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创意分享:如何讲故事,结合3、4段思考

创意分享:如何讲故事,结合3、4段思考

时间:2023-07-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同桌一人用一两句话讲雷锋的故事,另一人评价有没有讲清楚、讲连贯。加上形容词讲讲雷锋背大娘的故事。

创意分享:如何讲故事,结合3、4段思考

过渡:让我们顺着弯弯的小路,再次寻找雷锋叔叔的足迹

1.同桌合作学习课文第3、第4自然段,用一两句话把故事讲清楚、讲连贯。

(1)要求:同桌合作朗读课文,说给同桌听一听,这两个自然段写雷锋叔叔做了什么好事。

(2)展示交流,把故事讲清楚、讲连贯。

同桌合作读课文,教师指名评价。指名采用不同方式合作朗读的同桌进行展示。

同桌一人用一两句话讲雷锋的故事,另一人评价有没有讲清楚、讲连贯。

2.抓形容词,想象画面讲故事。

(1)第3、第4自然段中也有形容词,用笔画出你认为重要的形容词,说说原因。

要点1:“弯弯的、路上的”说明小路不直,而且路上长满了荆棘,有可能会划破脚,划破衣服。(www.daowen.com)

要点2:“晶莹的”说明大娘很难背,雷锋叔叔出了很大力气,流了很多汗。

(2)读句子“顺着弯弯的小路,踏着路上的荆棘,雷锋叔叔……”,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加上形容词讲讲雷锋背大娘的故事。

例:弯弯曲曲的小路上长满了荆棘,雷锋叔叔背着年迈的大娘,累得满头大汗。他小心地往前走,生怕路上的荆棘刺伤大娘。

(3)组织学生运用三星级标准进行评价。

教师小结:刚才同学们抓住形容词想象画面,讲述了雷锋叔叔冒雨送孩子、踏荆棘背大娘的画面,课后可以选择一个画面写一写。

【评】

这一环节继续引导学生练习讲背大娘的故事,要求用一两句话把故事讲清楚、讲连贯,讲的过程中适当加上课文中的形容词,与前一次讲故事的要求完全一致,评价标准也完全一致。这样围绕一个目标进行反复多次的练习,能有效地提高学生讲故事的能力。与前一次练习的区别主要是教师在学生讲故事之前先让学生充分朗读,然后要求同桌互讲,相互指正,再全班交流点评。这样的设计面对的是每一个学生。其实课堂里最需要练习讲故事的是那些平时不愿举手发言的学生,教师应该让每个学生都有练习机会,特别是那些平时缺少练习的学生,这是非常有必要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