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美苏首脑会晤
戈尔巴乔夫提出的新思维,推动了美苏关系第三次缓和的到来,其中一个重要的表现就是频繁的首脑会晤。从1985年11月到1988年12月,戈尔巴乔夫与里根先后在日内瓦、雷克雅未克、华盛顿、莫斯科、纽约举行了五次首脑会晤。频繁的首脑会晤,反映了两国积极寻求缓和改善关系的努力,也为两国增进了解、减少误解提供了有效渠道。
2.《中导条约》
1987年12月8日,美苏两国首脑在华盛顿签署了《美苏消除两国中程导弹和中短程导弹条约》,简称《中导条约》。该条约规定:美苏双方在条约生效后的3年内,必须全部销毁所拥有的中程导弹、发射装置辅助设施,条约生效后18个月内全部销毁中短程导弹及其发射装置和辅助设施。条约还规定了严格的核查制度:条约生效后前3年每年进行20次核查,其后5年每年进行15次核查,最后5年每年进行10次核查。
《中导条约》是美苏之间签署的第一个真正的裁减核军备的条约,是20世纪80年代美苏缓和的重要成果。该条约的签署大大提高了国际社会对美苏裁减军备的信心,在其影响下,欧洲常规武器和美苏战略武器谈判也相继取得了进展。东西方首先在核军备方面发出了结束冷战的信号。
3.东西方关系的缓和
随着戈尔巴乔夫外交新思维的提出和实施,以美苏关系为核心的东西方关系从20世纪80年代后半期发生了重大变化,向着良好的方向发展:首先,1988年6月,经互会和欧共体两个组织签署了建立正式关系的协议,改变了长期以来互不承认的局面,有力地促进了东西欧的交流与合作。其次,欧洲常规裁军谈判有了明显的进展。由于苏联方面的主动退让,东西方之间裁军谈判继中导条约之后进展明显。1989年1月14日,全欧常规裁军谈判预备性会谈以双方达成最后妥协而圆满结束,为欧安会维也纳续会的最终结束扫清了最后的障碍;2月2日,北约和华约19个国家代表参加了中欧裁军谈判最后一次全体会议,会议一致通过的《最后公报》充分肯定了谈判的意义;3月6日,北约和华约23个国家参与的欧洲常规军备谈判和由欧安会35国参加的欧洲建立信任和安全措施的谈判在维也纳同时开幕。与会各方在谈判中不断取得一致。最后,随着美苏关系的缓和,阿富汗问题也获得了政治解决。1988年4月,美苏与巴基斯坦、阿富汗喀布尔政权签署了政治解决阿富汗问题的协议,至1989年2月,侵阿苏军全部撤出。在其影响下,许多涉及东西方较量的地区冲突得到了政治解决。如1988年8月,伊朗接受了联合国要求伊朗和伊拉克停火的598号决议,持续8年之久的两伊战争终于结束。12月22日,安哥拉和古巴还签署了关于古巴从安哥拉撤军的协议。
总的看来,该时期美苏关系的缓和与前两次缓和相比,其广度和深度上都有了大大的超越:从限制军备到裁减军备,东西方军备控制有了质的飞跃;由于美苏的合作,从20世纪80年代后半期开始,世界几大热点地区普遍降温,东西方在第三世界的紧张争夺逐步得到了解决。上述表明,东西方冷战的两个主要方面即军备竞赛和在第三世界的争夺主要由于苏联采取了妥协和退让的态度,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这可以说是冷战走向终结的一个标志和表现。
马歇尔计划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三和路线 解放政策 戴维营精神尼克松主义 卡特主义
1.试对马歇尔计划实施的背景、过程及意义进行分析。
2.简述两次柏林危机的经过及影响。
3.试述古巴导弹危机的经过及影响。
4.试述尼克松主义出台的背景及其内容、实质。
5.简述20世纪70年代东西方缓和的原因及表现。
6.试述20世纪80年代里根战略的背景、内容及特点。
7.试述苏联全球性进攻战略与表现。
【注释】
[1]卡莱尔·玛格丽特编:《国际事务文件集(1947~1948)》,牛津大学出版社1952年版,第29页。
[2]王绳祖主编:《国际关系史(第七卷)》,世界知识出版社1995年版,第139页。(www.daowen.com)
[3]刘金质:《冷战史》(上),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年版,第147页。
[4][美]阿瑟·范登堡等编:《范登堡参议员的私人文件》,波士顿1952年版,第407页。
[5]《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向党的第二次达标大会的总结报告》,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35页。
[6][苏]《真理报》,1960年1月29日。
[7][苏]赫鲁晓夫:《赫鲁晓夫回忆录》(下),赵绍棣译,广播电视出版社1988年版,第486~487页。
[8]Herbert S.Dinerstein,The Making of A Missile Crisis:October 1962,Baltimore and London,the John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1976,p.216.
[9][俄]阿纳托利·多勃雷宁:《信赖》,世界知识出版社1997年版,第41页。
[10]王绳祖主编:《国际关系史(第九卷)》,世界知识出版社1995年版,第314页。
[11]Public Papers:John F.Kennedy,1962,821;Arthur M.Sehlesinger Jr.,A Thousand Days:John F.Kennedy in theWhite House,Houghton Mifflin Company,1965,p.895,see also Herbert S.Parmet,JFK:The Presidency of John F.Kennedy,New York:The Dial Press,1983,p.310.
[12]Commencement AddressatAmerican University in Washington,June10,1963,Public Papersof the Presidents of theUnited States:John F.Kennedy:Containing the PublicMessages,Speechesand Statementsof the President,1963 Vol.3,1964,pp.463~464.
[13]王绳祖主编:《国际关系史(第十卷)》,世界知识出版社1995年版,第2页。
[14]王绳祖主编:《国际关系史(第十卷)》,世界知识出版社1995年版,第11页。
[15]梅孜编译:《美国总统国情咨文选编》,时事出版社1994年版,第669页。
[16]1981~1983年美国的国防预算每年递增9%以上,1984年增长7%以上,大大高于苏联的增长率。从1985年开始,美国每年军费开支高达3800亿美元。
[17]杨生茂主编:《美国外交政策史:1775~1989》,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598页。
[18]顾关福等主编:《国际关系史(第十一卷)》,世界知识出版社2004年版,第31页。
[19][苏]《真理报》,1985年3月12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