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战的突然终结,给第三世界造成极大的冲击,第三世界不再成为大国政治争夺的对象,许多国家出现外援减少、经济停滞等困境。经济全球化加剧了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不平衡状况,第三世界国家的处境更加困难。不少国家政局不稳,出现了动荡与发展并存的局面。
1.第三世界的动荡
政治民主化浪潮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随着冷战结束和两极格局的终结,第三次民主化浪潮迅速由苏东蔓延到亚非拉等第三世界国家。尽管方式不同,几乎所有的第三世界国家都实行了程度不同的政治民主化,权威主义和独裁主义政权受到越来越大的挑战。
在非洲,冷战结束后,非洲大陆兴起了空前规模以多党制为核心的“政治民主化”浪潮。在短短的数年内,绝大多数非洲国家从一党制转变为了多党制,完成了(制)修宪、解除党禁、选举、领导人变更等一系列制度变革。据不完全统计,1989年非洲51国中,仅有12国实行多党制,39国实行一党制、军政权或个人统治。到目前,非洲53个国家中(增加新独立的纳米比亚和厄立特里亚两国),除斯威士兰和厄立特里亚外,其余51个国家均实行多党制,其中,利比亚“国家过渡委员会”在2011年8月公布的《宪法宣言》,规定,利比亚将建立多党制民主国家。但是,政治民主化并没有给非洲带来稳定局面,而是出现了空前规模的全面政局不稳和社会动荡,内战冲突、军事政变等现象使得许多非洲国家出现民主化进程中断或民主发展受挫,其原因大多在于经济的停滞和倒退以及各派势力对有限经济资源的争夺。
在拉美,20世纪90年代初期,拉美民主进程中的最大特色是军人干政的周期性反复。在一些民主化进程缓慢、政党和选举制度脆弱的国家,如海地、委内瑞拉、秘鲁、危地马拉等国,都发生过军事政变,但这些事件并没有逆转民主化进程,更没有重新出现军政府,而且危机最后都在法制范围内予以解决。20世纪90年代中期,美洲国家组织发表了《民主宪章》,要求各国一致反对、谴责和制裁各种形式的军事政变,维护民主法制,这显示出军人干政在拉美和国际上已无土壤。
在亚洲,东南亚的民主化进程发展最快,从20世纪60年代~90年代,东南亚各国建立了不同形式的高度集权的政体。冷战结束后,随着金融危机的爆发,菲律宾、泰国、印度尼西亚等国家的强人独裁政权纷纷倒台,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也在原来“一党主政”的基础上发展、扩大了民主。与其他东南亚国家不同,缅甸政权自1988年以来一直牢牢掌握在军人手中,然而2010年11月的多党制大选使这个国家出现由军政府向民主政府转型的良好开端。南亚地区在冷战结束前除印度及斯里兰卡外,其他国家都是长期实行军人独裁或君主专制统治,冷战结束后,巴基斯坦、孟加拉、尼泊尔等国都开始向民主政治转型。2008年5月,尼泊尔国会宣布废除君主制,结束了280多年的沙阿王朝,成立尼泊尔联邦民主共和国,实现共和制。中东地区大多实行君主立宪制,冷战后,该地区的部分国家如科威特、伊朗和约旦以分权形式建立议会制度,扩大了民主参政的范围。
金融危机 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使国际金融风险加大,发生在拉美和东亚的金融危机给有关国家造成了巨大的破坏,也导致了一些国家的政权变革。
20世纪80年代,由于拉美发生了严重的债务危机,拉美经济结束了战后30年的持续增长局面,出现了经济的持续后退,20世纪80年代被称为“失去的十年”。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尽管实行经济结构调整,推行新自由主义的经济模式,拉美国家的经济形势仍然不容乐观。20世纪90年代短短十年,拉美主要国家就发生了三次金融危机,分别是1994年的墨西哥金融危机,1999年的巴西金融危机,2001年的阿根廷金融危机。受这一轮危机的影响,2001年拉美经济增长率仅达到了1.1%,人均GDP增长率仅为0.2%。进入21世纪以来,拉美经济出现好转的势头,连续保持6年的经济增长,但2008年始于美国的全球经济危机阻止了拉丁美洲经济增长,据拉美和加勒比经济委员会的估计,2009年拉美经济将首次萎缩1.7%,而2008年本地区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4.6%。
