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欧洲安全问题与洛迦诺公约

欧洲安全问题与洛迦诺公约

时间:2023-07-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这一时期寻求建立欧洲安全保障机制的领头羊还是法国。《洛迦诺公约》主要解决的是法、德、比、波、捷五国之间的安全保障问题,英国和意大利是以保证国的身份参与公约的。

欧洲安全问题与洛迦诺公约

这里所说的欧洲安全问题,是指20世纪20年代列强围绕建立欧洲安全保障机制问题展开的一系列较量,其中比较突出的事件有以下几个:

(一)法国寻求安全保障的努力与“小协约国集团”

法国是最早提出欧洲安全保障要求的国家。巴黎和会上,法国正是为建立有利于自身安全的法德边界,而对德国领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后来在美英联合保证与其签订共同防御条约的承诺下,法国才做出让步。巴黎和会结束后,由于美国拒绝《凡尔赛和约》,美英的共同防御承诺并没有兑现,这使得法国加剧了对凡尔赛体系的不信任,转而采取与德国周边小国结盟的办法来确保自身安全。1920年9月,法国与比利时签订了共同防范德国侵略的军事协定。1921年2月,法国又与波兰缔结同盟条约。

巴黎和会后,积极寻求安全保障的还有中欧、东欧和东南欧的新兴小国——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南斯拉夫。这些国家的出现是凡尔赛体系造成的,但是凡尔赛体系对它们的影响却不同。一类国家是得益于凡尔赛体系的,比如波兰、捷克斯洛伐克、罗马尼亚和南斯拉夫,它们是从无到有、从小变大的新兴国家;而另外两个国家匈牙利和保加利亚却是受到削弱的新兴国家。两类国家之间的矛盾由此产生,而且还十分复杂,双边或多边的领土和民族纠纷主要集中在:波兰与捷克斯洛伐克之间;罗马尼亚、捷克斯洛伐克、南斯拉夫三国与匈牙利之间;南斯拉夫与保加利亚之间。

基于对匈牙利的矛盾,罗马尼亚、捷克斯洛伐克和南斯拉夫三个国家就在1920年8月(捷南)、1921年4月(罗捷)和6月(罗南),先后缔结了双边同盟条约,这三个国家之间的同盟网络又被称为“小协约国集团”。这三个国家虽然在反对匈牙利方面存在共同利益,但是它们彼此之间还有很多分歧,比如,罗马尼亚因为比萨拉比亚问题而与苏联存在矛盾,而捷克斯洛伐克并不反对苏联,于是罗马尼亚就转向意大利寻求反苏的帮助,意大利又是南斯拉夫的死敌,所以南斯拉夫与罗马尼亚也产生了分歧。正是这种错综复杂的关系使得所谓的“小协约国集团”并不能形成一个有效的安全保障体系,而只能在大国权力的空隙中间寻求安全。

这一时期寻求建立欧洲安全保障机制的领头羊还是法国。法国一方面继续奉行与小国结盟的政策,继比利时和波兰之后又与捷(1924年)、南(1926年)、罗(1927年)三国缔结了同盟条约;另一方面法国也开始寻求与英国等欧洲大国的合作。但是,一战后的英国在欧洲外交上奉行扶德抑法的均势政策,并不打算与法国接近。直到在英国的扶持和美国的帮助下,德国开始显露出复活的迹象,英国才意识到有必要接受法国的建议,形成某种安全保障机制,既可以避免英法关系恶化,又可以防止德国倒向苏联。不过,这时候的英国还是考虑要向德国进一步妥协,给予德国政治好处,使它继续留在西方阵营,成为反苏的盟友。德国对此当然是欢迎的,一战后的德国也正是利用了英美等国对苏联的仇视和抵制,打着反苏的旗号一步步恢复政治地位,并且最终打破凡尔赛体系的。尽管法国不满于英国的对德政策,但是为了建立迫切需要的安全保障机制,法国对英国的态度转变也积极做出回应。基于这些因素,于是就有了1925年的《洛迦诺公约》。

