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种方法是基于市场反应的评价方法。同以上两种方法相比,这种方法不是基于央行采取的提高货币政策透明度的措施,而是基于政策措施的效果或者公众对于货币当局政策意图的理解程度来评价透明度状况的。通行的做法是考察政策公告前后市场参与者行为的变化或者利率变化等来测度货币政策透明度情况。
早期测度市场反应的目的并不是为了测度货币政策的透明度,而仅仅是为了测度市场利率对于货币政策行为的反应程度。最早开展关于这方面研究的是Cook和Hahn(1988)、Roley和Sellon(1995)等。Cook和Hahn在1988年利用事件分析方法研究了美国1974—1979年联邦基金利率变动对于贴现率、票面利率和短期债券利率等市场利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市场利率对于联邦基金利率变动的反应是非常明显的。Roley和Sellon在1995年利用大致相同的方法研究了美国1987—1995年债券利率对于联邦基金利率变动的响应程度。研究发现,联邦基金利率每变动1个百分点,债券利率就会变动4个百分点。市场利率对于目标利率变动的灵敏程度是非常显著的。之后Edelberg和Marshall(1996)、Evans和Marshall(1998)等又运用向量自回归模型进行了相关的研究。
这些研究为市场反应方法测度货币政策透明度提供了基础和借鉴。2000年,Haldane和Read将市场反应的方法运用到货币政策透明度的度量上,构建了通过市场反应测度货币政策透明度的方法,即H-R方法。这也是目前这方面具有代表性的研究。Haldane和Read(2000)认为,如果央行的货币政策透明度水平较高,那么公众或市场就能准确预测政策目标,并据此调整自己的交易行为,使得市场行为的结果与政策目标保持一致。因此,通过衡量官方政策变动意图与市场或公众的反应一致性程度就可以描述货币政策的透明度情况。基于此,Haldane和Read以市场短期利率波动与基准利率变动的一致性系数作为衡量货币政策透明度程度的重要指标,并运用这种方法对美联储、德国联邦银行、意大利央行和英格兰银行1990—1997年的货币政策透明度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德国联邦银行、美联储的货币政策透明度水平高于英格兰银行和意大利央行。之后Poole和Rasche(2000)、Mariscal和Howells(2002)等也采用大致的思路研究了美联储和英格兰银行的货币政策透明度状况。研究表明,美联储和英格兰银行的货币政策透明度水平有明显提升,货币政策透明度的提升有助于减少市场利率的波动。(www.daowen.com)
国内方面,贾德奎(2006)、贾德奎和胡海鸥(2006)、陈静(2010)等基于H-R模型提出了市场反应方法,对我国的货币政策透明度状况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的货币政策透明度水平较低,不仅低于欧元区,也低于东欧等转轨经济国家。造成这一状况的主要原因在于,我国央行一般不发布关于货币政策决策过程的相关信息。同时在公布货币政策决议时一般也采取较为官方和模糊的表述方式,导向性并不明确。
基于市场反应方法的透明度评价重点考察了市场参与主体或公众对于已经披露货币政策信息的理解程度,按照政策透明度的定义,可以较为真实地反映货币政策透明度状况。但是市场反应方法是通过对于反应系数的估计值衡量透明度状况,因此,只能反映一段时间内货币政策透明度的总体状况,评价结果不具有时间连续性,往往只能用于有限的横截面分析或对比分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