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隋唐以后的端午文化内涵与兴盛

隋唐以后的端午文化内涵与兴盛

更新时间:2025-01-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2]所以端午文化中以纪念屈原为核心的民俗形式在这一时期被确定了下来并不断得到普及。以上便是端午文化内涵中所崇尚人格的审美取向历程。[2]孟修祥、陈亮军:《端午节文化意义的淘汰与选择》,《荆州师范学院学报》,1999年第3期。

尽管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人的审美层次有了一次质的飞跃,但是审美是超功利的,并具有艺术特性,就是说端午文化在这一时期所形成的丰富而繁杂的内涵是需要予以高度的凝练和进行抽象的提升;同时国家的再一次统一也客观的要求其丰富而繁杂内涵的简单化和统一化,这也可以说是政治的需要。“唐代以后,才一致确认屈原死于五月五日,这是所谓‘约定俗成’。”[12]所以端午文化中以纪念屈原为核心的民俗形式在这一时期被确定了下来并不断得到普及。当然这一过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如张正明先生所谓的“异源合流”的过程。“若干文化事象的源流,在中国这个境土辽阔、民族众多、历史悠久的国度里,只要有共同性或共地性之类相关的因素,就容易由分立而交缠,由交缠而融合。空间上由远及近可分为三种类型,与时间上由远及近可分为三个阶段相适应”,“异缘分流”,“异源互济”,“异源合流”,[13]但是这里需要说明的是为什么端午文化内涵最终要以纪念屈原作为民俗文化的最终形态?这里体现了一种怎样的审美取向?笔者认为这需要从屈原诗中的美政、批判精神和爱国主义情操予以说明,因为这三个方能够体现出:“在屈原的观念中,人格美是坚持着哲学、伦理、历史三大原则的,体现了哲学的真、社会的善和历史的真(即合规律)的一致性。”[14]这些不仅迎合了唐以后统治者统治的需要和人民求真、向善和爱美的呼声,而且融注了人格真与人格善相统一的更高审美意蕴,及人格美的审美取向。聂石樵在《屈原论稿》中高度概括和总结了屈原的这三个方面的内容和意义:他的美政思想包括“对大一统国家的憧憬,对天下统一的追求”,“民本主义思想”,“举贤授能”“法治观念”等;他批判的对象包括楚怀王和贵族重臣阶级。[15]所以,屈原是一个真理、善德和诗美三者统一的化身,这无疑要优越于纪念其他的英雄人物,因此这种文化的选择也反映了时代审美层次的人格真与人格善相统一的人格美的超升。以上便是端午文化内涵中所崇尚人格的审美取向历程。

【注释】

[1]萧放:《端午节俗的传统要素与当代意义》,《民俗研究》,2009年第4期。

[2]孟修祥、陈亮军:《端午节文化意义的淘汰与选择》,《荆州师范学院学报》,1999年第3期。

[3]张启成:《端午探源——兼论重阳》,《贵州文史丛刊》,2002年第2期。

[4]王政:《略论中国古代民俗审美积淀》,《安庆师范学院学报》,1990年第2期。

[5]陈望衡:《试论审美人格》,《求索》,1994年第6期。

[6]王政:《略论中国古代民俗审美积淀》,1991年第2期。

[7]唐弢:《文艺月报》,1953年第6期。(www.daowen.com)

[8]舒向今:《“五溪蛮”地的先秦文化》,《民族研究》,1990年第5期。

[9]徐复观:《中国人性论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8月。

[10]易炜:《端午探源及其祭物考辩》,《汉中师范学院学报》,1993年第3期。

[11]宋颖:《端午节研究:传统、国家与文化表述》,《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7年第5期。

[12]张正明:《端午·龙舟·角黍·屈原——文化事象异源合流之一例》,《江汉论坛》,1991年第11期。

[13]张正明:《端午·龙舟·角黍·屈原——文化事象异源合流之一例》,《江汉论坛》,1991年第11期。

[14]李海生:《论屈原对人格美的追求》,《河北大学学报》,1985年第4期。

[15]聂石樵:《屈原论稿》,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5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