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补锅法:处理问题妙招的成功之道

补锅法:处理问题妙招的成功之道

时间:2023-07-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等至补好,主人与补锅匠,皆大欢喜而散。郑庄公纵容共叔段,使他多行不义,才举兵征讨,这就是补锅法了。锯箭法和补锅法是李宗吾先生总结归纳的处理问题之妙法,无论古今中外,处理问题时合乎这一妙法的就成功,违反这一妙法的就失败。召陵一役,以补锅法始,以锯箭法终,管仲把锅敲烂了能把它补起,所以称为“天下才。”据某杂志刊载,我机智的公安干警曾用“补锅法”制服过罪犯。厨子在这个问题上,把“补锅法”反其意而用之。

补锅法:处理问题妙招的成功之道

做饭时锅漏了,请补锅匠来补。补锅匠一面用铁片刮底煤烟,一面对主人说:“请点火来,我烧烟。”他乘主人转背的时候,用铁锤在锅上轻轻的敲几下,那裂痕就增大了许多,等主人转过来,就指与他看,说道:“你这锅裂痕很大,上面油腻了,看不见,我把锅刮开,就现出来了,非多补几个钉子不可。”主人埋头一看,很惊异地说:“不错,不错!今天不遇着你,这个锅子恐怕不能用了!”等至补好,主人与补锅匠,皆大欢喜而散。

郑庄公纵容共叔段,使他多行不义,才举兵征讨,这就是补锅法了。历史上这类事情是很多的。

锯箭法和补锅法是李宗吾先生总结归纳的处理问题之妙法,无论古今中外,处理问题时合乎这一妙法的就成功,违反这一妙法的就失败。管仲是中国的大政治家,他处理问题就是用这两种方法。狄人伐卫,齐国按兵不动,等到齐人把卫绝了,才出来做“兴灭国继绝世”的义举,这是补锅法。召陵之役,不责楚国僭称王号,只责他苞茅不贡,这是锯箭法。那个时候,楚国的实力,远胜齐国,管仲敢于劝齐桓公兴兵伐楚,可说是锅敲烂了来补。等到楚国露出反抗的态度,他立即锯箭了事。召陵一役,以补锅法始,以锯箭法终,管仲把锅敲烂了能把它补起,所以称为“天下才。”

明季武臣,把流寇围住了,故意放他出来,本是用的补锅法,后来制他不住,竟至国破君亡,把锅敲烂补不起,所以称为“误国庸臣”。岳飞想恢复中原,迎回二帝,他刚刚才起了取箭头的念头,就遭杀身之祸。明英宗被也先捉去,于谦把他弄回来,算是把箭头取出了,仍然遭杀身之祸,何以故?违反公例故。

晋朝王导为宰相,有一个叛贼,他不去讨伐。陶侃责备他,他复信说:“我遵养时晦,以待足下。”侃看了这封信说: “他无非是‘遵养时贼’罢了。”王导“遵养时贼”,以待陶侃,即是留着箭头,去等内科。诸名士在新城流涕,王导变色曰:“当共戳力王室,克复神州,何至作楚囚对泣?”他又形于色,俨然手执铁锤,要去补锅,其实说两句漂亮话,就算完事,怀、愍二帝,陷在北边,永世不返,箭头永未取出。王导这种举动,略略有点像管仲,所以历史称他为“江左夷吾”。

补锅之术,贵在“破”锅,锅不破,何用补?同时,人们在运用补锅之术中,不但善于先破他人之锅而后补之,而且善于揭开他“锅”破漏之处,以证己“锅”之完好。

据某杂志刊载,我机智的公安干警曾用“补锅法”制服过罪犯。

某市公安干警小余为了跟踪侦查走私集团主犯,登上开往重庆的客轮。船到三峡时,旅客们纷纷走出船舱,观看两岸奇秀景色。走私犯也走了出去。为了监视住罪犯的旅行箱,小余装成看书入迷的样子,独自一人留在舱内。过了一会,一个妖冶女郎走进船舱,见舱内只有小余一人,便笑哈哈地走到他床前,突然脸色一沉,一把扯开自己的衬衣纽扣,压低嗓门对小余说: “快把钱包给我,否则我要喊人了,说你耍流氓调戏我!”

面对这一突如其来的情况,小余惊住了。他想出示证件制服这个女犯,但这样做自己的身份就暴露了,跟踪重任就会无法完成。若不暴露自己,眼前这个情况又难以对付。

突然他想到自己上船以后还没有说过一句话,心生一计,便打着手势,嘴里哇哇叫着,并用笔写道:“我是聋哑人,不知道你在讲什么。”那女人一下子给愣住了,看着屋里没人,也在纸上写下了自己的讹诈要求。小余立即把纸条夺过来,

往自己口袋里一塞,突然站起来说: “你快给我出去,不然我把纸条交给乘警!”(www.daowen.com)

女歹徒只好悻悻离去。

小余在进退两难的时候运用装聋作哑术,巧妙获得对方讹诈的证据,一下便将对手制服,达到了“补锅”的目的。

在《艺文类聚》里面也有同样的故事,只不过是用反语的方式层层说理,因而显得更为有趣。

故事说的是晋文公有一次吃烤肉,端上桌时,竟发现肉的外边缠绕着一根头发,晋文公大发雷霆,立即差人叫来烤肉的厨子。

厨子知道烤肉上有头发当然是对晋文公的大不敬,其罪当诛。但这件事又实在不是自己干的,情急之下突生灵机,他连忙跪下“认罪”:

“臣有罪!臣该死!臣的罪有三条:其一,我切肉的刀锋利得如宝剑干将一样,肉切断了,可是我没能切断肉里的头发;其二,我用铁锥串起烤肉,在火炉上反复翻动,肉被烤得焦红,却让头发安然无恙;其三,我牢牢实实地戴着厨帽,连汗水都浸不出来,却让头发掉出一根。臣有此三罪,实在罪该万死!”

晋文公听了这一番话,猛然醒悟,知道错怪了厨子,于是派人调查,果然查出有人陷害厨子。晋文公诛杀了陷害者,并奖赏了机智善辩的厨子。

聪明的厨子连连“请罪”,意在稳住晋文公的情绪,缓和当时的气氛,然后借“请罪”之机以反语条分缕析,用无可辩驳的事实推理出自己完全不可能置放头发的结论,使晋文公在至理面前终有所悟,而厨子也由此死里逃生,并获赏赐。

厨子在这个问题上,把“补锅法”反其意而用之。先是 “认罪”,历数自己“三条罪状”,表面上使“锅”漏洞更明显化,真正是“罪该万死!”实质上是向晋文公证明自己是口好 “锅”,没有问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