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三十年战争的起因及优化方案

三十年战争的起因及优化方案

时间:2023-07-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政治背景“三十年战争”的爆发并非偶然,而是德意志内部各邦矛盾及其诸多邻国利害关系日趋激化的结果。黎塞留担任法国宰相期间,正值“三十年战争”。他先是支持瑞典、荷兰等新教国家与哈布斯堡王室统治下的神圣罗马帝国作战,后来又直接将法国引入战争,成为“三十年战争”第四阶段的主要国家之一。

三十年战争的起因及优化方案

(一)政治背景

“三十年战争”的爆发并非偶然,而是德意志内部各邦矛盾及其诸多邻国利害关系日趋激化的结果。16世纪上半叶,“地理大发现”使欧洲商业航路转向了大西洋,德意志的经济随着地中海贸易的衰落而走向萧条。政治上,宗教改革使德意志诸侯的势力不断增长,削弱了神圣罗马帝国[1]皇帝的权力。与此同时,诸侯之间争斗不已,各邦都得不到安宁。1555年《奥格斯堡宗教和约》签订后,新教天主教诸侯几乎势均力敌,而且诸侯与皇帝之间也矛盾重重。皇帝虽然无力控制整个帝国,但是仍然统治着奥地利和波西米亚[2]。奥地利哈布斯堡王室的直接领地在德意志各邦中版图最大,它的旁支还统治着西班牙。皇帝力图实行中央集权,以限制新教诸侯。天主教诸侯在宗教上和皇帝一致,但是反对中央集权,它们企图在反新教斗争中扩大自己的势力。17世纪初,由于皇帝鲁道夫二世企图用武力约束新教诸侯,德意志分裂为两个敌对集团,即天主教同盟和新教同盟。当德意志新教同盟与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矛盾尖锐化时,斗争的格局已经不再是德意志境内的问题了,斗争的性质也不再是一个纯粹的宗教问题。德意志周边一批势力不断扩大的国家为了各自的利益都不能坐视神圣罗马帝国和哈布斯堡王室对德意志新教同盟的镇压。教皇、皇帝和西班牙支持天主教同盟;法国、英国、荷兰、瑞典支持新教同盟。这样一来,原本是局限于德意志境内的斗争就演变成了一场国际争端。

斗争双方各国的基本情况是:

支持天主教同盟的西班牙,在16世纪中叶以前是欧洲的一个大国。作为开辟新航路的先锋之一,它的军事力量在陆地超过法国,在海洋超过英国。然而从16世纪中叶起,西班牙的经济开始衰退。这种衰退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封建统治阶级虽然从美洲掠夺了大量的金银,但是并不关心本国经济的发展。其次,商人一味地运销外国的廉价商品,毫不注意对本国制造业的保护。另外,贵族和富豪大量采购外来的奢侈品和高级手工艺品,对国内经济的影响也很大。所以到17世纪初时,西班牙的工农业都已经十分萧条。加上连年对外征战,耗尽了国力。1588年,“无敌舰队”被英国击溃,西班牙的海上力量又大为削弱,其属地尼德兰北部七省的独立,更使它在政治和经济上受到沉重打击。从此,西班牙的国际地位每况愈下,除了奥地利的支持,西班牙几乎受到欧洲所有主要国家的敌视和挑战。

与西班牙相对立,支持新教同盟的国家包括:

法国,在欧洲大陆长期处于被哈布斯堡家族三面包围的境地。为了改变这种险恶的外部环境,法国一直在寻找机会。1589年,波旁王朝的第一位君主亨利四世登基后,法国开始在与哈布斯堡王室的争斗中扩张自己的大国地位。亨利四世努力安定国内矛盾,通过1598年颁布的《南特敕令》平息了胡格诺教徒(属新教中的加尔文宗)与天主教徒的积怨,又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恢复经济,在外交上则以打击哈布斯堡王室作为法国的主要目标。1610年,亨利四世遇刺身亡。继他之后真正控制政局的是当时法国国王路易十三(1610~1643年执政)的宰相——红衣主教黎塞留(1624~1642年在任)。他的著名政治主张就是:“国家利益高于一切”。对外关系方面,黎塞留继承了亨利四世的政策,全力打击哈布斯堡王室。黎塞留担任法国宰相期间,正值“三十年战争”。他先是支持瑞典、荷兰等新教国家与哈布斯堡王室统治下的神圣罗马帝国作战,后来又直接将法国引入战争,成为“三十年战争”第四阶段的主要国家之一。由于亨利四世和路易十三两代国王的对外政策符合法国资产阶级的利益,本来已经动摇的法国王权转而稳定下来。

