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主要内容
1814年9月,欧洲各战胜国的200多名代表陆续来到了维也纳,共商战后欧洲安排的大计。与会的代表不是王公贵族就是各国的高级外交官,作为东道主的奥地利尽管被多年的战争几乎耗尽了国库,但还是倾其所有盛情款待这些贵宾。外交大臣梅特涅作为会议的主持人,为客人们安排了各种各样的娱乐活动,会议每天的开销都在一万英镑以上,整个维也纳热闹非凡,再现了18世纪欧洲封建贵族社会豪华奢侈的生活场面。
虽然维也纳会议名义上是“全体代表大会”,实际把持会议的却是反法同盟的英、俄、普、奥四个大国。为了支持君主复辟,作为战败国参会的法国提出所谓的“正统主义”原则,规定王位或者领土除非经合法占有者放弃,否则不能随便处理。法国凭借这项原则得到所有失去王位和领土的君主们的支持,成为小国利益的代言人。会议开始后,英、俄、普、奥四大国的代表们为各自的利益而争吵不休,为争夺赃物几乎到了兵戎相见的地步。
代表奥地利的是当时欧洲最有经验的外交家——梅特涅,[6]第五次反法同盟后促成拿破仑与奥地利公主的婚姻,第六次反法同盟时充当调停者企图坐收渔利,都是梅特涅为奥地利争取最大收益的外交努力。拿破仑战败后,梅特涅担心俄罗斯过分强大,于是拉拢一些德意志邦国抵制俄罗斯。与此同时,为了平衡权力,梅特涅讨好英国,主动放弃了奥属尼德兰,也就是比利时,而把今后扩张的重点放在了南邻的意大利半岛。
在对欧洲大陆的整体设计上,英国与奥地利的观点比较一致,为了维持欧洲大陆的均势,英国也想加强中欧(奥地利和普鲁士),遏制两极(法国和俄罗斯),确保欧陆大国的相互制衡,从而巩固英国的海上霸主地位。
与英国和奥地利相比,俄罗斯和普鲁士的要求比较简单,就是扩张领土,普鲁士不仅想恢复自己在战前失去的领土,而且想得到更多。俄罗斯为了进一步扩大版图,一心想兼并拿破仑建立的华沙大公国,而这个华沙大公国正是原来普鲁士瓜分到的波兰领土(华沙省和波兹南省)。在领土问题上,不仅俄普之间存在矛盾,俄罗斯向西扩张也已经引起了欧洲其他国家的不满,它们要合力遏制这个新霸主的势头。
由此可见,如何调整战后的欧洲各国疆界成为维也纳会议上最难解决的问题。其中争论最激烈的就是关于波兰-萨克森领土调整的问题。俄罗斯想在华沙大公国的领土上建立由自己兼任国王的波兰王国,作为补偿,普鲁士可以得到俄军占领下的萨克森公国。如果这一计划实现,俄罗斯的领土将大大向南推进到距离维也纳只有175英里,普奥两国的直接交界线也会从250英里延长到450英里。这对奥地利无疑是很大的安全威胁,梅特涅根本不会允许它变成现实。1814年11月,俄罗斯用武力霸占了华沙大公国,紧接着普鲁士就对萨克森提出了领土要求。英国和奥地利对俄罗斯无可奈何,但是它们绝不会容忍普鲁士的势力膨胀。四大国争吵不休,甚至叫嚣要使用战争解决问题。1815年1月,英、法、奥三国还瞒着俄罗斯签订了建立攻守同盟的《维也纳秘密条约》。
反法同盟国家为分赃而几近翻脸的消息很快传到了厄尔巴岛上,拿破仑得知法国国内不满波旁王朝复辟,反法同盟国家又在维也纳争吵不休,他判断这是恢复帝制的大好时机。1815年3月,拿破仑带领1500人的军队返回法国。刚踏上大陆,他的旧部下就纷纷前来投奔。很快就拥有30万大军的拿破仑大受鼓舞,3月20日回到巴黎,重登帝位,开始了所谓的“百日政变”时期。进入巴黎的拿破仑还故意把在路易十八办公室里发现的《维也纳秘密条约》副本呈送给沙皇亚历山大一世,希望借此分裂反法同盟。
尽管沙皇对梅特涅的不择手段很恼火,但是在打败拿破仑这个共同目标上,反法同盟国家的立场仍然很坚定。面对卷土重来的拿破仑,维也纳会议立刻宣布他是欧洲的公敌,人人得而诛之。很快,由几乎所有欧洲国家组成的第七次反法同盟率领100万大军开始了对拿破仑的讨伐。[7]与此同时,维也纳会议对波兰-萨克森的领土调整也取得突破。沙皇不愿意为普鲁士争夺萨克森而与英、法、奥开战,只能接受英国的调停。结果俄罗斯获得了华沙大公国的绝大部分土地,只把波兹南留给了普鲁士,加里西亚给了奥地利。作为补偿,普鲁士得到了1/3的萨克森和莱茵河左岸的领土,奥地利则在意大利的领土划分中得到了很大份额。
