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日本的端午节:男孩节的演变

日本的端午节:男孩节的演变

时间:2023-07-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公元834年,日本把从中国传来的元旦,上巳,端午定为节日。自飞鸟到平安前期,日本国内一直处于战争状态,这使得原来盛行于宫廷与贵族中的端午骑射在这种军国氛围中得到发展,端午习俗自此出现了变异的萌芽。自平安中后期起,天皇朝廷的政权逐渐衰落,武士阶级崛起,在武士掌权或军阀混战的镰仓、室町、战国和德川时代,端午节俗中原有的关注儿童的因素逐渐与日本固有习俗融为一体,演变为日本特有的男孩节。

日本的端午节:男孩节的演变

端午的习俗由中国传入日本始于飞鸟时代。当时的节俗活动仅限于宫廷之内,时有时无,规模甚小。公元834年,日本把从中国传来的元旦(1月1日),上巳(3月3日),端午(5月5日)定为节日。此时日本端午节的习俗大都还保持着中国端午的特色,盛行在门上挂菖蒲艾叶、喝雄黄酒、吃粽子、洗兰浴等等,以除不洁、健身体、驱厄运、保平安

自飞鸟到平安前期,日本国内一直处于战争状态,这使得原来盛行于宫廷与贵族中的端午骑射在这种军国氛围中得到发展,端午习俗自此出现了变异的萌芽。自平安中后期起,天皇朝廷的政权逐渐衰落,武士阶级崛起,在武士掌权或军阀混战的镰仓、室町、战国和德川时代,端午节俗中原有的关注儿童的因素逐渐与日本固有习俗融为一体,演变为日本特有的男孩节。

首先,菖蒲本身是药草,有祛病防毒的功效。在民俗观念中,菖蒲和艾草一样有驱邪的功效。端午使用菖蒲避邪的习俗在日本很早即被采用,后来在日本民间更广为流传。而又由于日语中“菖蒲”一词跟“尚武”一词的发音完全相同,这正巧合了武士的心理,从此就把端午节作为“尚武日”大加庆祝,庆仪中自然包括各种武艺竞技活动。又由于菖蒲叶片酷似刀剑,日本人称“艾旗招百福,蒲剑斩千邪”,由此也产生了赠送男孩“菖蒲剑”的习俗。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做法上逐渐演变为在自己的家门口插上避邪用的菖蒲枝。

至于挂鲤鱼旗的习俗,最早是出现在室町时代(1336—1573年)的武士之家。根据日本民俗学家们的研究,之所以用鲤鱼来做男孩的旗子,取意于中国古代鲤鱼跳龙门的传说,认为鲤鱼是出世鱼;且据说鲤鱼是逆行前进的,挂鲤鱼旗,是为了祈愿自己家的孩子顺利成长,遇上困难不退缩,要勇往直前。另一方面则取意于鲤鱼生命力强,多籽、繁殖能力强,挂鲤鱼旗也有祈求多子多孙的含义。

那时,在武士家庭生了儿子就会在家中摆设头盔铠甲,有些家庭则会摆设武士偶人,例如日本民间的传说人物“金太郎”,以为武士道精神的象征。到了江户时代(1603—1867年),这一习俗也渐渐在民间流传开来并一直传承至今。

明治维新之后日本人改用公历,很多原来的传统节日随着改在公历的日子过了,但习俗还是保持了传统的内容。

挂鲤鱼旗(www.daowen.com)

引自http://imgsrc.baidu.com

武士偶人

引自http://imgsrc.baidu.com

1948年,5月5日男孩节被正式定为日本的国家法定节日,包括重视孩子的发展、祈求孩子出人头地、生活幸福等内涵,同时也包含有感谢母亲的意义。日本政府规定这一天为全民的庆祝日,全国放假一天,日本各地的有关部门都为儿童举行各种各样有趣的文艺演出活动。家长们要在屋檐上插菖蒲、在房顶、阳台或院内挂鲤鱼旗,为孩子购买身穿铠甲的武士偶人,将其摆放在家里,希望孩子长大后像武士一样强壮和勇敢。现代日本的武士偶人种类繁多,造型中也有中国古代历史人物关羽张飞等。偶人做工华丽精致,堪称日本传统工艺中独具一格的代表作。鲤鱼旗从五月五日之前半个月左右开始挂出,一面面使用布或绸做成的空心的鲤鱼旗五彩缤纷,在蓝天下自由飘曳,空气中洋溢着一片浓浓的喜气。

中国的端午习俗传到日本之后,就这样被吸收改造成了日本的传统而独特的风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