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七次战争
英法两国通过七次战争取代了荷兰和西班牙的西欧强国地位。这七次战争分别是:
1.第一次英荷战争(1652~1653年)
17世纪中期的英国与荷兰发展到针锋相对的地位。1640年英国爆发的资产阶级革命宣告了资本主义制度在英国的确立,其影响不仅局限于英国,而是具有全欧洲意义的,因为它意味着资产阶级所有制对封建所有制的胜利。英国资产阶级早就不满于封建王朝消极退让的对外政策,他们取得政权后,立刻走上了对外扩张的道路,支持资产阶级和新贵族争夺海外殖民地。当时英国在殖民地贸易上的主要对手就是荷兰和西班牙。为了准备未来的战争,英国从1649年起开始加紧建设海军。到1660年,这短短的11年中,一共建造了98艘军舰,加上夺取的别国军舰,英国海军在1660年时已经拥有207艘军舰,并且远征船队都配备了较强的火力,这些为英国争夺海上霸权奠定了物质基础。[8]
荷兰于1581年摆脱西班牙的统治后,国内资本主义经济得到迅速发展。到17世纪中叶,荷兰已经是号称“海上马车夫”的全球贸易强国,拥有商船1.6万艘,吨位相当于英、法、葡、西四国的总和。荷兰利用庞大的商船队和军事力量抢占从非洲到东印度群岛的殖民据点。17世纪中期,[9]欧洲南部与北方国家之间的贸易,以及欧洲与东部世界之间的贸易几乎全部掌握在荷兰人手中。荷兰这种在航海和殖民方面的突出优势与英国的殖民扩张政策直接冲突,两国在海上贸易、争夺殖民地和捕鱼业中的矛盾使双边关系急剧恶化,[10]再加上荷兰在英国内战时期支持国王查理一世和爱尔兰起义者,所以到17世纪中叶,英荷之间的大规模军事冲突已经在所难免。
当时制定和执行英国对外政策的代表人物是克伦威尔,他代表大资产阶级和上层新贵族的利益。1649~1651年,克伦威尔通过远征吞并了爱尔兰和苏格兰,使英国的政治经济实力大大增强,随后就把矛头指向了主要的竞争对手——荷兰。英国对荷兰的基本政策是:“使两个海上强国结成坚固的同盟,几乎合并为一个统一的国家,否则便作殊死斗争,以迫使荷兰承认英国在海上和海上贸易方面的霸权”。[11]1651年2月,英国派出250人组成的庞大外交使团抵达海牙,同荷兰就两国结盟问题进行谈判。英国的目的是通过联合兼并荷兰,而荷兰主张贸易自由、航行自由和捕鱼自由,在世界各地享有与英国人同样的权利。所以双方的谈判最终破裂。在外交努力失败后,英国就转向了经济和军事手段。1651年10月,英国议会通过了由克伦威尔提交的《航海条例》,条例规定,英国的进出口贸易必须用英国的船只或者产品生产国的船只运输。这种规定显然是针对性地打击了主要从事转口贸易的荷兰,所以引起了荷兰的强烈不满。很快双方就进入了战争状态。
从1652年开始,英荷战争在两国海域、地中海、松德海峡[12]和印度洋同时进行。战争开始时荷兰占据上风,但是不久优势就转到了英国一边。英国把全部的税收都用于战争,1653年6月,英国取得了对荷兰的决定性胜利。当然,交战双方都付出了沉重的代价。荷兰被封锁后,粮食和鱼类供应中断,食品价格飞涨,人民怨声载道,所以荷兰被迫首先提出停火谈判。英国因战争而导致国家财政和经济紧张,北苏格兰又掀起了恢复君主专制的运动,这就迫使克伦威尔也同意谈判。