随着波兰-萨克森问题的解决,其他领土问题很快都迎刃而解。关于德意志问题,由普鲁士、奥地利、巴伐利亚、符腾堡、汉诺威五国组成的专门委员会协商解决。1815年6月成立了新的德意志邦联。德意志邦联由39个邦和4个自由城市组成,设有一个邦联议会。奥地利代表任邦联议会主席,法兰克福为邦联议会所在地。邦联议会的职能是维护德意志的和平,但是后来的事实证明,它实际上成为梅特涅压迫德意志民主自由运动的工具。
关于瑞士问题,欧洲大国之间基本不存在矛盾。维也纳会议瑞士专门委员会通过研究瑞士政治和调查瑞士各邦之间的矛盾,制定了瑞士联邦宪法。1815年3月20日,欧洲国家承认瑞士为永久中立国,并保证其领土完整。瑞士问题的解决也成为维也纳会议最经得起历史考验的一项成果。
关于意大利问题的解决比较顺利。拿破仑帝国崩溃后,意大利的地主贵族纷纷还乡,王朝复辟,封建秩序再次恢复。奥地利皇室的势力在意大利北部大大增强,奥地利皇帝、皇帝的弟弟、拿破仑的第二任妻子(奥地利公主)路易莎和路易莎的儿子(没能继承法国王位的拿破仑二世)都得到了各自的领地。西北部的撒丁王国恢复了统治,并且吞并了热那亚共和国。南部的那不勒斯王国则由波旁王朝的斐迪南一世掌管。经过如此划分,意大利的政治地理基本回到了法国大革命以前四分五裂的状态。
至此,维也纳会议完成了四大国预定的调整各国疆界、实现欧洲均势、重建欧洲和平的主要任务。另外,会议还讨论和决定了三个具有一般性的国际问题。第一个是禁止贩卖黑人奴隶。[8]第二个是规定了国际河流航行的“开放”制度。[9]第三个是关于外交人员位次和外交语言的规定。[10](www.daowen.com)
维也纳会议改变了欧洲的政治地图,建立了一个新的领土体系——维也纳体系。它为欧洲大国之间的关系创造了一种政治军事力量的平衡,使欧洲大国在19世纪中管辖的领土有相等的面积。在西欧,战胜国四强对法国的威胁心有余悸,深恐其卷土重来,于是通过增强法国周围国家的实力,以期堵塞法国向外扩张的渠道。以法国为中心,北面成立了由荷兰与比利时合并的荷兰王国;东面,普鲁士获得了莱茵河左岸的领土,符腾堡和巴伐利亚两个德意志小邦的领土也有所增加;东南面,瑞士成为永久中立共和国,撒丁王国又吞并了热那亚。这样就形成了防止法国武力扩张的堤坝。在中欧,出现了德意志邦联,其中普鲁士的实力明显增强;奥地利以其传统威望拥有领导德意志的虚名,但是它的实际扩张方向在意大利。在东欧,俄罗斯的实力进一步膨胀,在领土面积、人口和资源方面都是欧洲列强中的强者。至于英国,其地位比较特殊,在地理上虽然属于欧洲,但是扩张的重点在海外。自从拿破仑战争以来,英国在欧洲国际关系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欧洲大陆均势的维持者。[11]
关于欧洲外交来往的公文,原来是通用拉丁文。自路易十四(1678年与荷兰、西班牙签订《奈梅根和约》时第一次用法文代替拉丁文)以来,由于法国在欧洲国际政治中的优越地位,法语也成为欧洲外交的通用语言。维也纳会议的《最后议定书》秉承这一传统继续使用了法语,但是也明确提出不应把使用这一文字看成先例,各国保留在将来谈判和缔约时使用拉丁文的权利。
(二)对维也纳体系的补充
主张恢复政治均势的维也纳会议政治家都是复辟派,封建王朝的复辟在他们看来是理所当然的。他们承袭18世纪王朝外交的伎俩,把均势原则、正统主义和补偿原则看作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他们不仅无视若干年来法国大革命引起的欧洲各国民族主义的愿望和民主改革的要求,而且把小国的土地和人口当作政治交易的筹码,随意处置。在当时,虽然被压迫民族的正义呼声暂时受到复辟王朝的压制,然而,压制的时间越长,程度越深,民族的反抗力量也就越大。慢慢地,民族主义问题就成了19世纪以来欧洲的一个重大政治问题。[12]
拿破仑百日政变、复辟王朝的反动保守和欧洲民族主义运动的兴起使主导维也纳体系的欧洲四强感到担忧,它们担心法国会东山再起,破坏维也纳会议确定的欧洲疆界,威胁欧洲的和平与安宁。于是为了维护维也纳体系的稳定,它们又先后组建了神圣同盟和四国同盟,作为对维也纳体系的补充。
神圣同盟是由沙皇亚历山大一世受到当时非常流行的基督教神秘主义影响而产生的。1815年9月,俄罗斯、奥地利和普鲁士在巴黎签订了《神圣同盟条约》,规定了三国之间互为兄弟同胞,互相支援帮助的原则。当时除了英国国王、罗马教皇和土耳其苏丹以外,[13]几乎欧洲所有国家的君主包括瑞士总统,为了讨好沙皇或者顺应宗教复兴的潮流,都加入了神圣同盟。神圣同盟是专制君主打着基督教的幌子建立的互助同盟,是对民族民主运动进行绞杀的工具,但并不是一个军事同盟。
