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理政治问题,不仅要审时度势,而且要当机立断,“古人云:“当断不断,必受其患。”
政治问题,常常与命运和前途紧密相连,处理政治问题,既是实力和智力的较量,也是命运和前途的抉择。处理得当,前途光明,命运亨通。处理失误,后果可能不堪设想。
处理问题是否得当,关键是能否准确分析形势,善于抓住机遇。没有机会,不能轻举妄动,那样,只会“欲速则不达”。一旦时机成熟时,就要紧紧抓住,不能犹豫不决。“机不可失,失不再来。”翻开历史,看一看古今中外的政治家们,他们处理问题的方式无不如此。
一、该出手时就出手
政治问题,发展到一定程度就成为政治斗争。政治斗争的胜败,其关键常常取决于决断的瞬间。一念之差决定胜败,一念之差立判存亡。处理这类政治问题的成功经验,就象电视连续剧《水浒传》主题歌中的一句歌词那样:“该出手时就出手。”
唐太宗李世民,是中国历史上的有道明君之一。他的皇位,是在“玄武门之变”中获取的。“玄武门之变”的胜利,是李世民审时度势,当机立断,先下手为强的结果。
天下统一后李建成以嫡长子被立为皇太子,取得了传统的合法地位。李世民封为秦王,李元吉封为齐王。
李世民兄弟三人,太子建成和齐王李元吉联手对付李世民,而且太子和齐王还有李渊的支持。
突厥犯边的消息传来,建成不失时机地推荐元吉,由他代替李世民统军北征。在他们的阴谋布置下,李渊命尉迟敬德、程知节(咬金)、段志玄、秦叔宝等秦王府诸将随军出征,并调秦王帐下精锐,以充实元吉的力量。建成、元吉的阴谋被王睡发觉,他偷偷潜入秦王府,密告李世民:“太子对齐王说:“现在你控制了秦王的猛将精兵,拥数万之众,可以相机行事了。我和秦王在昆明池为你饯行,到时候,你安排杀手将秦王就地处死,然后报告父皇说他突然病死,父皇不会不信的。我乘机派人劝说父皇,把皇位让给我。至于尉迟敬德等人,既然捏在你的手心里,应该把他们全部活埋,大局既定,谁还敢说个不字。”李世民得知这一消息后,当机立断,分咐手下人于武德九年(626年)六月四日,潜入禁宫,伏兵于玄武门,李世民射死建成,尉迟敬德射死元吉。
之后,李世民派尉迟敬德到宫中“警戒”,尉迟敬德披甲持矛直接面见李渊,李渊大惊,问:“今天是谁作乱,你来这里干什么?”尉迟敬德回答说:“秦王因太子、齐王作乱,举兵诛灭了他们,怕惊动了陛下,特派我前来护卫。”萧璃、陈叔达等大臣历数建成、元吉的罪行,盛赞秦王的功德,劝李渊顺水推舟,立世民为太子,委之以国事。这时外面双方士兵仍在交战,尉迟敬德要求李渊下达:“诸军并受秦王处分”的诏旨。李渊见木已成舟,只好派人分头宣读圣旨,将玄武门和东宫中的建成旧部遣散,一场政变很快就结束了。
六天后,唐高祖李渊立李世民为太子,武德九年(626年)八月,高祖退位,李世民登基为帝,称唐太宗。次年,改年号为“贞观”。
倘若李世民不是当机立断,先下手为强的话,唐朝的历史可能要改写了。
二、抓住机会不放弃
政治问题,体现在西方的一些国家里,最明显的是总统竞选。
一个酒吧招待约翰•施兰克对准西奥多•罗斯福就是一枪。子弹恰好穿过他随身携带的金属眼镜盒,威力大大减弱,最后落在胸膛深处1英寸的地方。虽然侥幸活命,但血流不止,周围的人大惊失色,想赶快把他送进医院,而罗斯福觉得机不可失,于是立即大声喊道:“只要一息尚存,我就要讲完。”
