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德意志统一的经济奠基与国际约束

德意志统一的经济奠基与国际约束

更新时间:2025-01-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所以,维也纳会议之后的普鲁士仍然是德意志境内的军事大邦。1826年,普鲁士发起成立“北德意志关税同盟”。一个对内自由贸易、对外统一关税的德意志国内市场终于建立起来。关税同盟的建立促进了德意志民族工业的发展,为德意志的政治统一奠定了经济基础。为了防止普鲁士过于强大和阻碍德意志统一,1850年8月,英、法、俄、丹等国签署了《伦敦议定书》,宣称保证丹麦君主国的完整。

(一)背景

19世纪30年代,德意志开始了工业革命的进程。到1860年,整个德意志的工业产值大大超过法国,占到了世界工业总产值的16%。[31]然而由于没有统一的政府,德意志资产阶级在国际市场上参与竞争就没有外交保护,缺乏强大的民族国家作为后盾。于是,扫除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建立德意志民族独立国家,成为19世纪中期以后德国政治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此时担负统一重任的正是当时德意志邦联中领土最大、资本主义经济最发达的普鲁士。综合各方面来看,普鲁士也确实具备完成这一历史使命的实力。

第一,从军事上看,普鲁士的军事实力居欧洲前列。普鲁士自建国以来,历代君主都特别重视加强军事官僚机构,突出军队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作用。他们把军队视为国家的最高利益,一切都服从于军事需要,使整个国家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全部军事化。特别是腓特烈二世统治时期(1740~1786年),普鲁士进一步强化容克军事官僚机构,扩充军事实力,把军队由建国时的8万人增加到了20万,号称欧洲第一。腓特烈二世利用这支强大的军队连年征战,扩大疆土,到18世纪末,普鲁士已经成为德意志境内最大的邦国,拥有30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和868万人口。[32]1806年在第四次反法同盟中,普鲁士遭到拿破仑一世的沉重打击,军队被迫削减到4.2万人。但是1808年,普鲁士就在克劳塞维茨等一批杰出军事家的主持下及时进行了军事改革,取消雇佣兵制度,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择才晋升制,以及一个月“速成兵”制度,既没有突破拿破仑的限制,又保证了普鲁士的战斗力。所以,维也纳会议之后的普鲁士仍然是德意志境内的军事大邦。

第二,从经济上看,普鲁士是德意志境内资本主义经济最发达的邦国。19世纪初,德意志境内资本主义生产迅速发展,但是各邦国内部和邦与邦之间过多的关卡和关税壁垒又对资本主义经济形成了很大的束缚。为了打破这种局面,作为德意志境内发达工业区的集中地,普鲁士首先于1818年5月颁布了关税法,取消普鲁士境内的一切关税,同时宣布普鲁士遵循自由贸易原则,规定对外国工业品、消费品征收10%的进口税。在普鲁士的带动下,其他各邦也纷纷修改自己的关税体制。1826年,普鲁士发起成立“北德意志关税同盟”。1828年,巴伐利亚和符腾堡建立“南德意志关税同盟”,萨克森、汉诺威等邦建立“中德意志商业同盟”。1833年,普鲁士通过外交和经济渗透把这些经济体先后吞并,成立“德意志关税和商业同盟”。到1852年,除奥地利和个别地区外,德意志其他各邦都相继加入了关税同盟。一个对内自由贸易、对外统一关税的德意志国内市场终于建立起来。普鲁士也成为德意志经济的领导者。关税同盟的建立促进了德意志民族工业的发展,为德意志的政治统一奠定了经济基础。

第三,政治上,普鲁士的统一主张得到德意志各邦资产阶级的支持。作为德意志境内两个最大的邦国,奥地利与普鲁士的对抗不仅体现在经济上,从1850年起,两国争夺德意志霸权的斗争也越来越激烈。奥地利希望建立从北海到地中海的大德意志,中心当然是奥地利。普鲁士则主张建立以自己为首的德意志联邦国家,把奥地利排除在外。法兰克福议会内部出现了两种对立的路线,其中大多数资产阶级自由派拥护普鲁士。19世纪中期,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普鲁士的容克地主已经逐步资产阶级化,国王通过颁布“钦定宪法”建立了君主立宪制,资产阶级分享到一部分政治权利。普鲁士已经从封建君主制向资产阶级君主制转变。而奥地利的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和资产阶级实力都远远不如普鲁士,根本无法与普鲁士及其领导的关税同盟相抗衡。

