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乔治·凯南的八千字报告和遏制思想
乔治·凯南是美国驻苏外交官,长期对苏美关系持“悲观态度”,因此在“二战”前和“二战”中罗斯福对苏合作思想占上风时,一直受到冷落。随着“二战”的结束,国际形势发生了根本变化,美苏之间的对立和分歧加深,这时,凯南才算有了用武之地。
1946年2月中旬,时任美国驻苏使馆代办的凯南接到国务院的一封电报,要求他对苏联不愿意参加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行为动机进行分析,于是凯南就起草了一份长达8000字的报告,全面分析了战后苏联的理论、意图、政策和做法。1947年7月,凯南又在八千字电报的基础上,以“X”署名在美国《外交》季刊上发表了《苏联行为的根源》,提出了一整套“遏制苏联”的对策。乔治·凯南遏制理论的基本内容是:
第一,苏联行为动机的根源。凯南认为,“克里姆林宫对世界事务的神经质看法,其根源在于俄国人那种传统的和本能的不安全感”。产生这种不安全感的原因,除俄国的历史环境、民族心理素质等因素外,还有一个重要因素,那就是俄国在同经济上先进的西方进行接触时,对“西方更能干,更强大,组织得更好的社会抱有畏惧心理”,老是担心外国的渗透。俄国统治者学到的谋求安全的惟一方法,是为了彻底毁灭同它竞争的国家而进行耐心、殊死的斗争,绝不同哪个国家达成协议或作妥协。
第二,苏联行为的理论根据。凯南认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是苏联维持国内“独裁制度”和同外部资本主义世界进行斗争的理论依据。
第三,苏联的政策目标。近期政策目标是:从一切方面致力于提高苏维埃国家的实力和威信;力求分裂和削弱资本主义国家的力量和影响。“在一切认为适时和有希望的地方,努力扩大苏联的势力范围”。
第四,美国的对苏政策,“必须在政治舞台上把苏联当作对手,而不是伙伴”。
第五,遏制苏联的目标。凯南认为,美国应灵活而警惕地运用对抗力量遏制苏联扩大势力范围的努力,把苏联的影响限制在其本土及东欧之内,阻止其进一步向外发展,并竭力促使其内部发生变化,从而导致苏联政权的垮台或逐渐软化。
凯南的遏制理论对战后初期美国政府对苏战略和政策的确立和执行,产生了直接的重大影响,为杜鲁门主义提供了思想和理论基础。
2.丘吉尔铁幕演说
在凯南发出遏制理论的八千字电报的前后,英国前首相丘吉尔应邀访问美国,发表了著名的“铁幕”演说,推动美国对苏实行遏制政策。
1946年3月5日,英国前首相丘吉尔在杜鲁门的陪同下,在美国的富尔敦威斯特敏斯特学院发表了题为“和平砥柱”的演说。在演说中,他危言耸听地说:“从波罗的海的什切青到亚得里亚海边的的里雅斯特,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在这次演说中,他呼吁各英语民族同胞联合起来,共同对付苏联。
丘吉尔的演说在国际社会引起了重大反响。斯大林对《真理报》记者发表谈话,指责丘吉尔像希特勒那样散布种族优越理论,他的方针是破坏盟国合作,挑起反苏战争。美国朝野受到很大震动,当时的美国公众仍希望同苏联保持友好关系,认为丘吉尔此举将把美国引向“最恐怖的战争”。国内外舆论的压力使得美国统治层认为同苏联公开分裂的时机尚未成熟,于是杜鲁门在记者招待会上矢口否认与丘吉尔演说有任何关系,也拒绝对演说本身做任何评论。但尽管如此,围绕丘吉尔演说的报道、评论和争辩,其舆论导向作用是明显的,美国政府竭力散布的苏联扩张和威胁的说法,逐渐在美国舆论中占了上风,美苏对抗的国际局势已难以扭转。
3.杜鲁门主义出台,冷战正式爆发
丘吉尔的铁幕演说发表后,美国决策者借此大做文章,掀起“反共产主义扩张的恶浪”,处心积虑地制造紧张气氛,为推进其遏制苏联、称霸世界的战略做准备。(www.daowen.com)
希腊和土耳其危机为杜鲁门主义的出台创造了机会。希腊和土耳其是地中海地区两个重要的国家,他们处于国际交通要道的会合处,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二战”前,希腊和土耳其一直是英国的势力范围。“二战”期间及“二战”后,希腊和土耳其国家的民族解放运动高涨,英国政府由于财政困难已无法维持其对两个国家的经济和军事援助。英国此举为美国夺取巴尔干半岛和地中海的战略要地提供给了千载难逢的机会。
1947年3月12日,杜鲁门在国会两院联席会上宣读了一篇咨文,咨文极力渲染希、土的严重局势,宣称希腊和土耳其一旦“陷落”不仅会给中东地区、欧洲国家带来影响,并且对全世界都是“灾难性”的。因此,杜鲁门请求国会授权对希、土进行经济和军事援助。杜鲁门在咨文中还宣称,不论什么地方,不论直接或间接侵略了和平,都与美国的安全有关。杜鲁门的咨文在国内外引起了很大的震动,很快便被称为“杜鲁门主义”。
杜鲁门主义是战后美国全球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美国政府以援助希、土为名,以维护美国的利益和安全为借口公开声称要干涉世界各国内政,其根本目的是“遏制”苏联在全球扩张。杜鲁门主义的出台使美苏关系彻底走向对立,冷战全面展开。
冷战 五国和约 遏制理论 杜鲁门主义
1.何谓“冷战”,试述冷战的缘起。
2.简述杜鲁门主义的内容及其出台背景。
【注释】
[1]张小明:“国际关系理论与冷战史研究”,载《史学月刊》2005年第6期。
[2]梅尔文·莱夫勒教授在2002年5月的华东师范大学一次学术报告中的观点。引自[美]梅尔文·莱夫勒:“冷战是如何开始的?”,陈兼、陈之宏译,载华东师范大学国际冷战史研究中心:《国际冷战史研究》(第1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05页。
[3][美]梅尔文·莱夫勒:“冷战是如何开始的?”,陈兼、陈之宏译,载华东师范大学国际冷战史研究中心:《国际冷战史研究》(第1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07页。
[4][英]亚历山大·温特:《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秦亚青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365页。
[5][美]塞缪尔·沃克:“历史学家和冷战的起源”,载《世界史研究动态》1985年第2期。
[6][美]哈里·杜鲁门:《杜鲁门回忆录》(第1卷),李石译,三联书店1974年版,第61页。
[7]方连庆等主编:《战后国际关系史(1945~1995)》(上),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0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