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深层的文化意义:屈原与龙舟竞渡

深层的文化意义:屈原与龙舟竞渡

时间:2023-07-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后人为了纪念屈原的爱国忠贞之情,赋予竞渡以拯救屈原,为之招魂的丰富内涵,从而在深层的民俗信仰与民族精神的意义上强化了龙舟竞渡这一文化习俗,丰富了端午爱国主义这一精神文化内涵。

深层的文化意义:屈原与龙舟竞渡

唯物主义辩证法认为,物质决定意识,物质是第一性的;意识依赖于物质而存在,意识又反作用于物质。因此,端午文化首先必须有物质文化、行为文化,接着才产生了精神文化。如上所述,古代人们过端午节,最初的渊源是出于一种行为上的驱邪避害。而到了战国时期,伟大的诗人屈原,因痛感楚国的黑暗现实和腐朽的统治,屈原的美政理想无法实现,爱国情怀无法付诸实施,于是屈原以自投汨罗江的方式表达自己的爱国之情,时值端午节。屈原爱国忧民的精神与民众内心深处对自己所属民族的依恋与热爱,以及彼此之间的信赖和帮助紧密联系在一起。因此,屈原的不幸遭遇得到人们的同情。后人为了纪念屈原的爱国忠贞之情,赋予竞渡以拯救屈原,为之招魂的丰富内涵,从而在深层的民俗信仰与民族精神的意义上强化了龙舟竞渡这一文化习俗,丰富了端午爱国主义这一精神文化内涵。乌丙安《中国民俗学》中指出,端午节民俗本是围绕“禳毒祛瘟进行的”,是一个典型的祭祀节日,但是在后来的发展过程中“扩大了它纪念屈原的内容,使端午节增强了纪念性。”[12]赛龙舟、吃粽子的风俗则将民众对屈原的崇敬与赞扬变成了深入人心的千古定论,使屈原精神成为我们民族爱国精神的表征。

闻一多先生的一段论述,成为端午节具有强烈爱国主义这一文化内涵的最好诠释:“惟其端午节是一个古老的节日,和中国人同样的古老,足见它和中国人民的生活如何不可分离,惟其中国人民把他们这样一个重要的节日转让给屈原,足见屈原的人格,在他们的生活中,起着如何重大的作用。也惟其在屈原死后,中国人民还要把他的名字嵌进一个原来与他无关的节日里,才足见人民的生活,是如何的不可能缺少他。”[13]

屈原的爱国主义精神得到后代文人志士的继承和发扬。“丹心照夙昔,鬓发日已改。我欲从灵均,三湘隔辽海。”文天祥这首《端午即事》就是屈原精神在南宋的写照和再现。今天,以弘扬爱国主义为宗旨的龙舟竞渡活动更加丰富多彩,延绵不息,并进而发展成为一种体育竞赛活动,不断激励人们发扬集体主义精神,拼搏向上、奋发前进。龙舟竞渡活动早已成为中国各族人民最喜爱的体育竞赛活动之一。

不唯如此,端午文化精神也激起了作家们创作出不少与端午节有关的诗作,为诗坛创作的繁荣和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我国史书及诗文中,通过许多龙舟竞渡场面和人人洒泪吊忠魂的动人情景的描绘,展现了这一主流文化。刘禹锡《竞渡曲》:“沅江五月平堤流,邑人相将浮彩舟。灵均何年歌已矣,哀谣振楫从此起。”

张说《岳州观竞渡》诗,描绘了该地竞渡的磅礴气势和热烈场面:“画作飞凫艇,双双竞拂流。炫装山色变,急棹水华浮。”清代黄士瀛《盘溪观龙舟竞渡》描绘了盘溪(湖北松滋县)竞渡的空前盛况:“紫云宫前擂大鼓,乡人竞渡作重午。灵均孤忠自千古,凭吊遗俗遍三楚。朅来观者如堵墙,万目睽睽引领望。彩旗一挥百棹忙,踊跃直趋波中央。”此外,还有一些有关端午文化的民歌作品,如湖北秭归《游江曲》:“不幸投入汨罗江,船游江心来找你,找你的尸身归故乡,找你的忠魂归故里。大——夫,大——夫,回来吧!”这首民歌用深情的呼唤,表达了湖北人民对屈原无献的悼念之情。贵州苗族《龙舟歌》,湘西土家族《划船曲》等,亦是如此。竞渡文学作品,特别是竞渡诗歌创作流传不衰,无不与缅怀屈原,弘扬爱国主义精神联系在一起。

总之,文化是人类对付自然、经营生活过程中适应多种需要而创造和继承下来的业绩。它随着历史的演变而不断地丰富着自己的内涵。端午节日文化,人们从认识粽子、菖蒲、艾草、龙舟的功效和作用进而食用、运用它们,再发展到用这些“物化的知识力量”作为纪念屈原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进而又发展成为一种体育竞赛活动,无不体现着端午文化在不断地丰富着自己的内涵。

【注释】

[1]蔡宗德、李文芬:《中国历史文化》,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7页。

[2](宋)李昉等撰:《太平御览》卷三十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第400页。

[3]顾禄:《清嘉录》卷五,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年,第113~114页。

[4]《警世通言》卷七。(www.daowen.com)

[5]许慎:《说文解字》。

[6]陈澔注:《礼记》卷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90页。

[7]宋公文张君:《楚国风俗志》,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267页。

[8]宗懔:《荆楚岁时记》,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238页。

[9]高丙中:《中华文化通志:宗教与民俗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 年,第284页。

[10]宗懔:《荆楚岁时记》,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238页。

[11](明)谢肇淛:《五杂俎》卷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第24页。

[12]乌丙安:《中国民俗学》,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85年,第298~299页。

[13]闻一多:《闻一多全集》卷五,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13、137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