第四,在这种有利的政治环境下,普鲁士政坛上又出现了一位铁腕人物——俾斯麦奥托·冯·俾斯麦出生于勃兰登堡一个容克地主家庭,是容克贵族派政治家和外交家。他强烈拥护普鲁士王权和君主制度,把维护王朝利益视为自己一生信奉的最高信条,是一个功名心和权力欲都非常强的铁腕人物。早在担任普鲁士驻法兰克福邦联议会代表时,官职不高的俾斯麦就表现出非凡的远见,正是由于他的坚持,普鲁士才在克里米亚战争中严守中立,同时也保存了实力。后来俾斯麦又先后出任驻俄公使和驻法大使。十年的外交生涯(1851~1862年)为他积累了丰富的国际事务经验。1862年9月,俾斯麦正式被任命为国务大臣和临时内阁首相。上任不久,俾斯麦就明确指出:“德国统一的关键绝不是我们的议会,而是外交和战场。当代的重大问题不是通过演说和议会多数票所能解决的,而是要用铁和血来解决。”这句话被认为是俾斯麦统一德国的政治纲领,俾斯麦本人也因此获得了“铁血宰相”的称号。俾斯麦相信,强权是一切政治问题的决定因素,国内问题应该从属于对外政策问题。对内,他不顾议会中资产阶级的反对,利用宪法“漏洞理论”,擅自开支经费,强行进行军事改革。对外,他以军事力量为后盾,利用列强之间错综复杂的矛盾和各自的弱点,采取灵活多变的外交权术,排除一切障碍,通过三次王朝战争,完成了在普鲁士领导下统一德国的大业。

(二)进程

1.对丹麦的战争

对丹麦的战争源于石勒苏益格与荷尔斯泰因问题。石勒苏益格与荷尔斯泰因是易北河畔的两个公国,在历史上长期被丹麦占据。但是从居民组成上看,石勒苏益格的南部是日耳曼人,北部是丹麦人;荷尔斯泰因的居民基本上都是日耳曼人。所以关于这两个公国究竟属于丹麦还是属于德国,一直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1815年维也纳会议上,荷尔斯泰因加入了德意志邦联。1848年柏林三月革命时,石勒苏益格也想加入德意志邦联,普鲁士还为此与丹麦发生了战争,但是由于欧洲强国的干预,丹麦仍然保留了对两公国的控制。为了防止普鲁士过于强大和阻碍德意志统一,1850年8月,英、法、俄、丹等国签署了《伦敦议定书》,宣称保证丹麦君主国的完整。1852年5月,英、法、俄、普、奥等国又签署了《伦敦协定》,宣布保证丹麦各公国不可分离,但是两公国保有单独的宪法和不可侵犯的传统特权。这样一来,丹麦也没有完全把两公国并入自己的版图。但是这种局面没有维持多久。1863年3月,丹麦又通过了一部新宪法,取消了石勒苏益格的传统特权,也限制了荷尔斯泰因的权利,并且宣布把石勒苏益格并入丹麦。这种对《伦敦议定书》的公然破坏顿时在德意志境内掀起了一场反对丹麦的民族主义浪潮

就在德意志各邦群情激愤的时候,丹麦国王弗里德里希七世突然去世,丹麦立刻出现了王位继承的争议。按照丹麦的传统,应该由女系的克里斯蒂安亲王继承王位。荷尔斯泰因则根据男系继承法,支持丹麦国王的宗室奥古斯登堡公爵继位。奥古斯登堡家族属于德意志,他不但可以继承丹麦与荷尔斯泰因的王位,还有权继承石勒苏益格的王位。于是,德意志邦联议会也极力鼓动石勒苏益格与荷尔斯泰因合并成一个独立邦,由奥古斯登堡公爵来统治,然后再接受它加入邦联。丹麦当然不会允许这种局面出现,克里斯蒂安继位后,吞并石勒苏益格的丹麦新宪法就签署生效了。整个德意志再次沸腾,民族主义者强烈要求把两公国从丹麦的统治下解放出来,并入德意志的版图。

这种民族主义浪潮为俾斯麦策划对丹麦的战争提供了有利时机。俾斯麦不支持奥古斯登堡,也不站在德意志邦联议会一边,他的目的是要让普鲁士吞并两公国。当时的国际环境对普鲁士也十分有利。俾斯麦充分施展其外交手段,利用英、法、俄、奥之间的矛盾,使英、法、俄保持了中立,又与奥地利结成暂时的同盟。对俄罗斯,俾斯麦软硬兼施,既强调两国在镇压波兰起义时刚刚建立的友谊,又以中欧革命势力的发展威胁说普法可能结盟;对法国,俾斯麦利用拿破仑三世觊觎莱茵河左岸和比利时的心情,许以法国将来参与领土割让的口头承诺;对英国,俾斯麦的承诺是绝不会把两公国并入普鲁士,也不会改变波罗的海的现状。此外,俾斯麦还承认克里斯蒂安,并且打着维护《伦敦议定书》的幌子骗取了欧洲强国的信任。

