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舲舳”是当今闽南语对舟船竞渡的称呼。闽南语是古汉语的语言化石,“别舲舳”即是古汉语舟船竞渡的原声语。“舲舳”之“舳”泛指船,“舲”是指有窗户的船。从《楚辞·九章涉江》可见春秋时期人们的日常生产、生活用船已不再是独木舟而是舲舳了,而舲舳则是早于后来的专用于竞渡或休闲的龙形之船——龙船。“别舲舳”与赛龙舟起源于拯救屈原之说相符。《隋书·地理志》记:“屈原以五月望日赴汨罗,十人追至洞庭不见,湖大舟小莫得济者。乃歌曰:何由得渡湖?而鼓棹争归,竞会亭上。俗以相传为竞渡。”屈原投江,人们救他只能是驾当时的日常用船——舲舳。随着“拯救之追赶”发展为“纪念之争标”,人们为争先夺标,便特造了便于快速急驰的龙形之舟——龙船。诚然只用于一年一度竞渡的龙船,人们是不会多造的,只有有实力的大村社才会为与他社竞渡而造上一或二艘(集美社在清嘉庆年间造有容18个棹手的梭形赛舟)。闽南民间竞渡多是用舲舳(日常用船),在集美此状况一直延续至1950年代之初。
“别”在康熙字典里有“决斗”之义的解释;《现代汉语词典》里有此解释条:“两个人朝同一方向行车时,一方故意用车阻碍另一方车的前轮,使不能正常行进:别车。”可见“别”反映的是不凭实力竞争,而是使手段无序的斗争。今有“别车”之存在,古籍与现代史料多有两船相斗竞渡之记载,古人将为夺标而使手段无序的舟船竞渡称为“别舲舳”、“斗龙船”,是他们对当时竞渡状况的正确定义。由于无序争标,纪念屈原的竞渡成了“建标明取舍,胜负死生求”[1]的别舲舳。明代杨嗣昌所著《武陵竞渡略》对竞渡的无序恶斗写道:“斗伤溺死岂能免乎”,竞渡时“斗船中藏有竹竿、鹅子石”,两岸“掷砖瓦”以援战。唐代,文献中有记载龙舟竞渡的规则、方法,体现了其竞技性。但从主办者来说,其目的只为竞渡场面的祥和及观赏有乐趣,其竞标的本质没变,因此规则方法没被广泛采用,长久流传,别舲舳相互攻击无序恶斗的弊端从古代一直延伸到现代。在集美有古代别舲舳两船伤亡的传说;在同安,有1920年代丙洲社因别舲舳引发械斗而造成死伤的史实;为抗议别舲舳的无序恶斗,该社就此罢桨至1950年代末。[2]据报道,至20世纪80年代初,洞庭湖水域的益阳地区两船相争的竞渡纠纷仍时有发生。(www.daowen.com)
别舲舳起源于春秋时期延续到现代,尽管有舲舳变龙船的改革,“别”变“斗”的叫法不同,但其“斗”表现出来的仍是以夺标为目的,不择手段,无序竞争的本质始终没变。因此,把以竞标为目的,拼手段的舟船竞渡的历史阶段叫“别舲舳”时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