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美国的崛起及美西战争探析

美国的崛起及美西战争探析

时间:2023-07-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尽管后来证实爆炸是由战舰内部故障造成的,美国还是以此为借口,于4月25日对西班牙宣战,挑起了美西战争。在菲律宾,美国更是以海军的绝对优势摧毁了西班牙舰队。正是借助英国的友好,美国摆脱了战争期间的外交困境。

美国的崛起及美西战争探析

(一)美国的崛起

1783年获得独立的美国虽然是一个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但是发展的起点比较高,同时因为接纳了大量的欧洲移民,所以经济发展得非常快。随着经济的发展,美国的资产阶级和奴隶主阶级都对扩张领土产生强烈的要求。1823年“门罗主义”的出台成为美国早期在美洲大陆扩张领土的有力工具。“门罗主义”出台后,美国很快夺取了包括俄勒冈、得克萨斯、新墨西哥和加利福尼亚在内的大片土地。

在扩张领土的过程中,美国国内关于如何经营新领土的问题发生了尖锐的矛盾,北方资产阶级主张实行自由雇佣劳动制,南方奴隶主坚持建立奴隶制。矛盾激化的结果导致了美国内战,也就是南北战争。最后南方奴隶主被打败,奴隶制度被废除。奴隶制废除后,美国的资本主义发展更加迅速,对市场的需求愈加强烈,资产阶级的扩张野心也越来越大,已经把侵略的触角延伸到中国和拉丁美洲地区。[10]但是由于实力有限,特别是军事实力有限,这个时期美国扩张的重点仍然是美洲大陆。

直到19世纪90年代,美国的工业生产已经取代英国成为世界第一,工业产值几乎等于英、法、德三国的总和。美国的生产和资本集中程度特别高,石油大王洛克菲勒、钢铁大王摩根汽车大王福特铁路大王范德比尔特都是这一时期出现的垄断资本家。美国的资本主义发展已经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在美洲大陆的领土扩张宣告完成。由于国内市场不能继续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于是美国资本家也把扩张的重点转向了海外。此时的世界领土已经被老牌殖民帝国瓜分完毕,后来居上的美国只能凭借强大的经济实力提出重新瓜分世界的要求。

(二)美西战争

以阿尔弗雷德·马汉、西奥多·罗斯福、亨利·洛奇为代表的狂热扩张主义者热衷于鼓吹瓜分世界。他们虽然人数不多,但是影响很大。马汉是一位国际政治学者,提出了著名的制海权理论,竭力主张美国扩大海军,称霸海洋,实施所谓的“大政策”,也就是夺取古巴,占领加勒比海作为基地,开通巴拿马运河,夺取太平洋夏威夷和菲律宾等岛屿,最终建立“太平洋帝国”。马汉的理论受到美国政要西奥多·罗斯福和亨利·洛奇的大力追捧。罗斯福当时担任美国的助理海军部长,后来还先后出任了副总统和总统。洛奇当时也担任参议员多年,后来又出任参议院外交委员会主席。他们鼓吹的“大政策”集中反映了华尔街财团对外扩张的强烈要求,[11]不仅对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美国外交产生了重大影响,事实上也深刻影响了20世纪的国际关系。自1648年《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签订以来,历史上曾经出现的主导性海洋强国与国际体系的领导者这两种身份历来是重合的。[12]美国的这一重大战略选择可以说是其在下一阶段的国际关系中崛起为体系主导者的关键之关键。

为了称霸海洋和重新瓜分世界,美国的首要目标是要在加勒比海和太平洋建立海军基地。于是,加勒比海沿岸的古巴、波多黎各,太平洋上的菲律宾成为美国掠夺的目标。这些地方都是老牌殖民帝国西班牙的势力范围,这样一来,美西战争就不可避免了。1898年的美西战争是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第一场战争,是美国这个新兴资本主义强国挑战业已衰落的老牌殖民帝国西班牙的较量,争夺的目标是古巴和菲律宾。

古巴原来是西班牙殖民者向美洲扩张的重要据点。美国从建国之初就想取代西班牙在古巴的地位。亚当斯曾经明确表示,《门罗宣言》的首要目标是古巴。但是由于缺乏实力,美国并不敢轻易动手,只能慢慢开始对古巴的经济渗透。到19世纪末,美国对古巴的投资达到5000万美元,并且已经垄断古巴的蔗糖产业,这就为美国后来控制古巴奠定了基础。至于菲律宾,美国对它的要求很急迫,因为19世纪末的远东特别是中国市场已经被英、法、俄、德等国瓜分殆尽,美国迫切需要把菲律宾作为海军基地,从而尽快投入到对亚洲的争夺中去。(www.daowen.com)