(二)《洛迦诺公约》

1925年10月25日,英、法、德、比、意、波、捷七国代表在瑞士的洛迦诺举行会议。英国外交大臣奥斯汀·张伯伦、法国外长白里安、德国外长斯特莱斯曼、意大利首相墨索里尼这些欧洲政坛上风云一时的人物都出席了会议。经过激烈的争吵,会议于第二天缔结了《洛迦诺公约》。1926年9月,《洛迦诺公约》正式批准生效。

《洛迦诺公约》主要解决的是法、德、比、波、捷五国之间的安全保障问题,英国和意大利是以保证国的身份参与公约的。首先,英、法、德、比、意五国签订相互保证条约,规定维持德法、德比边界现状,一切分歧和平解决。其次,德国与法、比、波、捷四国分别签订仲裁条约,规定双方发生的分歧如果不能通过正常的外交途径解决,要提交仲裁法庭或者国际常设法院裁决。再次,法国与波、捷两国分别签订相互保证条约,规定如果受到德国侵略,彼此要给予支持或帮助。最后一条,也是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各协约国同意德国加入国际联盟,并且成为常任理事国,这一条标志着《洛迦诺公约》对凡尔赛体系的重大改变。

事实上,《洛迦诺公约》也的确是对一战后的欧洲国际关系格局造成了深刻影响。

首先,《洛迦诺公约》最大的受益者就是德国。德国能够以西方一员的身份参加会议并且缔结公约,就已经表明它恢复了与战胜国平等的地位。《洛迦诺公约》又同意德国加入国际联盟并且成为常任理事国,这标志着德国进一步取得了与英法这些欧洲大国平起平坐的身份。这种身份的获得对德国来说意味着充分的政治自由,为它以后推翻凡尔赛体系提供了机会。与此同时,对于那些为一战胜利和世界和平真正做出贡献的国家来说,这又是很大的不公正。事实证明,德国很快就利用国际联盟成员的身份重整军备,并且把侵略扩张的矛头指向了东欧小国。[15]法西斯主义最终给世界带来了更大的灾难。

与德国地位的上升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法国地位的下降。鲁尔危机已经使法国丧失了在德国问题上的主导权,现在法国又把自己的安全完全交给了别国去保障,为此还不得不接受自己的死敌成为平等的大国的现状。所以,对法国来说这是其地位的进一步下降。

作为英国来说,《洛迦诺公约》满足了它在一战后掌控欧洲局势的外交原则——扶德抑法反苏。英国自认为这样可以保住欧洲的和平,实际效果却是把整个世界推向了更大的灾难。由纵容德国一步步发展成为对法西斯主义的绥靖政策,英法本身也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16]《洛迦诺公约》是20年代欧洲大国寻求安全的重大举动,结果却是葬送欧洲安全和世界和平的错误开始,这也说明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运行效果从一开始就是不可靠的。接下来,在国际联盟框架下,当时的世界大国还进行了一系列裁军努力,事实证明也是一些流于形式的空洞声明。

(三)20年代国际联盟的裁军努力

国际联盟作为凡尔赛体系的一部分,明确提出了各国为了和平目的必须裁减军备,但是它的这种规定只是建议性的,并不是各国必须履行的义务。20年代前期,国际联盟也曾经专门组织研究过裁军问题,并且提出了一些具体方案,但是都被列强拒绝了。

《洛迦诺公约》签订后,欧洲一度形成了所谓“以和解代替强制”的和平氛围,列强开始考虑在国际联盟的框架下讨论裁军问题,并且邀请美国、苏联和土耳其这三个非国联会员国参加。1926年5月~1930年12月,国际裁军会议筹备委员会先后召开七次会议,充分暴露了列强之间在裁军问题上的严重分歧,每个国家都想压制别国使其裁军,而保留和扩大自己的军事力量。对于苏联提出的“全面彻底裁军”和“大量裁减进攻性武器”方案,它们更是一概否决。到了1929年底,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已经全面爆发,各国都拼命抢夺海外市场,转嫁国内危机,国民经济军事化成为经济和安全的双重需要。所以,当1932年2月筹备了七年的国际裁军会议正式召开时,“裁军”其实已经变成了一种空谈,并不是只有法西斯国家才积极扩充军备,英美等鼓吹和平的国家也在扩军,只不过它们没有撕破那层伪装。(www.daowen.com)

