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地腊节俗对官员教育的优化效果

地腊节俗对官员教育的优化效果

时间:2023-07-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五腊”将侯王腊置于年底,是神明对君王侯伯等高官进行全面的年终总结。道教“地腊节”正当迎合了端官风,正官品,除官恶,解官腐之需要。因此,“地腊”在官员教育、清除腐败,告诫官员清廉以及促进官僚体制正常运转等方面都有很好的“警示”和“告诫”作用。

地腊节俗对官员教育的优化效果

道教的“地腊”节俗中,由于它关注到人们对“贵”的追求,而“贵”则体现在当官的“可能性”和“持久性”上,因此,地腊节在节俗设计上,对于现任官吏的道德评判与校定就成了“地腊”节俗的一大亮点,当然其他“四腊”,也都涉及,且有的并不亚于“地腊”,这里我们只是以“地腊”配合“端午”节俗为例,重点解释而已,并无否定或忽视“地腊”外的其他“四腊”的意义和价值之意。

“五腊”将侯王腊置于年底,是神明对君王侯伯等高官进行全面的年终总结。显然将侯王腊置底,采取年底“总”报应的手法,且侯王腊,以整个十二月即腊月为限,时间不定,即以一个月30天内的时间长度,对官吏进行时时审视的手法,试图对各级官吏展开全方位的道德“校定”,这是十分有意义的。旧俗每到腊月,各种民俗活动都相继登场,而此时官吏正受到神明的严厉审判和检验,这也许就是旧俗腊月百姓得以自由展开各种庆典和祭祀活动的其中一个原因吧,即没有官吏的钳制,甚至还能得到官吏的支持与扶助!那些受到神明纠察的官吏,再怎么大胆也会在此时展现出亲民、爱民和近民的状态。

宋代潘自牧《记纂渊海》卷七十五(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周处风俗记》:仲夏端五,谓五月初五也。今书端午其义无取,予家元和中,端五诏书并无作午字。(唐代李正文《资暇集》)

这里笔者以为“端”本意为“正”,而无“双”意,五月初五,如取字义,当以“双五”为妥,俗取名为“端”,疑与道教“地腊”节俗中“校定”有关,校定与“端正”意近,而“地腊”节中对官员、道德、人伦等诸方面的“端正”、“端定”、“端校”,即“校定”,在意义上基本等同。“端”也有解释成“初”的,意“端五”即“初五”,笔者觉得,这种解释在没有结合道教“地腊”习俗时,似乎有点道理,但是如果结合“地腊”习俗,这种解释就有点苍白了。

先秦时期,五月一直被认为是恶月,五月初五日更被认定是恶日,汉代以后直至南北朝仍然被认为是恶日。

汉代司马迁史记》(清乾隆武英殿刻本)在注释中有:

(卷十二)如淳曰:汉使东郡送枭,五月五日作枭羮以赐百官,以其恶鸟故食之也,师古曰:解祠者谓,祠祭以解罪求福。(卷七十五)索隐《风俗通》云俗说,五月五日生子男,害父女害母也。

从潘自牧的记载可以知道,在唐朝时期,端午节,还称“端五”,而到宋朝,“五”被改为“午”字,一字之差,音同而意却有所转换。笔者以为以“五”为名,直接源于日期,如七月初七,称七巧,与日期有关。而五月初五称“端五”,也是对日月同数的简称。而将“五”更名为“午”字,古人虽无解释,但是根据史书记载,“五月五日”是恶日,而当日食恶鸟以解罪。如果以音同解释“午”除与“五”同音外,还有可恶的“恶”是同意的。如此解释则“端五”、“端午”和“端恶”、“正恶”、“除恶”意思是相通的。

官员清廉、除恶务尽,是历代封建朝廷所追求和期待的。道教“地腊节”正当迎合了端官风,正官品,除官恶,解官腐之需要。因此,“地腊”在官员教育、清除腐败,告诫官员清廉以及促进官僚体制正常运转等方面都有很好的“警示”和“告诫”作用。

南北朝徐陵的《玉台新咏笺注》卷三(乾隆三十九年刻本),还记载:“古今注,汉中兴毎以端午赐百僚鸟犀腰带”。

诸多的记载都表明,旧俗端午节并非如现在传承下来的,仅仅“吃吃粽子”、“划划龙舟”、“捉捉鸭子”、“诵诵诗歌”等那些只存在于民间的群众性娱乐活动,实际上在官僚体制内,端午节更是朝廷通过各种方式进行广泛的“廉政教育”活动。

