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龙舟池的建设为集美赢得国际龙舟赛的主办权

龙舟池的建设为集美赢得国际龙舟赛的主办权

时间:2023-07-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但因内池仅长180米、宽60米左右,比赛受到制约,遂加紧建造与内池比邻的中池。集美因为有这龙舟池而成为日后第一次国际龙舟邀请赛的举办首选地。

龙舟池的建设为集美赢得国际龙舟赛的主办权

集美邻海,因而,最初的集美龙舟赛均在海面进行。在海上竞渡,虽可充分利用天然海域广阔天地,方便拼争,但随时可能遇到不测的大风大浪,既阻碍公平公正竞技的乐趣,且险象环生,危及人身安全。因此,从1951年开始,陈嘉庚在主持建设以鳌园为中心的旅游风景区的同时,选址围海筑堤、精心规划、建造人工龙舟池,以将龙舟赛海面比赛引入人工池,以抑制海上场地之弊端,规范龙舟竞赛活动。

1950年陈嘉庚还在新加坡时,就多次给陈村牧先生写信,开始规划建设新集美学村(包括扩大教育和建造游览区)事宜。在返里前1950年3月21日的信中,具体提出“建设集美海口”工程问题。4月10日的来信又附上“建设集美海口计划”:“延平山半月形……作有石阶,延平山下海边,依半月形,建一游泳池,鳌头宫旧址,建一堂皇人民政府建国纪念碑,南坪筑堤……续南坪堤岸,沿海边至鱼池西岸按长二千尺加减……”这就是拟建造现在的鳌园、延平石阶看台、游泳池、中池、龙舟池等风景区的脚本。[1]

1951年,集美首届龙舟大赛由参赛队自备渔船,在集美东海滨举行。

1952年端阳节,内池造好,比赛迁入内池举行。但因内池仅长180米、宽60米左右,比赛受到制约,遂加紧建造与内池比邻的中池。(www.daowen.com)

1953年,中池建成。中池堤岸从石鼓头起,直至后尾山滨海西侧(今道南楼西)。1953、1954年的端阳节龙舟赛均在中池举行。参加活动的人数增多。但又因中池周边不够规范,容量也小,又加紧建造外池。

1955年初,一个从郭厝海滩(今南侨群楼前)至后尾路头(今黎明楼前),长800余米,宽100余米,面积近万平方米的外池建成。池岸周长1700余米,可容纳观众数万人,池内可设龙舟竞赛航道十余条。陈嘉庚先生对龙舟池亲自进行精心设计,并按照民间的“七星坠地”传说,在池畔四周筑造了七座形状各异的星亭,名曰“启明”、“南辉”、“长庚”、“左”、“右”、“逢”、“源”,在池的中心另筑有“孤星伴月”亭。并以池北畔中央的双层“南辉亭”为赛事的主席台,既能指挥活动,又可登高观赏。池畔四周铺以石路,栽种绿树,形成亭台水榭的舒适环境,方便观众蔽荫遮日,吸引四面八方爱好者前来参观盛会。[2]

从这年起,每年端阳节的龙舟比赛就在外池举行,故外池也叫龙舟池,也成为华夏龙舟文化的第一个规范的龙舟比赛用池。集美因为有这龙舟池而成为日后第一次国际龙舟邀请赛的举办首选地。[3]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