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腊节俗与中华传统的五行、五方思维密切相关,同时也与“周易八卦”及其数术相互关联。虽然从先天八卦到后天八卦,在数上和方位上都与此五腊数与方位不合,但是周易八卦的方位思维以及“数”奇数阳,偶数阴的观念是一致的。代表天的“五”,属“阳”,类“天”之数,阳数,奇数,故以一,三,五,七,九这五个奇数命名。以九三七五分别代表东南西北,以一居中,并通过天、地、道德、岁、侯王等五腊分别由五气天君在五个不同的时候对五个不同的方面对“生人”分别进行道德“校定”,显示了“五腊”在道德教化上的持续和连续性,体现了古人对道德教化的重视。
五腊校定表
五腊之首是“天腊”,天腊主要是祭祖,正月初一日祭祖敬神,祈求神明保佑,祈求有一个好的开年,生活安康。
五腊之二即“地腊”,“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天佑人间,地护百姓。地以“官”为首,故先查官吏。地养万物,富贵相接,故校人福相。地养人,而人以健康为第一,如今人所谓“健康是1,财富为0”的观念一样,没有健康,健康之外的一切都等于零。关注“血肉”,除健康之外,还体现在道德层面上的“血缘关联”,亲情与天伦,家庭和家族之关系。通过校定血肉,促使百姓爱惜生命[1],保护人类群体生存的和谐与稳定。
五腊之三“道德腊”,名曰道德,故以“道德”为则,德则寿,不德则夭,有德者有健康,长命百岁,不德者骨“枯”体弱,多病多难,学不成业,文不得籍,宦不得名,一切都将归于虚无且白费精力。“五腊”各节俗对于“道德”评判是一贯的,正是因为“五腊”重视道德评价,我们才可以从“五腊”节俗中找到旧时道德教育的影子以及对道德教育的重视。古人在总结人生运途好坏的决定性因素时得出这么一个结论“一德,二命,三风水,四阴功,五读书。”显而易见“德”被摆在人生与命运的取决定性因素的第一位,显示了“德”的重视性!
五腊之四“岁腊”,又称“民岁腊”,十月初一日,也是寒食节,又有穿鬼衣之俗,是日祭祖。此日,神明校定生人“禄”之衰微、“福”之多少及“寿”之长短。敬宗尊祖是中华传统美德。“五腊”习俗一再强调“祭祖”之重要性,实际上旧俗“慎终追远”之体现,也是对“数典忘祖”以及“不忠不孝”者的在节俗制度上的惩诫。(www.daowen.com)
五腊之五“侯王腊”,如果说“岁腊”校定的“禄寿”只是一个量上的多少的话,此时的“侯王腊”则不仅仅是数量上的多少了,而是本质的生死存亡了。
综上所述,道教“五腊”节俗,重视道德修养,每年通过五腊,多次、多方面、多视角、多层次、多项目地对“生人”的“道德”予以“校定”。这是一种道德的培养和教育,也是旧俗道德力量的突出表现。通过“五腊”习俗的制度设定,使“生人”在潜移默化的“五腊”节俗得到了深刻、持续且长远地“道德教育”、“道德培训”和“道德确定”,从而实现以“神明”控制和影响“生人”的旧俗以及“神道设教”之目的及其价值取向。
虽然,现代社会主张“唯物”,而反对“唯心”,但我们不得不承认,在某些时候“唯心”的道德说教往往比“唯物”的现身说法更有普遍效力和穿透力。
如何发挥中华传统民俗的道德教育功能,这是我们现在在恢复传统文化时所必须也应该是必须考虑和讨论的话题。一个没有意义的活动,一种只是为民俗而民俗,为节日与节日的节日,一方面没有文化价值,没有纪念价值,另一方面则是给社会和现代化徒增负担。一种节俗在没有正确引导和挖掘的前提下,甚至有可能产生诸多负面效应,给当今社会带来不利的影响,引起价值取向的混乱。在不研究民俗的道德内涵及其意义的节俗活动中,在某种程度将使节俗仅仅成为现代价值宣传的工具,虽然这种当代价值宣传的工具,仍然是有意义,有价值的,只是节俗的传统意义及其传统价值却被忽略了,忽略传统价值宣传的结果,有可能产生价值接续的断层,造成价值认同的挫裂和伤害,从而使从事节俗活动的百姓产生价值的分裂或断层,进而造成活动参与者或仅仅是凑凑热闹或者产生价值的迷惑,严重者甚至成为宣扬迷信的手段,果真如此,一个不追求节俗的道德内涵,不宣传节俗的道德价值的传统节俗活动,其举办甚至不如不举办,其宣传甚至不如不宣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