当局的可信度有了判断依据。如果政府的货币政策履行了承诺或者达到了预定的货币政策目标,公众对政策的可信度就会增强。对于一个负责任的货币当局而言,提高政策透明度使得可信度可以度量,会大大提升公众对于政策承诺的信任程度。(www.daowen.com)

在发生意外的冲击或货币政策出现时滞时,提高货币政策透明度能够得到公众对于货币政策的理解,从而提升政策的可信度。在货币政策操作过程中,实际的政策目标可能会偏离预定的目标。这种偏离有可能是货币当局违背了政策承诺等主观因素造成的,也有可能是遭受意外经济冲击、政策时滞等客观因素造成的。如果货币政策缺乏透明度,公众就不能正确判断造成偏离的原因。公众有可能将一些客观因素归咎于货币当局违背政策承诺等主观因素,造成公众对货币当局的误解和不信任,并最终影响货币政策的效果。而提高政策透明度可以使公众清楚地观察到货币当局的政策操作,一旦出现意外的冲击或者政策时滞,公众就会对货币政策给予更多的理解,从而对货币当局的政策承诺给予更多的信任。Canzoneri(1985)的研究就表明,货币当局提高政策透明度有助于克服动态不一致性的问题,提高货币当局政策决议的可信度。

同时Chortareas等(2002)的研究也表明,提升政策透明度、政策可信度和政策效果之间是一种良性循环的状态。他们认为提高政策透明度,如公布货币政策目标和货币政策偏好能够减少通胀偏差。因为一旦公布了货币政策偏差和政策偏好,公众就能很容易的观察到政策结果与政策意图发生的偏差,央行既然对货币政策目标做出了承诺,为了履行对于公众做出的承诺,央行会采取行动去纠正这种偏差,使得政策效果与政策意图趋于一致,通胀的偏差就会大大降低。反过来,央行也因为履行了承诺,其政策的可信度大大提升,政策的可信度又会提升政策的效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