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尼黑协定》的签署离不开一个重要的人物,那就是英国首相张伯伦。亚瑟·内维尔·张伯伦(Arthur Neville Chamberlain),1869年出生于英国伯明翰的名门望族,父亲和哥哥都是英国政界显赫一时的人物。30年代初,在麦克唐纳和鲍尔温的内阁中,张伯伦作为财政大臣一直是内阁中绥靖主义的积极支持者。1937年5月,张伯伦接替退休的鲍尔温出任英国首相。
从麦克唐纳到鲍尔温,英国政府的外交政策虽然沿着绥靖的方向一步步深入,但是这些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往往是就事论事,针对希特勒的具体行动,并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战略构想。后来随着欧洲和远东的战争危机逐步加深,日渐由局部战争向全面战争演化,英国的战略地位持续削弱,霸权事业受到全面挑战,英国朝野都开始支持避免战争的企求。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张伯伦接替鲍尔温出任英国首相,并且逐步形成了他的“绥靖政策的总计划”。
这个计划的总体目标是避战求和、稳定现状,确保英国在欧洲乃至世界的霸权地位。张伯伦的首要任务是谋求与德意法西斯改善关系、友好合作。具体构想是:政治上,承认希特勒“统一德意志民族”的“正当”要求,只要德国保证不进一步在欧洲提出新的领土要求,并同意签订保障西欧安全的互不侵犯条约,就允诺德国“按照和平演变的途径”实现这种变更,为此,英国将不惜牺牲中东欧小国的利益。经济上,在德国已经对欧洲安全做出“严格的保证”的前提下,由英国提供经济援助,帮助德国获得经济出路,从而消除德国对外扩张的经济因素。此外,英国还准备在殖民地问题上做出相应的让步,满足德国提出的归还其在一战后被剥夺的殖民地的部分要求。[12]
从这个具体构想可以看出,张伯伦奉行绥靖政策并不是因为懦弱无能,而是为了欧洲安全设计的整体规划。张伯伦的初衷的确是想阻止希特勒的战争计划,而且他也确实为此进行了积极的外交努力:一方面通过各种途径加强与德国法西斯的频繁接触,另一方面则向法国施加影响,以使其与英国保持协调行动。然而“绥靖政策的总计划”不但没有阻止德国的侵略野心,反而暴露了英法的软弱,刺激希特勒首先将侵略的触角伸向了东邻的小国——奥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
1937年11月,英国掌玺大臣哈里法克斯应邀访问德国,当面向希特勒和盘托出了张伯伦政府的绥靖政策。希特勒从中大受鼓舞,确信英国不会阻挠德国在中东欧的扩张,随即着手实施吞并奥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的具体行动。1937年底开始,德国通过支持奥地利的纳粹党不断制造事端,阴谋发动法西斯叛乱,为德国出兵占领奥地利制造借口。1938年2月,希特勒邀请奥地利总理许士尼格到德国举行会谈,并在会谈中极其粗暴地指责奥地利的内外政策,声称德国将不惜用武力干预奥地利的前途。3月11日,许士尼格在德国的压力下宣布辞职,并指定奥地利的纳粹党首脑赛斯·英夸特为新政府总理。13日,两国政府同时公布了由德国内政部起草的德奥合并文件。就这样,在意大利的默许和英法的纵容下,希特勒兵不血刃吞并了奥地利,德国的经济和军事实力增强,侵略胃口也越来越大,随后就把矛头指向了捷克斯洛伐克。
侵占捷克斯洛伐克是希特勒准备发动二战的总体规划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捷克斯洛伐克国家的出现是《凡尔赛和约》的产物,它一直得到英法和国际联盟的支持,是“小协约国”的核心成员,与法国有同盟关系,1935年又与苏联签订了互助条约,因此也成为希特勒扩张计划中的一大障碍。占领捷克斯洛伐克对希特勒来说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首先可以消除法捷同盟,给法国以沉重打击,从而解除德国将来对西线作战时的东顾之忧;其次,捷克斯洛伐克位于欧洲的中心,具有西邻德国、东近苏联、北接波兰、南通巴尔干的特殊战略地位,可以作为德军向罗马尼亚和苏联进攻的基地;再次,捷克斯洛伐克作为中欧工业最发达的国家,拥有雄厚的经济实力和强大的军工生产系统,加之丰富的矿产资源,可以大大增强德国的工业生产和发动战争的能力;最后,吞并捷克斯洛伐克还可以为德国增加325万日耳曼人的支持。基于上述原因,吞并捷克斯洛伐克其实是希特勒蓄谋已久的计划。