于是,演讲继续进行,下面的听众提心吊胆地看着鲜血直流却仍喋喋不休的候选人,心里祈祷这个家伙赶快把演讲进行完。他们焦急得等了一个小时,罗斯福这才止住话头,被人送进医院。听众如释重负,长吁了一口气。由于罗斯福的精彩演讲和顽强精神,终于打动了美国的听众,获得了竞选的胜利。
三、怀妇人之仁,错失良机
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处理政治问题,凡是成功者,都是善于抓住机遇果断决策的人,反之,当断不断,必留遗患。
在这一点上,中国历史上的韩信就是个明显的例证。(www.daowen.com)
公元前204年四月,汉王刘邦被项羽围困在荥阳。五月,刘邦率数十骑逃入关中。六月,又被围在成皋,形势十分危急。不得已,刘邦从成皋北门逃出,渡过黄河,来到韩信的驻地小修武(今河南获嘉县),悄悄住进了旅店。
第二天早晨,刘邦自称是汉使者,闯入韩信、张耳的军帐,夺去了他们的印信和兵符,并召集众将,命张耳留守赵地,韩信为赵国相国,只给他一小部分军队去攻打齐国。
汉王刘邦率领韩信的大部分兵马,声威大震,便分别在巩县和白马津等地与项羽对抗。九月,项羽亲率大军,东征彭越,刘邦趁机派郦食其前往齐国劝降。与此同时,韩信也按照刘邦之命率兵东进,准备攻打齐国。
韩信占领齐国以后,派使者上书刘邦,说齐国一向反复无常,难以镇抚,齐国南面又和楚国接壤,如不立一个齐王,恐怕很难巩固。因此,请求立自己为代理齐王。刘邦接书大怒,骂道:“我被围广武山,天天盼望他来助我,不但不来,还要自立为王!”谋臣张良、陈平赶忙踩踩汉王的脚,悄声对刘邦说:“现在形势于我主不利,不如先稳住他,让他守住齐国,免生变故。”刘邦立即明白过来,改口说:“大丈夫南征北战,平定诸侯,应该做个真王,何必代理呢!”这年二月,汉王派张良为使,带着印绶,去封韩信为齐王,同时把韩信的部队调走了很多。
韩信平定齐国,楚汉之间势均力敌,谁胜谁负,韩信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刘邦为争取韩信,封韩信为齐王。项羽也派说客武涉往见韩信,劝韩信绝汉和楚,三分天下,为一方之主。
齐人蒯通,觉得韩信是个人才,也看出了韩信在楚汉相争中的重要作用,于是想说服韩信脱离刘邦自立,便拜见韩信说:“臣近来学习相术,相君之面,不过封侯;相君之背,则贵不可言。”韩信觉得他话里有话,就把他带人密室问道: “你刚才所言,是何用意厂蒯通认真地向韩信分析道:当初发难,群雄四起,人才云集,项羽起兵彭城,转战南北,直逼荥阳,威震天下,今久困广武,连年难以进展。刘邦率众数十万据有巩洛,凭借山河险要,却无尺寸之功,反连遭失败,臣观天下大势,非有贤者,不能息争。将军可乘机崛起,介于楚、汉之间,助汉则汉胜,助楚则楚胜,楚、汉两主的性命,就操在将军手中,如依臣之计,将军谁都不助,三分天下,鼎足而立,静待时机。以将军之大才,据有强齐,并吞燕赵,拥甲兵数十万,得以四进,为民请命,天下谁人不服,何国不从?将来宰割天下,分封诸侯,诸侯皆感德畏威,争相朝齐,岂不是霸王之业吗?臣闻天与不取,是违背了天命,反受其咎;时至不行,是不用其时,反受其祸。愿将军深思熟虑,勿失良机!