对奥地利,俾斯麦打算与其暂时结盟,共同对丹麦作战。这样做的好处:一是可以赢得德意志民族主义者的支持,提高普鲁士的威信;二是可以减少来自奥地利的阻力,消除奥地利对普鲁士称霸野心的怀疑;三是可以增强对丹麦作战的实力;四是可以消除欧洲各国的疑虑,造成普鲁士在为德意志民族利益而战的假象;五是普奥联盟的威力也可以对英、法、俄的中立起到加强作用,确保它们信守承诺。俾斯麦的考虑可谓周全之至,而奥地利当然也不想让普鲁士单独攫取利益,只能接受俾斯麦的结盟邀请。

一切准备就绪后,1864年1月,普、奥两国共同向丹麦发出了要求取消新宪法的最后通牒,遭到克里斯蒂安拒绝后,两国就缔结军事同盟,2月1日便发动了对丹麦的战争。到6月底,普奥联军取得全面胜利,几乎控制了整个日德兰半岛。丹麦被迫停战求和。10月30日,普、奥与丹麦终于在维也纳签订和约。丹麦将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及劳恩堡交给普奥共管。从此,石勒苏益格与荷尔斯泰因问题由对外问题变成了德意志的内政问题,并且成为普、奥两国为争夺德意志领导权而不惜开战的导火索。

2.普奥战争

丹麦的障碍排除之后,俾斯麦当然不愿与奥地利平分战利品,他公开提出要“对奥地利进行清算”,即发动一场胜利的战争,把奥地利逐出德意志邦联。普奥争霸的斗争表面化,一场大战即将爆发。为确保打败奥地利,俾斯麦首先做了充分的外交准备。他利用欧洲列强的矛盾和弱点,努力争取英、法、俄三国再次保持中立,以便最大限度地孤立奥地利。

首先是英国。英国当时正把主要精力放在国内改革上,对欧洲大陆奉行不干涉政策。它很欢迎普鲁士强大起来以牵制俄法,保持欧洲大陆的均势。而且,英普关税同盟给英国带来了低税率的现实利益,所以争取英国的中立、维持英普友好关系并不困难。

其次是俄罗斯。克里米亚战争后,俄罗斯对背信弃义的奥地利一直怀恨在心,这时候奥地利又正与俄罗斯争夺巴尔干半岛,所以俄罗斯肯定不会支持奥地利。相反,对普鲁士在1863年镇压波兰起义中给予沙皇的支持,俄罗斯还念念不忘,因此俾斯麦对这个大国也没有什么顾虑。

最后只有一个比较难对付的就是法国。为了争取法国的中立,俾斯麦认为有必要做出一些牺牲。1865年10月~11月,俾斯麦携妻子来到法国的海滨疗养胜地比亚里茨拜见拿破仑三世,俾斯麦用了整整一个月的时间游说拿破仑三世,终于换取拿破仑三世的信任。这一个月的外交较量充分展示了俾斯麦的老练圆滑和过人的谋略。两人在会谈中都力图用隐晦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同时又极力揣摩对方的真实意图。结果证明,俾斯麦比拿破仑三世技高一筹,他清楚地看到,法国对意大利比对德意志更感兴趣,于是就利用威尼斯的前途引诱法国合作。拿破仑三世想要的却不止是威尼斯,比利时、卢森堡和莱茵河左岸都在他的考虑之列。俾斯麦对此心领神会,他巧妙而含糊地与拿破仑三世周旋,既让拿破仑三世抱有希望,又不做任何有约束力的承诺。最后拿破仑三世明确表示不反对普鲁士的扩大,并且随时等待应邀出面。

带着拿破仑三世的承诺从比亚里茨回来后,俾斯麦立刻着手制定了一套对付法国的行动计划,他非常清楚拿破仑的如意算盘。拿破仑三世料定普奥战争必然是长期的、破坏性的,等到两败俱伤时,法国就出面调停或者直接出兵,获取拿破仑三世想要的一切领土。俾斯麦当然不会让法国的阴谋得逞。为了速战速决,俾斯麦决定与意大利结盟,由意大利向奥地利占领下的威尼斯进军,迫使奥地利南北两线作战。1866年4月,普意两国签订同盟条约,普鲁士答应只要意大利参战,无论结果如何,意大利都将得到威尼斯,并且向意大利提供1.2亿法郎的援助。

