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成长,关键在于教育。教育不仅仅是学校的事,也是父母需要特别关注和用心的事。在社会这样一个大环境下,孩子从咿呀学语到长大成人,如何教育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与此同时,应该看到伴随孩子的快速成长,其自主意识和独立能力不断增强,父母应该学会逐步放手,让孩子独立闯出一片天地。随着时代的发展,孩子在某些方面很快会走在父母的前面,父母也应互换角色,接受孩子带来的新思想、新观念和新技能。
(一)目标取向
孩子是在家庭、学校和社会中成长的,每个父母都希望孩子能够成为有用的人才。教育的好坏,除了学校、社会等一些外界因素之外,最终都是父母的责任,父母是唯一没有任何理由推卸责任的主体。因此,父母需要对孩子的教育有一个长远的、整体的考虑,要有明确的目标取向。
1.全面发展
培养孩子的目标应该是整体的,使其能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而不是培养出高分低能、四肢不勤、五谷不分的弱书生。
德。德就是道德,是做人的道理,是一个人区别于其他动物的灵魂所在。道德属于社会意识形态方面,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和规范。一个人生活在社会,必须自觉接受道德的约束,在内心时刻有道德的红线,在行为上表现出良好的品格,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智。智包括智商和情商。智商指一个人的智慧、聪明,是智力的体现,是观察、认知、思维、语言、计算等能力的反映,代表一个人认识、理解客观事物并运用知识、经验等解决问题的水平。智商的提升,在学校主要是文化课和科学知识的学习。情商又称情绪智力,主要反映一个人感受、理解、表达、调节自己情感,以及处理自己与他人情感关系的能力。情商的提升需要通过各种集体活动,以培养表达自己想法、理解他人感受、协调他人行动的能力。
体。体包括身心健康、行动协调。身体是一切的基础,要注重体魄的训练,有了良好的体魄,才能集中精神,不怕艰苦,勇往直前。要保持良好的饮食、运动和睡眠,促进新陈代谢,保障身体器官组织的健康。要注重心理健康,保持良好的心态,正确对待成败得失,自觉向身边的人学习。要注重行动的协调,多参加体育锻炼,保持身体各部位的协调,保持头脑与肢体的协调,保持四肢伸展、运动的协调。
美。美是对于美的感受和体验。美是客观事物的协调、对称、有序、自然、壮观等状态的表现,是一种舒心、积极、上进、激情的身心感受,美的具体表现是多方面的。美是主观对于客观的反映,美的标准应该是客观的、社会的,而不是主观的、个体的。就一个人的美来说,体现在气质、涵养、得体、真实,是与环境、职业和周边人的一种协调。美不是奇装异服、不是标新立异、不是追求时尚,更不是一个人单独的自我感觉、自我欣赏。
劳。劳主要是指具备基本的动手能力。幼儿园、小学的手工课,是最初的劳动课程,按照作业要求,利用不同材料,制作平面或立体的物件。初中高中的科学实验,主要是对课程中定理、公式的验证,是基本操作能力。生活中的自理,包括洗衣、做饭、叠被子、打扫卫生、整理房间,是独立成长需要的基本能力。有的人到了三十多岁,还由父母包洗裤衩、袜子,这是不正确的。
2.三方并重
家庭、学校、社会是人生的三所学校,教育需要家庭、学校、社会三方面并重,共同出力。
家庭。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所学校,家庭在教育中肩负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孩子最初的咿呀学语、蹒跚学步,都是父母陪伴的;孩子最初的一举一动、待人接物,都是父母教导的。父母是孩子最早的启蒙老师,孩子的模仿力能力强,父母的语音、语调成为学习的样板,父母的言行举止更成为孩子的榜样;孩子的学习能力强,父母教的许多东西过目不忘。进入小学以后,许多课程都需要父母精心辅导,许多习惯需要父母帮助培养。良好的家庭教育,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有利于孩子形成正确的观念,有利于孩子正确处理各种关系,有利于孩子明确成长和努力的方向。
学校。学校是孩子接受文化教育的主要课堂,我国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学校统一安排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等课程,按照教育大纲传授各门课程的文化知识。学校的教学过程,由备课、上课、考试、辅导、评定等诸多环节构成,各教学环节之间不断递进、紧密联系、相辅相成,形成一个有机的系统。学校教育体现了科学性、计划性、系统性和统一性,是现代教学的最基本形式,同时由于高考制度的存在,也表现为较强的应试特征。
社会。一个人出了家门和校门,就进入了社会。社会是一所大学校,但没有人给你排课、授课,也没有人给你考试、授予文凭。社会要求一个人有一技之长,能参与社会分工,为社会提供一份劳动,取得一份报酬,做出一份贡献。社会运转在分工的基础上,又特别强调团队和合作,需要学会与人共事,协调不同利益之间的关系。社会对一个人的影响是全面的,政府在正面推动社会进步,努力打造和谐社会;现实又从另一面展现社会的某些不足、欠缺甚至是阴暗。社会现象从正反两个方面教育人们,每个人需要摆正心态,用积极的眼光看待问题,努力使自己的节拍合上社会前进的步伐。对此,父母需要特别用心,要遵循社会运行的基本逻辑,为孩子的成长打好基础、把好方向。除了学校的专业学习之外,必要时可以参加职业培训,以提升孩子的专业技能。
3.责任主体
虽然孩子在家庭、学校、社会的环境中成长,但是学校的教育集中在普通的课程教育,社会的教育主要是泛泛的事例教育,而最基础的教育是家庭教育。家庭教育是其他任何主体都不能取代的,父母的教育责任也是其他人不替代的。
最好教师。父母是最好的教师。俗话说,知子莫如父。父母最了解孩子的脾气、秉性,以及不同时期的需求爱好和缺点不足,最能针对性教育孩子。在文化课方面,现今绝大多数的学生家长,都具有担负起教育孩子的能力,特别是针对低年级的孩子。在家庭教育环境方面,要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抵制功利主义的诱惑,排除浮躁和浮夸的影响,坚持正确的教育价值观。
教育主体。父母是孩子教育的主体。父母是孩子的法定监护人,除了给孩子提供生活条件,保护孩子免受外部侵害之外,还需要承担孩子的教育责任。现今,时代、环境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再也不是以前的大杂院,也没有了邻里相亲的氛围,父母要自己学习和研究孩子的教育,因地制宜、因时制宜,采取相应的措施和办法,履行教育孩子的职责,确保孩子的安全健康成长。
