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是酷暑的开始,在这春夏交替的时节,毒虫破土、细菌滋生、瘴疠弥漫,气候阴晴不定乍暖还寒,人稍不留心很容易就生病了。闽台民间相信,端午节如果下雨了,是不吉利的预兆;越是晴天丽日,越是吉利祥和,有“五月雨,关刀水——毒”的民谚为证。其实,这种俗信在宋代就已经存在。如,陈元靓《岁时广记》引《提要录》:“五月五日晴,人曝药,岁无灾。雨,则鬼曝药,人多病。此闽中谚语。”又许月卿《次韵蜀人李施州芾端午》:“临川人谓端午日雨,鬼旺人灾。”清赵怀玉诗自注亦引有“端阳无雨是丰年”的谚语。
其实,从战国时代,人们就认为五月是恶月、五日是恶日,并且一直延续至今,并由此衍生出几多避疫求祥、避恶求福的民俗活动,在闽台地区有汲“午时水”、插艾草、悬榕枝等习俗。榕树枝一般悬挂在窗棂、门楣,艾草则更多的是随身携带,主要是以其特有的芳香气味来祛五毒、避瘟疫,净化空气、提神通窍。最难忘的应该是汲“午时水”了。
农历五月初五日这一天清晨,母亲匆匆扒完早饭,就忙不迭提起桶儿,抓着竹扁担,来到屋后,这里有一口古井。竹扁担轻轻地搁在厚厚高高的斑驳井沿上,母亲静静地站立一旁,守候着,单等汲“午时水”。
渐渐的,人越聚越多,排成了一条长长的队伍。人们秩序井然,有说有笑,直到日悬中天,正午十二时整。几位乡亲燃放了一串鞭炮后,母亲飞快地溜下桶绳,第一个汲取了清悠悠甜丝丝的井水。乡亲们一个紧接着一个,面露笑容,“吱悠吱悠”地取了水赶回家去了。苦苦挨了这么长的时间,站得腿都发麻了,就为汲一担水?儿时的我实在无法理解!长大了才明白,原来端午节汲“午时水”是闽台一大习俗。因为人们深信“午时水”能消灾弭祸,带来好运,而能最早汲到午时水的,即预示着鸿运当头。(www.daowen.com)
午时水对闽南乡亲来说,简直是功效神奇的圣水。听母亲说,用午时水为孩子沐浴,说是今夏不会生痱子;在午时水中加雄黄酒,点抹在儿童的额头、面颊上,涂成“五”字,据说能避除毒虫、蚊蝇叮咬,驱散瘟疫毒气;以艾枝蘸午时水,挥洒于房前屋后、墙根角落,谓可辟邪御鬼,确保全家平安;把午时水煮熟的小角粽带在身边,也可祛病消灾;用午时水泡茶吃,提神养气,兼治百病……
用过了午时水,人们就可以放心地穿上清凉服装,不必担心温度骤降。正如闽南俗语所说:“未食五月节粽,破裘(棉袄)未甘(不能)放”。大概意思就是说,端午节后天气步入夏暑天,人们可以脱掉冬装了,不必再担心天气的乍暖还寒而受凉了。
从2008年起。端午节定为中国的法定节假日,放一天假。2006年5月20日,该民俗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9月30日,在阿联酋首都阿布扎比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会议决定:中国端午节成功入选《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