至此,战争的一切准备工作都已完成,只需要寻找开战的借口了。而这个借口,早在瓜分对丹麦战争的胜利果实时,俾斯麦就准备好了。1864年丹麦交出石勒苏益格与荷尔斯泰因后,俾斯麦故意在这个问题上制造麻烦。奥地利主张让两公国独立,然后加入德意志邦联,俾斯麦则提出非常苛刻的条件加以阻挠,要求两公国的军队、港口和要塞都必须移交普鲁士。最后双方经过反复的讨价还价,于1865年8月在奥地利的加施泰因签订协议,规定:两公国的领土所有权归普奥共有,使用权由普、奥分别掌管,石勒苏益格归普鲁士,荷尔斯泰因归奥地利。奥地利还同意由普鲁士军队负责荷尔斯泰因首府基尔港湾的防务,允许普鲁士通过荷尔斯泰因修建一条从北海到波罗的海的运河。《加施泰因公约》造成了两公国行政管理上的严重混乱,从地理位置上看,普鲁士介于荷尔斯泰因与奥地利之间,奥地利要行使对荷尔斯泰因的权力还必须经过普鲁士。这正是俾斯麦精心安排的一步棋,俾斯麦就等着时机成熟时以此为借口挑起战争的。两公国的分割就像一块没有熄灭的炭火,现在一切战前准备都做好了,俾斯麦就开始着手重新引燃它了。

1866年4月,俾斯麦先是提出对德意志邦联进行改革,然后又指控奥地利怂恿奥古斯登堡公爵对两公国提出要求。普奥关系迅速恶化,奥地利加紧扩军备战,于是普鲁士也就有了扩军的理由。6月1日,奥地利宣布应由德意志邦联议会重新讨论两公国的前途问题。普鲁士就以奥地利违背《加施泰因公约》为由,出兵占领了荷尔斯泰因。俾斯麦深知,奥地利虽然在国力上不及普鲁士,但是在德意志邦联中的传统影响要大于普鲁士。于是他故意在邦联议会上提议建立一个把奥地利排除在外的德意志联邦国家,这个举动终于达到了与奥地利彻底决裂的目的。6月12日,奥地利与普鲁士断交,两天后,邦联议会就通过了讨伐普鲁士的动议,战争全面爆发。普鲁士凭借其军事优势,轻而易举拿下萨克森、巴伐利亚、符腾堡等地。7月3日,普奥在波希米亚的萨多瓦村进行了一场决定性战役,两国都投入了在欧洲战争史上空前的兵力,奥地利23.8万人,普鲁士29.1万人,经过八个小时的激战,奥地利最终溃败。[33]

普鲁士的速胜震惊了整个欧洲,法国和俄罗斯已经准备出面调停。普鲁士国王和军事要员都主张乘胜打进维也纳,彻底粉碎奥地利,只有俾斯麦对此强烈反对。[34]俾斯麦对战争形势做了非常有远见的分析:首先,及早停战,可以防止法国干涉,保证德意志的统一大业继续前进。其次,在统一道路上,普鲁士免不了要进行一场对法国的战争,因此绝对不能使奥地利人感到过于屈辱,不能要求奥地利割地赔款,以免在对法作战时,奥地利会站在普鲁士的敌对面。再次,为了防止普军占领各邦发生革命,尽早停战也是有益无害的。基于这种考虑,俾斯麦一方面极力安抚法国和俄罗斯,避免它们与奥地利接近和进行武装干涉;另一方面又力劝国王放弃进攻维也纳。

1866年8月23日,普奥在布拉格正式签订和约,普鲁士保证将军队撤出奥地利的一切领土;奥地利将它在石勒苏益格与荷尔斯泰因的权益让给普鲁士,同意解散德意志邦联,并且承认“没有奥地利帝国参加的新的德意志组织”。根据法国的要求,《布拉格和约》还承认了巴登、符腾堡和巴伐利亚在国际上的独立地位。1867年2月,由普选产生的北德意志联邦议会正式开幕,议会通过了由俾斯麦口授的德意志宪法草案,并于7月1日正式生效。根据宪法,普鲁士国王担任联邦的主席和最高军事统帅,俾斯麦担任联邦的宰相。北德意志联邦的成立标志着德意志统一的第二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胜利完成了。奥地利已经退出新统一的德意志国家,[35]现在就只有南德的巴伐利亚、符腾堡、巴登和黑森-达姆斯塔特四个邦还在德意志版图之外。而统一南德的阻力主要来自于法国,这也是俾斯麦留在最后对付的最强大的敌人。

3.普法战争

为普法战争而作的政治准备是从两方面展开的:对内,巩固新建立的北德意志联邦,对南德采取逐步接近的政策,通过唤起德意志民族的爱国热情把南北团结起来;对外,争取欧洲各大国在普法战争中对德国支持或者中立,最大限度地孤立法国。

就外部环境来说,当时的国际形势对俾斯麦是非常有利的。首先是当时的英法关系十分紧张,法国在印度支那、叙利亚和北非正威胁着英国的利益,特别是法国垄断苏伊士运河的开凿权使英国感到气愤和不安,英国当然不想看到法国在欧洲进一步扩张,所以就希望普鲁士增强实力成为平衡法国的力量。