主体责任。父母应切实承担主体责任。除了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父母也免不了教育责任。每一个孩子成才的背后,都有父母为教育子女所付出的心血;每一个孩子成长的失败,都有父母忽视教育或者教育不当之责。因此,每一个父母都不要忘记教育孩子的重任,不要转嫁或是推卸自己的责任。许多事实已经证明,父母的正确教育将影响孩子的一生,甚至决定他们的前途和命运。
【链接】
孟母三迁故事带来的启示
孟子从小聪颖,天性贪玩,模仿力极强,但3岁时丧父。为了给孟子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孟母三迁居所,并加强家庭教育,终于成就了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孟子被后人称颂为我国古代的“亚圣”。
孟母三迁的故事,应该说家喻户晓。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理解这个故事:一是,孟母重视孩子的教育,体现父母教育理念的重要性,没有孟母的重视就不会有三迁居所的行动。二是,孩子的天性和可塑性,孩子贪玩、模仿力强,父母应该对孩子提出要求、严加管教。三是,环境是非常重要的,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环境直接影响一个人的成长。孟母尽到了做家长的责任,成为教育孩子的成功典范。现今社会也有很多人为了孩子的教育,不惜花费巨资购买学区房,成为现代版的“孟母三迁”;有的家长在孩子读高中时,举家在学校附近租房子,尽可能为孩子提供有利条件。这些父母都是令人敬佩的。
(二)四大教育
对于孩子的教育,最重要、最基础的不是知识的教育,而是爱、规则、挫折、吃苦的教育。
1.爱的教育
什么是“爱”?古往今来许多学者、专家都想说清楚“爱”,希望给爱以恰当的或准确的解释和定义。爱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情感,是人对人或人对某事物的真挚情感。由于爱的内涵和外延的不同认识,具体和抽象的转换,以及不同的时间地点和不同人的感受,所以不同层次的爱对应着不同的表现或结果。父母应该对孩子进行爱的教育,增加对爱的理解力、感受力,并积极付出自己的一份爱,这是一种根本的教育。
爱自己。爱自己是对爱的最基础、最直接、最真实的理解,是一切爱的逻辑原点。只有自爱才能自尊、自立、自强,才能理解爱和具备爱的能力。爱自己就是认识生命、理解生命、珍惜生命。
(1)认识生命。人是一个生命有机体,爱自己是出于人的自然本能。人有基本的生存需求,从婴幼儿开始就知道饿了要吃饭、冷了要穿衣;爱自己要符合人性,人有七情六欲,喜怒哀乐悲恐惊是人的正常情绪反应;爱自己就是要从个体出发,认识生命的本能,维持、保护自己的生命,促进自己的健康成长。同时,人不是一个单独存在的生命,爱自己不应仅仅局限于本能,否则就跟其他动物没有差别,就会产生极端利己主义。因此,既要认识生命的个体,还要从个体出发,推己及人,认识生命的群体。
(2)理解生命。人是有思想、有意识的动物,要学会理解生命的来由和去向,理解生命的过程和作用,在此上基础,更好地爱自己。要看到生命的顽强,看到生命的坚韧,看到生命的接续,要把自己有限的生命放在家庭和社会的运行过程中考察,更好地理解生命的真实意义。有的人仅从生物学的角度出发,不能完整认识生命的意义,只看到生命的短暂,看到生命的脆弱,看到生命的消失,觉得人的生命很空,最终都是虚无,从而带来彷徨、抑郁、无所事事的心理。
(3)珍惜生命。爱自己,最重要的是珍惜生命。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是非常宝贵的。人的生命不仅仅属于自己,也与父母、子女密切相关,个人的安危时刻被家人牵挂着。爱自己就要认识自我,不断提升自我,发掘自己的潜能,积极上进、努力拼搏。爱自己就是在遭受挫折后,要听得进苦口忠言,不要说“自己是烂命一条”,破罐子破摔;就是要洁身自好,不要沾染恶习、恶病,不要损害自己的身体;就是要利用生命的有限时光,为家庭和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不要违反社会道德、法律,不要伤害他人和危害社会。
如果一个人不爱自己,也就很难去爱别人。如果一个人以伤害或者羞辱自己的方式来表达爱,那么这种爱一定是虚假、暂时的。一个人是否爱自己,行为是否符合人性,是检验和判断其人品的一个重要因素。珍惜生命、爱护自己,才能理解他人、爱护他人。
爱家人。有爱才有家,家中充满爱。家中的爱主要是亲情之爱,尤其是父母对子女的爱,既是出于本能,也是出于责任,更是出于期望。父母对子女的爱,是无条件的,是真正不图回报的,是伴随子女一生的,俗话说“父母对子女的爱像路一样长”。爱家人需要能够感受爱、理解爱、表达爱和领悟爱。
(1)感受爱。要爱家人,首先要感受到家人的爱。家人之间的爱很普通、很平常,甚至变得使人习以为常、视而不见。例如父母下班,忙着买菜、做饭,孩子回来后还板着脸,觉得饭菜不好吃,一点也不知父母的劳累、辛苦,这种情况在城市的独生子女家庭中比较普遍。要感受爱,就要让孩子知道父母的操劳,在细微、烦琐的日常生活中的付出,教育孩子用心去体验。感受父母的爱,是非常重要的,是家庭交流的基础。很显然,不能感受爱,也就不能很好处理家庭关系。
(2)理解爱。每个人观察和感受的角度不同,对同一件事或同一个行为的认识也就不同,所以对于爱,需要去理解。理解爱,就是要设身处地站在对方的角度,去观察和考虑问题,认识当时的情形和环境,体恤他人的难处和顾虑,考察行为的动机和目的。家人之间的爱,应该是比较容易理解的,尤其是父母对孩子的爱,是无私的,尽管有时表达形式不是很妥当,但是至少动机都是为了孩子好。例如同样一句话,话音重了可以说心急,话音轻了可以说敷衍,但意思都是一样的,理解了都是满满的爱,不理解那就是耳边风。
(3)表达爱。爱是需要表达的,爱的表达可以语言、行为、物件。中国人历来不太善于表达爱,尤其是用语言来表达爱,多数情况下是父母给孩子过生日,买点衣服、玩具之类的礼物。爱的语言表达是一门学问,在不同语言环境下,针对具体的对象和具体的事情,既要把事情说清楚,还要把情感说到位,这是一件比较难的事。家人之间说话,往往由于不注意语气,明明是一种关心、关爱,也会让人感到不舒服,甚至成为一种争执的开端,带来情感的伤害。家人之间爱之心切,言语容易过激;家人之间也容易因为忽视,而不能好好说话,不能恰如其分表达那份爱。
