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感受快乐和自由:学习第2和第13自然段优化方法

感受快乐和自由:学习第2和第13自然段优化方法

时间:2023-07-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生:第2自然段和第13自然段。师:是的,那我们先来读读第2自然段。再读一读——师:真是一个充满生机的园子。还从哪里感受到了这份自由?

感受快乐和自由:学习第2和第13自然段优化方法

师:轻声读读课文,边读边想想刚才提到的问题。

(生出声地自读课文)

师:同学们读得很投入,有的问题相信你们已经有了答案,有的可能还有疑惑。让我们一边讨论,一边思考,一边分享智慧吧。

1.学习第2自然段。

师:这是一个怎样的园子呢?课文中有两个自然段是直接写园子的,找找在哪儿。

生:第2自然段和第13自然段。

师:是的,那我们先来读读第2自然段。在“我”眼里,这是一个怎样的园子?

(出示:

我家有一个大园子,这园子里蜂子、蝴蝶蜻蜓、蚂蚱,样样都有。蝴蝶有白蝴蝶、黄蝴蝶。这些蝴蝶极小,不太好看。好看的是大红蝴蝶,满身带着金粉。蜻蜓是金的,蚂蚱是绿的,蜂子则嗡嗡地飞着,满身绒毛,落到一朵花上,胖圆圆的就跟一个小毛球似的不动了。)

生:在萧红眼里,这个园子是充满奥秘的园子。

师:什么奥秘?

生:有蝴蝶、蚂蚱……

生:是一个充满知识的园子。因为她可以细细观察昆虫,增长知识。

生:是个鸟语花香的园子。

师:有些什么?

生:蜂子、蝴蝶、蜻蜓、蚂蚱,样样都有。

师:还会有什么?

生:蜗牛。

生:小甲虫。

生:蚯蚓

师:不管是天上飞的,草里藏的,知名的,不知名的,样样都有。再读一读——

(生读第2自然段)

师:真是一个充满生机的园子。这还是一个什么样的园子?

生:这还是一个美丽的园子。因为这些昆虫把园子装点得更加美。

师:有些什么色彩?

生:金的,绿的,白的,黄的,红的。

师:这么多颜色点缀着园子,这园子真——

生:美。

生:五彩缤纷。

生:神秘。

生:充满生机。

师:来读读这个句子。喜欢吗?

(出示:

蜂子则嗡嗡地飞着,满身绒毛,落到一朵花上,胖圆圆的就跟一个小毛球似的不动了。)

生:我喜欢,因为它把蜂子说得很可爱。

师:像一个——

生:小毛球。

师:就像一个特写镜头,放大放大放大,让我们看到蜂子可爱的样子。

生:我也喜欢这一自然段,因为作者写得这么生动,她是一个观察得非常仔细的人。

师:她会怎样向别人介绍这个园子?

生:她会介绍园子里有哪些动物,自己喜不喜欢,为什么喜欢这个园子。

生:她会通过一些事情讲自己对这个园子的了解和喜爱。

师:带着怎样的语气,怎么样的心情

生:自豪。

生:激动。

师:请你向大家介绍介绍。

(指名读第2自然段)

师:听出了色彩的跳跃,不过不够自豪,不够兴奋。谁再读读?

(指名读第2自然段)

师:老师听出来了,言语中还带着小小的得意呢。我们一起来介绍。

(生齐读第2自然段)

师:就是这么一个四五岁的小女孩,在这个园子中,会和这些小昆虫有怎样的故事呢?

生:她会傻乎乎地把虫子当作宝贝,和它们说悄悄话。

生:蜂子会叮到她。

师:可是她在乎吗?

生:不在乎。

生:她会碰蜗牛,蜗牛的头会缩进去,她会和它们玩。

生:会像法布尔一样观察。

生:因为蜗牛太小了,她一不小心踩死了一只蜗牛,会很痛心。

师:还会流泪。(www.daowen.com)

生:一直和蜜蜂玩,蜜蜂也不怕她了。

师:仿佛就是她的伙伴。

师:来看看萧红自己的描写,谁来给我们读读?

(出示《呼兰河传》中的片段链接)

师:多么有趣啊!你感受到这个笑着、跑着的是个怎样的女孩?