东亚国家和地区在20世纪80年代曾出现了经济的迅速发展,尤其是“亚洲四小龙”(韩国、中国香港、中国台湾、新加坡)和“亚洲四小虎”(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印度尼西亚)的崛起,使该地区一度成为全球经济最有活力的地区之一。然而一场突如其来的金融危机席卷东亚,给该地区造成了极大的冲击。这场金融风暴始于泰国。1997年7月2日,泰国中央银行宣布,由于无力对抗外汇市场的巨大压力,泰国决定放弃固定汇率制,对泰铢实行浮动汇率制度。此举造成泰铢大肆贬值,经济危机在泰国全面爆发。不久,这场风暴蔓延到了马来西亚、日本和韩国等地。新加坡、中国香港和台湾地区也受到了巨大冲击。受其影响,亚洲一些经济大国的经济开始萧条,一些国家的政局也开始混乱。印尼是这次金融危机的重灾区,1998年第一季度经济增长为-6.69%,是20多年来首次负增长。1998年5月13日至15日,印尼雅加达等城市连续发生三天大规模骚乱,造成巨大的财产和生命损失。在各方压力下,5月21日,苏哈托总统辞职。统治印尼长达32年的苏哈托时代结束。泰国、韩国、马来西亚等国也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发生了政局的动荡与转换。
2.第三世界的地区冲突
冷战结束后,世界局势虽然趋向缓和,爆发世界大战的可能性减少了,但是,国际形势中一个很突出的现象是许多地区爆发武装冲突,出现新的热点,使地区的和平与稳定受到危害,特别是广大第三世界的地区冲突,引起世人关注和忧虑。
朝鲜核危机 朝鲜核危机,是指朝鲜半岛因为朝鲜恢复核项目而引发的紧张局势。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为了解决资源短缺和电力能源供应紧张问题,朝鲜也开始了和平利用核能的研究,并逐步在宁边等地建立了核设施。1974年朝鲜加入国际原子能机构,随后于1985年12月加入《不扩散核武器条约》。1991年12月31日,南北朝鲜双方草签《关于朝鲜半岛无核化共同宣言》,宣布双方都将不试验、不生产、不拥有、不储存、不部署、不使用核武器。虽然朝鲜方面已多次申明自己没有生产核武器的能力和愿望,并已接受国际原子能机构的多次调查,但美国仍坚持认定北朝鲜已具备核开发能力,并断言朝方隐藏了核设施和核物资,要求朝鲜接受强制性检查。同样,朝鲜也认为南韩仍留有核武器。为向朝施压,美韩于1993年举行了以朝鲜为假想敌的联合军事演习,3月12日,朝鲜政府致函联合国安理会与核不扩散条约国,宣布退出《不扩散核武器条约》,朝鲜半岛局势骤然紧张。
1994年2月,朝鲜与国际原子能机构通过谈判达成协议,同意对其7座核设施进行检查。6月,美国前总统卡特前往朝鲜斡旋,与朝鲜政府达成《朝核问题框架协定》,此协定成为朝鲜核危机的直接渊源。10月21日,美朝签署《美朝核框架协议》,朝鲜同意冻结其核设施,并最终拆除这些核设施,作为补偿,美国负责为朝鲜建造轻水反应堆并提供重油。然而,美国承诺一拖再拖,迟迟不愿兑现。为了表示抗议,朝鲜表示将不再实施对原子反应堆和燃料棒的封存。1998年8月,朝鲜宣布成功发射“大埔洞-1号”卫星(美国、日本等国认为是导弹)。随后,美国以侦察卫星发现在朝鲜金仓里隐藏有地下核设施为由,要求对朝进行检查。朝鲜对美方的指责予以坚决否认,同时提出,如果美方坚持检查,必须以提供粮食援助作为交换条件,朝鲜半岛核危机又一次爆发。最后,朝方接受了核查,但美国却一无所获。
小布什上台后,全面中止了克林顿政府对朝鲜的有限接触政策,并将朝鲜与伊朗、伊拉克并称为“邪恶轴心国”。2002年10月,美国总统特使、副国务卿凯利访问平壤后,指控朝鲜正在开发核武器。同年12月,美国停止向朝鲜提供重油,朝鲜宣布解除核冻结,重新启动用于电力生产的核设施,朝鲜半岛再一次出现核危机。2003年1月10日,朝鲜政府发表声明,宣布再次退出《不扩散核武器条约》。从2003年8月27日开始,到2007年9月30日为止,围绕朝核问题,共举行过六轮包括中国、朝鲜、美国、韩国、俄罗斯、日本在内的六方会谈,但由于各方意见分歧较大,朝核问题至今仍未解决。2006年7月,朝鲜再次试射远程导弹,10月9日,朝鲜宣布成功进行首次核试验。2009年5月25日,朝鲜宣布成功实施地下核试验。