(4)领悟爱。家人之间应该说没有根本的利益冲突,没有原则分歧,但常常不能统一想法、一致行动。有时是着眼于具体的事务,有时是纠缠于问题的细节,从而产生矛盾和意见分歧,家人之间缺少对爱的领悟。要在爱的感受、理解、表达的基础上,从客观、整体、长远、动态的角度领悟爱,才能把握爱的方向和尺度。例如家庭教育存在两种极端情况,即过度溺爱和棍棒教育,虽然其表现形式迥异,但都违背教育规律,也都是有害的。但是,人们往往对棍棒教育有所警惕,而对过度溺爱认识不足,以为那有利于孩子的个性发展,甚至是创造性的培养。作为父母对此要有所领悟,否则会害了孩子一生。
爱他人。人是社会的动物,每个人对于社会不能只是索取而没有付出。每个人都要为他人付出一点爱,社会才能运作、才能进步。爱他人既是个人的需要,也是社会的要求。爱他人可以有许多的表现和做法。
(1)不图回报。爱他人是一种不图回报的付出,是与他人和睦相处的基本准则。一个人主动地以自己所能,在尊重他人的前提下,无条件支持、保护和帮助他人实现正当的需求,包括思想意识、精神体验、行为状态、物质需求等。一个人付出了爱,而且是无条件地给予,同事关系自然就会融洽,朋友自然就多,这不是对爱的回报,而是他人觉得与你相处感到舒心、有意义的自然结果。爱他人不是一时一事,而是长期的、一贯的,这样无形中也给自己树立品牌,得到周围人的尊重。
(2)力所能及。每个人在物质方面的能力都是有限的,爱他人需要物质方面付出时,只需要做出力所能及的帮助。这种帮助对单个付出者是微小的,而通过社会汇集起来是巨大的,可以解决一些实际困难和问题,有时候就能帮助一个家庭,有时能挽救一条生命。更重要的是通过爱心捐助,可以动员更多的社会力量,鼓动更多的人积极向善,使社会的人际关系变得更加美好。
(3)志愿行为。当今社会有许多志愿者组织,通过做志愿者,自觉参与社会活动,既是管理社会事务的一种方式,也是加强个人与社会接触,了解社会和融入社会的一条途径。城市的各种社会活动,都需要志愿者,特别是通过一些大型活动的志愿参与,可以了解活动的组织过程,扩大个人的接触面,锻炼自己的活动能力,培养关爱之心,同时也为自己贡献社会而感到自豪。
(4)同理之心。同理心就是说话做事前,将自己放在对方的位置考虑,设想一般情况下对方是否愿意接受;同理心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是不做损人利己或损人不利己的事;同理心就是个人的言行符合社会的道德规范,不因满足自己的欲望、私利,而伤害他人及其家庭。尊重他人是同理心的基础,更是爱他人的前提,尊重他人就会得到他人尊重,爱他人也就可以得到他人的爱。
尊老爱幼。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美德。从小教育孩子尊敬长辈、爱护晚辈,对孩子的成长具有重要意义。尊老爱幼需要从以下方面理解:
(1)和谐的基础。人类总是世代相传的,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儿童时代,也都有衰老的一天,都要经历从年幼到年迈的阶段。尊老爱幼是正视生命的全过程,是每个人敬重自己的表现,是构建和谐人际关系的基础。
(2)家庭的责任。尊老爱幼体现一个人的美德,赡养自己的父母、抚养自己的子女是每个人的责任。“家有一老,如有一宝”,老人在长期的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知识和经验,辛勤劳动了一辈子,为家庭做出了一生的贡献,值得获得家人的尊敬;家庭中的幼小晚辈,不仅是生命的自然延续,也是家庭的未来和希望,需要加倍呵护、细心培养。二孩放开以后,少数家庭的大宝极力反对父母生二宝,这是从小缺乏家长正确引导的一种表现。
(3)社会的传统。尊老爱幼不限于家庭,而要面对社会上所有的老人和儿童。尊老既是对老人应有的关心与照顾,也是继承前辈精神财富的需要;爱幼既是对弱小的爱护与扶助,也是为了祖国的未来培养接班人,使国家各项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尊老爱幼是我国优良道德传统的精华,国家在制度方面已经做许多的安排。孟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是对这一社会传统的最好诠释。
2.规则教育
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需要知道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学会遵循一系列社会习俗和规则,让社会的文明与价值观渐渐渗透到孩子的内心。规则教育是孩子一种基本教育,我们可以采用表扬、鼓励、解释、引导等方式教育孩子,帮助孩子认识事物,在愉快的氛围中接受教育。当然,必要时也可以适当采用批评、惩戒、强制等方式,让他在不愉快的氛围中被动接受教育,提高对自己错误的认识,及时强化规则的记忆。尤其是孩子在幼儿期到儿童期,还不完全是讲道理的时候,那种“等孩子气消了之后再跟他讲道理”的方式,实际上教育效果很差,有时候适得其反。
行为有限制。从幼儿开始,就要教育孩子,每个人的行为都是有规则限制的,重要的是让他知道不能为所欲为。规则的存在,有些是安全的需要,有些是交往的需要,有些是秩序的需要,有些是社会活动的需要。进入学校后,要遵守中小学学生守则,进入社会后要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是非常重要的,规则是规律的体现、经验的总结、边界的划分、奖惩的尺度,遵守规则才能使自己健康成长。父母不必担心遵守规则影响创造力,即使孩子长大后要在科学或商业等领域进行突破,也要熟悉已有的规则,掌握现有的规律,了解现行的体系,才能实现本质意义上的创新。
心中有敬畏。心中有敬畏就是明白“山外有山”,要让孩子知道现在科技发展迅速,但人类还有很多没有发现的领域和规律,激发孩子的探索精神;心中有敬畏就是知晓“人外有人”,要让孩子看到历史上为人类做出巨大贡献的伟人,永远保持谦逊的态度,这样才能不断接受新思想,学习新知识。在儿童时代,心中有敬畏最主要就是长幼有序,在家里尊重大人,在外面尊重长辈,这是基本的规则。说得再简单一些,就是“小孩子在家里要有人管得住”“要怕某个人”。那些隔代带孩子的,容易出现这样那样的偏差,基本上都表现为孩子是家里的“小皇帝”,爷爷奶奶不便要求太严,结果往往耽误了孩子。
做事要认真。认真做事本身就是做人的基本规则。从幼儿开始就要教育孩子认真做事,帮助孩子养成一种习惯。认真做事,努力把一件事做好,这是基本的要求。一个人是否认真,很能体现个人性格,有些性格比较急躁的孩子更需要培养认真的态度。从小学的课程教育中可以看到,有的孩子很聪明,但缺少认真,有些概念没有完全掌握,一些简单的题目由于粗心而出错,久而久之就跟不上班上的同学。相反,有的孩子虽然反应慢一点,但靠认真,自己多下功夫,反而能考出好成绩。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孩子进入社会,参加工作之后,更需要靠认真,才能在科研领域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或者在人文领域有所总结、有所建树。所以学会认真做事,孩子将终身受益。