其次是俄罗斯,俄罗斯本来是担忧普鲁士在对奥战争中的胜利,反对普鲁士过分扩张的,但是俾斯麦看准了俄罗斯急于打破黑海中立化的心情,大力支持修改1856年确定黑海中立化的《巴黎和约》,以此博得了俄罗斯的好感。俄罗斯这时候还对法国在1863年波兰起义中袒护波兰和趁机敲诈的行为怀恨在心。1867年8月,奥法两国皇帝会晤和奥匈帝国向巴尔干推进更是引起了俄罗斯的不安。于是,俄罗斯选择与普鲁士加强友好关系。1868年3月,两国签署了一项秘密协定,提出:一旦普法开战,俄罗斯就在奥匈边境驻军,牵制奥匈,阻止奥法联盟反普;普鲁士则会在俄罗斯受到奥匈威胁时增加自己在莱茵兰的兵力。

至于意大利,刚刚借参与普奥战争而收复了威尼斯,现在正热切期待着再次追随强者普鲁士从法国占领下解放罗马,自然也是支持普鲁士对法开战的。

剩下一个奥匈帝国,没用俾斯麦做工作就放弃了与法国结盟的选择。因为此时的奥地利顾虑重重:第一,尚未从普奥战争中恢复元气,想报复也是力不从心;第二,担心帝国境内匈牙利人和德意志人的起义;第三,匈牙利极力反对奥法结盟;第四,害怕俄罗斯的大兵压境;第五,担心意大利的参战又会使奥地利陷入南北受敌的局面。形势如此不利,奥匈帝国自然不会惹火烧身,只好采取观望态度。

除了摆平这些对外关系,俾斯麦还对有亲法倾向的南德四邦做了细致的工作。早在1866年签订《布拉格和约》时,俾斯麦就与南德四邦缔结秘密的攻守同盟,它们同意在战争爆发时,把自己的军队置于普鲁士的统帅之下。第二年,俾斯麦又把这四个邦拉入关税同盟,给它们充分的经济实惠。1868年关税同盟议员开会时,俾斯麦还特意邀请南德议员参观基尔的军舰和汉堡的商船队。这一步步的精心安排,都是为了唤起德意志民族的爱国热情,增强南德对德意志的归属感,以便普法战争打响后能南北团结一致对外。后来的事实表明,俾斯麦的努力没有白费。

在积极做好政治准备的同时,俾斯麦还在耐心寻找开战的有利时机。法国方面却没能像俾斯麦这样一步步稳扎稳打了,由于在普奥战争上判断失误,法国没有捞到任何好处,拿破仑三世的威信一落千丈,他迫切需要外交上的显赫成就来挽回国内资产阶级的支持。1866年8月,俾斯麦刚从波西米亚战场回到柏林,法国就迫不及待地向其索要莱茵河左岸和卢森堡作为对普奥战争保持中立的补偿。法国方面软硬兼施,俾斯麦不仅不做任何退让,还设下圈套,让法国大使把一切要求写成一份备忘录,说是要把它带给普鲁士国王最后裁定。法国大臣以为事情有了希望,兴高采烈地送来由拿破仑三世亲自拟定的普法草约,规定:两国订立攻守同盟;法国承认普鲁士合并的土地,承认新德意志联盟;作为交换,普鲁士必须帮助法国获得卢森堡,如果法国出兵比利时,普鲁士也必须全力支援。

这份备忘录充分暴露了拿破仑三世侵略比利时的企图,俾斯麦立刻把它收藏起来,准备留作日后向法国开战的借口。拿到这个证据后,俾斯麦不仅不再提攻守同盟的事,还把法国对比利时的野心告诉英国和俄罗斯。受到强烈谴责的拿破仑三世把矛头指向了卢森堡,希望一方面可以暂时提高一下日益下降的国内威望,另一方面也可以为进一步吞并比利时开创先例。

卢森堡原来是荷兰国王统治下的一个大公国,同时又是德意志邦联的成员,一直由普鲁士驻军戍守要塞。由于在普奥战争中保持中立,卢森堡没有被普鲁士吞并,也没有参加北德意志联邦,但是它仍然是德意志“关税同盟”的成员。1867年3月,荷兰国王突然宣布要把卢森堡卖给法国,由此引发了“卢森堡危机”,北德意志掀起大规模的抗议运动。最后由英俄出面调停,英、法、俄、普、奥、荷、意七国在伦敦开会决定,法国放弃购买,普鲁士军队撤出,卢森堡宣布成为中立国。

在外交舞台上又一次被俾斯麦打败的拿破仑三世心中积怨难平。1868年9月,西班牙爆发革命,女王伊莎贝尔二世被迫逃亡法国。西班牙军人政府为了避免国内各派相争,希望寻找一名外国王族成员出任国王。俾斯麦看中这个机会,决定利用西班牙王位继承问题制造普法外交冲突,迫使法国首先发动战争,从而在国际上造成普鲁士被迫迎战的舆论。

