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远古南方自然生态与龙的崇拜:传承千年的历史

远古南方自然生态与龙的崇拜:传承千年的历史

时间:2023-07-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龙舟及其竞渡,实际上是蒙昧时期图腾崇拜的遗俗。古籍曾记载“鲧死……化为黄龙,是用出禹”这一传说表明,我国至迟在夏代,人们就认定其祖先鲧、禹都是崇龙的,所以中华民族自称“龙的传人”。事实上,古今中外都不存在“龙”这种自然动物,中生代的恐龙与我们所说的龙是两码事,龙是经过人们综合、想象、虚拟、创造出来的神化了的动物。认为龙的形象最早是蛇。炎黄子孙都以“龙的传人”自豪,龙对中华民族具有不可思议的凝聚力。

远古南方自然生态与龙的崇拜:传承千年的历史

早在五六千年前新石器时代,我国的长江流域水网密集、甚至黄河流域散布着众多湖泊沼泽,水热资源远胜过今天。

在这样的生态环境下,鳄鱼(古籍也作鼍)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广泛栖息。鳄鱼是爬虫类动物,有冬眠的习性,春天惊蛰后开始活动,昼伏夜出,鳄鱼的鸣叫很像击鼓声,古代记载说鳄鱼的鸣声能传至十余里以外。因为鳄鱼的形状可怕,又是夜鸣,很早就有“人甚畏之,声亦可畏”的记载。开春以后,气温升高,雨水增加,正是鳄鱼的交配繁殖季节。从事农耕的人们,常常把鳄鱼的鸣叫与雨水联系起来,认为是一种吉祥之兆,甚至于以为雨水就是鳄鱼所招致的。先民们目睹鳄鱼产卵,看到小鳄鱼破卵売而出,母鳄鱼常常口里衔着小鳄鱼爬行,保障小鳄鱼的安全。凡此种种,都是产生女子吞卵而怀孕产子的联想,从而导致了图腾的产生。

到了距今三千年前的商周时期,随着黄河流域居民对鳄鱼的捕杀和地质史上的气候转凉、降雨量也渐渐减少,湖泊沼泽日益萎缩,鳄鱼的数量也不断减少。但是长江流域仍旧河港湖汊星罗棋布,这一带又是楚国吴国的越国的疆域范围,《墨子·公输》记载:“荆之地,方五千里……荆有云梦,犀兕麋鹿满之,江、汉之鱼鳖鼋鼍为天下富。”

龙舟及其竞渡,实际上是蒙昧时期图腾崇拜的遗俗。那时候,由于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很低,生命安全经常受到外在自然力的威胁,人们由此产生了希冀某种具有超自然力量的生物,作为神祇来保护自己的愿望,于是这种生物就成为他们的图腾。古籍曾记载“鲧死……化为黄龙,是用出禹”这一传说表明,我国至迟在夏代,人们就认定其祖先鲧、禹都是崇龙的,所以中华民族自称“龙的传人”。

事实上,古今中外都不存在“龙”这种自然动物,中生代恐龙与我们所说的龙是两码事,龙是经过人们综合、想象、虚拟、创造出来的神化了的动物。《易经》上说:“龙蛇之蛰,以存身也。”认为龙的形象最早是蛇。近代学者闻一多先生在《伏羲考》中说,以大蛇为图腾的夏氏族,兼并吸收了其他氏族鸟、兽、鱼、虫的图腾徽像,才“画蛇添足”形成龙的形象。《尔雅·翼》说龙有九似:角似鹿,头似驼,眼似兔,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鱼,爪似鹰,掌似虎,耳似牛。(www.daowen.com)

许多人认为,龙头的形状基本上像鳄鱼,但眼睛更大,“鼍”、“鳄”这些字中的两个口,都强调其大眼睛,状貌也更为可怖,这可能是受良渚文化玉琮上饕餮的影响,或者反之,饕餮纹是受到鼍的启发而想象创造。饕餮有贪食、凶狠之义,同鼍的食性贪婪凶残很相似。

龙的起源和发展过程,跟水的关系密切,两者犹如形影相随,不存在与水无关的龙。《易·系辞》:“云从龙。召云者,龙。”是说龙能召唤云朵集聚,从而产生雨滴。龙神和水神是二位一体的。《说文解字》解释龙:“龙,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春分登天和秋分潜渊这两句反映龙和农耕的密切关系。春分是水稻和其他作物的播种季节,是最需要水分的开始;秋分是谷物需要水分结束的时候。原始人们的想象中,龙是司理雨水的神虫。春季时节,它上达天司降雨,秋天谷物收获后,它也潜入水下过冬。

炎黄子孙都以“龙的传人”自豪,龙对中华民族具有不可思议的凝聚力。不论是雕塑的龙,绘画的龙,舞龙灯的龙或龙舟之龙,尽管它们的姿态千变万化,但都具有共同的特征,就是全身披鳞,四脚带爪,头上长一对角,下巴有须,颈部有鬃;龙除了爬行,它的身体还能盘曲、缠绕。如果把头部的角、须、鬃去掉,剩下的原型动物,只能是鳄鱼了。再把四脚去掉,剩下能爬行又能盘曲、缠绕的,就非蛇莫属了。所以说,龙的原型动物当是鳄鱼,再加上牛羊的须,马的鬓和蛇的尾巴和盘曲、缠绕的能力,便成为龙。

南方许多地方的龙舟或龙灯,其尾巴是凤尾,这应该是东夷族以鸟为图腾地融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