做人要上进。物竞天择,做人要有上进之心。做人要上进,这是做人的基本方向。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这本身是社会和自然的规律。每个人都应该积极向上,努力进步,不虚度光阴;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愿望,这个愿望不要求很伟大,但要求为这个愿望不断努力;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目标,这个目标不要求很远大,但每年实现一小步,这样就非常了不起。如果孩子基础比较好,可以鼓励孩子在班里争第一,培养孩子的荣誉感,逐步把追求上进变为孩子的自觉行动,在孩子进入社会后将成为其前进的动力。现在,有些家庭对子女的要求不高,孩子也就缺乏上进的愿望,一些本身可以学得更好的孩子,落在了中下游,这是非常可惜的。
3.挫折教育
孩子的成长是有规律的,孩子的生命体验应该是丰富的。每一个孩子都是在正反两方面的经历中成长,包括在犯错中长大。面对失败、失利,受到压制或阻碍等挫折,需要有正确的认识,采取积极的态度,从中得到有益的启示。
正视挫折。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都会遇到挫折,挫折是客观存在,孩子的生命体验必定包含着挫折。小到学步时的摔跤,大到考试的失利,这些都构成孩子的体验,都是孩子必须面对的。从小让孩子经受挫折,感受消极的体验,诸如自我否定、沮丧、愤怒、内疚和自责等,是健康成长的必备过程。同时,在过程中可以体验那种焦虑、尝试、坚持以及鼓起勇气和耐心等待的感受,并且加深对平淡、有规律、有节奏的日常生活的理解。由此,孩子才可以面对人生中的各种不完美,不至于遇到逆境时痛不欲生、束手无策。
对待挫折。当孩子遇到挫折时,要让孩子自己去经历、自己去解决,就像孩子跌跌撞撞学走路一样,摔倒了自己爬起来也是孩子的成长过程,父母只要在旁边关注安全和适当鼓励就可以了。当孩子遇到比较大的挫折,一时很难跨越时,做父母的要进行适当心理安慰和疏导,帮助孩子理清思路,鼓励孩子寻找问题的原因和解决的途径。那些只让孩子接受美好部分,对孩子关怀备至、体贴入微,为孩子挡住了所有的困难挫折的行为,无形中隔离了孩子生命的多彩体验;那些只认可失败、挫折的存在,对消极体验表现为无力、无助,从而让孩子走向自我放弃而不能在逆境中奋起的举动,无疑挡住了孩子的未来成长。
转换挫折。以积极的态度对待挫折,就能懂得挫折是对意志的磨炼,是对个人性格的一种培养。当孩子经过挫折,克服困难、取得进步后,就会有全新的感受,增加自我认同、自豪、兴奋、喜悦和满足等积极体验,对于树立自信心是必不可少的。遇到挫折,恰恰说明是遇到新的起点,是调整的一个好机会。父母要帮助孩子分析,如果是主观认识与客观要求有距离,就要修正自己的认识,修正计划和方案;如果是客观条件不具备,就要等待时机、创造条件。例如孩子年龄小,跟不上一些大孩子的活动,父母可以告诉孩子条件的差异,帮助孩子调整自己的计划和活动范围,让孩子正确认识自己。
4.吃苦教育
在孩子的教育中,吃苦教育是万万不可或缺的。特别是家有男孩,这个更不能少。古人云“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这既是人生经验的总结,也是人生智慧的结晶,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漫漫人生,肯定会遇到各种艰难和险阻,不可能一马平川,也不可能事事如愿,能否吃苦将影响人的一生。因此,作为父母,让孩子学会吃苦是一堂必修课,更是一项义不容辞的重要责任。
体会艰辛。现在的孩子备受家长的宠爱,有些家长对孩子百依百顺、有求必应,无条件地满足孩子的要求。如果孩子的一切由家长包办,容易得到许多物质享受,孩子就不知道生活的艰辛,以为一切都是理所当然。为此,父母应该从小让孩子做事,使孩子从中体会到做任何一件事,必须付出自己的努力。最简单的就是分担家务,让孩子承担起作为家庭一员的责任,大一些时可以适当参加生产劳动。父母也要告知孩子,为了家庭的经济收入和日常生活,大人付出大量的劳动,要维持一个家庭也是非常不容易的。另外,还可以让孩子观察社会各类人的辛勤付出、为生计四处奔波的情景。让孩子从小体会生活的艰辛,才能懂得什么是苦、什么是累,懂得一切都要靠自己的努力。
锻炼意志。一个人的意志是否坚强,决定着一个人一生的走向。温室中长不出参天大树,庭院里养不出千里马。让孩子小时候吃点苦大有益处,尤其是培养男孩子,没有吃苦的经历,很难有所作为、担当重任。意志是需要磨炼的,要努力培养孩子适应各种环境的能力,使孩子从小具有良好的意志品质。无数事实证明,贫苦人家出身的孩子,大多都比较懂事,敢于拼搏,自立精神都很强。儿童和少年时期是人生的基础阶段,培养孩子的意志可以从吃苦开始,苦其心志、劳其筋骨。相反,一个怕苦的人是注定没有担当的,衣食无忧必然会造成性格脆弱,经不起生活的挫折和打击,受不得一点委屈,并且自理能力差,步入社会后难以担当重任。
懂得感恩。父母有意识地创造一些条件,进行吃苦教育,对于培养孩子的感恩情结,非常重要,也很有必要。在优越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一代人,基本上都是衣食无忧的一代,缺乏艰苦生活的磨炼,不知道什么叫生活的艰难和人生的不易。典型的表现,就是任性,自我意识比较强,凡事以我为中心,很少考虑父母的感受。只有吃过苦的人,才懂得珍惜,才能理解父母挣钱的不易和对家庭的付出。吃苦教育就是教育孩子明事理、懂感恩,最简单的就是孝敬自己的父母,至少做到不随意与父母顶嘴,不是动不动就在家里发脾气。吃苦教育,还是越早越好。
不怕困难。吃苦是立世之本,没有吃苦的精神,难以面对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吃苦在很多情况表现为不怕困难,市场经济要求每一个社会成员都必须具备不怕困难的吃苦精神。培养孩子,要求孩子坚持做完正在做的事情,坚持与困难做斗争,就是培养孩子的吃苦精神。实际上,吃苦精神就来自这最后的咬牙坚持之中,来自与困难的斗争中。当孩子遇到困难时,不能让孩子向困难屈服,更不能逃避困难。父母要给孩子多一些鼓励、引导和鞭策,要让孩子学会不怕困难、挑战困难,克服艰难和障碍,让自己内心强大起来。必要时父母应主动与孩子一起吃苦,身体力行发挥榜样作用,通过一点一滴的积累,教会孩子不怕吃苦、勇于吃苦,从而在漫长的人生路上,保持健康进取的积极心态,无论遇到任何困难都不屈服。
【链接】
价值的含义
同是一块石头,一半做成了佛,一半做成了台阶。
台阶不服气地问佛,我们本是一块石头,凭什么人们都踩着我,而去朝拜你?
