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调整与分裂: 俾斯麦的外交神话与合并可逆转

调整与分裂: 俾斯麦的外交神话与合并可逆转

时间:2023-07-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俄罗斯的退出导致三皇同盟破裂,俾斯麦不得不对结盟体系进行一些调整,这些调整最终实现了俾斯麦“王球不落”的外交神话。保加利亚的军事胜利使欧洲各国普遍认为合并的事实已经不可逆转。俾斯麦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由此分裂出去。德法关系的紧张和俄罗斯政策的不确定性,促使俾斯麦对自己的结盟体系做出了调整。最后俾斯麦建议采取由德奥两国分别与意大利签订双边协议的办法续约。续约由三部分组成。

调整与分裂: 俾斯麦的外交神话与合并可逆转

俾斯麦体系从建立之初就不是稳定的结盟,最先退出体系的是德奥一直都防范的俄罗斯。俄罗斯的退出导致三皇同盟破裂,俾斯麦不得不对结盟体系进行一些调整,这些调整最终实现了俾斯麦“王球不落”的外交神话

(一)保加利亚危机与三皇同盟破裂

1878年,柏林会议把俄罗斯原来设计的大保加利亚分成保加利亚公国、东鲁梅利亚公国和马其顿地区三部分。其中保加利亚公国是俄罗斯在巴尔干的主要阵地。1879年沙皇扶植皇后的侄子亚历山大大公成为保加利亚公国的国王,不料这位新君主并不受沙皇政府的摆布。奥匈帝国看准了保加利亚与俄罗斯的分歧,趁机加紧通过政治经济渗透对保加利亚进行所谓的“和平征服”。俄罗斯对亚历山大投靠奥匈帝国很是不满,沙皇就筹划把他赶下台。然而还没等到合适的时机,1885年9月东鲁梅利亚就爆发了起义,人民推翻了土耳其行政长官,宣布东鲁梅利亚合并到保加利亚公国,并且拥立亚历山大为这个统一国家的君主。一场危机由此拉开帷幕。

建立“大保加利亚”其实是俄罗斯一贯的主张,俄罗斯在1881年的《三皇同盟条约》中也已经获得了合并东鲁梅利亚和保加利亚的权力。当然,沙皇想要的不是以这种方式实现的合并,这种合并是当地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自由的结果,同时又是由俄罗斯计划赶下台的亚历山大来担任国王。这就断绝了俄罗斯继续控制保加利亚的可能性,沙皇当然不能允许合并实现,他一方面强烈谴责保加利亚违反《柏林条约》,另一方面则要求欧洲大国施加压力,迫使亚历山大解散“大保加利亚”。

1885年10月,欧洲列强在君士坦丁堡举行大使会议,商讨解决办法。英国考虑到统一的保加利亚将是遏制俄罗斯在巴尔干扩张和通向君士坦丁堡的一道屏障,所以对俄罗斯的要求坚决抵制。会议很快陷入僵局。1885年11月,塞尔维亚借口维持巴尔干均势向保加利亚发起进攻,结果被保加利亚反击,保加利亚军队一直打到塞尔维亚的首都贝尔格莱德。后来迫于奥匈帝国的压力,保加利亚才撤军。

保加利亚的军事胜利使欧洲各国普遍认为合并的事实已经不可逆转。为了阻止俄罗斯的干预,英国鼓动土耳其首先接受了保加利亚合并的现实,条件是东鲁梅利亚仍然是土耳其的省份,由土耳其苏丹任命保加利亚大公为该省的总督。1886年4月,君士坦丁堡会议在批准这个结果后草草闭幕。保加利亚危机却没有就此结束。俄罗斯把奥匈帝国对保塞战争的单方面干涉看作是奥匈帝国在巴尔干扩张野心的表现,认定亚历山大是英国政策的工具,因此决意要挽回在保加利亚丢失的颜面。