在俾斯麦的大力推荐下,西班牙最后选中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的远亲,霍亨索伦家族的利奥波德王子,并于1870年2月正式请求霍亨索伦家族的首领也就是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同意利奥波德继承王位。俾斯麦认为,利奥波德继承王位,不仅可以大大增加普鲁士与西班牙及其殖民地的贸易,更可以提高霍亨索伦家族的威信,有助于促使德意志各邦承认威廉一世为德意志帝国的皇帝,这对普鲁士的统一大业无疑是很大的推动。威廉一世本人对插手西班牙十分犹豫,在俾斯麦的鼓动下,西班牙四次向普鲁士提出请求,最后威廉一世同意了。这个消息一传到巴黎,立刻引起了爆炸性反应。法国已经叫嚣,如果普鲁士不撤回王位候选人,就用战争解决问题。

战争一触即发,俾斯麦却认为火候还不够,他想等法国一怒之下做出羞辱德意志的举动,这样就可以激起德意志的民族情绪,促使南德四邦与北德意志团结一致,然后在整个德意志民族的支持和国际舆论的同情下,普鲁士代表德意志对法国进行一场民族征讨,随即民族统一大业的实现也就水到渠成了。

拿破仑三世再次给了俾斯麦需要的机会。1870年7月,法国大使贝内代蒂受拿破仑三世之命来到埃姆斯温泉拜会正在疗养的威廉一世,讨论西班牙王位问题。为了避免法国的战争威胁,威廉一世已经做出让步,出面说服利奥波德放弃了王位。可是,拿破仑三世并不满足这种外交上的胜利,又让贝内代蒂从威廉一世那里得到霍亨索伦家族永远拒绝西班牙王位的保证。威廉一世没有立刻接见贝内代蒂,这位大使竟然不顾外交礼仪,擅自闯到威廉一世散步的公园里,拦住国王就索要承诺。这在外交上可是对一国君主的莫大侮辱,威廉一世强压着怒气,坚定而委婉地拒绝了贝内代蒂的要求,并且强调他不能对无人知道的将来做出保证。随后,威廉一世就让外交部发电报把当天发生的事情告诉俾斯麦,并允许他把这件事转告新闻界和外交使节。

俾斯麦此时正为国王同意利奥波德放弃王位的事情而闷闷不乐,突然接到了来自埃姆斯的急电。俾斯麦利用国王的授权,对电报的语言做了微妙的变动,然后才公开发表。改动后的电报成了“大使要求国王永远拒绝王位,国王表示无可奉告”。电报一公开,立刻引起了轩然大波,达到了俾斯麦希望看到的“高卢公牛看到红布”的效果。[36]法国和德意志人民都认为自己受到了侮辱,两国的民族主义情绪迅速在莱茵河两岸蔓延开来。1870年7月19日,法国正式向普鲁士宣战。

普法战争爆发后,双方都积极开展外交活动,争取欧洲强国的支持。俾斯麦这时候才拿出保存了四年的普法草约,向欧洲各大国披露了拿破仑三世吞并比利时的野心。这份文件的公布就像一颗定时炸弹,很快划清了阵营。法国陷入绝对的孤立。南德四邦在德意志民族主义浪潮的席卷下,都站在普鲁士一边对法作战,德意志民族实现了真正的团结。普鲁士军队以优势兵力迅速侵入法国境内,很快就把法国第二集团军和拿破仑三世围困在了色当。9月2日,法军全线溃退,拿破仑三世下令投降。9月4日巴黎爆发革命,推翻了法兰西第二帝国,从此结束了法国历史上的王朝统治时代。

色当大捷后,德意志民族主义情绪空前高涨。11月25日,普鲁士与南德四邦缔结联合条约,最终实现了德意志的统一。1871年1月18日,威廉一世在普鲁士占领下的凡尔赛镜厅加冕称帝,统一的德意志帝国宣告成立。威廉一世终于成为德意志帝国的皇帝,俾斯麦也荣升帝国的宰相。

(三)评价

普法战争和德意志帝国的建立对欧洲国际格局产生了巨大影响。从此,欧洲大国间的力量对比发生变化,支配欧洲政治的大国发生移位。法国战败削弱,丧失了克里米亚战争以来欧洲霸主的地位。统一的德国用20年时间迅速发展资本主义,甚至在某些部门超过英法等老牌资本主义国家,一跃成为欧洲大陆的头等强国,从而改变了俄、法、奥主宰欧洲大陆的局面,使欧洲的国际格局发生根本性变化。