佛说,因为你只挨了一刀,而我却经历了千刀万剐、千锤百凿。
台阶沉默了。
的确,人生亦是如此。经得起打磨,耐得住寂寞,扛得起责任,肩负起使命,人生才有价值。
(来自网络)
(三)基础、兴趣、习惯
在孩子的教育过程中,除了在学校的课程学习外,父母需要关注孩子的学习基础,发现孩子的兴趣爱好,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
1.基础
任何事情都不可能一蹴而就,都需要从基础开始一点一滴做起。对孩子的教育,也需要重视基础。特别是课程学习,基础知识将在后续课程中一直发挥作用,需要不断加深认识和理解。(www.daowen.com)
重要性。基础的重要,体现在事物发展的根本或起点,如同建筑物的基础一样,需要承担其上部的所有荷载。基础常常在底部,容易被忽视,所以父母需要关注孩子学习上的基础内容;基础往往是一些简单的东西,容易被轻视,所以需要通过一些练习,来检验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只有加深对基本概念、基本定理、基本公式的理解,才能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坚固、稳定的基础。例如,某孩子在幼儿时期没有理解数的概念,入学后不能很好掌握数的运算,后来就一直怕数学课程。一步错过,就会步步落后。
普遍性。不同的时期,孩子有一些基础的东西需要学习。幼儿阶段,孩子需要学会方位的概念、数的概念,学会语言的基本表达;学龄前儿童,可以学习一些汉语拼音、简单的加减,以及时钟的概念,学会握笔写字的正确姿势。到了小学,背诵乘法九九表和一些文章片段,是学习数学、语文的基础内容;英语的音标和单词,是学习英语的基础。到了中学,几何的定理、定律是学习几何的基础;三角诱导公式是学习三角函数的基础。对于这些基础知识,需要帮助孩子记忆和熟练运用。
实用性。基础的东西虽然简单,但也是非常有用的。例如汉语拼音,幼儿园和小学的时候学好拼音,就可以准确发音,用普通话表达自己的思想,还可以查字典学习生字,给自己带来很大的方便;在学习电脑时,可以通过拼音,方便输入汉字,使自己的思考语言与发音体系和打字操作融为一体;随着科技的进步,现在可以利用电脑程序或微信软件,直接把普通话语音转换成汉语文字;如果出国,可以利用翻译软件,直接把汉语语音翻译成为英语文字或英语语音。学好汉语拼音这样一件简单的事,给人的一生带来了极大的方便。
2.兴趣
兴趣是对事物喜好或关切的情绪,表现为对某件事物、某项活动的选择性态度和积极的情绪反应。兴趣会对孩子的认识和活动产生积极的影响,可以使人集中注意,产生愉快、满足、兴奋的心理状态。兴趣对一个人的个性形成和发展有巨大的作用。
兴趣的发现。早期婴幼儿对外界的好奇,是兴趣情绪所激起的机体功能的表现,支持着感觉与运动之间的协调发展,为孩子的生长和发育打下基础。婴幼儿时期,多数孩子的兴趣是不稳定的,且容易转移。只有少数孩子会表现出某一方面的特长,有超出常规孩子的学习和记忆能力。父母可以让孩子多听、多看、多接触,参加绘画、唱歌、舞蹈、游戏等活动,尝试从中发现孩子的潜在爱好和特长。在中小学阶段,随着智力的发展、知识的丰富、眼界的开阔,让孩子多参加一些活动,从过程可以发现一些新的兴趣点。实际上,很多兴趣是在一定的情景下由某一事物偶然激发出来的,如果孩子能表现出相应的天赋和持续的关注,可能就是一个很好的发展方向。
兴趣的培养。兴趣是个体在生活中长期形成,在学习、活动中发生和发展起来的。①知识是兴趣的基础。从根本上来说,任何一种兴趣都是由于获得这方面的知识或参与这种活动,使人体验到情绪上的满足而产生的。兴趣不只是对事物表面的关心、关注,而是基于相应的知识。②情感是兴趣的催化剂。兴趣是与个人的认识和情感密切联系的,当一个人对某项事物的认识到达一定的程度,在意识深处突发特殊的情感,从而表现出对该事物的浓厚兴趣。如果对事物没有认识,也就不会产生情感,因而也就不会发生兴趣。③需求是兴趣的目的引导。兴趣以需求为前提,有了需求就会有知识的积累,就可以逐步产生兴趣;明确了活动的目的和意义,可以引导情感的转化,就能加快兴趣的发展。兴趣是可以培养的,对于中小学生,重点是培养学习的兴趣,知识越多、越扎实,兴趣也就越广泛、越浓厚。同时,孩子自控能力差,父母要防止孩子把兴趣转移到看电视、玩游戏上,或者向其他消极方面发展。
兴趣的保持。对于有意义、有发展前景的兴趣,需要长期培养和坚持。①有新内容。兴趣所指向的活动要有新的内容,在感官上产生一种新的刺激,从深度和广度两个方面,不断激发孩子的想象力、创造力,使其能够保持一种持续的专注。②有所进步。从事兴趣所指向的活动要有所进步、有所收获,并能在过程中不断体验成功的愉悦,形成积极的情绪叠加,通过内心的成就感、自豪感来维持对事物的兴趣。③有明确目标。从事任何活动都可能遇到阻碍或停滞,而且有时过程的本身就是很乏味、很枯燥,这时需要目标的指引。不仅在事物发展方向需要阶段性目标的指引,而且在成果的激励方面也需要内心的目标指引。目标明确,才能更好发挥一个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才能持之以恒,取得成功。
3.习惯
对于个人来说,习惯是指长期养成的不易改变的行为或方式。习惯成自然,习惯的力量是强大的,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个人的未来。要抓住教育的关键期,培养孩子的好习惯,改变坏习惯。
计划的习惯。凡事预则立,做事要有计划。事情虽有大有小,时限有长有短,但都可以列出计划。①时间安排。针对不同的事件安排不同的时间。一天的事可以简单做出时间安排,如上午做什么、下午做什么;远期的事可以选择时间,如安排暑假、寒假的旅游;重大的事需要详细安排时间,如个人的发展计划、学习的计划等。②计划的可行性。对一件事做计划时需要考察:时间有无冲突,条件是否可行,个人能力是否跟得上,过程衔接是否妥当,是否存在特殊情况等,即需要对可行性进行初步的推演。③计划的调整。情况的发展,条件的改变,需要对计划进行动态调整,因此在安排计划时需要考虑可能的变化,特别是在时间上需要留有余地。④计划的执行。计划的执行既是检验计划是否合理,也是对事件的有效推进。计划制订之后,应尽可能按计划执行,完成预定的目标,以便后续工作的衔接。
自学的习惯。自学是一个人应有的能力,在校学生更要培养自学的习惯。①定期复习。对于老师在课堂所讲的内容,需要定期进行复习,加深理解和记忆,特别是利用假期,对课本内容进行全面的复习是很有必要的。②学会钻研。梳理已经学过的公式、定理,进行系统的记忆和理解,可以起到融会贯通的作用。在此基础上,探索公式定理的扩大应用,尝试做一些比较难的题目,必要时与同学进行讨论,这对自学能力的提高和自信心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③不断总结。对学习过程中,包括课堂听讲和自学,要及时总结经验、体会。通过总结可以明确自己的长处,发现自己的不足,归纳出一些学习规律,把握学习的方法,调整重点和需要强化的内容,不断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