英国,16世纪后半期已经基本结束了国内政治中因宗教原因引起的社会大动荡。伊丽莎白一世女王(1558~1603年执政)在英国实行了一场自上而下的宗教改革,宣布国王对宗教事务的至尊地位,建立了脱离罗马教廷的英国国教会。与此同时,伊丽莎白也拒绝与西班牙哈布斯堡王室联姻,没有让哈布斯堡王室的政治势力渗入英国。16、17世纪之交,英国的资本主义已经相当发达,工商业比较繁荣,除了在西欧和波罗的海沿岸各国大力经营外,对外贸易已经到达了北美、非洲、印度和远东。1588年,英国在海战中击败了称雄一世的西班牙“无敌舰队”,第一次向世界显示了自己作为未来海洋大国的潜力。1603年,英格兰与苏格兰正式联合,取得了政治上的进一步统一。但是,伊丽莎白一世女王去世后,英国进入斯图亚特王朝的詹姆斯一世统治时期,国王与议会之间围绕财政问题的冲突不断加剧,一直延续了40年,冲突达到无法调和的程度时就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所以,由于国内政治的原因,英国虽然在“三十年战争”中站在新教同盟一边支持法国、荷兰,以反对自己的首要敌人西班牙,但是它并没有充当战争的主角,也没有派代表参加威斯特伐利亚和会。

荷兰,原是尼德兰王国的一部分,16世纪中期以后一直处于西班牙的统治之下。在西班牙统治时期,尼德兰的资本主义已经产生,工商业也很发达,尤其是荷兰省发展最快。经过尼德兰资产阶级革命,北方各省于1581年成立联省共和国。在共和国中,荷兰省提供全国57%的财政开支,又是全国的政治中心,因此联省共和国也称荷兰共和国。荷兰不仅在宗教上与神圣罗马帝国和西班牙不同,而且在政治上同它们有很深的矛盾。又因为在反对西班牙的斗争中,曾在外交上得到英法等国的支持,所以荷兰在“三十年战争”中与英法的关系比较密切,选择站在英法一边反对天主教同盟国家。但是,由于本国缺少地面部队,荷兰在反对西班牙哈布斯堡家族的长期斗争中,主要的斗争方式就是靠财政力量征募外国雇佣军和向外国联盟者提供津贴。

丹麦,原本是与瑞典、挪威三方联盟的统治者。1523年瑞典重获独立后,只剩挪威还处于丹麦的统治之下。1588年,克里斯蒂安四世(1588~1648年执政)出任丹麦—挪威王国的国王,对内采取了一系列发展经济的措施,对外企图再次征服瑞典和夺取北德意志的若干主教区,并为此目的卷入了“三十年战争”。

瑞典,长期以来为夺取波罗的海的霸权而与邻国交恶,并多次发生战争。1611~1613年在与丹麦的战争中,瑞典被迫放弃了对波罗的海和北海地区的领土要求。但是1614~1615年对俄国的战争却给瑞典带来了转机。在国王古斯塔夫·阿道夫二世(1611~1632年执政)的亲自指挥,以及荷兰和德意志新教诸侯的支持下,瑞典大获全胜,1617年俄国被迫割地赔款。瑞典占领了芬兰湾东岸的大片土地,不仅阻止了俄国抵达波罗的海的出海口,并且用俄国的赔款从丹麦手中赎回了被租借的领地。瑞典由此控制了波罗的海的航行权,经济和军事实力大大增强,但是也因此与濒临波罗的海的德意志北部各诸侯国产生了矛盾,随着矛盾的加剧,瑞典也投入了“三十年战争”。

沙皇俄国,1547年伊凡四世(1547~1584年执政)自称沙皇,为这个封建农奴制君主专制国家确立了对外扩张政策。为解决商道和出海口问题,沙俄多次卷入争夺波罗的海的战争,多次与立窝尼亚(位于现在的爱沙尼亚和拉脱维亚两国)、波兰、立陶宛、瑞典和丹麦等国发生矛盾和冲突,但是都没有取得成功。

波兰,是东欧的一个多民族农奴制大国。新航路开辟后,由于欧洲商路的改道,波兰的外贸也受到影响。1569年波兰通过缔约正式合并了立陶宛,成为波兰-立陶宛王国。16世纪后期,波兰妄图向东扩张,从而与西进的沙俄发生了冲突。当时的哈布斯堡王朝把波兰看作是东欧的前哨,所以奥地利和西班牙用现金和雇佣兵支持波兰与沙俄的战争。

