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缓和战略:全球进攻的终结

缓和战略:全球进攻的终结

时间:2023-07-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勃列日涅夫的全球性进攻战略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缓和战略。南亚是链接太平洋与印度洋、远东和中东北非的必经之路,战略位置十分重要。1971年3月6日,东巴宣布独立,建立孟加拉人民共和国,此举遭到巴基斯坦的镇压。但其推行中断了美苏缓和的进程;使得苏联在国际上遭到孤立,社会主义制度

缓和战略:全球进攻的终结

20世纪70年代中期,美国发生战后最严重的经济危机,美苏力量对比出现有利于苏联的逆转。苏联利用这个机会,一方面同美国在欧洲大讲“缓和”,一面在非洲、亚洲频频发动战略性的攻势。这种进攻战略导致了70年代美苏缓和的终结。

苏联的全球性进攻战略 20世纪70年代,随着苏联实力的增长及国际形势的变化,苏联对外战略开始调整,制定和推行进攻性战略。苏联全球性进攻战略出台的背景:①苏联军事实力的发展。勃列日涅夫当政以后,大力发展军事力量,同美国展开了一场比速度、比规模的军备竞赛。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上半期的10年间,苏联的军事力量有了质和量的飞跃,尤其是战略核武器的数量上,苏联在70年代占据优势。这是苏联敢于发动战略进攻的一个重要因素。②苏联对东欧控制的加强。20世纪70年代,苏联为了同美国进行全球争霸,从政治、军事、经济上加大了对东欧的控制,保证了东欧的稳定,解除了苏联对外扩张中的后顾之忧。③西方国家的经济危机。苏联判定西方世界在20世纪70年代陷入了战后最严重的经济危机,勃列日涅夫在1976年苏共二十五大的报告中称,这次经济危机使得“资本主义的不稳定性变得日益明显”,“国际反动派的一些基地遭到了有力打击”。④第三世界的发展壮大。“二战”后成长并发展起来的第三世界在反帝反殖的斗争中不同程度上得到了苏联的支持,这在客观上造成有利于苏联的局面。基于以上形势的分析,苏联认为各种条件已经成熟到了可以使苏联发动“历史性进攻”的程度。

勃列日涅夫的全球性进攻战略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缓和战略。这是勃列日涅夫发动政治攻势的总战略。其步骤是对欧洲发动和平攻势,改变紧张对峙,使苏联在政治上占据主动地位,经济上得到好处。第二,经济战略。其主要内容是发展重工业,为苏联扩充军备服务。第三,军事战略。这是苏联进攻性战略的核心组成部分。其指导思想是苏联要取代美国,独霸世界。为此,苏联要做好各方面的准备,既要准备打核战争,也准备打常规战争。总的看来,与赫鲁晓夫相比,勃列日涅夫的全球战略目标更大,进攻性更强,手段也更加灵活实用。

苏联的战略进攻主要表现:

1.渗透南亚

南亚地区在苏联的全球战略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南亚是链接太平洋印度洋远东中东北非的必经之路,战略位置十分重要。苏联在南亚渗透的主要表现是支持印度分裂巴基斯坦。巴基斯坦原来分为东巴和西巴两个部分,两个地区互不连接。由于国家权力掌握在西巴人手中,引起东巴强烈不满。1971年3月6日,东巴宣布独立,建立孟加拉人民共和国,此举遭到巴基斯坦的镇压。印度乘机插手,支持东巴独立,干预东巴基斯坦事务,苏联积极进行配合,于1971年8月9日同印度签订《和平友好合作条约》。同年11月21日,印度在苏联支持下向巴基斯坦发动战争。可以说,巴基斯坦的分裂与印苏的直接干预有很大关联。

2.加紧干涉非洲事务

非洲大陆濒临大西洋、印度洋、地中海红海,沿海有许多港口,南北链接三大洋的两大航线,是争夺制海权的必争之地。20世纪70年代以来,苏联利用西方国家的经济危机而分身乏术之际,在非洲积极开展外交活动。首先从安哥拉下手。安哥拉位于非洲西南部,海岸线长达1600公里,靠近从好望角通向西欧和美国的航路。安哥拉自15世纪起就被葡萄牙殖民统治,安哥拉人民反殖斗争从来就没有停止过。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安哥拉国内有三个民族解放组织:安哥拉民族解放阵线(简称“解阵”)、安哥拉人民解放运动(简称“人运”)、争取安哥拉彻底独立全国联盟(简称“安盟”)。1975年11月11日葡萄牙撤出安哥拉。苏联支持的“人运”宣布建立安哥拉人民共和国,而“安盟”“解阵”联合宣布建立安哥拉人民民主共和国。1976年2月,在古巴雇佣军的帮助下,“人运”掌握政权,苏联乘机打入安哥拉国防、内政、财务等要害部门。