生活的习惯。生活习惯对一个人的影响很大,好的生活习惯应该与整个社会的相匹配,符合社会运作的节奏,有利于个人的健康成长。①作息习惯。人们的基本规律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所以个人的作息要跟上社会的节拍,才能按时上学、上班,进行相应的活动。那种“早晨不起床、晚上不睡觉”的作息习惯,不仅与社会不匹配,而且也伤害自己的身体。②卫生习惯。要有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保持服装整洁,及时理发、修指甲,展现个人的精气神。自觉维护良好的环境卫生,给人一个良好的形象,不要随便吐痰、扔垃圾。③效率习惯。讲究效率,做事不拖拉,今日事、今日毕。做事要细致,争取一次性把事情做到位,减少不必要的重复和返工。要顺着事理去做,有规律地做事,掌握事物前后关系以及相互衔接,不要东一榔头、西一棒。良好的生活习惯是需要培养的,也是可以培养的。
(四)知识、技能、实践
一个人需要知识和技能,而知识、技能与实践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教育孩子不仅仅是知识,还需要相应的技能,更重要的是要让孩子参与实践。
1.知识
伴随一个人的成长,必然是学习知识、接受知识、运用知识的过程。知识的积累,是孩子成长的一大标志。
基础性。知识是人们探索客观世界的成果,是实践中所获得的认识和经验的总和,是认识自然和社会的智慧结晶。每一个人都必须学习知识,包括生活知识、社会知识和科学知识。知识对个人的成长起到基础的作用,能够对客观事物加深认识和理解,直接推动个人的决策和行为,加速行动过程,并且取得可预期的结果。国家实行义务教育,明确中小学生的重要任务就是学习课本知识,充分体现了知识的基础作用。
系统性。知识是人类从各种途径中获得,经过提升、总结、凝练的系统认识,是客观存在的人类社会共同财富。与此相区别,作为个体头脑中的知识,是通过个体认知活动而形成,是个体对客观事物的一种反映。知识必须经过个体的心智内化、真正理解,才能被准确运用。因此,需要完整地学习知识、掌握知识,保持知识的系统性。碎片化的知识,不仅影响知识的学习,也不能有效发挥知识的作用。
积累性。学习知识,需要有一个积累的过程。知识的积累,包括经验知识和理论知识,总是沿着由少到多、由浅到深、由点到面的路径,循序渐进的。中小学阶段的学习,需要与孩子的智力发育和前期的基础相匹配。同时,知识的积累还有加速效应,很多人都有体会,学习知识如同滚“雪球”,“雪球”滚大了,接受新知识就越来越容易,也能更快完成知识体系由局部到系统的过渡。快餐式的浏览,不利于知识的学习和积累。
2.技能
技能是指个体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练习而形成的一定的动作方式或智力活动方式。简单地说,技能就是掌握运用专门技术的能力。
技能的特点。技能体现个体的动作行为,是具体的操作能力。技能需要通过练习,才能获得动作、活动方式。根据技能的性质,可分为运动技能和智力技能。两者既有区别,又密切关联。智力技能往往调节运动技能,而运动技能又常常是智力技能的一种体现。在进行较复杂的活动时,需要两种技能的结合。高水平的技能是人们进行创造性活动的重要条件。
技能的实用性。运动技能由外部动作构成,主要表现为外显的操作活动,如打球、骑车、弹琴、写字等技能;智力技能由头脑心智活动构成,主要表现为内隐的认知活动,如心算、阅读、写作构思、工程设计等技能。技能的实用性重点体现在解决实际问题,完成相应的工作,取得一种劳动成果。例如电脑打字是一项简单的技能,也非常实用,能将语言或文字变成电子版文件,方便储存、修改、打印、传输等。很多技能不复杂,但可以成为人们谋生的一种基本手段。
教育的延伸。技能是个体身上固定下来的复杂的动作系统,是对动作和动作方式的概括。学校教育的任何一个教学科目,不仅要教给学生系统的知识,同时还要延伸形成一定的技能,知识和技能都是具体的教学内容,都是教育所要达到的目的。很多知识需要技能来体现,即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练习形成智力动作方式和肢体动作方式,形成某项工作成果,表明个体已经掌握相应的知识。
【链接】
如何培养孩子不怯场
孩子与人打交道,不怯场是一种能力,也是个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诗词大会》第四季中,一些人从百人团里脱颖而出,但上场后因为紧张,没有表现出自己应有的水平。尤其是搭档团的一位女生,上台之前就觉得自己紧张,担心可能得零分、很丢人。上台之后,由于太紧张了,没有取得分数就下去了,大家都觉得非常可惜。董卿安慰她说,上台是凭自己实力,下台没有带来损失,已经很不错了,不要太内疚。
但是,有一位名叫田大地的小朋友,11岁,北京市黄城根小学六年级学生。他出生在军人世家,爸爸、妈妈、爷爷、姥爷都是军人,从小主要跟着爷爷、奶奶长大。爷爷对他的要求比较严格,经常教他背诵毛主席诗词,还教导他不要怯场,比如说家里有客人来的时候,就说“去,大地去朗诵一段”。经常这样做,所以慢慢地上台就不会那么紧张了。这确实是一个好办法,背古诗词既可以学习知识,还可以锻炼性格,培养不怯场的胆量,可以说是一举两得。
的确,由于空间、环境、对象、光线等因素的变化,多数人在一个陌生的地方都会紧张,有时候脑子里真是一片空白。特别是一些敏感的人,站在台上,众目睽睽之下,四周空荡荡的,听众离得很远,好像自身没有了依靠、没有了参照坐标,加上话筒扩音和反馈声音的滞后,心情就更容易紧张。熟悉舞台场景、适应陌生环境,需要有一个过程,尤其需要从小锻炼。曾经,单位的一个同事说话头头是道、滔滔不绝,她说是因为高中毕业后、参加工作前,去展览馆做过一段时间的临时讲解员,锻炼出了当众说话的能力。可见,除了舞台上的表现以外,日常生活中,到人多的地方、空旷的地方、陌生的地方,背诗词、做讲解、小演说等,学会放松心态、控制语速、有条理地表达,这些都是培养孩子胆量和临场反应的有效方法。
3.实践
这里所说的实践,是个体有意识参与各种具体活动,包括课堂、家庭、社会等。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是感性认识的起点,也是理性认识的检验环节,更是提升知识和技能的前提。对于个体来说,实践是最重要的,是第一位的。
体验。知识和技能的学习,需要有直接的体验。个体通过实践获得感性认识,不仅可以提高学习的兴趣,而且可以直观地把握学习的范围、内容,以及可能出现的问题。在实践的基础上,进行概括总结,对事物就有更全面、更深刻的认识。学生对于学校的课本知识,除了一些实验课外,主要是通过做练习题,来模拟各种情况,以便加深印象,更深刻感受知识。如果仅仅是记忆定理、公式,不仅容易忘记,而且往往不能理解。
检验。知识是客观事物的特征与联系在人脑中能动的反映,是客观事物的主观表征。个体学习知识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解,都会加入自己的主观意愿。因此,个体的知识需要经过客观实践的检验,证明是正确、真实的,才能作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观点、经验、程序等。同样个体的技能,也需要通过操作实践,来检验技能的掌握程度及效用。没有这种客观的检验,就不能确定知识和技能的真实性、客观性,就不能确定是否真正掌握了知识和技能。
