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古人对“端午”之“五”各有说法,也都俗出有名的话,相比之下,现代人的数“五”之俗却显然相当幼稚与轻松。今俗对数字的喜好和定义,首先来自对“数字”语音的谐解。如“1”为要;“2”为恶,或象声词“哦”;“3”与“参”通用,或有指删者;“4”代死,但也有以“4”为双双对对,成双成对的;“5”代“误”,也有指“吾”即我;“6”代顺,也有指搂、拿的;“7”指去、弃,也有以“七上八下”为据,以“7”为上进,而“8”为下马、下降者;“8”为发,“88”则指byebye,再见;“9”即久,长久、永久、久久。以上只是一种说法,还有各种五花八门的意思,也大多从各地方言的转意中加以转意。
对于现在习俗中“五”之数,已经没有了古人那种寻找“依据”的严谨,有的只是一时的娱乐。网上流传的一种“爱情密码”,许多话都能用数字来表达,兹选取部分“密码”列举如下:[10]
1314一生一世,740气死你,596我走了,456是我啦,7998去走走吧,53770我想亲亲你,53719我深情依旧,25184爱我一辈子,520我爱你,220225爱爱你爱爱我,584520我发誓我爱你,246437爱是如此神奇,1314925一生一世就爱我,594230我就是爱想你,360想念你,2010000爱你一万年,1372一厢情愿……
虽然现代的“数字”代码相当丰富,但对比古人对“数字”应用和理解,确实有很大的差别。当然这都是因为时代变了的缘故,社会在进步,人类在变革,数字所代表的内涵已经越来越被娱乐化和生活化了。
综上所述,端午节中的“五”之数,是具有独特内涵的,在闽南被俗称为“五日节”,在“五日节”期间最主要的活动:一在家吃粽子,二出门看赛龙舟,除此之外,传统民俗中的“挂艾叶”、“喝雄黄酒”等习俗已经渐渐被遗忘,传统节俗中的许多有益的内容被日渐削弱甚至被遗弃。传统文化中有“糟粕”,更有“精华”,我们对待传统习俗的态度理应遵循毛主席所谓的“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留其利而去其害,为建设现代和谐社会服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服务。
【注释】
[1]司马迁:《史记》卷二十七,《天官书第五》。
[2]以2010年为例,端午在公历6月16日,而夏至在6月21日,前后仅差5天。芒种6月5日左右,夏至6月21或22日。据查万年历可见,每60甲子年间,端午节在夏至日后4日内的有11次,在芒种与夏至日之间的有29次,而在芒种前或同日的有20次。参见云中阁主:《中国传统节日溯源,从端午说起》,http://www.cnjxol.com/topic/09duanwu/content/2009-05/21/content_1064863.htm
[3]“与时偕行”见损益二卦中的“彖”传,而“待时而动”则见“乾文言”。(www.daowen.com)
[4]班固:《后汉书》卷十五,志第五《礼仪》(中)。
[5]《黄帝内经》谈及性爱忌日。素女说:每年农历五月十六日,是天地之气交合之日,男女不可行房,凡性交者不出三年必死。用什么可以验证呢?取白色新布一尺,于当晚悬挂东面墙上,第二天早上观看必有血色,切忌合房。
[6]详见“汉典诗词”,详见:http://sc.zdic.net/
[7]屰,nì,同逆。昜,yáng,同阳。
[8]咢,è,惊讶。意与“恶”似。
[9]《史记》卷七十五,《孟尝君列传》第十五。
[10]详见:http://www.kkhao.com/a/shuma/2009/0816/3619.html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