此外,苏联在1978年支持“刚果民族解放阵线”,与亲美势力进行争夺。同年乘埃塞俄比亚与索马里发生争端之机,把军事力量开进非洲之角。据不完全统计,苏联还向非洲十多个国家派遣军事人员。

3.战略包围中国70年代是中苏关系最坏的时期(www.daowen.com)

苏联利用中国“文化大革命”的混乱局面,在苏中边境大量屯兵,并在中国周边扶植越南、蒙古和印度,对中国形成战略包围圈。1966年1月,苏联与蒙古签订为期20年的《友好合作互助条约》,1969年中苏珍宝岛事件后,苏蒙军事合作迅速加强。1971年1月,苏联同印度签订为期20年的《和平友好条约》,此后,苏联大量增加对印军援,扶植印度,使其成为反华战略中的重要支柱。1978年11月3日苏联与越南签订为期25年的《苏越友好合作条约》。在苏联的支持下,12月25日越南入侵柬埔寨,并将老挝置于自己的控制之下,给中国和东南亚邻国的安全构成威胁。1979年春越南在苏联的支持下对中国边境进行挑衅活动,中国军队被迫进行自卫反击。

4.武装入侵阿富汗

1979年底,苏联出兵占领阿富汗,这是苏联第一次直接出兵入侵一个不结盟国家,是勃列日涅夫20世纪70年代全球进攻的最高潮,也是其全球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阿富汗是一个中亚内陆国家,是苏联和中国的邻国,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地理位置。长期以来,阿富汗对外奉行和平中立政策。但是苏联通过提供武器装备和帮助训练军队,逐步在阿富汗军队中培植亲苏势力。从1973年至1979年9月,苏联在阿富汗先后发动了三次政变,扶植傀儡政权。但是1979年第三次政变后上台的阿明政府仍是一个风雨飘摇的政权。阿明政府为巩固自己的统治,执行较为独立的民族主义路线。苏联统治集团因此认为自己对阿富汗的控制受到了严重威胁,决定换上更加俯首听命的代理人。12月27日晚,苏联撕毁1978年12月与阿富汗签订的《苏阿友好睦邻合作条约》,入侵阿富汗,推翻阿明政权。苏联的武装入侵,给阿富汗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并严重威胁亚洲和世界和平。

勃列日涅夫的全球性进攻战略为苏联取得了某些成就:使美国承认了与其平起平坐的地位;以超级大国形象出现在国际舞台上;扩大了在第三世界的影响;获得了西方的资金。但其推行中断了美苏缓和的进程;使得苏联在国际上遭到孤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声誉受到严重的损害;军备也加重了负担,留下了严重的后患。

卡特主义的出台 1977年1月,美国民主党人吉米·卡特出任第39届总统。卡特政府初期继续把“缓和”作为美国对外政策的“首要目标”。卡特希望在“互惠、互相尊重和信任的基础上”发展同苏联的关系,要“以水灭火”,不要“以火灭火”,即以经济力量和道义力量对付苏联的军事扩张,极力避免美国再次陷入海外的军事冲突。然而,随着苏联在第三世界的加紧扩张,美国政府中主张对苏强硬派占据上风。1978年下半年以后,卡特逐渐改变政策强调竞争与对抗,最后完全抛弃了缓和,开始推行对抗与遏制政策。

1979年12月,苏联出兵侵略阿富汗,卡特政府做出强硬反应。1980年1月4日,卡特发表声明,指责苏联入侵阿富汗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对和平的最大威胁”。1月23日,卡特在国情咨文中宣称:“外部力量企图控制波斯湾地区的任何尝试都被视为对美国切身利益的进攻。美国将使用一切必要的手段,包括军事力量在内,击退这种进攻。”卡特的这一讲话被称为“卡特主义”。

卡特主义的意义,不仅在于公开承认美国在波斯湾地区具有战略、军事和经济利益,弥补尼克松主义在这一地区的失败;更重要的是,卡特主义的问世表明,美国政府正在对20世纪70年代的对苏缓和政策作出重大修正:虽然没有完全放弃缓和,但开始走向更加依赖美国军事实力扭转颓势,进而维护美国全球战略地位的道路。

就卡特政府的外交政策而言,这也是一次重大的转变,即从“人权外交”的强调道义走向卡特主义的强调实力。卡特主义以坚定的口气显示了美国与苏联抗争的决心,但实际效果却是强弩之末,而且是在美国力量和声望都处于劣势,而苏联却处于攻势时提出的,因而先天底气不足。并且在卡特执政的最后一年提出强硬的策略,已无助于改变前三年以至更远的时间在外交上的被动局面。所以,卡特主义给卡特政府的后期外交虽然增加了鹰派色彩,标志着卡特外交的重大战略性转折,但实际效果不佳。卡特在内外交困中竞选连任失败,终于让位于以保守主义著称的里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