海湾战争 1990年8月,伊拉克大举入侵科威特,并在10小时的时候控制了科威特全境,海湾危机爆发。伊拉克的侵略行为引起了国际社会尤其是美国的密切关注和普遍反对。其后的五个半月内,联合国安理会共发布了12项决议,谴责伊拉克入侵科威特,并从经济、政治、军事等各个方面对伊拉克施加压力,要求伊拉克撤出科威特。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在取得联合国授权后,于1991年1月17日开始对科威特和伊拉克境内的伊拉克军队发动军事进攻,主要战斗包括历时42天的空袭、在伊拉克、科威特和沙特阿拉伯边境地带展开的历时100小时的陆战。多国部队以较小的代价取得决定性胜利,重创伊拉克军队。伊拉克最终接受联合国660号决议,并从科威特撤军。海湾战争对中东的政治、经济、军事及国际形势的发展都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使得中东局势更加严峻。
阿以冲突 海湾战争改变了中东地区的国际关系格局,为打破中东和谈的僵局创造了条件。1991年10月,在美国的推动下,首次中东和会在西班牙首都马德里召开。这是阿以有关各方40多年来第一次坐到一起进行谈判,谋求阿以问题的顺利解决,因此在阿以冲突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会议期间,围绕“以土地换和平”还是“和平换和平”,阿以双方展开了激烈的争论。以色列坚持阿以冲突“本质上不是领土问题”,而是“阿拉伯国家拒绝承认以色列国的合法性”,因此对阿方提出的各种以土地换和平方案置之不理,和会没有达成任何实质性成果。但是,这次马德里和会标志着中东和平进程进入一个面对面解决争端的新阶段,对解决阿以冲突均有重要的现实意义。1992年7月,以色列组成了以拉宾为总理的工党新政府,新政府提出用政治手段解决阿以冲突的政治口号。同时巴解组织也在国内外形势的逼迫下逐渐放弃了一贯的强硬立场,开始推行与以色列和解的政策。阿以冲突出现好转的势头。1993年9月13日,巴以双方在华盛顿签署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巴以《临时自治安排原则宣言》,宣言确定了分三个阶段实现巴以和平的设想。该宣言开启了巴以和平进程的开端,为全面解决巴勒斯坦问题奠定了初步基础。
根据1994年5月巴以双方签署的《加沙杰里科协定》,巴勒斯坦将在以色列撤军后实行自治。但关于巴勒斯坦最后阶段谈判却因双方在耶路撒冷的归属、犹太人定居点、巴勒斯坦难民回归、巴以边界划定等棘手问题上分歧太大,巴以双方至今没有达成永久性和平协议。2000年9月,以强硬派领导人沙龙强行进入伊斯兰圣地阿克萨清真寺,引发了一场旷日持久的巴以流血冲突,特别是2001年3月沙龙政府上台以后,由于沙龙采取了一系列强硬政策,巴勒斯坦一些激进组织针对以色列人制造了一系列“恐怖活动”,巴以双方陷入报复与反报复的恶性循环。
2003年4月,联合国、美国、欧盟和俄罗斯中东问题四方正式公布了实现巴以和平的中东“路线图”计划。6月4日,“路线图”计划正式启动。“路线图”计划主要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公布之日至5月),巴以双方实现停火;巴方将打击恐怖活动,进行全面的政治改革,建立新的政治体制,并在安全问题上与以合作;以方则应撤离2000年9月28日以后占领的巴方领土,冻结定居点的建设,拆除2001年3月以后建立的定居点,并采取一切必要措施使巴勒斯坦人的生活恢复正常。第二阶段(2003年6月至12月)为过渡期,重点是在2003年底,建立一个有临时边界和主权象征的巴勒斯坦国。此后的两年为第三阶段,即在2005年完成巴以最终地位谈判并达成协议,建立巴勒斯坦国。为落实“路线图”计划,巴以首脑曾多次举行会晤,巴激进组织也一度宣布停火。由于以色列坚持其强硬政策,导致巴激进派别中止停火,巴以冲突再起,和平努力再次受挫。2003年9月巴以和谈中断,“路线图”计划搁浅至今。其后,以巴勒斯坦为核心的阿以冲突不断升级,尽管国际社会多方调停斡旋,但流血冲突仍在继续。巴以双方在物质和精神方面都遭受了重创,特别是无辜平民遭到重大伤亡。虽然巴以领导人都多次表示愿与对方和解,走政治解决之路,但执行起来却困难重重。