蒯通虽不出名,但把天下形势却分析得相当透彻。他把韩信的优势都一一的讲给了韩信听,劝他自立为王。可是韩信考虑了许久只说了一句:“汉王待我甚厚,我怎能见利忘恩呢?”蒯通见韩信为忠恩所绊,继续说:“越大夫文种,存亡越,霸勾践,立功成名,尚且被杀,兔死狗烹是不易之论。试问,将军的忠心,恐比不过越大夫文种吧?且臣闻将勇震主,往往自危,功盖天下,往往不赏,今将军已蹈此辙,归楚楚不信,归汉汉必惧,那又到何处去安身?”韩信听了他的这一番话,觉得十分有道理,但还是犹豫不决,不知怎么办好,他对蒯通说:“先生不要再说了,待我深思后,再作决定。”蒯通见说动了韩信,便告辞了。
蒯通本以为韩信是个胸有大志的人,他静候数日,仍无音信,便又去找韩信,说道:“愿将军速作决断,时机难待,失不再来。”此时,韩信已下了决心,不背叛刘邦,当即答道: “先生不要再劝我了,我决定不负汉王。我以前奉事项王时,官不过郎中,位不过执戟,言不听,计不从。自归汉后,汉王授我将军印,今我统兵数万,现又封我为齐王,我若负德,必至不祥。且我擒魏豹、平赵、定燕、灭齐,战功颇多,汉王又怎能负我!”蒯通听后,知再说无用便转身退出。
按理说,这是一次韩信脱汉自立的一次绝好的机会:他本人勇略超群,又手握重兵,占据齐地,有条件自立为王;看一看蒯通对他说的那番话,说明蒯通是一位很有远见的谋士,有这样的人为他出谋划策,他还有何可惧?可以说,天时、地利、人和都具备了,而他却优柔寡断,胆小懦弱,想反又不反,白白错过了一次良机。
项羽兵败自杀后,部下钟离昧被逼得走投无路,就奔往韩信处,韩信念其是旧交,就把他给藏了起来,不久,这件事被刘邦知道了,他认为韩信勾结钟离昧谋反。于是下旨命韩信把钟离昧速速押解进长安,韩信接到圣旨后,不忍把老朋友交出去,否认钟离昧在自己这里。刘邦听完回报,不觉大惊。认为韩信拥有重兵,违抗圣旨,有反叛迹象。
刘邦召集群臣,商议对策,后采纳陈平之计,佯称游览南方云梦泽,并在陈地会集诸侯,韩信到时必来,然后趁机捉住。
韩信得知刘邦出游之举,心中不免犹豫,但知自己虽然功劳大,但收留钟离昧之事,已被刘邦察觉,他想不去迎驾,又恐失礼,罪上加罪,如去迎驾,又恐遭不测,犹豫不定。属下见他神色忧郁,有人建议,不如把钟离昧绑了,送给陛下,了结此事,韩信认为此话有理,却难以下决断。钟离昧看出了韩信心理,便诚恳地对他说:“刘邦本来对你就有戒心,他只所以不敢轻举妄动,就是怕我二人联合对付他。你如果把我绑了送与刘邦,他今朝杀我,那么明日,他也会杀你。”说完,见韩信毫无反应,便嗟呼长叹:“你是个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小人!我真不该来投奔你、”说罢拔剑自刎。
韩信见钟离昧自杀,割了他的人头,献给了刘邦,刘邦一见韩信,不容分说,当即将其拿下,此时韩信感慨万千叹道:“人言,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今我当如此。”
这是第三次独立为王的机会,韩信又放过了。如果他能抓住这个机会,当机立断,和钟离昧联手起兵,共同对付刘邦,那不但保护了钟离昧,而且也能使自己日后幸免于难。可惜的是,韩信在这次机会面前,仍犹豫不决。又眼睁睁地放过了一次成功的机会。
公元前197年(汉十年)九月,韩信被杀于长乐宫钟室,并被夷灭了九族。
韩信的失败点在于:先是向刘邦“讨封”暴露了自己想称王的野心,后又优柔寡断,行妇人之仁,屡屡错过机会,因此导至灭亡并被夷灭九族。
实际上,刘邦早就开始不信任韩信了。
公元前204年4月,刘邦兵败荥阳。6月至韩信处,夺去韩信的印信和兵符,此为一不信;而后一面派韩信带一小部分军队去攻打齐国,一面派郦食其前去齐国劝降,此为二不信;韩信占领齐地,讨封为齐王,以试探刘邦,张良带着印绶去封韩信为齐王时,又把韩信的部队调走了许多,此为三不信也。有此三不信,韩信并未认清形势;三次独立机会,韩信不能把握自己。所以韩信之死,后人虽然哀其不幸,但更多的还是怒其不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