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一战的爆发与战时国际关系的优化措施

一战的爆发与战时国际关系的优化措施

时间:2023-07-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萨拉热窝事件的发生其实与塞尔维亚政府毫无关系,而且塞尔维亚政府还尽力阻止爱国者的行动,并且事先通知了奥匈帝国政府加强防范。值得注意的是战争期间有三个国家的发展对这一时期的国际关系力量对比产生了重要影响。当然,一战的爆发也给了美国很好的机会。持续四年多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宣告结束。战争给人类带来的毁灭性后果是空前的,除了惊人的生命和财产损失以外,战争还改变了欧洲国际关系格局。

一战的爆发与战时国际关系的优化措施

萨拉热窝事件的发生其实与塞尔维亚政府毫无关系,而且塞尔维亚政府还尽力阻止爱国者的行动,并且事先通知了奥匈帝国政府加强防范。然而,奥匈帝国一口咬定这就是塞尔维亚政府策划和支持的恐怖行动,在得到德国的明确支持后,1914年7月28日,奥匈帝国正式向塞尔维亚宣战。紧接着,德、法、俄、英四大国也迫不及待地投入战争。欧洲两大军事集团蓄谋已久的争夺终于拉开了帷幕。

战争一开始,交战双方都想用速战速决的办法来实现掠夺殖民地的目的,但是没有想到闪电战的计划很快就破产了,势均力敌的双方很快进入持久战和消耗战的状态,并且给交战各国都带来严重的政治军事危机。为了保证胜利,两大集团都开始用领土为诱饵来拉拢盟友,加强自己阵营的力量。由于大多数巴尔干国家都选择加入协约国集团,对俄罗斯插手巴尔干事务极为不满的土耳其和保加利亚就投入了德奥同盟国集团的怀抱。而作为德奥盟友的意大利则是出于称霸亚德里亚海和想从非洲夺取殖民地的需要,于1915年同英、法、俄签订《伦敦密约》,随后加入协约国的阵营。随着两大集团规模的不断扩大,战火很快超出欧洲,蔓延到了亚、非、澳和南北美五大洲,参战国于1917年达到30个,成为一场真正意义的世界大战。

关于战争的具体进程,这里不再详述。值得注意的是战争期间有三个国家的发展对这一时期的国际关系力量对比产生了重要影响。那就是,日本和美国这两个新崛起的帝国主义强国因为参加一战而开始发挥突出的大国作用。俄罗斯这个老牌帝国主义国家由于爆发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而退出一战,并且建立了与资本主义并行的另一个世界体系。

首先看日本。日本早在1914年8月23日就以履行英日同盟的义务为借口对德国宣战,但它参战的目的并非帮助英国,而是想夺取德国在远东特别是中国的殖民利益。所以日本在宣战后迅速占领了中国的胶州湾、胶济铁路和德国在太平洋上的岛屿属地,而拒绝向欧洲派兵协助英国对德作战。日本的行为引起其他列强特别是美国的不满,但是列强考虑到战争尚未结束,不宜与日本翻脸,只能暂时容忍了日本的行为。1917年,为了换取日本放弃阻止中国参战,英、法、俄三国还与日本订立秘密条约,承认了日本在中国的特殊利益。第一次世界大战给日本在远东取得优势提供了绝好的机会,这当然是美国很不情愿看到的局面。从这时候开始,美日矛盾已经逐渐取代英俄矛盾成为帝国主义争夺远东的主要对峙双方。

当然,一战的爆发也给了美国很好的机会。1917年之前,美国都是保持中立的,这样既可以同交战双方都做生意,大发战争财;又可以充当调解者发挥大国作用,同时还能够趁机加强对拉美的控制与掠夺。但是战争进行到1917年,俄罗斯国内的革命形势愈演愈烈,如果它退出战争就会导致协约国集团失败;英国加强海上封锁已经把美国与同盟国集团的贸易联系切断;美国要么选择加入协约国集团从而轻松取得战胜国的地位,要么就会因为协约国集团的失败而受到牵连。1917年春,美国船只两次遭到德国袭击后,4月6日美国正式向德国宣战而加入了战争。美国的参战大大加强了协约国集团的力量,改变了欧洲战场的格局。这种突出的地位和影响为它日后发挥世界大国作用做好了铺垫。一战结束后,这种作用和影响就逐渐突显出来。

除了美国和日本这两个在帝国主义链条上新崛起的强国之外,还有一个退出帝国主义阵营的国家就是俄罗斯。战争使国民经济本来就很落后的俄罗斯陷入严重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危机,俄国人民为了摆脱死亡掀起了反对帝国主义战争和沙皇制度的革命斗争。斗争发展到1917年10月25日,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终于通过武装起义建立了苏维埃政权,这就是著名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革命胜利后的第二天,苏维埃俄国建议立即停战,通过谈判缔结不割地、不赔款的条约。协约国集团当然强烈反对俄罗斯退出战争,因为它牵制了德国的大部分兵力。1917年12月,苏俄政府不顾协约国集团的强烈反对,与德、奥、土、保四国在德国占领下的布列斯特举行和平谈判,并且忍辱负重地接受了德国提出的苛刻停战条件。1918年3月3日,双方正式签订《布列斯特和约》。根据这个条约,苏俄丧失了10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这在当时相当于法国和德国领土的总和。但是这个屈辱的条约为新生的苏维埃政权赢得了宝贵的和平,使它能够暂时摆脱战争,巩固政权,并且很快组建了与资本主义世界并行的另一个国际体系。

《布列斯特和约》签订后,德国就集中兵力向西线战场连续发动了五次大规模的进攻。然而进攻不仅没有扭转战局,反而耗尽了德国的实力。得到美军支持的协约国集团也加紧了反击。1918年9月,保加利亚和土耳其相继投降,11月3日奥匈帝国投降,11月11日,德国在《贡比涅停战协定》上签字。持续四年多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宣告结束。

从性质上看,这是一场帝国主义列强为重新瓜分世界而进行的掠夺性战争。战争给人类带来的毁灭性后果是空前的,除了惊人的生命和财产损失以外,战争还改变了欧洲国际关系格局。德国、奥匈帝国和俄罗斯这三个欧洲封建专制帝国遭到重创。俄罗斯变成了社会主义国家,奥匈帝国结束了哈布斯堡王朝的统治和二元帝国的历史,德国也被分割出大片土地。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等新兴的民族国家出现在欧洲政治舞台上,并且开始了新的权力斗争。更重要的是,欧洲从此丧失了国际政治的传统核心地位,英法虽然是一战的战胜国,但是实力遭到了严重的削弱。国际政治的主导权逐渐转移到美国手中。这种变化在一战后的巴黎和会上初步得到反映,又过了二十多年,世界事务就彻底由美国主导了。(www.daowen.com)

第二次摩洛哥危机 两次巴尔干战争 《布列斯特和约》

1.为什么“一战”前英国选择加入法俄集团?

2.试析“一战”后国际关系力量对比的重要变化。

【注释】

[1]1912年1月15日,意土两国秘密缔结预备和约。10月18日两国正式缔结《洛桑条约》,土耳其政府承认意大利对的黎波里和昔兰尼加的吞并,但是当地的阿拉伯人并没有放弃反抗,斗争一直持续了20多年。

[2]王绳祖主编:《国际关系史(第三卷)》,世界知识出版社1995年版,第392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