在谈判中,荷兰要求废除《航海条例》,英国坚持奥伦治家族不能在荷兰政府内继续担任职务。谈判持续了一年,最终荷兰做出让步。1654年4月5日,双方缔结了《威斯敏斯特和约》。条约规定荷兰不得与欧洲以外的英国岛屿和殖民地通商,英国也不得与欧洲以外的荷兰岛屿和殖民地通商。这其实等于荷兰被迫承认了《航海条例》,另外荷兰还保证赔偿从1611~1652年给英国东印度公司造成的损失。在条约附加的秘密条款中,荷兰也声明不选举奥伦治亲王为荷兰执政。第一次英荷战争表明,荷兰作为海上大国的地位遭到削弱,英国开始走上争夺海洋霸权的殖民帝国道路。
1654年对克伦威尔来说是对外扩张成果丰硕的一年。这一年英国还通过与瑞典、丹麦的条约,取得了通过松德海峡的权利。同年7月英国又结束了与葡萄牙的战争,签订了《温莎条约》。条约规定英国人在葡萄牙和一切葡萄牙所属领地,享受与葡萄牙商人一样的优惠条件;在陆地、内河以及海上自由贸易,自由进出口,买卖货物的数量不受限制。该条约等于把葡萄牙与其殖民地的全部贸易都让给了英国,可以认为是标志着葡萄牙变为英国附属国的开始。
2.英西战争(1655~1659年)
1654年的扩张成果基本实现了英国谋求的战略和商业利益,接下来殖民地问题就成为英国的首要目标。在这方面英国的主要敌人是西班牙,因西班牙的关系又与法国纠缠在一起。因为,法国在崛起过程中遇到的第一个强敌就是西班牙。
西班牙是第一个承认英国新政权的国家,英西关系本来很友好。但是随着英国对外政策目标的变化,两国的矛盾日益突出起来:首先,在殖民地方面,西班牙控制着欧洲和西半球大量的殖民地,这些殖民地都是英国对外扩张的目标,而西班牙根本就不允许英国商人在其殖民地从事贸易。其次,在宗教问题上,信奉清教的英国与信奉天主教的西班牙势不两立,西班牙的宗教裁判所残酷迫害包括英国清教徒在内的新教教徒。最后,在内政问题上,西班牙开始支持英国的复辟势力。所以第一次英荷战争后,克伦威尔坚决主张与西班牙开战。他认为,法国是欧洲大陆的强国,与法国斗争风险太大;而西班牙处于日益没落的地位,西班牙的殖民地是比较容易到手的战利品。于是在1655年10月,英国对西班牙正式宣战。
3.法西战争(1655~1659年)
英西开战受到了法国的热烈欢迎。“三十年战争”结束时,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已经被战争弄得疲惫不堪,却不肯放弃对欧洲霸权的争夺,因此拒绝在《威斯特伐利亚和约》上签字。它一方面不顾自己的天主教封建国家体制,在欧洲抢先承认了英国的清教资产阶级共和国,以求英国支持其对法作战。另一方面也积极支持法国国内反对专制王权的投石党运动,[13]企图从内部瓦解法国。作为“三十年战争”的最大得益者,法国显然不能让西班牙破坏《威斯特伐利亚和约》建立的欧洲政治格局,更不能容忍西班牙与英国联盟反对法国,并且重建哈布斯堡王朝在欧洲的霸权。本来法国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是反对和敌视的,两国关系曾经一度恶化到战争的边缘。但是为了打败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法国主动让步,于1655年11月签订和约建立了英法联合反对西班牙的同盟,并且也投入到对西班牙的战争中来。
结盟使法国取得很大的军事胜利,也使英国得到了在欧洲大陆的战略据点——敦刻尔克。然而,英法的联盟并不稳固,法国尤其对英国在欧洲大陆站住脚很是不安。1658年9月,克伦威尔去世,法国首先撕毁同盟条约,支持了斯图亚特王朝的复辟。1659年11月,法国又在西班牙节节败退的情况下单独与其签订《比利牛斯条约》,结束了战争。主要内容:一是法国波旁王室与西班牙哈布斯堡王室联姻;二是西班牙向法国割让领土;三是法国赦免叛变贵族孔代亲王。[14]
