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俄普奥瓜分波兰的优化措施

俄普奥瓜分波兰的优化措施

时间:2023-07-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普鲁士最先提出了瓜分波兰的倡议。与俄罗斯和普鲁士相比,奥地利对波兰的侵略野心其实是最小的。基于这种考虑,1769年2月普鲁士首先提出了由俄、普、奥三国共同瓜分波兰的建议。俄罗斯当然清楚普、奥两国的真实意图,为了避免陷入外交孤立和阻止奥地利倒向土耳其,它决定接受普鲁士的建议,放弃“保护”波兰的传统政策。1772年8月5日,三国在彼得堡签订瓜分波兰的条约。

俄普奥瓜分波兰的优化措施

1762年彼得三世[25]的妻子叶卡捷琳娜二世[26]出任俄罗斯沙皇。当时的国际形势对俄罗斯推行侵略计划来说空前有利,几个邻国都已经不是俄罗斯的对手。于是,叶卡捷琳娜二世利用这种形势,向南扩张,进行了两次对土耳其的战争,最终打通了进入黑海的出海口;向西扩张,伙同普鲁士、奥地利三次瓜分波兰,合并了乌克兰和白俄罗斯。这一系列战果大大提高了俄罗斯的强国地位。

(一)第一次瓜分波兰

1.背景

波兰建国于10世纪中叶,15、16世纪是最强盛的时期,17世纪中叶以后开始衰落,但是到18世纪中叶时,波兰仍然是一个多民族的欧洲大国,人口有1150万,国土面积有73万平方公里,在欧洲仅次于俄罗斯。尽管国土面积很大,波兰的军事力量却十分薄弱,当时它的三个邻国俄罗斯、普鲁士、奥地利都已经成为欧洲的军事强国,三个国家的总兵力达到80万,与波兰的1万相比,显然是天壤之别。[27]在崇尚实力的国际体系环境中,这三个欧洲强国毫不犹豫地把扩张之手伸向了波兰的辽阔土地。

普鲁士最先提出了瓜分波兰的倡议。普鲁士曾经是波兰的附庸,18世纪才崛起为欧洲强国,但是从领土、人口和财富上看,普鲁士都不及波兰,觊觎波兰的土地也就不足为奇。当然,对波兰威胁最大的邻国并不是普鲁士,而是俄罗斯。波兰是俄罗斯统治欧洲的地理据点,历代俄国君主都竭力削弱和摧毁波兰。两国的斗争由来已久,但是双方力量对比有一个此消彼长的过程。16、17世纪,两国长期交战。17世纪后半期,波兰开始衰落。到了18世纪俄罗斯赢得北方大战后,波兰事实上已经沦为俄罗斯的附庸国。只不过由于当时俄罗斯的扩张目标是波罗的海和黑海,所以并没有立刻采纳普鲁士的瓜分建议,而是对波兰实行了所谓的“保护”政策。

与俄罗斯和普鲁士相比,奥地利对波兰的侵略野心其实是最小的。它当时正忙于应付西面的法国、南面的意大利和东面的土耳其,根本无暇顾及北面。波兰保持混乱和软弱正好符合奥地利对北部边境的安全需要。与此同时,奥地利又不希望俄罗斯过分强大,而且它刚刚在“七年战争”中失去西里西亚,迫切希望得到补偿。于是这个看起来对波兰野心最小的国家,却是后来第一个动手瓜分波兰的侵略者。

2.瓜分过程

1763年10月,波兰国王奥古斯都三世病故。叶卡捷琳娜二世用武力威慑和重金收买的手段把她的情夫波尼亚托夫斯基推上了波兰王位。叶卡捷琳娜二世本来以为这样就可以随意控制波兰,没想到波尼亚托夫斯基并没有任其摆布,而是在波兰国内大胆实行改革,希望革除波兰政治中的两个致命弱点——自由否决权和自由选王制,从而挽救波兰的命运。[28]

所谓“自由否决权”规定,波兰议会的决议只有在一致通过的时候才产生效力,只要有一个议员不同意,议会的议案就不能通过。“自由选王制”则是规定波兰国王必须由这样的议会选举产生。这两个看似民主的规定长期以来却导致波兰的中央政权一直处于瘫痪状态,控制议会的大贵族都忙于争权夺利,根本很难形成一致意见。这两项政治制度事实上也就成为他们互相倾轧,以及邻国干涉波兰内政时的有力工具,因为只要让一名议员改变想法,就可以影响波兰整个国家的决策。这样的国家在面临外敌时自然也很难做出强有力的反应。(www.daowen.com)

1764~1766年,波尼亚托夫斯基促使议会通过了限制自由否决权、扩充军队、整顿财政、发展工商业、改善城市地位等改革法案,企图以此加强中央政权,维护国家独立。这些改革遭到叶卡特琳娜二世的强烈反对。1767年,她命令俄军入侵波兰,并且在波兰国内支持反对改革的大贵族。1767年10月,波兰议会被迫废除了一切革新措施,1768年又通过反动的“根本法”,保留了自由否决权和自由选王制。这种侵略和干涉引起波兰各阶层的奋起反抗。1768年2月,部分波兰天主教贵族在与土耳其接壤的巴尔地区成立同盟组织,并且得到土耳其和法国的支持,开始了武装抗俄的斗争。不过这支武装力量很快就被俄军打败了,俄军在追赶巴尔党人时侵犯了土耳其边境,由此引发了第一次俄土战争(1768~1774年)。

