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9年9月1日,法西斯德国悍然出动了160万军队、2800辆坦克、2000余架飞机[3]从德波边境和东普鲁士向波兰发动突然袭击。两天后,英法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与一战一样,这次战争也很快由欧洲战争演变成为世界规模的大战。从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上说,两次世界大战都是帝国主义发展不平衡的结果。然而二战并不是一战的简单继续,两次世界大战的不同点有很多,二战的性质远比一战复杂。一战可以说是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战争,二战的性质要从全局上看。就法西斯侵略势力发动战争而言,二战是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战争。但是就全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斗争而言,二战是正义的战争,是一场全世界反法西斯力量与法西斯侵略集团的全面对抗,最终反法西斯正义力量取得了斗争的胜利。
从1939年德军进攻波兰到1941年苏德战争爆发是二战的欧洲阶段,在这个阶段值得注意的是面对法西斯侵略战争,英、美、苏这些大国的表现。
(一)背景
1939年9月1日,德军进攻波兰,9月3日,英法被迫向德国宣战。但是宣战后的英法并没有履行对波兰的军事援助义务,既没有向波兰派出一兵一卒,也没有在西线发动对德国的进攻。当时的德国军事主力都投入到波兰战场,在西线,英法具有绝对优势,即使不直接派兵到波兰,只要在西线发动进攻,一定能使德国陷入两线作战的困境,从而有力地援助波兰。然而英法并没有采取行动,除了在海上对德国实施经济封锁以外,长达8个月的时间内法德边境上出现了相安无事的“奇怪战争”,被德国讽刺为“静坐战”。英法之所以按兵不动,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长期推行绥靖政策,造成备战不力的客观原因;更主要的还是英法主观上的妥协退让情绪仍然起决定作用,幻想希特勒不会掉转枪口;而且英法之间也矛盾重重,不能相互信任和形成统一指挥,都想掌握同盟的主导权,又都不想做出大的牺牲。与此同时,外交上的一系列失败也延误了战机,由于战前推行绥靖政策的恶劣影响,英法没有争取到荷兰、比利时这些旧盟友的支持,也没有及时获得美国的援助,更不能说服意大利不参加战争。
英法的消极反应给了德军有利时机,战场上英法盟军节节败退(详见下表),希特勒步步紧逼,很快夺取了欧洲大陆的军事优势。
英法的失败是必然的。法国作为欧陆战争的主力却不能发挥核心协调作用,完全依赖于英国的政策,军事上消极保守,斗争意志根本不坚决;而英国虽然掌握着同盟的主导权,却把自己的国防政策和战略考虑放在优先位置,把地面作战的任务完全交给盟军,自己只承担海上封锁和战略轰炸的任务,这种推脱态度当然也不能有效抵抗野心勃勃的法西斯侵略。
巴黎失守后,法国国内以亨利·贝当为首的“主和派”很快压倒了以保罗·雷诺为首的“主战派”。6月16日,雷诺辞职,贝当出任法国总理。贝当政府一成立就向德国提出停战请求,完全不顾英国的“永久联盟”建议。经过谈判,1940年6月22日,协定规定:法德签署停战协定。法军解除全部武装交给德国;阿尔萨斯和洛林纳入德国版图;德国占领了法国3/5的领土,只留下南部地区由贝当政府管辖,以便通过傀儡政府控制法国的殖民地和舰队。第二天,贝当政府又与意大利签署了停战协定。7月1日,法国政府迁到南部城市维希,并且修改了宪法,改国名为“法兰西国家”,普法战争后建立起来的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正式宣告灭亡。
号称欧洲最大陆军强国的法国在短短六个星期内就被纳粹德国彻底击败,这对二战初期的国际关系产生了非常重大的影响。一方面大大改变了交战双方的力量对比,加速了法西斯集团的冒险和勾结;另一方面也推动了英美两大国对外政策的调整,促进了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觉醒与逐步联合。
(二)英美的对外政策调整
1.英国:结束绥靖,积极抗德
1940年5月10日,张伯伦迫于国内压力而辞职,由温斯顿·丘吉尔接任首相并与工党组成了战时联合内阁。丘吉尔虽然主张抗德,但是一开始并不想为法国做太大的牺牲,结果导致了法国的沦陷。“敦刻尔克”败退以后,丘吉尔的抗德政策才逐渐明朗化,主要内容就是:①坚决抵抗,决不妥协;②支持流亡国家和政府;③争取美国的帮助,竭力把美国引向战争;④调整对苏政策,力劝苏联放弃《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丘吉尔的积极抵抗政策挫败了希特勒企图渡海攻打英国的“海狮计划”。1940年7月到1941年5月,德国先后派出4.6万飞机,投掷了6万吨炸药也没能占领伦敦,[4]击垮英国。后来希特勒被迫放弃“海狮计划”,转向了进攻苏联。事实证明,这也是导致希特勒最终失败的一个重大战略失误。(www.daowen.com)