《比利牛斯条约》不仅大大削弱了西班牙,使其沦落为欧洲二流国家,而且标志着法国在继“三十年战争”打败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之后,又战胜了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从而大大改变了欧洲的政治力量对比,增强了法国争夺欧洲霸权的实力,特别是路易十四与西班牙国王的女儿玛丽·特蕾莎结婚,使法国获得了插手西班牙王位继承问题的机会,为以后波旁王朝取代哈布斯堡王朝在西班牙的统治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4.第二次英荷战争(1665~1667年)
与法国的丰厚收获相比,英国在这几年的战争中却没有得到太大价值的收获。《比利牛斯条约》签订后,英国只好放弃对西班牙的战争。随着斯图亚特王朝于1660年5月在英国复辟,新国王查理二世奉行与天主教国家友好的政策,英国与西班牙也就化敌为友了。接下来,英国把枪口再次对准了荷兰。
复辟的斯图亚特王朝应议会下议院的强烈要求,进一步打击荷兰,扩大在海外的商业利益。1660年,英国颁布新的《航海条例》,内容比1651年的条例更为苛刻。1664年,英国占领了荷兰在北美的殖民地——新阿姆斯特丹,并改名为纽约,接着又进攻荷兰在非洲西海岸的要塞。于是,从1665~1667年又爆发了第二次英荷战争。这次战争得到了英国资产阶级的大力支持,议会拨款600万英镑支持战争。但是开战后不久,英国在军事准备上的不足就暴露出来。结果,英国遭到彻底失败。1667年夏,荷兰消灭了英国在欧洲的舰队,并且把军舰开到泰晤士河口,直接威胁伦敦的安全。英国被迫与荷兰签订了《布雷达和约》。荷兰为了在对法战争中争取英国,主动对英国做了让步,并没有在和约中提出苛刻的要求。《布雷达和约》只规定英国放宽《航海条例》的一些限制,并且退出印度尼西亚,荷兰则把新阿姆斯特丹割让给英国。该条约实际上是重新划分了英荷两国的势力范围。但是两国之间的矛盾并没有消除,所以几年后又爆发了第三次英荷战争,最终彻底确立了英国的欧洲五强地位。
5.法-西“遗产战争”(1667~1668年)
1661年,马扎然去世,路易十四在《比利牛斯条约》形成的有利形势下开始亲政。他不仅忠实推行先辈的霸权政策,而且表现出更大的野心,其首要任务就是夺取西班牙的领地。向西班牙开战的理由是早在缔结《比利牛斯条约》时就准备好的。《比利牛斯条约》促成了路易十四与西班牙公主的婚姻,路易十四自然而然获得了西班牙王位的继承资格。为了不给法国这个机会,西班牙政府答应给公主50万埃古的嫁妆费,要求她放弃王位继承权。马扎然当时答应了西班牙政府的条件,因为他知道西班牙政府根本无力支付这笔钱,等法国需要时,即使不能夺取继承权,至少也可以从西班牙的领地中割取南尼德兰以抵偿嫁妆费。
1665年,西班牙国王腓力四世死后,路易十四抓住机会,以妻子是国王的唯一嫡长女为由向西班牙索取遗产。在对南尼德兰的领土要求遭到拒绝后,法国于1667年向西班牙发动了所谓的“遗产战争”。战争的最初阶段,法国占据优势,但是国际形势很快发生了急剧变化。