既然不能借助欧洲大国推翻亚历山大,沙皇决定直接利用保加利亚国内的亲俄势力废黜这个不听话的君主。1886年8月21日,亚历山大突然遭到绑架,16天后,他被迫宣布退位,并且永远离开了保加利亚。俄罗斯一度想强加自己物色的人选作为保加利亚的国王,却遭到英奥两国的坚决抵制。随后,俄罗斯与奥匈帝国的关系迅速恶化,三皇同盟的合作已经不能维持两国的表面和谐。虽然俾斯麦仍然努力维持同盟的存在,一方面声称俄罗斯有在保加利亚的行动自由;另一方面也要求奥匈帝国保持克制,鼓动奥匈帝国让英国充当遏制俄罗斯的角色。这样既可以避免三国的内部冲突,又能保持德国的制衡地位。但是,由于俄奥两国在巴尔干扩张利益的固有矛盾,三皇同盟这时候对两国来说已经失去了用来制约对方的价值。1887年6月,到期的《三皇同盟条约》没有续签。俾斯麦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由此分裂出去。就在保加利亚危机发生的同时,德法关系也出现新的紧张。德法关系的紧张和俄罗斯政策的不确定性,促使俾斯麦对自己的结盟体系做出了调整。

(二)《三国同盟续约》《地中海协定》和《再保险条约》(www.daowen.com)

19世纪80年代上半期,德法关系还比较缓和,但是阿尔萨斯和洛林问题始终是两国关系的一个创伤,引发对抗是迟早的事。1886年1月,布朗热出任法国陆军部部长。布朗热是一个政治冒险家,在他的号召下,法国国内的民族复仇主义思潮一度非常活跃。尽管法国政府一再向德国保证,布朗热并不代表政府的立场。因为俾斯麦这时候正需要一个理由加强国内的军事力量,布朗热的出现就被俾斯麦及时地利用起来。

俾斯麦在国会多次发表演讲,极力渲染德法边境的紧张局势。这种叫嚣促使德国国会通过了俾斯麦提出的新军事法案,同时也由于两国报纸的跟风渲染,边界战争果然表现出一触即发的态势。德法关系的紧张与保加利亚危机同时发生,增加了俾斯麦的不安。在无法确定俄奥关系能否维持的情况下,俾斯麦决定加强与意大利的联系,巩固德奥意三国同盟。

意大利当然明白俾斯麦主动向自己伸手的价值,当即借三国同盟续约的机会向俾斯麦提出,要求德国支持意大利在地中海和北非的扩张。意大利在这两个地方的扩张有助于抗衡法国,俾斯麦也不反对。但是,因为俾斯麦在保加利亚问题上偏袒俄罗斯,奥匈帝国拒绝帮助意大利。最后俾斯麦建议采取由德奥两国分别与意大利签订双边协议的办法续约。1887年2月20日,《三国同盟续约》在柏林签字。续约由三部分组成。除了一个总括性文件规定将三国1882年的同盟条约延长五年以外,还有一个主要涉及巴尔干事务的《奥意协定》,和一个着重解决反法利益要求的《德意协定》。《奥意协定》没有涉及奥匈帝国反法和意大利反俄的军事义务,只规定双方要尽可能维持近东的现状,奥匈帝国通过允许意大利在巴尔干事务上有发言权,保证了意大利的合作。《德意协定》则明确规定,如果法国威胁意大利在地中海的利益,德国有军事援助的义务;如果两国共同对法作战时,意大利为保障自己的边境安全和海上利益而向法国提出领土要求时,德国不会阻拦。[5]这种规定由于满足意大利的侵略要求而使三国同盟具有了进攻性军事同盟的性质。三国同盟的续约也达到了俾斯麦改造结盟体系和继续控制欧洲政治的目的。俾斯麦不仅是想通过《三国同盟续约》拴住意大利,他还想进一步建立起与英国的协约联系。