生:天真可爱,充满活力。

师:是啊,她的内心充满了天真、快乐。这个园子就是她的乐园。

【评】

教师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2自然段,通过反复朗读引导学生读懂“这真是一个充满生机的园子”“这还是一个五彩缤纷的美丽园子”,从而对“这是一个怎样的园子”获得了多层次、多角度的感悟。教师在整个过程中,多次提示学生“再读一读”,通过反复朗读,加深学生对文本语言的感悟,拓展学生的想象,感受语言的形象性,也促进了学生对课文中丰富语言的积累。如果教师在讨论过程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提取课文语言,加工整合成一段话,完整地表达“这真是一个充满生机的园子”“这还是一个五彩缤纷的美丽园子”,这样学生就不再是运用对话语言回答,而会采用独白语言完整地表达,对学生语言建构能力的提高更有作用。

2.学习第13自然段。

师:在“我”的眼中,这还是个怎样的园子?再出声地读读这个段落。

(出示第13自然段)

师:读着读着,文中的哪个词令你印象深刻?

生:自由。

师:你从哪儿感受到了这份自由?

生: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

师:你能不能完整地读读这个句子?

生: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一切都是自由的。

师:好,看着屏幕再来读读,把前半部分放进去读,感觉会更好。

生:花开了,就像……(读得不通顺)

师:老师帮你纠正一个小小的错误,是“……似的”,“似”读shì。咱们再来读读这段话,我们陪着这位同学一起读好吧?

(生齐读)

师:你别急着坐下,老师问问你,花开了,鸟飞了,虫子叫了,在“我”的眼里,就像——

生:就像人的动作。

师:像睡醒了,像上天了,像——

生:说话了。

师:是啊,这是多么美妙的感觉啊。你愿不愿意请个同学再读读这段话,把这份美妙的感觉读出来?(生请)你是一起读,还是请她读?

生:请她读。

师:你觉得怎么样?

生:很欢快,读出了这个句子的本意。

师:多么高的评价!还从哪里感受到了这份自由?

生: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

师:什么是谎花?

生:只开花不结果。

师:倭瓜是爬上架还是爬上房,由自己决定。黄瓜结不结果,由自己决定。玉米长多高,由自己决定。蝴蝶飞到哪里去,由自己决定。这是多么自由的感受啊!

师:这段话写得非常特别,看看哪个句式出现得最多。(生回答)“愿意……就……”不觉得啰唆吗?

生:由自己决定,不受拘束,给人特别自由的感觉。

生:如果只有一个“愿意……就……”,还是感受不到很自由。

师:怎么能把这份随心随性的自由读出来呢?老师建议你们读好这几个句式,还有一个“随意”。自己试试。

(生自由读)

师:四个同学来读。

(指名分别读描写“倭瓜、黄瓜、玉米和蝴蝶”的语句)

师:它们都是那么自由。

师:萧红的文字就是这么朴素却充满活力。喜欢吗?假如要给这段文字配上音乐,你觉得能用怎样的旋律

生:比较有童趣、欢快的。

生:活泼的,充满活力的。

生:配一首《童年》。

生:比较奔放的。

师:奔放的、跳跃的。好,就和着你心中的旋律读出这份自由吧。

(生自由朗读)

师:老师不仅听到了,还感受到了你们心中流淌的旋律。老师也来读读,好吗?(配乐朗读)

师:听着,读着,感受着,此刻你的脑海里又浮现了哪些词语?你又有什么话要说呢?

生:生机勃勃。

生:这一切是多么美好啊!

生:多么美丽动人的情景啊!

生:就像春天一样,春意盎然。

【评】

这不仅是一个充满生机的园子,一个五彩缤纷的园子,还是一个满是自由的园子。这一段教师还是通过反复朗读,让学生对园子的理解更加深了一层。可惜的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追求的还是理解的深入,所以学生还是一个词、一个句子地回答问题,运用的还是生活中习惯的对话语言。如果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运用独白语言表达,指导学生提取课文语言,加工整合成一段话,在表达的同时促进学生对课文意思的理解,这样就能将理解与表达有机地融为一体,有利于提高学生语言建构的能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