刚刚结束第二次战争的英荷两国为了应对路易十四的扩张威胁,与瑞典结成三国同盟出面调停法西冲突。法国担心坚持战争可能会出现的严重国际后果,只好接受调停,于1668年同西班牙签订了《亚琛和约》。野心勃勃的路易十四当然不甘心就此放弃自己的霸权美梦,他把这次挫折归咎于荷兰牵头组建的反法同盟,于是接下来就把战争的矛头转向了荷兰,他相信只要打破三国反法同盟,西班牙就会不攻自破。
6.1672年法、英对荷开战/第三次英荷战争(1672~1678年)
为了孤立荷兰,路易十四首先从英国入手。他认为英国虽然反对法国建立欧洲霸权,但是其扩张的重点在海外。随着英国工商业的发展,资产阶级要求海外扩张的呼声更加强烈,英荷争夺海洋的矛盾并没有因为联合反法而有所缓和,相反进一步尖锐化了。与此同时,复辟的斯图亚特王朝又迫切地需要法国帮助其在英国恢复天主教封建专制统治。这种形势对法国十分有利。
果然,1670年英法签订了《多佛尔密约》,英国答应与法国联合对荷兰作战,法国同意支持查理二世在英国恢复天主教封建专制。有了充分的外交准备,路易十四可以就毫无顾虑地发动了对荷兰的战争。1672年3月,法国大举进攻南尼德兰,很快进入了荷兰内地,直逼阿姆斯特丹。战争一开始,英国就根据《多佛尔密约》支持法国向荷兰宣战。第三次英荷战争也由此爆发。尽管表面上看第三次英荷战争是英国支持法国作战,实际上由于英荷争夺海上霸权的长期矛盾,英国早就准备好了这场战争,法国的要求只是起到催化剂的作用。
两场战争同时进行,英国主要负责海上,法国主要负责陆地。结果,在海上荷兰全力以赴抵挡了英法联合舰队的进攻,双方各有胜负。但是在陆地,法国占了上风,直接威胁到阿姆斯特丹的安全。这种危急局面引起了荷兰群众的不满,他们杀死了领导战争不力的荷兰议长。奥伦治亲王威廉三世趁机夺取了荷兰的政权。威廉三世带领荷兰军民掘开拦洪堤坝,才得以阻止法军的进攻。此后,为了改变对荷兰不利的国际环境,威廉三世又展开了积极的外交攻势。他首先利用波旁王朝与哈布斯堡王朝的矛盾组建反法同盟。奥地利、西班牙、勃兰登堡和其他德意志国家出于对法国扩张的担心很快站在了荷兰一边。
随后,威廉三世又转向英国寻求议和。这时的英国国内一片混乱,资产阶级新贵族控制的议会反对查理二世支持天主教法国对荷兰的战争,拒绝给予财政拨款。《多佛尔密约》的泄露又引起了民众的极大愤怒,纷纷指责国王充当法国的走狗。查理二世迫于国内的强大压力,只好背弃了与法国的盟约,同意与荷兰议和,并且答应把自己的侄女(也就是继他之后的英国国王詹姆斯二世的女儿玛丽)嫁给威廉三世。1674年2月,英国与荷兰签订了单独媾和的《伦敦条约》,荷兰承认英国在欧洲之外夺取的荷兰领土,英国则保证以后不在战争中帮助荷兰的敌人。第三次英荷战争就此宣告结束,荷兰从此一蹶不振,海权彻底丧失,不再是英国的有力竞争者。
7.《奈梅根和约》与法国的欧洲霸权
英国退出同盟后,法国虽然凭借自己强大的经济和军事实力也接连取得了对反法同盟的胜利,但是路易十四已经明显感觉到国际形势对法国越来越不利,战争前景并不乐观。为保住胜利果实,路易十四最终接受了荷兰的谈判请求,1678年8~9月分别与荷兰、西班牙签订了《奈梅根和约》。(www.daowen.com)
《奈梅根和约》是在国际形势不利于法国的前提下签订的,所以法国没有实现对荷战争的原定计划,还向荷兰降低了关税。但是当时欧洲出现的恐法情绪,却使法国能够利用和约尽力扩大自己的实力影响,路易十四用各个击破的外交手段与反法同盟各国分别谈判,最终为法国在欧洲谋取了更多的权益,特别是进一步掠夺了西班牙的领地。此外他还打破当时的国际惯例,第一次用法文代替拉丁文书写国际条约,提高了法国的国际威信。