为了欺骗世界舆论和制造战争借口,从1933年10月起,希特勒就在捷克斯洛伐克西北边境的苏台德区扶植以康拉德·汉莱因为首的纳粹分子,拼凑了一个“苏台德日耳曼人党”专门从事分裂和破坏活动,阴谋把苏台德区并入德国,并以此为突破口进一步吞并整个捷克斯洛伐克。1937年4月,希特勒指使汉莱因向捷克斯洛伐克政府提出自治要求,并在苏台德区挑起日耳曼人与捷克人之间的流血冲突。1938年3月,又进一步指示汉莱因在与捷克斯洛伐克政府的任何谈判中不断提出新要求,不能满足于任何妥协的协议。与此同时,德国加紧对捷克斯洛伐克进行军事恐吓,英法也不断向捷政府施加压力,要求其向希特勒让步。面对德国的嚣张气焰,捷政府最初积极准备反抗,并且一度吓退了德军的进犯。(www.daowen.com)
然而,希特勒的战争叫嚣坚定了英法出卖捷克斯洛伐克的决心。1938年9月,69岁的张伯伦携带逼迫捷政府接受的妥协方案两周内连续三次前往德国与希特勒会谈,始终没能满足希特勒的侵略胃口。迫于民众的压力,捷政府和英法两国只好进行战争准备和动员,欧洲顿时出现紧张的气氛。在这种情况下,希特勒一方面继续威胁和攻击捷政府,另一方面又别有用心地向英法摇动橄榄枝,声称德国并不希望与英法打仗,捷克斯洛伐克是德国在欧洲的最后一次领土要求,并且希望张伯伦“继续为和平努力”。
张伯伦对希特勒的“示好”及时做出反应,一方面胁迫捷政府接受德国对苏台德区“某种有限程度的占领”,另一方面建议召开由英、法、德、意、捷五国参加的国际会议,讨论领土割让事宜。希特勒接受了张伯伦的建议,但是拒绝捷政府参加会议。1938年9月29日,应希特勒之邀,英、法、德、意四国政府首脑——张伯伦、达拉第、希特勒、墨索里尼来到德国慕尼黑召开了一次决定捷克斯洛伐克命运的会议。会上,墨索里尼抛出了一项由德国炮制的所谓“意大利建议”,以这个建议为基础,四国在当天午夜就签订了《慕尼黑协定》。协定主要内容包括:①捷克斯洛伐克必须在10月1日开始的十天内,将苏台德区及其附着的一切设备无偿移交给德国;②德军将分阶段占领主要是日耳曼人居住的地区;③由英、法、德、意四国代表组成的国际机构占领尚不能确定日耳曼人是否占居民多数的地区,然后举行公民投票决定其归属。
这个协定显然是一个公然宰割捷克斯洛伐克的计划,而且更为可耻的是,《慕尼黑协定》的讨论和签字都没有让当事国捷克斯洛伐克代表参加,只是在协定签字后,才把在会议室隔壁房间里等候的两名捷政府代表叫来,由张伯伦和达拉第向他们宣布了协定的内容,并把协定的文本交给他们。当捷克斯洛伐克代表询问是否要由捷政府对这个协定做出答复或者发表声明时,得到的回答是,“不需要”,协定对捷来说只是一个执行的问题。
9月30日上午,捷政府被迫接受《慕尼黑协定》,把苏台德区割让给德国。当天,波兰就在德国的支持下,乘机出兵占领了捷克斯洛伐克的特青地区。10月中旬,由英、法、德、意代表组成的“国际委员会”又决定,取消《慕尼黑协定》中关于“在日耳曼人是否占居民多数尚不能确定的地区举行公民投票”的条款,索性把凡是德国提出要求的地区都划给它。10月13日,匈牙利也趁火打劫,武装入侵捷克斯洛伐克的卢西尼亚地区,11月2日,由德意出面“仲裁”,把卢西尼亚的南部地区让给匈牙利占领。就这样,《慕尼黑协定》把一战后建立起来的主权国家捷克斯洛伐克肢解,从此,残缺不全的捷克斯洛伐克就像一块无骨的肥肉放在德国嘴边一样,任其吞食。
张伯伦在协定签署第二天就找到希特勒,要求与其签订保证两国互不开战的《英德协定》,希特勒毫不犹豫就签了字,像这种一纸空文,希特勒根本不放在心上。而张伯伦却如获至宝,一回到伦敦就向人民高呼,“这份文件换来了我们这个时代的和平”。
事实上,《慕尼黑协定》的恶果要远远超出对捷克斯洛伐克的肢解。它暴露了英法出卖盟国、助长侵略的软弱立场,加剧了原本依附于英法的欧洲中小国家对英法的离心倾向,动摇了英法在欧洲大陆的领导地位,对后来反法西斯联盟的及时形成也产生了不利影响。更为严重的是,《慕尼黑协定》不仅使德国获得了1.1万平方英里的土地、280万日耳曼人和大量工业生产设备,使其经济和军事实力大大增强,而且巩固了希特勒在德国国内的政治地位,树立了所谓元首的征服者和英雄形象,大大提高了希特勒个人独裁的权力和威望。此后的希特勒就可以更加肆无忌惮地带领德国推行侵略扩张计划,战争一触即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