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动态不一致性与货币政策的博弈

动态不一致性与货币政策的博弈

时间:2023-07-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动态不一致性又称为政策非连贯性,它指的是即使我们有一个定义清晰、目标一致的社会福利函数,政策制定者基于当前条件下做出的最优政策承诺,在未来可能未必是最优的。与传统的经济理论不同,动态不一致性理论强调了货币当局与公众之间的策略互动和相互博弈。动态不一致性会影响货币政策的执行效果,这是因为预期的形成是一个相互博弈的过程,货币当局发布公告到最终形成公众预期,需要货币当局具有较高的可信度。

动态不一致性与货币政策的博弈

动态不一致性又称为政策非连贯性,它指的是即使我们有一个定义清晰、目标一致的社会福利函数,政策制定者基于当前条件下做出的最优政策承诺,在未来可能未必是最优的。因此,政策制定者基于形势的变化可能会对先前的政策进行调整,导致货币政策目标和政策操作偏离预先的承诺,造成了动态不一致。动态不一致性的问题首先是由Kydland和Prescott(1977)提出的,后来Barro和Gordon(1983)等将动态不一致性理论引入货币政策的研究中。

我们通过建立以下的模型来描述动态不一致问题。首先,为了分析货币当局的决策过程,我们应该建立政策目标函数。目前大多数国家央行主要的政策目标是维持物价稳定并在此基础上实现经济增长,因此,我们参照Woodford(2003)关于社会福利损失函数的设定构建了以下的目标函数:

其中,L表示福利损失,a表示产出缺口在福利损失中的比重a>0,y表示实际产出,y*表示潜在产出,w表示由于政府的干预导致的稳定产出高于潜在产出的部分,也即政府由于政治利益的考虑人为提高的稳定产出高于潜在产出的部分,w>0(Rogoff,1985)。

根据附加预期的卢卡斯供给曲线(Lucas,1975),我们可以得到总供给的表达式,也即约束条件:

其中πe表示预期通货膨胀,b表示意外之外冲击造成的通胀对产出的影响程度b>0。

将公式(3.4)和公式(3.5)联立,建立拉格朗日函数,求最值,可以得到最小福利损失下的一阶条件:(www.daowen.com)

从一阶条件可知,如果要实现实际的通货膨胀率与公众预期的通货膨胀率保持一致,即π=πe,必须满足以下条件:

通过以上的模型,我们可以分析产生动态不一致的原因。因为只有π=πe才表明货币当局没有违背预先承诺发生动态不一致的问题,但是根据一阶条件我们可以发现,πe越低越能有利于实现低通胀、高增长的目标,因此货币当局是没有动力从一开始就在公告中将公众的预期提升到公式(3.7)中的水平。这表明,在公众预期形成的时候,为了实现货币当局的目标,央行违背之前的承诺是最优的决策。其次,当经济形势发生变动时,货币当局面临的经济形势发生了变化,最优条件也发生了变化,必须做出调整。

与传统的经济理论不同,动态不一致性理论强调了货币当局与公众之间的策略互动和相互博弈。公众会基于货币当局披露的政策信息形成预期,并根据预期调整自己的行为,而货币当局在政策决策过程中需要考虑政策执行的客体——公众的反应,并且根据公众的行为调节自己的政策决策,因此,两者之间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相互博弈。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认为造成动态不一致性的原因包括以下几点:一是社会系统是动态的,随着社会系统的变化,社会福利函数也会发生调整和变化,并且我们今天的决策是基于目前状态下对于未来的预期,当前状态下的预期会随着未来的发展出现调整和变化;二是政策制定者面对的博弈方不是自然物,而是具有理性的经济人,他们会基于历史和当前的情况做出对于未来的预期,并根据预期不断调整自己的行为,追求利益最大化。当一项政策出台后,会影响公众对于未来的预期,从而影响到他们当前的行为;三是我们的常规做法是估计一个经济模型,然后根据最优决策理论制定政策,但是Lucas(1976)指出,由于最优决策规则是随着一系列的相关决策者的变化而变化的,任何决策的变化都会影响决策模型和规则,这势必会导致对于未来政策的再评估和调整。

动态不一致与政策透明度是密切联系的,如果货币当局采用隐秘性的货币政策,不公布货币政策目标等信息,公众就不会基于公告形成预期,也就不会出现动态不一致的问题。动态不一致性会影响货币政策的执行效果,这是因为预期的形成是一个相互博弈的过程,货币当局发布公告到最终形成公众预期,需要货币当局具有较高的可信度。如果央行能够在中长期保持货币政策的一致性,央行的货币政策在长期的可预测性和可信性就会大大提升,那么这种一致性将会在引导公众预期方面扮演重要的角色。反之,将会大大影响货币政策的执行效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