更为重要的是,《奈梅根和约》大大推进了法国的欧洲霸权政策。路易十四借和约树立法国的欧洲大国地位后,就立即展开了向外扩张领地、建立欧洲霸权的行动。他先是设立所谓的“归并所”,用虚假的法律借口兼并了与法国接壤的德意志领土,然后又利用匈牙利问题,挑起了土耳其反对奥地利的战争,迫使奥地利皇帝为避免两线作战而容忍了法国的兼并行为。与此同时,法国在海外扩张方面也取得了重大进展,不仅在北美和西印度扩大了势力范围,在印度也加强了殖民势力。经过近一个世纪的争夺,法国终于实现了欧洲霸权的梦想。17世纪以来两个封建王朝对峙主宰欧洲的局面已不复存在,波旁王朝取代哈布斯堡王朝独占了欧洲的政治舞台。
(二)奥格斯堡同盟战争
法国的欧洲霸权是通过对外战争、掠夺邻国领土、蹂躏他国主权和采取恐吓欺诈等手段建立起来的。它本身存在不可克服的虚弱因素:一是在国际上树敌过多,缺乏道义上的力量;二是它损害了国内外人民的利益,使欧洲人民饱受战争之苦。而且这时的法国仍然保持着封建政治经济的落后状态,而国际上新的政治经济力量已经蓬勃兴起,所以法国这种旧的力量被取代也是必然的趋势。[15]路易十四的欧洲霸权注定是昙花一现。《奈梅根和约》签订后,路易十四以欧洲霸主自居,耀武扬威,目空一切。一方面继续推行兼并政策,另一方面以天主教领袖自居号令欧洲。1685年,路易十四颁布枫丹白露敕令,取消了亨利四世的《南特敕令》,大量的法国胡格诺教徒被迫逃往欧洲新教国家。
早就不满于路易十四嚣张气焰的新教国家荷兰、瑞典和勃兰登堡很快联合起来,反对法国的政策。当时正陷于对土耳其战争的奥地利也不顾两线作战的危险,积极加入了反法联盟。在它们的发动下,欧洲新教势力纷纷行动起来,备受法国兼并之苦的天主教势力也主动向其靠拢,1686年各方在德意志南部城市奥格斯堡正式成立了反法同盟。1688年“光荣革命”后的英国也成为奥格斯堡同盟的成员,并且由于这时的荷兰执政威廉三世已经同时兼任英国的君主,英国实际上还成了奥格斯堡同盟的首领。这时候,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的英国已经不满足于取代荷兰成为海上强国的地位,开始插手欧洲大陆的事务。于是,英法这两个欧洲新兴强国的矛盾走向公开化、尖锐化,不得不通过战争来一决高下了。
奥格斯堡同盟成立后,法国面临空前的孤立,只有土耳其、沙俄和波兰还与其保持友好关系,然而这几个国家也陷于各自争权夺利的战争中,根本无暇顾及法国的处境。但是,由于刚刚成立的奥格斯堡同盟仅仅实现了外交上包围法国的战略优势,在实力方面并不乐观,其中只有英国和奥地利能与法国抗衡。所以同盟成立的最初两年的多时间里,双方只是处于政治对抗的状态。直到1688年,形势出现了不利于法国的变化。奥地利在对土耳其的战争中占据优势,奥军主力很有可能从东线转向西线。“光荣革命”后的英国由荷兰执政威廉三世兼任君主,英荷两国联合后实力增强。为了阻止这种不利形势的进一步发展,路易十四率先向奥地利宣战,由此拉开了奥格斯堡同盟战争的序幕。
这场战争历时九年(1688~1697年),几乎波及整个欧洲,给交战双方带来了沉重打击。交战各国都陷入了深刻的政治经济危机,国内生产和生活受到严重破坏,人民的反战情绪普遍高涨。双方精疲力竭,但是都没有取得决定性胜利,这时候西班牙国王生命垂危,王位继承问题日益凸显,路易十四早就盼望分得西班牙庞大的殖民遗产,于是开始推动尽快结束奥格斯堡战争。
