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端午节文化在历史中的人格审美抉择

端午节文化在历史中的人格审美抉择

时间:2023-07-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端午文化内涵的演变过程中表现出多重特性,每一种特性在发展过程中都在不同程度上规定和塑造着人的审美心理,并通过个体的不断消融形成某种集体乃至民族的审美取向。笔者认为除学界所提出的一些关于端午文化的审美特性外,还包含形式的多样性和内涵的丰富性、历史的选择性和多变性、人格的审美取向性三重特性,并在这些特性中隐藏着一种崇尚人格的审美取向。

端午节文化在历史中的人格审美抉择

在端午文化内涵的演变过程中表现出多重特性,每一种特性在发展过程中都在不同程度上规定和塑造着人的审美心理,并通过个体的不断消融形成某种集体乃至民族的审美取向。笔者认为除学界所提出的一些关于端午文化的审美特性外,还包含形式的多样性和内涵的丰富性、历史的选择性和多变性、人格的审美取向性三重特性,并在这些特性中隐藏着一种崇尚人格的审美取向。

首先,端午节发展至今呈现出一种形式的多样性和内容的丰富性之特性。可以说这种多样性和丰富性主要表现在其杂多的名称和莫衷一是的起源学说上,从端午节的名称来看至少就有以下十几种:“龙节”、“端五”、“重午”、“端阳”、“女儿节”、“夏节”、“艾节”、“沐兰节”、“五月节”、“五日节”。然而正是这些多样的名称体现了端午文化内涵的形式的多样性,因为它不仅以命名的方式将民俗文化呈现出五花八门的样式,而且将多种多样的事象与物象以感性的形式展现给世人;从莫衷一是的端午起源说中我们还能感受到其内涵的丰富性,有学者将端午概括为五大要素:“端午节俗传统由全生避害、人神祭祀饮食节物,竞技娱乐与家庭人伦五大要素组成,他们适应了传统社会民众共同的时间生活需要,五大要素的相互关联和互补也保证了端午节在中国传统节日体系中的稳定地位。”[1]还有学者将各种可考的传统故事加以罗列:纪念屈原、越王勾践、吴国忠臣伍子胥、孝女曹娥、介子推,祭图腾龙,恶日的忌讳,夏至的演变等。[2]除此,还有学者从功利的角度予以划分:礼神祭先,避瘟驱毒保护儿童,有关屈原,龙,重阳。”[3]综上所述,在多样的形式之中储藏着丰富的文化底蕴和历史积淀,这种积淀在丰富了人们的生活,对抗了自然的同时,也塑造了人们向真、向善的审美心理。

其次,端午文化除形式的多样性与内容的丰富性之特性外,还有着历史的选择性和多变性之特性。如果就上文所罗列的端午文化事象与物象看,我们是很难看出历史的选择性和多变性之特性的,因为无论文献记录的多么准确,语言描绘得多么精彩,我们的研究多处于一种静时态的平面切割,就好像一部动画片一样,当我们抽取出任何一张画面时,它便丧失了自身的生动之特性。然而当我们将视野发散到史的维度,一切都活了起来。所以,笔者认为端午文化内涵的发展可以历史地划分为这样几个时期进行研究:(1)先秦的确定期;(2)汉、魏晋南北朝的传播与发展期;(3)隋唐确定和完成期。按照这样三个历史时期的划分不仅能够有助于我们能清楚地了解端午文化的成长历程与在比较这三种不同分期过程中所表现出历史的之选择性与多变性,从而能使我们更容易的体悟到后文所要论述的人格的审美意境。(www.daowen.com)

最后,端午文化在历史的流变过程中还表现出一种由人格真,即审美心理向真的品格和人格善,即审美心理向善的品格的不断统一向人格美,即审美心理向真与善相统一的品格超升的审美取向性。那么这种人格特性的审美具有怎样的内涵?我们都知道审美活动是需要历史和文化的不断积淀的,人都是时代的产物,从出生到灭亡都要受到既有的文明的塑造。“历史积淀是一个庄重而深沉的美学命题。他对我们观察民俗活动中的形式感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因为从这一命题出发,民俗活动的形式就不再简单地是形式美的创造,而‘是内容向形式的转变’(卢卡奇),是特定社会生活、自然运动内容(框架、节奏、脉律)向外在的推移。”[4]而且审美活动还具有层级性,它是随着人的认知能力和体悟程度的提高而不断超升。就好像在端午文化产生的先秦时期,先民对于其所生活的世界的了解就决定了他们审美层次表象性,它们对审美对象的情感通常带有畏惧,惊骇,感恩,纪念的特性,由此端午节被赋予的名称也随之会带有类似的性质,例如“龙节”、“龙舟节”;随着人类改造自然能力的增强,人实践理性的不断觉醒和人文精神的跃动,人们的审美对象活动也就越来越变得理性化,也就是说人们开始注意到自身与外界自然的关系,这样的一种变化不无说明了人对自身的肯定,对真理寻求的审美取向;而到了端午文化确定并完成的隋唐时期,人们由对图腾的祭祀和实践理性的弘扬转变成为对德行或品质的人文精神的崇敬和对英雄人物的纪念,这一过程不就是在说明人的审美层级由人格真与人格善的统一向人格美的超升过程嘛!

综上,端午文化内涵中的这些特性不仅体现了在丰富而多样的文化特性中可以塑造人内心中向真、向善的取向,而更重要的是在这些审美取向中自始至终隐藏着一种人格的审美取向,不过对于这一取向的深入思考使我们不由得会产生很多疑问,如端午文化在不同的时代背景和具体的现实生活要求下,被赋予了怎样的文化内涵?在这一人格的审美取向经过了哪些发展阶段?端午文化内涵的多样和丰富与历史的选择与多变最终塑造了一个怎样的文化留存?带着这些问题,笔者将在下一章逐一而详细的予以论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