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佛教:不承认种姓制度的教义及特点

佛教:不承认种姓制度的教义及特点

时间:2023-07-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佛教与印度教最大的不同,便是不承认种姓制度的世袭社会阶级,也就是不分种族,广纳所有的人。

佛教:不承认种姓制度的教义及特点

释迦牟尼生前的言论并没有文字记载,因此关于佛教的学说都是由其弟子世代口授而流传下来。

早期的佛教教义大致有以下这些要素:

● 众生平等

还记得我们在《少年爱读世界史1》中曾经提到过那个等级森严的印度种姓制度吗?佛教与印度教最大的不同,便是不承认种姓制度的世袭社会阶级,也就是不分种族,广纳所有的人。

● 八苦

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五蕴盛。前面四苦应该很好理解,我们把后面四苦稍微解释一下。

“怨憎会”与“爱别离”是相对的概念,“会”有“聚”的意思,“怨憎会”就是说那些讨厌的人偏偏总是如影随形地在我们身旁聚集,反之“爱别离”是指那些与我们意气相投、情感深厚的人,却无法与我们永远在一起,总是得面临生离死别。

“求不得”是指想要的东西总是得不到,而且一般人总是欲望太多、不懂得知足,因此始终很难心满意足。最后,第一苦“生”固然是人生一切痛苦之源,人生来就是要受苦的,但其他七苦可以说又全是由“五蕴盛”而产生,所谓“五蕴”是指由五种“因缘和合”而生的苦,这五种因缘和合便是色、受、想、行、识五蕴,包括了我们的所思所想,以及所有的感受与感知。

宋元书法家赵孟頫所抄写的中文版《般若波罗蜜多心经》(www.daowen.com)

● 无常亦无我

宇宙本来就是不增不减、不生不灭的,世间的一切都只是现象的变化,也就是“无常亦无我”。

所谓“无常”就是“诸法无常”,世间的一切都是不停地变化、生灭不断的,不可能有常住不变的个体;“无我”则是“诸法无我”,我们的肉体都只是五蕴假合的一个躯壳,没有真实不变的“我”。

● 四谛

“四谛”,也就是“四个真理”:苦、集、灭、道,这是佛教的基本教义。

首先,我们要明白,每个人都必然要经历生老病死,这就是“苦谛”。欲望是造成人生多苦的原因,这叫作“集谛”。“集”有“聚在一起”的意思,是指贪欲、嗔恨和愚痴这三种本能(所谓的“三毒火”),它们将会为人招致许多烦恼及痛苦。如果能够从根本上断绝一切的欲望,就可以达到不生不灭、自在无为的“涅”的境界,这就叫作“灭谛”(“灭”就是梵语“涅”的意译);最后,想要解脱人生苦恼,达到最高理想的“涅”的境界,就必须长期修道,这就是“道谛”。

因果轮回

佛教的教义博大精深,简单来说,就是非常重视因果关系,主张借着受苦受难而得到救赎,也坚信能够靠着修行和走正道来摆脱因果的轮回和痛苦,最终使得所有的欲望之火完全熄灭,进而使自我与无限合而为一,达到理想的“涅”的境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