1696年,在法国的外交活动下,萨伏依[16]首先宣布退出战争。此后,各国的外交官都积极活动。1697年双方在荷兰海牙附近的里斯维克召开和会,最终签订了结束战争的《里斯维克和约》。对法国而言,如果说《奈梅根和约》是法国欧洲霸权鼎盛的标志,那么《里斯维克和约》就是法国欧洲霸权衰落的开始。尽管路易十四也在想方设法扭转这种局面,但是变化了的国际政治格局和欧洲历史发展的总趋势使法国不得不陷入每况愈下的境地。
和约使英国的国际政治地位大大增强。英国海军过去打垮了称雄一时的西班牙、荷兰,现在又粉碎了欧洲霸主法国的舰队,其海上实力已经无人能敌,从此不仅可以放手扩展海上贸易与殖民地,建立自己的海上霸业,而且可以大胆干预欧洲大陆的事务。英国已经上升到欧洲大国的地位,在欧洲政治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对荷兰来说,法国在和约中同意对荷兰商船降低关税,不仅是荷兰对法国商战的胜利,而且为荷兰重振欧洲商务提供了条件。和约不允许法国进入南尼德兰和莱茵兰,允许荷兰在南尼德兰一些地方设防,对保护荷兰的国家安全价值突出。
奥地利是神圣罗马帝国的最后驻地。“三十年战争”结束,奥地利虽然是战败国,但是在威斯特伐利亚和会中,皇帝的首席代表是老练的外交家特劳特曼斯道夫,他在和会中施展纵横捭阖的手段,在极端不利的形势下,为哈布斯堡王朝赢得了最佳的结果,使奥地利领土免遭进一步肢解,把一个较为完整的奥地利保留了下来,这样就保持了奥地利在中欧国家中的地位,使它在以后的欧洲政治中仍然起到比较重要的作用。奥格斯堡战争和里斯维克和谈更是给了奥地利重整旗鼓的机会,一定程度上挽回了它在“三十年战争”中遭到削弱的国际政治地位,使之能够继续以大国身份参与欧洲列强之间的竞争,推行哈布斯堡王朝的扩张计划。而且,和约的签订使奥地利能够摆脱西线战争的牵制,集中兵力加强对土耳其的攻势。结果很快奥地利就把土耳其军队赶出匈牙利,迫使土耳其缔结《卡洛维茨和约》,实现了夺取匈牙利的图谋。
总之,《里斯维克和约》对欧洲国际关系的整体影响是非常突出的。法国主宰欧洲的政治局面已经结束,但是其大国地位并未丧失,只是左右欧洲事务的国家不再是法国一家。英国的地位上升,再加上与荷兰的特殊关系,使其在欧洲取得了首屈一指的政治经济影响。奥地利已经恢复元气,开始积极干预欧洲事务,它不仅在西欧与英、法对峙,而且在东欧与俄、波争霸。整个欧洲的国际关系开始向多极格局发展。[17]
(三)西班牙王位继承战
1.背景
《里斯维克和约》签订后,西班牙国王卡洛斯二世宣告病危,且无男性子嗣继承王位。17世纪末的西班牙虽然已是欧洲的二流国家,但是却拥有封建殖民大国时期掠夺的大片领地,包括一大半的意大利、南尼德兰、美洲的广大地区、非洲西海岸的重要据点,以及各大洋的不少岛屿。于是,西班牙王位继承问题成为欧洲强国争夺的新焦点。
其中,法国对西班牙遗产的野心最大,早在1659年签订《比利牛斯条约》时,马扎然特意安排路易十四与西班牙公主的婚姻,就是为了将来插手西班牙的殖民遗产。现在机会来了,路易十四当然不会错过。为此他不惜草率结束奥格斯堡战争,并且在《里斯维克和约》中对奥地利、西班牙、英国、荷兰都做出了让步,目的就是要换取它们对法国在西班牙王位继承问题上的支持。
