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希腊历史上最具代表性的三位哲学家

希腊历史上最具代表性的三位哲学家

时间:2023-07-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现在,我们将一一介绍希腊历史上最具代表性的哲学三大家:苏格拉底、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苏格拉底因其思想和行为在当时被视为对神不敬而被判死刑。而由他所创造的一种被称为对话的哲学辩论形式,日后更在柏拉图的笔下成为一种表达思想的主要文学形式,并且为之后的希腊哲学家所普遍效法,这也是苏格拉底的贡献之一。柏拉图的哲学博大精深,涉及层面很广。

希腊历史上最具代表性的三位哲学家

现在,我们将一一介绍希腊历史上最具代表性的哲学三大家:苏格拉底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

● 苏格拉底

希腊哲学的发展,到了苏格拉底(公元前469—前399年)有了很大的进步。苏格拉底是雅典人。他出身寒微,父亲是雕刻师,母亲是接生婆。成年以后,他跟父亲一样成了一个雕刻师,但是在本业之余,他更喜欢经常外出找别人讨论问题。在某种程度上,苏格拉底看起来似乎颇像一个诡辩学派的学者,但实际上并不是,因为他与别人的讨论,并不像一般诡辩学者那样只是想辩倒对方,他真正看重的是对于真理的思考与追问

苏格拉底甚至经常批评诡辩学派。由于诡辩学者几乎都是职业教师,出于工作性质似乎总要教给学生一些看得到的东西,或者可以说是某种成功术,才会逐渐只专注提升演说和辩论的技巧,这么一来尽管丰富了修辞学,但是对于人生真理的探究,就慢慢地荒疏了。

苏格拉底认为,所有好的行为都是经由理性控制的,道德就是以理性来克制情感,而一个人之所以会表现出一些错误的行为,主要是源于无知,以及缺乏一种自省的能力。苏格拉底曾表示:未经省察的人生是不值得过的。

苏格拉底因其思想和行为在当时被视为对神不敬而被判死刑。在欧洲文化史上,苏格拉底一直被视为为追求真理而死的圣人

苏格拉底虽然也会讲学,也有不少学生,可从来不曾以收徒教学为生,事实上也从未建立过一个完整的哲学体系,但他对于德行和知识不断的讨论,对之后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伟大学说产生了重要影响,所以一般都公认古代希腊哲学是因苏格拉底才得以开创出一个无比辉煌的时代,苏格拉底也就因此拥有不可抹杀的历史地位。而由他所创造的一种被称为对话的哲学辩论形式,日后更在柏拉图的笔下成为一种表达思想的主要文学形式,并且为之后的希腊哲学家所普遍效法,这也是苏格拉底的贡献之一。

苏格拉底参与过伯罗奔尼撒战争(这是身为雅典公民的职责)。在雅典战败以后,斯巴达在雅典扶植过不具法理基础的僭主政权,在当政者中有苏格拉底的支持者,可是这个政权仅仅维持了几个月就被推翻了,苏格拉底的敌人就趁机攻击他。公元前399年,70岁的苏格拉底遭到审判,罪名是腐化青年和不敬神(因为苏格拉底支持一神信仰),结果被判死刑。

苏格拉底拒绝上诉,也拒绝逃走,而是从容赴死。他在监狱里喝下毒酒,按指示先起立行走,走到两腿沉重再躺下,等待麻木的感觉慢慢传到心脏。这整个行刑的过程,苏格拉底都非常平静地完全照办,中间只有过两次小小的打断,一次是安慰朋友和弟子,叫他们不要哭了,另一次是想起自己还欠了某人一只鸡,交代弟子一定要帮忙偿还。

苏格拉底有一个悍妻,整天喋喋不休,所以在这方面留下不少轶事。最有名的一个小故事,是有一次老婆大人在一番厉声数落之后,愤怒地朝苏格拉底泼了一桶水,浑身湿漉漉的苏格拉底并无不悦,只是幽默地表示:雷霆之后必有暴雨,真是果不其然啊。

● 柏拉图

柏拉图(约公元前428—前347年),是苏格拉底的大弟子,但是他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后来的成就比苏格拉底还要大,被视为“西方思想之父”之一。

柏拉图并不仅仅是一个纸上谈兵的理论家,他还专心于哲学的写作和教学。他创建了西方历史上第一座初具规模的综合性学园,并在这个学园中度过了自己的后半生。他的学生亚里士多德曾经写了这样一句悼词纪念柏拉图:献给一个纯洁无瑕的人

他出身于雅典贵族,在青年时期结识了比自己年长40多岁的苏格拉底,从此苏格拉底就成了他的良师益友,他曾经赞美苏格拉底是自己所见过最智慧、最公正也最杰出的人。苏格拉底死的时候,柏拉图29岁左右,这对他的打击很大,也让他对雅典当局深恶痛绝。

苏格拉底死后不久,柏拉图就离开了雅典,开始他为期10年(或有12年之说)的国外旅行,直到41岁左右才回到雅典,创办学园。此后40年左右,柏拉图一边教书一边从事哲学著述,一生(享年81岁)一共撰写了三十几本著作。