1933年10月,希特勒德国宣布退出国际裁军会议后,国际联盟的裁军努力事实上就破产了,裁军没有取得任何实质性成果,更没有给欧洲带来安全。与裁军会议同样空洞的,还有1928年缔结的《非战公约》。

(四)《非战公约》

最先倡议《非战公约》的是欧洲安全问题上的积极分子——法国。《洛迦诺公约》签订后,法国深刻地感觉到自己在欧洲的地位遭到严重削弱,于是想在欧洲以外寻找支持者,日益强大的美国成为法国的首选。基于平衡英国的共同利益,法美之间的关系一直比较友好,在很多重大问题上两个国家都是相互支持的。为了强化这种传统友谊,借助美国提升法国的国际地位,法国外长白里安就炮制了缔结《非战公约》的方案。先是在1927年4月6日,白里安借庆祝美国参加一战十周年的机会向美国人民发出一封贺信,称法国政府愿意与美国缔结任何友好条约。随后在6月20日,白里安正式发出照会,建议两国缔结一项永久友好的《非战公约》,明确规定两国之间的一切争端必须用和平方式解决,废除战争手段作为国际政策的工具。

白里安建议的《非战公约》对美国来说并没有多少吸引力,因为在战略层面上法美之间没有大的矛盾,两国直接诉诸战争的可能性非常小。但是从道义上看,美国又不能拒绝法国的好意。对白里安抛出的这个难题,美国政府进行了仔细研究。时隔半年之久,才找到一个三全其美的解决办法,美国决定借用白里安的创意,把《非战公约》扩大为多边条约,由美国发起,邀请尽可能多的国家参加,把“反战”确定为一项国际准则。这样既不会驳法国的面子,又能够提高美国的国际地位,而且还能实现美国一直想借助某个平台与英国操控的国际联盟分庭抗礼的愿望。于是在1927年12月28日,美国国务卿凯洛格正式回复法国的照会,表示美国愿意缔结一个世界各国都能接受的《非战公约》。

美国的决定让白里安感到十分意外,他本来是想借美国之力牵制英德,没想到美国又要把英德吸收进来订立国际条约。这个国际条约无疑是让德国与自己平起平坐,法国当然不能容忍。而且如果把《非战公约》扩大为多边条约,法国就被束缚了手脚,不能履行它对中欧和东欧盟国承诺的共同防御义务,法国也不愿牺牲自己辛苦构建的安全保障体系。所以在双边还是多边的问题上,两国发生了分歧并且互不相让。

1928年4月,美国在没有征得法国首先同意的情况下,就向其他国家发出了照会,征求它们对《非战公约》的意见。尽管没有国家准备放弃战争手段,但是谁也不想背上反对和平的罪名,于是各国纷纷表示支持美国的主张,同时也都根据自己国家的所谓特殊安全需要提出了保留条件。在这种形势下,法国不得不做出妥协。1928年8月27日,美、英、法、德、日、意等[17]15个国家在巴黎正式签署《关于废弃战争作为国家政策工具的一般条约》,简称《非战公约》。

由于帝国主义列强都在签约时附加了不对自己将来可能诉诸战争时造成束缚的保留条件,《非战公约》其实只不过是标榜和平的一纸空文。但是它以国际条约的形式明确宣布侵略战争的非法性质,这在现代国际法的发展中还是有一定积极意义的。正是因为当时的大国们普遍感觉到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不稳定性,所以才非常热衷于缔结这种粉饰太平的国际条约。1930年4月缔结的《伦敦海军公约》既是对华盛顿体系的一次补充,也是大国寻求和平的一种努力。

