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地腊节俗,宋代李昌龄在《太上感应篇》卷之二十八(明正统道藏本)就有这么一段记载:
晦腊歌舞传曰:晦者,月晦也,乃司命灶君奏言世人功过之日。腊者,五腊也。乃五方五老五炁(气)天君攒会生人善恶之日。其日五炁天君朝会玄都,统御人间、地府、五岳、三万六千阴阳之神,校定生人善恶、罪福、荣禄、寿筭(算)、吉凶、生死等事,一一籍于录中。正月初一,名天腊,集于九炁青天安宝华林青龙阙中,校定神炁时限长短,及祷求胤嗣,申达玄祖等事。五月初五名,地腊,集于三炁丹天梵宝昌阳丹台朱阙,校定官禄福相,血肉盛衰等事。七月初七,名道德腊,集于七炁素天七宝金门素灵皓阙,校定骨体枯盛,学业、文籍,名宦等事。十月初一日,名岁腊,集于五炁玄天洞阴朔单郁绝玄滋黑灵阙中,校定禄料耗散,官禄衰微,寿筭将尽,疾病轻重变化,饮食等事。十二月腊日,名侯王腊,集于玄都洞元玉宸玉宝戊巳金阙,元始天帝上元八景殿中,校定生死处所,受禄分野,游魂恠梦乃至众恶,灾祥,否泰,迍厄,时日及驿马衰旺等事。呜呼凡遇此日,万一有过一书黑簿,罪可赎乎,况酆都北帝太阴天君亦于此日引出生人久远先祖,父母眷属,乃至幽狱鬼魂取问,住在阴司年代远近,及问积罪结舋所致,端由坟墓见在何处?子孙名为何人?既得子孙,兄弟,亲姻,九族,名姓,即攒集校定以为生人罪状,如积劫未有追赎,定当延累生人,此日先灵眷属皆得释放,各归本家,受领享祀,为子孙者,自当凭仗道法,祭祀追赎。信能如是,按经所说,幽冥之间,一一得福,然则晦腊之日,当追赎乎?可歌舞乎?
赞曰:晦月之穷,腊岁之莫。岁月如流,光阴难驻。计吾所作,善恶何务?功过莫掩,内省知惧。酣歌于室,宁不败度?(www.daowen.com)
依此道教习俗,五月初五端午日是五方五老五气天君“攒会生人善恶之日”,是神明对生人“道德”的总结和判断。虽然文本中只有“善恶”两字,但它所包含的内容却是广泛的,依传统道德,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等都可能成为神明判断“善恶”的依据。“地腊”节俗,通过神明对生人“善恶”的判断,保证了生人既能受到道德的教育,又可能遭到道德的谴责,即惩罚!与此同时,以善有善报的善良认知,祝福有善行的好人!这就是“地腊”节的道德意义之一。
道教“五腊”习俗,即五个天君择时对“生人”进行道德评判的日子,在指定的五腊日分别从不同方面对“生人”进行道德“校定”,并据此给生人予不同的善恶等级,最后据此授人以福,给人以禄,增人以寿。虽然上述的道德“给付”,在唯物论者看来是虚无、唯心的、无效甚至是可笑的,但是在善良的百姓心目中,在精神、心理和潜意识层面上的道德熏陶等方面都是有意义的,也是值得肯定的。特别值得肯定的是,与“地腊”并列“四腊”共同构成的“五腊”习俗,在制度设计上每二至三个月就有一次在特定道德层面、特定的道德类别对特定职业人群予以严格的道德判定,并立即予以“报应”,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生人”对道德的警惕,进而促进“生人”对道德的修炼,从而保证了人们对“善良道德”的认可、实行或执行,其道德教化意义可谓大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