统一虽然是德国历史的一大进步,它结束了500多年德意志四分五裂的封建割据局面,为德意志民族和德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但是德国的统一是普鲁士通过王朝战争实现的,统一后的德国在政治和经济上保留了浓厚的封建残余。普鲁士军国主义在全德泛滥,与德国容克资产阶级的霸权主义野心结合在一起,使德国成了欧洲军国主义的堡垒。[37]

普鲁士的这种军国主义倾向早在普法战争还没结束以前就已经出现不可遏制的发展。色当战役和巴黎革命后,法国已经不再是德国统一的障碍,对德国来说,民族战争的任务已经完成。但是,俾斯麦为了普鲁士容克地主和资产阶级的利益,要通过战争继续掠夺法国的领土和财富。这时候,普法战争的性质就发生了根本变化。9月19日,普鲁士第八军开始包围巴黎,围困了132天之后,俾斯麦担心中立国会出面干涉,于是下令炮轰巴黎。在德军的强大攻势下,1871年1月,篡夺巴黎人民革命果实的法国“国防政府”开始与俾斯麦谈判。2月13日,“国防政府”在波尔多召开国民议会,路易·阿道夫·梯也尔出任政府首脑。梯也尔上台后,不惜一切代价与普鲁士缔结和约,答应把阿尔萨斯和洛林的大部分割让给德国,向德国赔款50亿法郎,并且在赔款付清之前,由普军对法国1/3的领土实施占领,法国还要负责供应占领军的给养。1871年5月10日,双方在法兰克福正式签订了和约。《法兰克福和约》满足了以俾斯麦为代表的德意志容克地主和资产阶级的侵略野心,对法国来说却是一个丧权辱国的条约。法德民族仇恨由此产生,并且深刻影响了此后的国际关系。(www.daowen.com)

维也纳会议 门罗主义 东方问题

1.如何评价维也纳体系的历史意义?

2.门罗主义在美国外交史上的地位和作用是什么?

3.试析东方问题中反映的欧洲强国力量对比变化。

4.比较分析意大利统一与德意志统一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注释】

[1]王绳祖主编:《国际关系史(第一卷)》,世界知识出版社1995年版,第305~306页。

[2]蒋相泽主编:《世界通史资料选辑(近代部分)上册》,商务印书馆1964年版,第133页。

[3]法国大革命一度实行共和历法,规定以1792年9月22日作为共和国纪元的开始,一年的开头是秋季(葡月、雾月、霜月),其次是冬季(雪月、雨月、风月),再次是春季(芽月、花月、牧月),最后是夏季(获月、热月、果月)。

[4]1769年8月15日出生于地中海科西嘉岛的一个律师家庭,1784年进入巴黎军事学校,1785年任少尉。支持法国大革命和雅各宾派。在对英作战的土伦战役中立功,备受罗伯斯比尔的赏识,破格授予准将军衔。1795年平息保王党暴乱,升为少将。1815年6月兵败比利时的滑铁卢,被迫再次退位。1821年5月5日在圣赫勒拿岛病逝。

[5]波兰最长的河流,发源于波兰南部,向北流经波兰首都华沙,最后汇入波罗的海,贯穿波兰国土的2/3。

[6]梅特涅(1773~1859年),19世纪中期欧洲政治的风云人物。16岁就进入培养外交家和神职人员的斯特拉斯堡大学学习,深受贵族政治思想的影响,推崇均势政策和折中主义。21岁到过英国,接受了保守主义思想。1806年出任奥地利外交大臣后,深得皇帝弗兰茨一世的赏识,事实上已经控制了整个奥地利。1821年出任奥地利首相后,更是大权在握,其政治思想直接影响奥地利的内外政策,并且逐渐形成了所谓的“梅特涅体系”。

[7]拿破仑从厄尔巴岛回到巴黎后,路易十八逃往荷兰避难。拿破仑“百日政变”失败后,作为战俘被囚禁在大西洋的圣赫勒拿岛上,直到1821年去世。路易十八则被请回来,再次代表法国签订了巴黎和约。第一次《巴黎和约》是复辟的波旁王朝代表法国签订的,为了稳定法国政局,和约对法国异常宽容,没有赔款,没有外国驻军,也没有割让土地。但是,后来拿破仑的卷土重来,说明法国内部政局并没有得到稳定,法国人怀念旧日帝国和民族扩张的情绪依然存在。对于法国人这种“以怨报德”的行为,反法同盟国家非常恼火。所以1815年11月与路易十八签订第二次《巴黎和约》时,反法同盟对战败国做出了割地、赔款和驻军的惩罚,并且勒令法国退回在战争中掠夺的各国艺术珍品。