1895年和1896年,古巴、菲律宾先后爆发了声势浩大的人民武装起义,起义者不仅建立了革命政权,而且解放了大片领土。美国政府等待的时机终于成熟。1898年2月15日晚,停泊在古巴哈瓦那港的美军战舰“缅因”号突然发生爆炸。尽管后来证实爆炸是由战舰内部故障造成的,美国还是以此为借口,于4月25日对西班牙宣战,挑起了美西战争。战争在加勒比海和太平洋同时进行,战场也分为陆地和海上两部分。在古巴,尽管陆军不占优势,美国还是打着支援民族解放的旗号,在古巴人民武装的有力配合下很快取得了胜利。在菲律宾,美国更是以海军的绝对优势摧毁了西班牙舰队。随后,西班牙政府被迫提出议和的请求。

美国之所以能够在不足四个月的时间内打败西班牙,与欧洲列强的态度密不可分。当时的欧洲大陆国家都指责美国发动战争是一种公然的侵略,却没有采取实际行动进行干预。德国在美西战争期间正忙着从西班牙购买菲律宾群岛和其他太平洋岛屿的谈判,出于担心美国可能妨碍它在亚太地区的扩张,德国曾经试图干预,最终也迫于英国的压力而放弃。英国此时在国际舞台上比较孤立,所以在美西战争中采取了对美国的偏袒态度,希望以此换取美国的友谊。正是借助英国的友好,美国摆脱了战争期间的外交困境。

1898年10月1日,美西双方在巴黎正式和谈,谈判没有古巴和菲律宾代表的参与,完全是两个殖民帝国瓜分利益的争夺。最后西班牙被迫接受美国的全部要求,12月10日双方签订《巴黎和约》。西班牙放弃对古巴的一切权力,由美军代替西班牙占领古巴;西班牙把波多黎各和关岛无偿让给美国,把菲律宾群岛以2000万美元的价格卖给美国。美西战争是列强重新瓜分世界的第一次帝国主义战争,美国从此加入了争霸世界的行列。古巴和菲律宾成为美国分别向拉美和亚洲扩张的基地。

在亚洲,以菲律宾为根据地,美国大大推进了在远东特别是中国的殖民事业。当美国结束美西战争时,列强对中国的瓜分已基本结束了,英、法、德、日、俄各自占有了自己的势力范围,几乎没有留给美国再可分割的利益。美国虽然经济实力强大,军事方面却远远落后于欧洲列强,不可能与它们进行武力争夺,于是提出了要求各国利益均沾的所谓“门户开放”政策。尽管列强对“门户开放”政策的态度都有很大的保留,但是并未表示强烈反对,美国随即利用这些空间加强了对中国的政治经济渗透。

在拉美,占领古巴和波多黎各使美国加强了对加勒比海地区的控制。1901年西奥多·罗斯福出任总统(1901~1909年)后,多次对加勒比海国家进行粗暴干涉,并且公然鼓吹在与任何国家进行谈判交涉时都应以武力作为后盾,即“说话温柔,手持大棒”的所谓“大棒政策”。1904年12月,在致国会的年度咨文中,罗斯福又对“门罗主义”做了新解释,提出“任何美洲国家拒绝偿还欧洲国家的债务,势必会导致后者占领美洲国家的领土;美国为了维护门罗主义,有责任干预这种冲突,必要时以武力来防止欧洲的武装干涉”。[13]这条在历史上也被称为“老罗斯福主义”的原则成为美国借机干涉拉美各国内政和推行“大棒政策”的依据。在此原则指导下,美国先后干涉了委内瑞拉、多米尼加、古巴和巴拿马,或是把它们变成自己的附属国,或是在当地攫取了垄断利益。

继罗斯福之后上台的威廉·塔夫脱总统(1909~1913年)比罗斯福的对外扩张更积极,他提出的“金元外交”政策是一种金元与武力相结合的对外扩张,为美国的资本输出拓宽了市场。他也像罗斯福一样,打着门罗主义的旗号,在美元不能奏效时就动用武力干预。不仅对拉美地区加紧侵略,而且向中国市场渗透。[14]

到20世纪初,美国已经完全成为一个对外扩张的帝国主义强国。在国际关系的“全球体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