2.美国:由中立国变为非交战国
从欧战爆发到法国投降前的美国对欧政策具有两重性,既想遏制德国的侵略扩张,又不愿抛弃中立的外衣;既感到和平解决欧洲危机的希望渺茫,又不愿完全放弃充当“和平缔造者”的幻想。
30年代的美国,孤立主义外交原则占据了主导地位。1935年美国颁布《中立法》,既把自己与欧洲日益严重的危机隔离开来,又满足了美国商业资本家大发欧洲战争财的利益需要。《中立法》经过四次修订,一直沿用到欧洲战争的全面爆发。1939年11月第四次修订的《中立法》已经表明美国对欧政策发生了变化,由偏袒德意转向偏袒英法,这一次修订提出了“现购自运”原则,而在当时的交战双方中只有英法能够进行现金购买并且自行运输武器装备。但是这种政策调整毕竟还是有限度的,没能突破中立的框架,给英法提供更有力的援助。
随着德国在西欧战场不断取得胜利,特别是法国的沦陷给了美国民众以重大的心理打击。罗斯福总统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必须打破《中立法》的限制,扩大对英国的援助,援助英国就是保卫美国的最好选择。1940年11月,第三次当选总统的罗斯福更加坚定了要用参战以外的一切手段援助英国的决心。为了说服国会和人民,12月29日,罗斯福发表了著名的“炉边谈话”,提出“我们必须成为民主制度的伟大兵工厂”。这在美国国内引起了很大反响。1941年3月,美国国会正式通过了《租借法》以取代《中立法》,授权总统向“对于美国防务至关重要”并且能“给美国带来好处”的国家“出售、交换、租借或转让任何军需产品”。[5]
《租借法》的通过标志着美国由中立国变成了非交战国,奠定了美英同盟的基础,也成为组建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重要阶梯。随着法西斯侵略的不断扩大,《租借法》的适用范围也逐渐扩大,直到二战结束,美国通过《租借法》总共向40多个国家提供了500多亿美元的援助,对于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当然,美国实施《租借法》的目的是要把防线设在美洲以外,用金钱武装别国士兵从而减少本国士兵的牺牲。而且美国通过《租借法》干预了部分受援国的国防与财政,使之依赖于美国,这也加强了美国战后称霸世界的实力地位。
(三)苏联的政策
大战初期,苏联在自身战备工作尚未就绪的情况下,采取了迁就德国的态度,同时也极力维持自己在欧洲战略大三角中的地位。然而法国沦陷后,苏联的外交出现两难的困境,既准备对抗日益逼近的战争威胁,又害怕刺激德国,力求推迟参战。由于对德国进攻东线的急迫性估计不足,苏联最终做出了错误的政策选择,本意是谋求自保,积极构建所谓的“东方战线”,结果贻误了战机,并且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从1939年9月到1940年8月,苏联采取了一系列行动,建立从波罗的海到黑海的所谓“东方战线”:①1939年9月,出兵波兰,占领西白俄罗斯和西乌克兰;②11月,发动苏芬战争,次年3月通过和约获得芬兰1.6万平方公里的领土;③1940年6月中旬占领波罗的海三国,8月初接纳三国为苏联的加盟共和国;④6月30日占领罗马尼亚的两块属地——比萨拉比亚和北布科维那,8月初把它们分别并入了摩尔达维亚和乌克兰这两个加盟共和国。
除了在西部边境构建“东方战线”防御德国以外,为了避免两线作战,集中力量抗击德军,苏联还在1941年4月与日本签订了《苏日中立条约》,以求稳住日本,保证苏联东部边境的相对安全。苏联的目的是想通过支持中国抗战把日本牵制在中日战争的泥潭中,防止日本与德国联合进攻苏联,但是为了换取日本的中立,苏联接受“承认伪满洲国”的条件,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
总之,无论是构建“东方战线”还是签订《苏日中立条约》,苏联的目的都是想保障自身安全,为此不惜背弃社会主义大国宣扬的国际主义原则。然而事实证明,苏联辛苦构建的“东方战线”在法西斯德国的强大攻势面前根本不堪一击,反而伤害了邻国的民族感情,使苏联在战争初期陷入了严重的孤立,付出了沉重的代价。1941年6月,进攻英国受挫的希特勒掉转枪口指向苏联,苏德战争爆发决定性地改变了欧洲战场的战略态势,推动了国际反法西斯同盟的最终建立,进而开启了二战的全球性阶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