1815年11月,第七次反法同盟彻底打败复辟的拿破仑之后,英、俄、普、奥签订了《四国同盟条约》。与空谈基督教教义的神圣同盟不同,四国同盟就是一个军事同盟,它的目的是防止拿破仑及其家族试图重新统治法国,并且具体规定了缔约国的军事义务包括出兵人数。除此以外,四国同盟在外交上还有一个重大创新,这就是提出了“会议外交”这种新的外交途径。它规定缔约国定期开会,由各国君主亲自主持或者由各国大臣任主席,商讨有关共同利益的问题,有点类似于当代的各国首脑会议。这种“会议外交”被认为是19世纪国际和平组织最初的萌芽,也是在和平时期尝试解决重大国际问题的一种有效方式,对人类国际关系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14]
后来,由英、俄、普、奥、法五大国定期开会,处理共同问题和试图取得一致的外交形式又被称作“欧洲协调”(Concert of Europe)。从1818~1822年,欧洲强国根据《四国同盟条约》建立欧洲协调体的尝试先后召开了四次会议。这四次会议也是维也纳体系最初运转的主要表现。
首先是恢复法国大国地位的亚琛会议。路易十八执政时期的法国,封建地主阶级的反动统治很不得人心,但是在首相黎塞留公爵的主持下,法国比较忠诚地履行了第二次《巴黎和约》的各项义务,受到了反法同盟各国的赞许。到1818年,法国已经支付了2/3的战败赔款,并且通过恢复募兵制度拥有了10万新兵,波旁王朝已经有足够的兵力维护自身安全。这个时候如果盟国继续驻军,只会增加法国人民的仇恨。于是,反法同盟决定召开国际会议,早日解决对法国的监护问题。1818年9~11月,英、俄、普、奥、法五国代表在亚琛开会,四国一致同意驻法盟军于12月全部撤出,法国也承诺于1820年11月底之前偿清全部战争赔款。至此,巩固维也纳体系的全部工作宣告结束。随后,法国就提出与四国享有平等政治权利的要求,也就是参加“欧洲协调体”。最初俄奥两国都表示反对,反倒是英国表示支持,因为它担心法国长期被排斥会引发对抗,从而对“欧洲协调体”造成破坏。1818年11月12日,四国代表正式照会黎塞留,邀请法国今后参加大国国际会议,讨论解决有关维持欧洲和平与安全的问题。法国从此获得了与英、俄、普、奥平等的国际地位,欧洲也由四大国控制发展成为五大国控制。
亚琛会议刚刚结束,奥地利首相梅特涅就把目光转向了德意志邦联内部的政治运动。梅特涅是战后欧洲政治的中心人物,他推崇君权神授,主张不仅要对国内的动乱和革命使用武力严酷镇压,而且必须干涉和制止邻国推翻君主的革命运动。本着这样的反动政治思想,梅特涅在奥地利国内及其属地意大利半岛都实行了特务统治,严格控制人民的政治自由。然而令梅特涅没有想到的是,就在他布下天罗地网的意大利半岛上,1820年7月那不勒斯王国爆发了由烧炭党领导的革命运动,并且大有烧遍整个半岛的势头。为了惩罚那不勒斯,1820年10月,在奥属西里西亚的特洛波,梅特涅组织召开了国际会议,亚历山大一世、弗兰茨一世和腓特烈·威廉三世都亲自参加了会议,英法两国只派出了观察员。梅特涅在会上要求对那不勒斯实行武装干涉,俄普两国表示赞成,英法则坚决反对。11月19日,俄、普、奥三国签订《特洛波议定书》,提出了武装干涉别国内政的原则。但是由于英国的坚决反对,会议最终没有采取具体行动。
梅特涅不甘心特洛波会议的失败,1821年1~3月又组织召开了莱巴赫会议。除五大国以外,那不勒斯国王斐迪南一世和意大利诸国的君主都受邀参加了会议。在斐迪南一世和意大利各国君主的要求下,奥地利对那不勒斯和皮蒙特(撒丁王国)的革命运动进行了残酷镇压。然而,镇压并没有扑灭欧洲革命的火焰。1822年10月,在意大利维罗纳城召开的国际会议讨论的主要问题就是武装干涉西班牙革命。这一次,法、俄、普、奥四国都主张武装干涉,只有英国坚决反对。当然,分歧不是基于是否支持革命,而是贪图西班牙的巨大殖民利益。最后,四国不顾英国的反对,由法国出兵镇压了西班牙革命,恢复了斐迪南七世的反动统治。至此,维罗纳会议结束了关于干涉还是不干涉别国内政的国际大辩论,欧洲大国协调体制也随之破裂。神圣同盟国家控制了欧洲大陆的政治,欧洲大国的力量对比开始发生倾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