就端午节俗而言,当代民俗节日,包括传承下来的传统节日,大都仅仅面向大众、面向百姓,似乎只有人民大众才是节俗活动教育的对象,政府通过节日或纪念某重大历史事件教育大家福有源头,饮水思源,或通过节日开展大规模的群众性体育运动、群众性娱乐活动等,此时的官员都是组织者或支持者有时甚至是旁观者,但是殊不知,旧俗端午节并不只是群众性的娱乐节日,而且还是官员自省、自查、自纠、自我修正、自我修养的一大节日。比较如今的端午节,根本没有任何针对“官”的影子,这是十分遗憾的。笔者以为,当今的端午节俗理应重新引入传统的对“官”校定的项目或内容,甚至给端午节取一个俗名“端官节”,以此端正“政风”,促进当代的廉政建设

端午节俗内容十分丰富,仅从名称上看就能看到端午节丰富的文化内涵,充分挖掘并发挥端午节俗所具备的丰富的文化自省和自检功能对于促进我国的“廉政建设”,推动我们官民和谐,社会安定,文化繁荣都是有意义的。

就端午节的“地腊”节俗内容而言,笔者强烈地感受到中华民族传统的“自省”、“自检”精神的伟大。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多遭劫难而不衰,久被战乱而不灭,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中华民族有强烈的“自省”、“自检”精神,当然还包括“自强”、“自尊”、“自爱”、“自重”等。道教“五腊”节俗,就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华民族的“自检”精神,而这种“自检”精神,在“五腊”节俗中更多的是面向“求官”者和“在官”者而并非面向广大平民百姓。(www.daowen.com)

关于“自省”、“自检”,古书相当多的记载,兹摘抄几段以供参考并据此加以论述:

周代卜商的《子夏易传》卷五《周易》(清通志堂经解本)在解“震”卦时指出:

君子安其身而后动也,极惧也,何所容哉?内外震惧,身之危,征之震,不以躬,惧邻而惊,则无咎也。两震者,动而自省则行之有终,阳之和,象之纯故也。自震而戒则可,两震求合则乖也。

南北朝萧统的《文选》卷十三(胡刻本)潘安仁《秋兴赋并序》:

“悟时岁之犹尽兮慨俯首而自省”,[注]曾子曰,君子旦就业,夕而自省也。

宋代褚伯秀《南华真经义海纂微》卷四十九(明正统道藏本):

处中和而不淫者,乐也。整容貌而中节者,礼也。礼以应物,乐以正性,自检则真,率人则乱,彼自正者,以蒙养已徳,徳固则守,恬而不冒,此乃各正性命,而恬知相养者也。

宋代黎靖德《朱子语类》卷四十二(明成化九年陈炜刻本):

攻其恶,无攻人之恶,须是截断了外面它人过恶,只自检点,方能自攻其恶,若才去检点它人,自家这里便疏心便粗了。

孔子也说过:“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中华民族历来有很强的“自省”、“反省”、“自检”精神,这是值得我们当代人学习和继承的优良传统。当然众所周知“批评与自我批评”是中国共产党的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三大法宝”中的第二大宝

就《子夏易传》分析:在这里我们能清楚地看到“自省”是多么的重要性。通过“自省”可以使官员(包括自己)保持着“惧邻而惊”的“震惧”状态,正因为有“震惧”状态,内心有惧怕,外行才有可能达到“行之有终”的结果。通过不断的反省,保持自己的廉洁守法,通过“自震”即“自省”时时戒备自己,“则可”,反之,如果不“自震”(自省)却一味“求合”,有问题或出现问题后总想通过种种手段求得别人的包庇,或者出现“官官相护”之现状,其后果必将是“乖”,即出现不和谐,不顺的局面。端午中的“地腊”习俗刚好与卜商对“易经”的解释相吻合,我们当借“端午”节,发挥其“自省”功能,发扬光大并努力推动端午节俗文化向“自省”方向发展,进而避免“端午”沉着无内容的形式或形象、面子工程方向不断走下去,我们应促使端午文化转向“实质”,突出道德“自省”,使端午节成为“端正道德”、“端正民风、党风、政风”的多彩节日。

综上所述,笔者从当代端午节所缺少的“地腊”节俗内容出发,就端午“地腊”节中道德“校定”,端午“地腊”节重视的道德力量以及端午“地腊”节俗对官员教育功能阐述了端午节所应有“道德教育”功能,结合现代节俗文化,笔者推崇并呼吁重视端午节的自省自检功能,以期改变现代端午节仅是群众性的保健运动、体育运动之现状,试图推动并挖掘端午节的道德教育价值。

【注释】

[1]所谓“身体发肤受诸父母,不敢毁伤”是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