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解析端午节文化的核心要义及其引申

解析端午节文化的核心要义及其引申

时间:2023-07-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但无论如何变化,民俗文化的核心要义总是客观存在的,应该作为文化的标志性加以规范与识别。[2]以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端午节为例,对核心要义的把握做一些分析。至2006年5月20日,端午节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从2008年起又定为国家法定节假日。体现出国家对“端午节”这一民俗的重视。端午节作为典型的民俗事项,其文化演变至今已有两千多年。以端午节为例简要分析如下:

解析端午节文化的核心要义及其引申

刘家军

厦门大学人类学系与民族学系助理教授、历史博士

节日作为一种固定化了的特殊日子,又被称为“时空以外的时空”(time out of time)[1]世界上的任何一个民俗节日一定是在传播的过程中不断变化的,而且依托于传媒的高度现代性,文化繁衍性更是非常强盛的。但无论如何变化,民俗文化的核心要义总是客观存在的,应该作为文化的标志性加以规范与识别。这符合文化传统的继承与发展规律,模糊了要义就等于模糊了整个文化,最终不利于文明的彰显。

对民俗节日的核心要义加以明确是非常必要的,总的来说,这既便于对后人的历史教育,又裨于民俗文化的发展与应用。“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民俗与文化,是华夏子孙的巨大财富。如何改进、如何包装、如何行销,是今后炎黄人必须研究的命题。[2]

以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端午节为例,对核心要义的把握做一些分析。

农历五月初五日是我国的重要传统节日——端午节(the Dragon-boat Festival),始于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端”字,甲骨文主要写作[3],有“开端”、“起始”之义,初五可以称为端五。“午”,甲骨文主要写作[4]在商代主要被借音为“地支”计数。商代的干支纪日已经非常普遍,以十二支地支纪月,正月建寅,二月为卯,顺次至五月为午,因此称五月为午月,五、午同音,五、五相重,“五”又为阳数,故端午节又名“重午节”或“重五节”,有些地方也叫“五月节”、端阳、天中,此外一些地方还称为五月节、艾节、夏节、菖节、蒲节、龙舟节、浴兰节、粽子节、女儿节、地腊节、诗人节、龙日、灯节等等,总共有二十多个,堪称节日别名之最。从史籍上看,“端午”二字最早见于晋人周处的《风土记》:“仲夏端午,烹鹜角黍”。至2006年5月20日,端午节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从2008年起又定为国家法定节假日。体现出国家对“端午节”这一民俗的重视。(www.daowen.com)

但民俗事项都有异文。民俗事项传承方式的特殊性决定了民俗事项不可能只有一个文本,因为每一个人在讲述、表演、模仿和重复某一种民俗事项时,都可以说是一种再创造[5]。随着不同的地理环境、民族、语言、生活方式、信仰、风俗习惯等方面的差异,同一故事类型也常会有众多的异文。比如,美国民俗学家艾伯哈特(W.Eberhard)曾在台北的某个区收集到了241篇《虎姑婆》的异文[6]

端午节作为典型的民俗事项,其文化演变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综合其各地异文,追根溯源,核心主题仍是关于人与自然的和谐。[7]而其核心要义也不外乎以下两点:(一)纪念的人物是以屈原为核心;(二)纪念的活动是以龙舟和粽子为基源。

而核心要义引申出的次核心要义又可以归纳为两点:节气文化、辟邪文化。从核心到次核心的要义把握,就构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科学的文化逻辑,很便于长远的认识,理性的理解与传播。

在学理上对核心要义的所有考证都是必要的,很多先学前辈对此做了大量的工作,但也不宜于打破砂锅问到底,面面俱到的穷究,太具体了反而会更失其大义,模糊本来之“真”。掌握了要义,对民俗事项的发展到应用就可以进行更为清晰的理解和把握,要义的撷取离不开对民俗综合材料及异文的全面研读。以端午节为例简要分析如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