然而,这些对手也并不简单。刚刚恢复元气的奥地利认为西班牙王位继承问题的出现简直是天赐良机,如果能控制两个哈布斯堡王朝,就有希望重建欧洲帝国。已经取得海上强国地位的英国正想借机夺取在欧洲大陆的政治优势,而且国内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也迫切需求海外市场,西班牙的广阔领地正好满足英国这种需求。
按照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的王位继承法,在国王死后如果没有男嗣继承,与王朝有婚姻关系的人均享有王位继承权。根据这个规定,当时有权继承西班牙王位的主要有卡洛斯二世的两个外甥和一个侄孙:法国王太子,即路易十四与西班牙公主玛丽·特蕾莎所生的儿子;奥地利皇帝利奥波德一世的二儿子查理大公;巴伐利亚选帝侯的儿子约瑟夫·斐迪南。
三个候选人,加上其他欧洲列强的觊觎,注定了这场王位争夺战的复杂和激烈。其中参与争夺最为积极的还是法国。由于连年战争,法国已经面临严重的财政困难,然而为了重振欧洲霸权,路易十四不惜铤而走险。他采取双管齐下的外交战术,一方面在西班牙宫廷培植亲法势力,控制西班牙政局;另一方面拉拢英国、荷兰,排挤奥地利。路易十四开始时并没有把握获得王位继承权,所以先后两次背着西班牙与英国、荷兰签订了有利于自己的瓜分遗产的条约,但是都因遭到奥地利和西班牙的强烈反对而未能实施。结果到了1700年10月,西班牙宫廷内的亲法势力占了上风,促使国王签署了最后的遗嘱,将王位传给了路易十四的孙子安茹公爵腓力,条件是西班牙和法国永远不能合并。这样一来,法国就面临两种选择,要么维护原来的“瓜分条约”率领其他国家共同瓜分西班牙,要么与其他欧洲国家为敌,独占西班牙的殖民遗产。对于路易十四来说,显然是后者更具有吸引力,如果自己的孙子获得了西班牙王位的继承权,无疑会大大提升他实现重建欧洲霸业目标的可能性。为此,法国不惜再次与多国为敌。1700年11月,卡洛斯二世去世。1701年初,腓力正式接受西班牙王位后,路易十四就违背在遗嘱中的承诺,正式宣布自己的孙子同样有权继承法国的王位。这在事实上就为法国吞并西班牙提供了合法性。不仅如此,路易十四还派兵强行占领了南尼德兰。这些举动立刻遭到了欧洲其他国家的反对。1701年9月,欧洲反法大同盟正式成立,英国、荷兰、奥地利、勃兰登堡都站在了法国的对立面。法奥之间的战争从1701年春天就开始了,1702年英、荷、奥才正式向法国宣战,旷日持久的西班牙王位继承战由此拉开了帷幕。
2.过程和结果
在这次战争中,法国处于空前的孤立地位,除了巴伐利亚名义上支持法国,暗地里听从荷兰以外,法国唯一的盟友就是西班牙,而西班牙的军队又非常脆弱。战争初期(1701年~1704年),法国因为军队训练有素还占据着优势,但是后来就寡不敌众、全面败退了。战争进行到1710年,由于英国内政和外交出现变化,双方有了和谈的契机。首先是英国国内政局发生变化,托利党取代了辉格党的政权,[18]反对英国参与欧陆战争,开始对法国执行妥协政策。其次,沙俄在北方大战中打败了瑞典,威胁到英国在东北欧和波罗的海沿岸的贸易特权,英国急于抽出军队,对付东北欧的不利形势。最后,奥地利皇帝约瑟夫一世去世,新的王位继承人是曾被西班牙国王指定为继承者的查理大公(继位后称查理六世),英国担心其合并西班牙,重建哈布斯堡欧洲大帝国的计划会破坏英国在欧洲大陆的均势政策。