3.第三世界的新发展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发展中国家普遍陷入金融危机、政治动荡等困境,与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技术差距也不断拉大。为了改变这种不利局面,广大第三世界国家加强南南合作,积极推动南北关系发展。
南南合作 20世纪90年代以来,南南合作趋势更加明显,突出表现在地区集团化趋势加强。
在亚洲,东南亚国家联盟继续发展壮大。东南亚国家联盟(Association of Southeast Asian Nations),简称东盟,1967年8月8日成立,东盟的前身是马来亚(现马来西亚)、菲律宾和泰国于1961年7月31日在曼谷成立的东南亚联盟。1967年8月7日~8日,印度尼西亚、泰国、新加坡、菲律宾四国外长和马来西亚副总理在曼谷举行会议,发表了《曼谷宣言》,正式宣告东南亚国家联盟成立。目前,东盟已从冷战期间的六国发展到十国:文莱(1984年)、柬埔寨(1999年)、印度尼西亚、老挝(1997年)、马来西亚、缅甸(1997年)、菲律宾、新加坡、泰国、越南(1995年),并把中日韩聘请为观察员国,同时与各大国建立积极对话和平衡关系,在国际上谋求有利地位。
在非洲,联合自强的趋势不断加强。1991年非洲51国在非洲统一组织第27届首脑会议上签署了《阿布贾条约》,又称《非洲经济共同体条约》,并于1995年实施,非洲集团化开始起步。1999年9月9日,非洲统一组织第四届特别首脑会议通过《锡尔特宣言》,决定成立非洲联盟。2002年7月,非盟正式取代非统。非盟是集政治、经济、军事等为一体的全洲性政治实体,其建立意味着非洲在政治、经济一体化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除此外,非洲已经形成的区域性经济组织还有东南非共同市场、东非共同体、南部非洲发展共同体、西非国家经济共同体、中部非洲经济和货币共同体等,这些非洲组织不仅在非洲经济发展中起到积极作用,而且还帮助调节内部冲突,如对索马里和利比亚的战乱和莱索托的政治危机等进行了集体协调,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在拉美,各国政府在金融危机后加强了地区经济合作,通过原有的经济一体化组织和新组建的自由贸易区等多种方式整合拉美经济,加强经贸联系。1994年,墨西哥与美国和加拿大组建了北美自由贸易区;1995年,由巴西、阿根廷、乌拉圭和巴拉圭组成南方共同体市场正式启动,成为仅次于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和亚太经合组织的第四大区域性经济集团;1995年2月,安第斯集团执行共同对外关税,9月改称为“安第斯一体化体系”,1997年8月31日,安第斯共同体取代安第斯集团投入运作;1998年11月拉美一体化协会部长级会议决定吸收古巴为该组织正式成员,至此,所有拉美国家均被纳入一个或多个经济一体化机制。蓬勃发展的一体化有利于拉美国家的团结合作和经济发展。(www.daowen.com)
南北关系 冷战结束后,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南北关系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南北合作开始突破经济发展水平和政治制度的差异,出现“求同存异、共同发展”的新局面。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合作内容更加广泛。经济全球化使得南北合作与依存的一面在迅速发展,南北国家经济相互依赖加深,必将促进南北合作关系的发展。南北合作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使南北关系突破了相对单一的经济内容,而日益向多层次、多方位和更加广泛的领域发展。