应用。知识和技能需要运用于实践,在应用、交流的过程中,加深认识和记忆,不断丰富、拓展和完善。学习知识、技能不是被动地接受,最终都要应用于实际,并且在应用中发挥效用,应用越熟练,有效性就越高。个人能力的提升,需要在掌握知识、技能的基础上,着手解决实际问题,在应用的实践中才能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任何事情如果不去做,仅仅纸上谈兵是没有用的。
(五)方法、认知、思维
对于孩子的学习和成长,需要注意相应的方法。要引导和培养孩子注重学习方法,建立起符合客观实际的认知模式和思维方式,让孩子沿着正确的方向健康成长。
1.方法
方法一般是指为获得知识、解决问题或者达到某种目的,而采取的途径、步骤与行为方式。
重视方法。方法是人们成功办事,或实现预定目标的不可缺少的中介要素。方法对应的是客观事物的认识规律和解决实际问题所隐含的机理,也可以把方法看成是巧妙办事或有效办事应遵循的方式、途径和程序。有效地办好任何一件事,都必须找到合适的方法。方法对了,事半功倍;方法不对,事倍功半。因此,不仅要努力做事情,而且要求重视做事的方法,找到做事的最佳途径。例如,小学生背诵课文,仅仅采用朗诵的机械记忆效果较差,如果能结合课文分节、分段、分层,按照课文的意思进行梳理,记住一些关键词,就能较快达到背诵的目的。又如记英语单词,采用听写或者默写的方式,可以发挥音、形、义一起记忆的作用,比读几遍的效果明显要好。
积累方法。方法是可以积累的,也是需要注意积累的。学习方法是通过学习实践,而总结出来的快速掌握知识的方法。学习方法,并没有统一的规定,因个人条件以及内容的不同,可选取的方法也不同。掌握学习方法,一方面要多实践、多练习,所谓熟能生巧,需要的是不断积累;另一方面,要向身边的同学学习,借鉴他人经验,带来启发的效果和作用。一些专门总结的特殊的学习训练方法,如速记、速读,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探求方法。每个人在生活中,都会遇到处世、学习、交友、消费等问题,需要探求不同的方法。每一项复杂活动都包含许多部分和环节,需要探求每个部分和环节各自的方法。对于复杂问题,尽量分解为多个比较简单的小问题,一个一个地分开解决。例如喜剧小品中提到的“把大象关进冰箱分几步”,一是把冰箱门打开,二是把大象放入冰箱,三是把冰箱门关上。这是一个典型的分解方法问题,通过“开冰箱”“放东西”“关冰箱”这样的逻辑顺序,可以把任何一个复杂问题进行分解。在有目的的行动中,通过一连串有特定逻辑关系的动作来完成特定的任务,这是做事的一种方法。简单地说,探求方法就是对做事过程中一连串动作关联方式的概括。
【链接】
文明的讨债方法
A公司一笔十几万元的货款,讨了大半年始终要不回来。老板委以重任,将讨债任务交给已经怀孕的员工。她每天打扮得花枝招展,到对方公司,也不提要账的事,只是每次都会摸着肚子,问前台接待美女:“你们刘总,在不在?”
这不,刚坚持了半个月,对方老板打电话给A公司老板:“钱我可以一分不少地还给你,但你得叫你那讨债的员工跟我媳妇解释,她只是来讨债的!”——这就是方法的重要性。
(来自网络)
2.认知
认知是指通过心理活动获取知识,属于认识活动的产物。认知过程是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察觉,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注意等最基本的心理活动,是人们获得知识或应用知识的过程。通过长期的积累,认知活动形成一定的功能系统,并调节个体的认识活动。
信息加工。认知是个体认识客观世界的信息加工活动,即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外界事物,经过头脑的信息加工处理,转换成内在的心理活动,进而支配个体行为的过程。在个体与环境的作用过程中,通过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等活动,个体认知的功能系统不断发展,并趋于完善。作为个体要有正确的基础信息,需要认真观察事物的发生、发展和变化,仔细体验各种活动带来的感受,逐步建立一个基于客观现实的认知体系。
个体差异。认知是个体的认识和感知,是个体反映客观世界的心理活动过程及结果,是一种复杂的主观现象。因此,对于同一件事物,由于个体的观察、体验的不同,以及理解和表达的不同,不同个体的认知存在差异,有时是非常大,甚至是截然不同。需要指出的是,电视连续剧会改变某些个体的认知方式、认知水平和认知能力,尤其是为了矛盾冲突、曲折情节,安排无中生有、无事生非、节外生枝的剧情转折,会影响孩子对现实社会的认知。
功能作用。认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客观事物的属性和联系,主要是个体的感性反映活动过程和结果,属于感性认识和感性知识。认知在整个认识过程中起到重要的基础作用,在个体对客观事物的辨别和了解过程中,获得并内化相应的经验和知识。认知活动是按照一定关系组成的体系,促进个体吸收接纳新知识,改造已有的知识结构,实现对个体认识活动的调节作用。
3.思维
思维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精神活动,是从社会实践中产生的,是认识过程的高级阶段,是理性认识的心理反映活动过程及结果。思维的主要工具是语言。思维方式是看待事物的角度、方式和方法,它对人们的言行起到决定性作用。
主观符合客观。思维以感性认识为基础又超越感性认识,是人脑借助于语言对客观事物的概括和间接的反映过程。思维的最基本要求,就是主观符合客观。因此,个体在通过媒介的作用认识客观事物,对事物共同本质特征的概括把握,借助已有的知识、经验和已知条件推测未知的事物等活动中,都必须注意保持客观的心态,绝对不能以自我为中心,凭感觉、想当然。思维的结果还需要通过客观的检验,只有符合客观实际要求,才能更好地指导工作实践。
实事求是。思维是对事物的间接反映,是探索与发现事物的内部本质联系和规律性的过程。思维的基本方法就是实事求是。“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事物,就是从实际对象出发;“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及发展规律;“求是”就是认真去追求、探索、研究,认识事物的本质。要找出事物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只有顺着事物的基本逻辑关系,才能对事物进行深入的思考和分析。对于实际中遇到问题和挫折,更需要实事求是地进行反思和总结,加深对事物的客观认识和理解,克服思维定式。