(五)《伦敦海军公约》

1922年华盛顿会议签订的《五国公约》只对美、英、法、日、意五国的海军主力舰和航空母舰发展规模进行了限制,并没有规定非主力舰的发展规模,所以不可能真正阻止列强之间的军备竞赛。事实上会议结束后,列强们都把发展非主力舰作为扩军重点。经过五年的时间,到1927年时,美、英、日三国在巡洋舰、驱逐舰和潜水艇方面各自占据了绝对优势。英国的巡洋舰比美日两国的总和还多,美国的驱逐舰又多于英日两国的总和,日本潜水艇的数量则排在五大国中的第一位。另外,法国为了防范英国,意大利为了对付法国也都在积极发展非主力舰。

这种局面让美国感到很不安,于是决定召开一次裁军会议,把华盛顿会议上限制海军规模的方案也落实到非主力舰方面,主要是想限制英日两国的非主力舰规模,从而保持美国的海军优势。1927年2月,美国向英、法、日、意四国发出邀请,结果只有英日两国勉强同意参加会议,法国和意大利因为本来海军就不强,如果再限制非主力舰就会被踢出大国的行列,所以它们回绝了美国的邀请。1927年6月20日,日内瓦裁减海军军备会议在国联总部理事厅开幕,美、英、日三国正式出席,法国和意大利派观察员列席会议。由于美英两国对裁减巡洋舰的具体方案产生严重分歧,会议进行到8月4日就宣告破裂,最后没能达成任何协议。

会后各国继续扩建海军,大力建造非主力舰。军备竞赛的规模有增无减,直到1929年,经济危机的浓雾已经弥漫在资本主义世界上空,列强才开始感觉到财政的压力,于是又重新考虑裁军谈判的问题。首先是英国担心自己的经济实力不敌美国,如果继续发展下去就有被美国拖垮的危险,所以主动提议各国召开裁军会议,并且表示愿意维持与美国平等的海军规模。英国的表态受到美国欢迎,两国先协调立场后,1929年10月由英国向美、日、法、意四国发出邀请照会,而且很快就得到各国的回应。

1930年1月21日,伦敦裁减海军军备会议正式开幕,英国首相麦克唐纳担任会议的主席。这次会议斗争的焦点是英美两国提出的废除潜水艇作战的建议。这条建议侵害了日本的优势,所以日本不再站在英国一边,而是联合法国、意大利与英美作对。经过三个月的激烈争吵,4月22日,五国正式签署《伦敦海军公约》。公约除了重申1922年华盛顿会议对各国主力舰规模的限制规定不变以外,主要对美、英、日三国的非主力舰发展规模进行了限制,由于意大利坚持要与法国维持平等的比例,而法国坚决不同意,两国实在无法达成妥协,最后条约没有对法国和意大利做出相关的规定。对美、英、日三国的非主力舰规模,条约规定三国发展重巡洋舰的比例为5∶5∶3,轻巡洋舰的比例为5∶5∶3.5。此外,条约并没有废除潜水艇作战,只是限定各国以后建造的潜水艇规模不能超过2000吨,至于各国建造潜水艇数量的比例可以完全平等。从《伦敦海军公约》的这些规定可以看出,所谓的裁军会议其实根本没有裁减军备,而是分配了各国发展海军的比例,各国军备的总量并未减少,而是只要不突破公约的比例规定就可以继续增加。

在这一轮较量中,英国的相对地位虽然再一次遭到削弱,但是仍然维持了世界第一的位置。美国进一步实现了赶超英国的目标,已经达到在主力舰和非主力舰的规模上都与英国平等的地位。日本的发展规模更是得到进一步扩大,可以继续疯狂扩军备战。需要注意的是,在这次会议上,英美两国为了让日本保持镇压亚洲人民反帝运动的实力,而对日本做出了妥协;因为没能调解法国和意大利的矛盾而失去了对意大利进行限制的机会。这两个漏洞的出现是列强之间利益争夺的必然结果,它为日本和意大利大规模扩军备战,进而走上法西斯侵略扩张的道路排除了一个障碍

当然,仅仅这一次裁军会议不可能弥补整个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不足,一战后建立起来的这种和平与秩序在本质上就是不稳定和不可靠的,体系的瓦解是必然的。进入20世纪30年代,整个世界陷入了空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新的战争策源地也随着法西斯势力的膨胀而迅速形成,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彻底终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