柏拉图的哲学博大精深,涉及层面很广。

《理想国》是柏拉图的代表性著作,是西方关于乌托邦[2]思想最早的完整表述。在他的心目中,一个最理想的国家,所有的物质财富(譬如土地)都应该属于公有,而国家的权力应该是掌握在那些最聪明、最优秀的人手中(也就是统治阶层、管理阶层),这些最聪明、最优秀的人不是世袭的,也不经由投票产生,而应该是根据一定的原则挑选出来,所有的人(不分男女)都应该有机会展示自己的才能。无怪乎很多后世学者都说,柏拉图很可能是世界上第一个强调男女平等的哲学家。

为了保证机会均等,柏拉图认为国家应该让所有的儿童接受教育,至于教育的内容,首先应该接受体能训练,但不应忽视音乐数学及其他学科,然后在不同阶段进行广泛的考试,最后让那些考试成绩一般的学生从事社会经济活动,而成绩优秀者则继续深造,深造的内容除了正规的学术课程,还应包括哲学。

等学习到了35岁,真正杰出者还要再继续接受15年的补充训练,使他们得到实际工作经验后,方能进入管理阶层。而既有的管理阶层,也应该允许符合这些能力和资格要求,且对公众事务具有一定兴趣的人加入他们的行列。(www.daowen.com)

柏拉图是西方观念论哲学之祖,他认为所谓真实的世界就是存在的世界,是一个观念的或永恒的、理想形式的世界,所有物质世界的事物和现象,都不过是对真实世界不完全且暂时性的模仿。

另一个跟他有关的概念:柏拉图式的爱,意思是说基于生理和体能的美是不足恃的,因为在这些方面每个人都有,都是一样的,唯有灵魂的美才最弥足珍贵,因此特别强调灵魂契合的重要。

亚里士多德是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学者,马克思曾经称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哲学中最博学的人物,恩格斯称他是“古代的黑格尔”

● 亚里士多德

苏格拉底和柏拉图都是雅典人,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前322年)则是出生于希腊北部马其顿的色雷斯,父亲是马其顿国王的御医,所以或许是受到父亲的影响,亚里士多德对生物学和实证科学都很有兴趣。

17岁那年,亚里士多德来到雅典,进入柏拉图的学园就读,跟着时年60岁左右的柏拉图学习。在柏拉图的启发之下,亚里士多德也开始对哲学推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亚里士多德的成长和求学经历,直接为他日后成为一位了不起的、百科全书式的学者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柏拉图去世后5年,42岁的亚里士多德回到了马其顿,受聘为年仅14岁的王子亚历山大的老师。等到亚历山大在20岁登基以后,亚里士多德便回到雅典,开设了自己的学校。由于他经常在清晨时分带着弟子们在竞技场中漫步讲学,所以后世就把亚里士多德所创立的学派称为逍遥学派。

公元前323年,亚历山大大帝过世,反马其顿者占领了雅典,亚里士多德被起诉,表面上的理由是因为他不信神,其实是因为他被认为与亚历山大大帝的关系不一般,因此不被容于当局。事实上,在亚里士多德旅居雅典的12年期间,亚历山大大帝确实给老师提供了大量的资金援助,支持老师做科学研究,有学者说这大概是有史以来第一次有科学家接受国家的资助来从事学术研究

面对极为不利的情势,亚里士多德不愿像七十几年前的苏格拉底那样赴死,所以,他逃走了。公元前322年,他死在流亡途中,享年62岁。

文艺复兴三杰之一拉斐尔在代表作《雅典学院》中,以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为主要人物,将五十多位处于不同时代的哲学家、艺术家、科学家集中在一个空间,深情地表达了对人类智慧的赞美

亚里士多德对世界的贡献之大,简直是难以估量,不仅著作数量很多(至少有170种),涉及的领域更是广泛得令人震惊,包括天文学、动物学、胚胎学、地理学地质学、物理学、生理学解剖学、神学、政治学美学教育学、修辞学、文学等,可以说涵盖了古希腊人已知的所有学科。而在哲学方面,他所探讨的主题也包含了道德、心理学形而上学(就是对所谓“存在”的研究),非常全面。

总之,亚里士多德可说是世界古代史上最伟大的哲学家和科学家,他的学问是如此渊博又深不可测,被后世称为“百科全书式的学者”,真是一点也不夸张。

随着科学的日新月异,以今日的眼光来看,固然亚里士多德的有些研究成果已经过时了,然而不管他是针对哪一个领域所做的研究,逻辑思维的方式一以贯之,这种理性思维,以及反传统、反迷信与神秘主义的主张,都对西方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时,他还创立了形式逻辑学,更是丰富和发展了有关哲学的分支学科,这也是他对西方文化的一大建树。

简单来说,这三大家的理念中,苏格拉底希望能够从自己所生存的现实世界来追究人生的目的;柏拉图否认现象世界的价值,向往一种理想世界的完美形式;亚里士多德则承认现象世界的真实,而以客观的态度来认识这个当时人们所看到的世界。以上,就是这三位杰出哲学家的学术成就在本质上的区别。

【注释】

[1]毕达哥拉斯定理就是勾股定理,这是一个基本的几何定理,指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

[2]乌是“没有”,托邦是“地方”,就字面上看,乌托邦就是“没有的地方”“空想的国家”,后来延伸为“好地方”“理想的国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