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传统文化倡导“以和为贵”构建和谐氛围。“和谐”包含人与自然和谐、人与人之间的人际和谐。而端午节习俗正体现人与自然的对应恊调,正是五月处春过夏至季节转换的时机,容易滋生病虫害危及生灵,被视为“恶月恶日“禁忌的习俗日子,遂出现采取避邪方式应对,包括采草药、饮药酒等治病防疫,保持环境卫生之举。再之,五月初又是传统中国农事劳动最繁忙的月份之一,人们把握生活张弛有序节奏至关重要,也是人体自然属性客观反映,即劳逸结合,忙里偷闲,紧张劳动与娱乐休闲协调。而端午节习俗的踩百草、采药郊游,乃至包粽子、吃粽子、赛龙舟等,则成为娱乐休闲情趣的好形式。据古文献《礼记·月令》记载,早在先秦就有尝黍的习俗,黍即用来包粽子,人们通过包粽子、食粽子品尝,可以增进合家欢乐与群体联谊。据说湖北一带过端午节还分有大小端午节,即除了五月五日小端午节纪念屈原之外,还以五月十五日定为大端午节,举行全家聚餐“尝新”,以吃新鲜菜为主。赛龙舟作为娱乐形式在我省福州地区早期就有过,例如,唐末五代闽王王延钧,曾于端午节置彩舫数十艘于福州西湖,每艘载宫女二三十人,穿短衣,鼓楫争先,皇后陈金凤作《乐游曲》大助游兴,有宋时蔡襄《西湖观竞渡》诗为证。但更多的是在台江,尤其在“万寿桥”头的地方,也有明代文人曹学铨《台江观竞渡》诗为证。还相传闽越国时期,东越王余善曾命人用木头雕成白龙,浮在台江上,然后令沿江健儿划舟竞钓白龙,后来成俗谓“划龙舟”的体育文化活动。
诚然,端午节的食粽子、赛龙舟习俗,也体现了人与人的和谐,充溢欢乐和谐团结协作的氛围。不但具和谐娱乐性,特别是赛龙舟又从纪念历史人物发展成为竞技体育运动,群众健身活动。不仅在国内流行,且流传海外东南亚各国,香港、澳门、台湾等地区也很盛行。近年我省也经常举办海峡两岸三地乃至国际邀请赛等,厦门集美赛事尤为引人注目。20世纪50年代,在陈嘉庚先生主持下,还建有专用赛池——龙舟池。均有效地推动两岸文化交流与国际交往,增进联谊,加强民族凝聚力,激发爱国热情,为振兴中华做出贡献。因此,端午文化的弘扬对当代建设和谐社会和谐世界,乃至构建和谐文化均具有重大现实意义。(www.daowen.com)
总之,端午文化的多元传承,意味着变异发展,具有广阔开拓的空间;纪念教育寓于浓浓人文情怀的抒发,崇高风尚生辉;和谐娱乐象征未来希望,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开创新世纪的曙光。我们应以科学发展观审视端午文化,古为今用,去伪存真,坚持传承与创新统一,将端午文化不断纳入现代和谐社会先进文化的内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