俾斯麦看准了英国与意大利在地中海有需要遏制法国的共同利益,与奥匈帝国在巴尔干有需要遏制俄罗斯的共同利益,随即通过多种渠道表达三国同盟愿意与英国合作的信息。但是,19世纪后期的英国正坚定地奉行所谓“光辉孤立”的外交政策,根本不可能与欧洲大陆的任何国家结盟。英国一方面确实对意大利和奥匈帝国有战略需要,另一方面它对德国的意图又深表怀疑,特别担心被俾斯麦推上与法国或者与俄罗斯的战争道路,为德国充当炮灰。所以,英国一开始只选择了与意大利通过互换照会的形式订立协约。在协约中,英国承诺与意大利共同维持地中海的现状,同时拒绝了在发生对法战争时援助意大利的军事义务。后来奥匈帝国也主动以照会的形式参加进来。奥匈帝国表示,虽然地中海问题与本国的根本利益关系不大,但是就整个东方问题而言,英奥两国都需要尽可能地维持现状。1887年2月~3月的这两个外交照会就被统称为第一次《地中海协定》。它使意奥两国与英国在维护地中海现状的基础上建立了一种非同盟性质的联合。俾斯麦虽然积极促成该联合,但是德国并未参加进来,俾斯麦意在继续与俄罗斯拉拢关系,拉拢的结果就是签订了所谓《再保险条约》。

三皇同盟解体后,俾斯麦一直担心俄罗斯与法国结盟,因此不断地向沙皇政府示好,一方面表示德国根本无意与法国打仗,另一方面甚至明确保证德国不会阻挠俄罗斯在保加利亚和海峡地区采取必要的行动。深陷保加利亚危机的俄罗斯感觉有必要接受德国的好意,于是在1887年6月18日这一天,虽然到期的三皇同盟条约没能续签,俄德两国还是签订了所谓《再保险条约》。这里的“再保险”是针对德国而言的,意思是指德奥同盟已经保证了奥匈帝国在德法战争中保持中立,现在这个条约又保证了俄罗斯在德法战争中的中立。尽管“三皇同盟”已经不复存在,与俄奥的这两个双边协定依然能满足德国孤立法国的需要。对于俾斯麦来说,这无疑又是一次外交胜利,借着这种好势头,俾斯麦很快促成了第二次《地中海协定》。

第二次《地中海协定》的缔结与保加利亚危机的发展直接相关,主要是针对俄罗斯在近东地区的争夺。1887年7月,保加利亚看到亚历山大复位已经没有希望,于是拥立萨克森-科堡的斐迪南为大公。俄罗斯认为斐迪南是奥匈帝国的代理人,坚决反对他上台,甚至摆出一副武装干涉的架势。为了防范俄罗斯的威胁,1887年12月,英、奥、意三国互换照会,达成了第二次《地中海协定》,三国承诺共同维护近东和海峡地区的现状,并且确认土耳其对保加利亚的宗主权。后来的事实证明,俄罗斯在保加利亚危机中遭遇了彻底的失败,根本没有武装干涉的计划。只是到了1888年3月,才在德国的帮助下逼着土耳其政府宣布了斐迪南在保加利亚的统治不合法,显然这已经是俄罗斯为挽回颜面所作的无谓挣扎罢了。

俾斯麦利用保加利亚危机和布朗热运动成功维持了自己的结盟体系,这个时期通常被称作俾斯麦“王球不落”外交的顶峰期。但是,俾斯麦的结盟体系很明显包含着极大的复杂性和矛盾性,德国控制的所谓均势局面在本质上是脆弱的,这一时期欧洲国际政治中的基本矛盾,特别是德法矛盾、俄奥矛盾都没有解决。俾斯麦的结盟归根到底只能是一种拖延问题的权宜之计。[6]1890年3月,随着俾斯麦的下台,德国迅速改变外交路线,俾斯麦体系也很快宣告瓦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