俄罗斯在土耳其战场上所向披靡,很快引起了奥地利的不安,因为这不仅直接威胁到奥地利在巴尔干的利益,而且俄罗斯利用宗教问题干涉波兰,对奥地利境内的东正教徒也是很大的刺激。与此同时,普鲁士也不愿看到俄罗斯过分强大,加之1764年俄普两国订立了同盟条约,普鲁士有义务在对土战争中向俄罗斯提供每年40万卢布的财政援助。普鲁士当然不想长期背负这个重担,而且它还想把东普鲁士与其本土隔离开的那一部分波兰领土趁机兼并过来。基于这种考虑,1769年2月普鲁士首先提出了由俄、普、奥三国共同瓜分波兰的建议。

俄罗斯当然清楚普、奥两国的真实意图,为了避免陷入外交孤立和阻止奥地利倒向土耳其,它决定接受普鲁士的建议,放弃“保护”波兰的传统政策。1772年8月5日,三国在彼得堡签订瓜分波兰的条约。1773年5月,波兰议会被迫批准该条约,接受了被瓜分的命运。根据条约,普鲁士得到3.6万平方公里土地和58万人口;俄罗斯得到9.2万平方公里土地和130万人口;奥地利得到8.3万平方公里土地和265万人口。[29]三国瓜分的总数是波兰领土的30%和人口的35%。瓜分后的波兰只剩下52万平方公里土地和750万人口,[30]而且丧失了北方出海口和南方大片肥沃土地,经济发展受到严重限制,三个侵略者对波兰的包围也更加紧密。

正当叶卡捷琳娜二世的扩张计划顺利进行之时,1773年俄罗斯国内爆发了普加乔夫起义,沙皇只好尽快结束对土耳其的战争。1774年7月,俄土两国缔结《库楚克-凯纳吉和约》。该和约全面满足了俄罗斯的利益诉求,不仅承认俄罗斯商人在黑海地区的最惠国待遇,从而使俄罗斯侵入黑海地区,达到了夺取出海口的主要目的;同时宣布克里木汗国独立,为俄罗斯吞并克里木半岛做好了准备。另外,俄罗斯虽然归还了多瑙河两公国,土耳其却又允许它“维护两公国居民的利益”,并且答应保护东正教教义和教堂。事实证明,第一次俄土战争的结果不仅没有解决两国之间的利益冲突,反而刺激了俄罗斯的侵略胃口。

此后的国际形势对俄罗斯对外扩张更加有利。北美独立战争削弱了英国,国际地位下降的英国处于暂时孤立的境地。法国爆发资产阶级大革命,根本无暇外顾。普奥争夺中欧霸权,俄罗斯成为调停人,某种程度上甚至获得了操纵德意志事务的权力。可以说,当时的欧洲五强中只有俄罗斯不受牵制,能够放手从事扩张。1780年北美独立战争期间,俄罗斯还成功组织了“武装中立同盟”,充分显示了它在当时的显赫国际地位。正是借助这种有利的国际形势,俄罗斯又在1787~1792年发动了第二次俄土战争。尽管这一次战争不如上次进展顺利,特别是遭到英国的反对,还一度引发了“东方危机”,但是最终英国外交失败,俄罗斯仍然取得了黑海北岸地区。1792年1月,俄土缔结《雅西和约》,巩固了俄罗斯在黑海的地位,为它入侵巴尔干奠定了基础。并且,俄罗斯的侵略野心不断膨胀,很快就联合普鲁士、奥地利对波兰进行了第二次、第三次瓜分。

(二)第二次、第三次瓜分波兰

1793年1月,正当以英国为首的欧洲国家忙于组建同盟干涉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时,俄罗斯和普鲁士又对波兰进行了第二次瓜分。在这次瓜分中,俄罗斯得到了25多万平方公里的波兰领土,主要是白俄罗斯和立陶宛的一部分,以及乌克兰的大部分土地。这次瓜分是用武力方式实现的,俄普两国先占领了波兰全境,并且缔结瓜分波兰的《彼得堡协定》,然后又逼迫波兰议会批准该协定。奥地利当时正在对法作战中处境艰难,没能抽身参与入侵波兰,两年后才加入了这次瓜分协定。经过第二次瓜分,波兰的领土已经所剩无几,而侵略者的野心并没有得到满足。

1794年3月,第一次反法同盟与法国激烈交战时,波兰爆发了反抗俄罗斯占领军的民族起义,不幸的是,起义很快就被俄、普、奥三国的优势兵力血腥镇压了。一年后,俄、普、奥三国对波兰进行了第三次瓜分,这一次俄罗斯得到了12多万平方公里的波兰领土,普鲁士得到了5.5万平方公里,奥地利得到了4.7多万平方公里。至此,一个完整的波兰就被三个侵略者肢解了。俄、普、奥的行为充分说明了“实力”是当时国际交往的第一要素,波兰的命运不仅是由于其实力的软弱,恐怕还与其反抗意志和策略有关,与波兰的亡国形成鲜明对比的是,18世纪的北美大陆则通过坚决的武装斗争和有效的外交策略成功摆脱了英国的殖民统治,获得了作为主权国家独立发展的机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