理论联系实际。思维是在表象、概念的基础上进行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等认识活动的过程。理论联系实际是思维的基本途径。一切从实际出发,个体通过书本学习和经验积累的理论知识,需要符合实际情况和针对实际问题;要充分发挥理论知识对实际工作的指导作用,突破认知的局限,提高对实际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根据理论与实际结合得出的新的认识,需要应用于实际中,并在实际中达到预想的目的。理论联系实际是思维方式从非理性走向理性的一个重点,也是创新思维的必要条件。
(六)开放、独立、换位
在孩子教育的整体格局上要保持开放,要培养孩子在社会上独立生存的能力。世界归根结底是年轻人的,父母完成对孩子的托举之后,最后应该与孩子互换位置,成为一个受教育者。
1.开放
孩子的教育、成长都是在开放的状态下进行的,要用开放的思想意识接受和适应社会环境,在适当的时候父母要放手让孩子去闯荡。
开放的环境。从婴幼儿开始,孩子的教育环境就是开放的。孩子从跌跌撞撞的学步,到小朋友之间的相互追逐,父母应有意识地把孩子放在开放的环境中,让孩子去体验。孩子的模仿和学习能力是很强的,可以在相互接触中学到很多东西。学校的授课也是开放的,每天都有新课程,带来新思想,孩子接触许多新的知识。社会的环境更是开放的,社会多元的思想观念,不同的价值意识,一直伴随着孩子的成长。适合开放时代、开放环境的,应该是开放的教育。
开放的思想。一个人的思想应该是开放的,要善于吸收不同的观念,对新知识、新现象和新成果保持敏感性,避免思想僵化、故步自封、信息闭锁。孩子要吸收历史上累积下来的文明成果,了解当代的新思想、新学说,学会科技进步带来的各种应用技能。父母要有开放的思想意识,帮助孩子辨别不同的思想观念,在孩子小的时候重点做好思想把关工作,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思想的开放是无止境的,要学会沟通、开阔思路、兼收并蓄,努力培养孩子的创造性思维。
开放的管理。孩子的成长最初是非常依赖父母的,之后逐步学会生活自理,最后走向社会。相应地,随着孩子智力、能力的发展,父母对孩子的管理,也是一个由紧到松、最后放手的过程。从小时候衣食住行的全面管理,到孩子后来的完全自由行动,父母对孩子的管理,从横向和纵向两个方面都是逐步放手的。特别是在孩子青春叛逆期,孩子与父母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冲突。父母可以尝试与孩子做出约定,哪些是孩子可以做主的,哪些是需要与父母商量的,并且可以安排开放管理的时间表,给孩子一个明确界限和时间节点安排,使孩子更加清楚自己的处境和父母对其的未来期待。
2.独立
人贵在自立,独立性对一个人是非常重要的。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应该注重孩子独立性格的塑造和独立能力的培养。
独立的过程。孩子的独立需要一个过程,也就是孩子的成长过程。这个过程需要在实际环境中得到培养和训练,同时孩子还要懂得如何尊重他人的长处,帮助有需要的人,要培养与他人沟通合作的能力、独立思考的能力、团队协作的精神,以及对周围人和社会的责任感等。实际上,父母一直都在培养孩子的独立性,从最初培养孩子走路、说话、吃饭,到送孩子去读书和教育孩子如何做人,都是为了孩子的最终独立。父母不可能为孩子包办一切,在孩子能做到或应该做到时,需要父母及时放手。父母能做的就是在安全的前提下,多给予孩子一些帮助和鼓励。
独立的性格。独立是孩子的一种天性,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总会本能地做出一些尝试,总想表现自己,希望独自去处理。只要孩子自己能做的,就让孩子自己去做,父母不要过度帮助、指导和关心,不要轻易否定和限制孩子的行为。要培养孩子的独立性格,要敢于怀疑,不接受任何自己不清楚的真理;要敢于表达,根据自己的判断和认识,提出意见和观点;要敢于担当,正确面对他人的质疑和可能的责任。中小学时期要特别注重孩子独立性格的培养,孩子的个性和个人特点应受到充分的尊重和肯定。
独立的能力。独立的能力是终身所需要的能力,体现个体的终身学习和终身发展。①学习的能力。即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但学会知识,而且学会求知,学会“求”的方法,激发更深入去“求”的渴望,从学习本身获得莫大的快乐。②动手的能力。即需要教会孩子的生活能力、劳动能力,具备基本的生活、劳动技能,探索所学知识在生活实践中的实际应用。③表达的能力。表达能力是需要掌握的重要能力。语言表达是人的本能,要学会自信、从容地表达,并且条理清晰、逻辑严谨;文字的表达是另一种能力,是更缜密的思想的展示和传播,也是一种交流的手段。④思考的能力。不管是从认知结构、认知过程,还是理性认识的飞跃来看,最核心的就是要培养孩子学会思考。通过分析、归纳、总结、怀疑、反思,获得领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独立思考是一个人走向更高层次的能力。
3.换位
父母与孩子,经常变换位置,可以收到一些意想不到的效果。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孩子的成长,在学习方面最终父母应该是孩子的学生。
变换关系。我们都有体会,当孩子小的时候,老是缠着你讲故事,而且对一些很简单的故事百听不厌。有的家长就会故意说“累”了,让孩子把这个故事讲给自己听。这种讲故事和听故事的关系变换,实际上是对孩子思维和语言能力的培养,可以产生很好的训练效果。同样,在背诵课文、听写单词、默写公式时,父母都可以变换不同的角色,作为抽查者、比赛者等,以激发孩子的学习热情和想象力,加深学习和记忆的效果。以语言或文字的方式输出信息,实现信息的相互交流,比单一、平面的信息输入可以发挥更大的大脑触发作用,有如我们平时一起讨论问题一样,活跃思维、加深印象。
创造氛围。随着孩子的成长,父母对孩子要去掉一些威严,多一些平等和尊重。对孩子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经常进行相互切磋,各自表达想法,创造良好的交流氛围,并相应做出一些约定,逐步建立家庭沟通的秩序。父母以朋友一样的方式对待孩子,孩子也会愿意向父母倾诉。这对于掌握孩子实际情况和思想动态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青春期孩子,父母需要更多地关心和引导,告知一些生活和生理的常识,帮助孩子把注意力集中在学习上,为孩子的健康成长打下基础。
当好学生。孩子很快就会长大,到了初中、高中,孩子的知识面已经相当广泛,内心也渐渐独立起来。特别是孩子进入大学,眼界开阔了,见识也广了,有些时候会觉得父母无知,落后于现实生活。最典型的就是智能手机的应用,父母肯定落后于孩子。一些孩子有耐心教别人使用智能手机,就是没有耐心教父母如何操作。这时候父母要放下架子,摆正心态,可以告诉孩子不懂的地方,没有记住的内容,明明白白做孩子的学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