[8]17世纪后期到19世纪初,英国贩卖西部非洲的黑人到中美洲西印度群岛充当甘蔗种植园的奴隶,期间大约有几千万黑人被贩卖,至少4千万人由于战争、掳掠或者航运而死亡。奴隶贸易是资本主义发展史上极为黑暗的一页。1807年,英国资产阶级认为,奴隶贸易对西印度群岛的甘蔗种植园主已经无利可图,于是开始推动禁止贩卖黑奴法令,并且得到了法国的支持。但是,当时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地还需要黑人奴隶发展经济,所以它们只是口头赞成,并不准备实施该法令。

[9]所谓“国际河流”是指同一个河流分隔或者沿途流经几个国家的情况。会议决定,这种河流的航行,从其可航起点到河口,应完全自由,并且不禁止任何人从事贸易。

[10]16世纪以来,在欧洲国际关系中,外交使节的位次排列先后没有硬性的规定,所以常常引起麻烦。1815年3月,维也纳会议的八国指导委员会就这个问题签订了公约,明确规定外交使节分为三个等级:第一级是大使,第二级是特命全权公使,第三级是代办。各个等级外交官员的位次按照其到任日期划定。

[11]王绳祖主编:《国际关系史(第二卷)》,世界知识出版社1995年版,第14~15页。

[12]王绳祖主编:《国际关系史(第二卷)》,世界知识出版社1995年版,第15~16页。

[13]英国国王受宪法限制,无权加入同盟;罗马教皇不是世俗君主;土耳其苏丹是伊斯兰教教主,不信仰基督教。

[14]王绳祖主编:《国际关系史(第二卷)》,世界知识出版社1995年版,第20~21页。

[15]王绳祖主编:《国际关系史(第二卷)》,世界知识出版社1995年版,第48页。

[16]王绳祖主编:《国际关系史(第二卷)》,世界知识出版社1995年版,第54页。

[17]王玮、戴超武:《美国外交思想史:1775~2005年》,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94页。

[18]王绳祖主编:《国际关系史(第二卷)》,世界知识出版社1995年版,第62~64页。

[19]Charles F.Adams,ed.,Memoirsof Quincy Adams,Comprising Portions of His Diary From 1795 to 1848,Vol.6,Philadelphia:J.B.Lippincou &Co.,1876,pp.178~179.

[20]王绳祖主编:《国际关系史(第二卷)》,世界知识出版社1995年版,第64~66页。

[21]杨生茂、林静芬主编:《美国史论文选》,天津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131~132页。

[22]王绳祖主编:《国际关系史(第二卷)》,世界知识出版社1995年版,第67页。

[23]王绳祖主编:《国际关系史(第二卷)》,世界知识出版社1995年版,第89页。

[24]哈里发是伊斯兰教先知穆罕默德逝世后继续执掌政教大权者的称谓。原意为代理者、继任人。1258年,阿巴斯王朝最后的哈里发穆斯台尔绥姆被蒙古旭烈兀军队杀害后,哈里发作为伊斯兰国家最高政治和宗教领袖的职位基本上不复存在。但是,“哈里发”作为伊斯兰世界的精神领袖,是一面很有号召力的旗帜,很多阿拉伯国家的统治者都曾想恢复哈里发制度,进而统领伊斯兰世界。

[25]王绳祖主编:《国际关系史(第二卷)》,世界知识出版社1995年版,第106~107页。

[26]王绳祖主编:《国际关系史(第二卷)》,世界知识出版社1995年版,第194页。

[27]王绳祖主编:《国际关系史(第二卷)》,世界知识出版社1995年版,第296页。

[28]王绳祖主编:《国际关系史(第二卷)》,世界知识出版社1995年版,第301~302页。

[29]1848年欧洲革命期间,意大利爆发了第一次独立战争。正是那次战争的失败让加富尔认识到分散而弱小的意大利想要统一就必须追随强者。

[30]王绳祖主编:《国际关系史(第二卷)》,世界知识出版社1995年版,第321页。

[31]王绳祖主编:《国际关系史(第二卷)》,世界知识出版社1995年版,第393页。

[32]王绳祖主编:《国际关系史(第二卷)》,世界知识出版社1995年版,第390~391页。

[33]王绳祖主编:《国际关系史(第二卷)》,世界知识出版社1995年版,第414页。

[34][德]奥托·冯·俾斯麦:《思考与回忆——俾斯麦回忆录(第二卷)》,杨德友、同鸿印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版,第33页。

[35]奥地利退出德意志以后,哈布斯堡王朝为了保住它的统治,被迫于1867年2月同匈牙利地主贵族联合起来,建立了奥匈二元帝国。奥地利皇帝兼任匈牙利国王,奥地利和匈牙利各自设立行政和立法机构,但是外交、财政和军事由帝国政府掌管。

[36][德]奥托·冯·俾斯麦:《思考与回忆——俾斯麦回忆录(第二卷)》,杨德友、同鸿印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版,第77页。

[37]王绳祖主编:《国际关系史(第二卷)》,世界知识出版社1995年版,第433~434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