第二,跨区域南北关系更加深入。在亚洲,美国提出“新大西洋共同体”的构想,并于1993年倡议召开了西雅图亚太经济合作组织非正式首脑会议,此后成为一年一度的固定模式。在拉美,美国1990年提出了以加强贸易、改善投资条件和减轻债务负担为支柱的《开创美洲事业的倡议》,于1992年美、加、墨三国领导人达成北美自由贸易区协定,1994年1月1日自由贸易区正式诞生,而且宣布要建立一个“西半球自由贸易区”。在冷战后的南北关系中,最有意义的事件是2000年欧盟与非加太77国签署的为期20年的新协定——《科托努协定》,该协定取代了已实施25年的《洛美协定》。该协定有利于非加地区的经济发展,集中体现了南北合作的友好精神。
尽管在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下,冷战后的南北关系取得了很大成就,但主要集中在经济领域,南北政治关系仍然不容乐观。北方发达国家以人权为新式武器,把人权作为经济援助的条件,对南方国家发动咄咄逼人的攻击,甚至不惜动用武力。这种霸道做法直接影响了南北政治关系的改善。在南北力量悬殊的条件下,国际旧秩序也不可能有根本性的改变,南北之间控制与反控制、干涉与反干涉的斗争仍将存在。
参与和扩展战略 “塑造—反应—准备”战略 《马斯特里赫特条约》政治民主化浪潮
1.试析苏联解体的原因及影响。
2.与小布什的单边主义战略相比,奥巴马的全球战略做了哪些调整?
3.冷战后日本追求政治大国战略的实践表现在哪些方面?
4.试析冷战后俄罗斯外交战略的演变。
5.试析冷战后欧盟东扩的原因及影响。
6.试析朝核危机的由来及发展。
【注释】
[1]1956年2月24日,赫鲁晓夫在苏共二十大上作了《关于个人崇拜及其后果》的秘密报告,造成了东欧思想混乱,首当其冲的就是波兰和匈牙利。1956年10月23日布达佩斯发生以青年学生、知识分子和工人为主的和平示威游行。在遭到镇压后,演变为人民群众的武装起义。为缓解人民不满,主张改革的纳吉·伊姆雷被委以重任,组成新政府。11月1日,纳吉宣布匈牙利退出华沙条约组织,实行中立。10月23日和11月4日,苏军先后两次进入布达佩斯,镇压示威者,控制局势。纳吉在被捕两年后于1958年6月22日以叛国罪被处死。
[2]捷克斯洛伐克由于长期坚持错误的经济发展方式,导致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下降。1968年,捷克党内以杜布切克为代表的改革派采取了一系列包括政治经济制度、对外关系等在内的改革措施,受到了广大人民的支持,被称为“布拉格之春”。捷克此举被苏联认为是“离经叛道”,要摆脱苏联控制。为了制止这一离心倾向,苏联多次对捷克施以威胁和压力。1968年8月20日,苏联联合东德、保、匈、波四国军事入侵,武装占领捷克斯洛伐克,1070年5月,杜布切克被迫辞去第一书记职务,后被开除出党。捷克斯洛伐克的改革以失败而告终。
[3]徐崇温:“苏联剧变后国外社会主义研究中的几个热点问题”,载《马克思主义与现实》1997年第2期。
[4][美]布热津斯基:《大棋局》,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12页。
[5]毕夫:“美国经济:‘9·11’后的盛与衰”,载《中国青年报》2011年9月20日。
[6]朱成虎、赵子律等:《当代美国军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238页。
[7]1993年7月7日,克林顿在早稻田大学首次提出这一战略构想。他在演讲中说:“现在是美国同日本以及这个地区的其他国家一起创立新太平洋共同体的时候了。”这一构想的提出意味着克林顿政府的全球战略重点从欧洲向亚太调整。
[8]1993年4月,西方七国宣布了向俄提供434亿美元的新援助计划,但到年底实际上只兑现了50亿美元。
[9][俄]维·普利亚亨:“漫长的思考——对新版俄罗斯对外政策构想的讨论”,载《独立报》2013年2月8日。
[10]“2014年俄罗斯贸易顺差达2109亿美元”,载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15-02/10/c_127476647.htm,2015年2月10日访问。
[11]包霞琴:《战后日本亚洲外交》,文汇出版社2001年版,第173~174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