出于这些复杂因素的考虑,英国不想让法国在战争中彻底毁灭,而是希望法国继续平衡奥地利的势力,于是英国开始了与法国的秘密和谈。英国的退出很快影响了战争的局势。反法同盟中最后只剩下奥地利还在坚决对法作战。1713年3月21日~4月11日,在荷兰的乌得勒支城,英国、荷兰、勃兰登堡与法国、西班牙经过和谈,正式签订了结束战争的《乌得勒支和约》。奥地利方面虽然对其他国家的背叛极为不满,并且继续坚持对法作战,但是在力量对比上已经明显不敌法国。1714年3月,奥地利也被迫与法国签订了《拉什塔特和约》,从而宣告了西班牙王位继承战的最后结束。
《乌得勒支和约》、《拉什塔特和约》以及1713年~1715年英国、荷兰、奥地利签订的《界防条约》都属于《乌得勒支和约》体系,统称为《乌得勒支和约》。条约承认了安茹公爵对西班牙王位和海外殖民遗产的继承权,但是要求他放弃对法国王位的继承,这样就保证了法国不会吞并西班牙。此外,参战各国还瓜分了西班牙在欧洲的殖民利益。值得强调的是,《乌得勒支和约》第一次将“均势”(balance of power)这个概念正式写进了条约,明确了威斯特伐利亚体系时期的一项基本国际交往规则,这在国际关系发展史上无疑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3.影响
总体看来,西班牙王位继承战改变了欧洲国家的力量分配,形成了欧洲国际关系的新格局,也就是新的大陆均势。其中英国是最大的得益者,不仅从法国、西班牙获取了在陆地、海洋和殖民地的许多特权,大大增强了在北美、地中海以及欧洲的势力,而且进一步提高了在国际舞台的政治影响,使英国一跃成为世界头等强国。
与英国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法国的欧洲霸权地位遭到了进一步削弱,它的一些重要殖民地和海上贸易权利被迫让给了英国,它企图占领的西班牙领地也被奥地利夺走。法国虽然是最早崛起的欧洲强国,但是其不可一世的霸权地位却没有维持长久。
需要注意的是,西班牙王位继承战除成就了英国以外,还成就了另外两个欧洲强国——奥地利和普鲁士。奥地利在“三十年战争”后由于外交家特劳特曼斯道夫的努力保证了国家领土的完整,经过奥格斯堡战争,奥地利大大恢复了元气,开始积极干预欧洲大陆事务。现在又通过王位继承战得到了西班牙的欧洲属地南尼德兰和意大利的一些领土,这样不仅加强了它在欧洲大陆上的势力,而且打通了海上通道,取得了进入地中海的权利。接下来,奥地利就卷入了争夺中欧霸权的角逐。
与奥地利对阵的是另一个新兴的欧洲强国普鲁士。普鲁士的前身是“三十年战争”后发展起来的一个德意志诸侯国——勃兰登堡,《威斯特伐利亚和约》不仅使勃兰登堡的领地得到扩大,而且由于欧洲商道由北意大利和西班牙转移到波罗的海和北海沿岸,勃兰登堡又凭借其地理位置的优势很快发展了经济,形成了一种叫作“容克地主经济”的发展模式。容克地主不仅是经济的主宰者,而且还是地方政权的执行者,这种发展模式大大增强了勃兰登堡的政治经济实力。依仗这种实力,勃兰登堡积极参与欧洲各国之间的争斗,慢慢就在欧洲国际事务中获得了一席之地。到西班牙王位继承战爆发时,勃兰登堡又以获得承认为“普鲁士王国”为条件参加了战争,从而实现了崛起的宏图大志。《乌得勒支和约》最终承认勃兰登堡选帝侯腓特烈为普鲁士国王,称为腓特烈一世,并且分给他土地,这样就肯定了普鲁士作为一个独立主权国家的存在。获得国际承认的普鲁士不断加强容克地主的专制统治和军事力量。到腓特烈二世统治时期,拥有20万军队和推行军国主义政策的普鲁士已经成为与奥地利争夺德意志霸权的有力竞争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