总之,在16~17世纪之交的风云变幻中,欧洲各国都从本国国情、利害关系以及所追求的战略目标出发,或在欧洲大陆争夺地区性霸权,或在海外加紧扩张殖民势力,或因利害冲突而相互交恶,或因利益相近而寻求结盟。这一时期,封建王朝的利益和封建贵族的贪欲虽然对国家的外交政策起着重要作用,但是热衷于掠夺新市场、争夺殖民地和保持本国贸易优势的新兴资产阶级也施加了越来越有力的影响。当“三十年战争”爆发后,虽然各国在不同阶段的态度和决策不同,但是为了扩张领土和争夺霸权,几乎所有欧洲的主要国家都先后卷入,从而演变成为近代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欧洲战争。[3](www.daowen.com)

(二)直接原因

16世纪,欧洲的封建制度开始解体,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日益发展,民族国家也逐步形成,以教皇为首的罗马天主教会和其神权统治体制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阻力。因为罗马天主教会是欧洲封建制度的国际中心,它把整个封建的西欧联合成了一个大的政治体系,所以要摧毁封建制度,就必须先摧毁这个所谓的神圣中心。于是,16世纪的欧洲形成了几乎波及整个大陆的“宗教改革运动”,许多新的政治学说和思潮也纷纷出现。

第一批宗教改革者来自德意志和讲德语的瑞士地区,代表人物是马丁·路德(1483~1546年),他于1517年创立了路德教。其主要信条是:①认为教徒只凭借信仰就可以得救,不需要教士来充当信仰的中间人;②强调《圣经》就是权威,反对教皇对各国宗教事务的限制与干涉;③反对教阶制和繁杂的宗教仪式。[4]路德教剥夺了教皇和教士作为上帝代言人的特殊地位,动摇了罗马教会的基础,但是深受普通市民、新兴资产阶级和世俗诸侯的欢迎,所以发展很快,传播范围很广。

继路德教之后,1541年在瑞士又出现了新教的另一支——加尔文教,由法国人约翰·加尔文(1509~1564年)创立,其宗教信条与路德教相似,而且进一步提出了允许经营致富和借贷获利的主张,所以特别适合新兴资产阶级激进派的需要,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甚至在一些国家取代了路德教的地位。

16世纪,英国王室为加强专制统治,自上而下地进行了宗教改革,直接建立了脱离罗马教廷的英国国教会。但是,由于英国宗教改革在教义和教仪方面很不彻底,在英国很快又出现了倾向于加尔文教的更加激进的清教徒运动。

以上这些新教势力对欧洲政治体制产生了很大影响,其中影响最大的就是路德教。路德教在德意志形成了与天主教分庭抗礼的局面,并最终引发了“三十年战争”。1555年,德意志新教徒与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查理五世(1519~1556年执政)缔结了《奥格斯堡宗教和约》,以帝国法律的形式结束了天主教一统德意志的局面,确定了路德教与天主教的平等地位;根据“教随国定”原则,各邦诸侯在其领土内享有决定本人及其臣民宗教信仰的权力,德意志诸侯由此扩大了政治和宗教权势。但是,和约留下的很多悬案为后来的冲突埋下了隐患。新教诸侯与天主教诸侯为扩充各自的领地展开了长期的激烈斗争。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为增强权力也支持天主教徒反对新教徒,激化了双方的矛盾。最终在德意志出现了两大敌对集团:新教同盟和天主教同盟。

1608年,德意志新教诸侯结成了以普法尔茨(巴拉丁)选帝侯[5]腓特烈四世(1574~1610年执政)为首领的新教联盟。新教联盟得到了丹麦、法国、英国、瑞典、沙俄以及荷兰等反对哈布斯堡家族统治或扩张的封建专制国家的支持。1609年,德意志天主教诸侯以及小封建主建立了与新教联盟对抗的天主教同盟,这是一个以巴伐利亚公爵马克西米利安一世(1597~1651年执政)为首领的政治、军事同盟,他们得到了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罗马教廷和西班牙的支持。

这两大敌对集团很快形成了剑拔弩张的局面,加上邻国的挑拨,形势更加紧张和复杂,加速了欧洲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国际战争的到来。

(三)导火线——“掷出窗外事件”

“三十年战争”是由奥地利哈布斯堡家族对波西米亚新教徒实行镇压政策而引起的。波西米亚是奥地利哈布斯堡家族统治下的一块富庶地区,对神圣罗马帝国来说至关重要。神圣罗马帝国不仅每年从波西米亚征收大量岁入,而且波西米亚的国王还是七位具有资格选举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选帝侯之一。正是由于其突出的经济与政治重要性,神圣罗马帝国一直极力保持天主教势力在波西米亚的统治地位,最终激起了波西米亚的反抗。

自1526年波西米亚并入德意志版图以来,神圣罗马帝国哈布斯堡王朝皇帝斐迪南一世(1556~1564年执政)及其继承者都对波西米亚新教徒采取软硬兼施的手段极力压制和迫害,双方的矛盾不断激化。在马提亚(1612~1619年)执政后期,这种矛盾终于爆发。1618年5月23日,愤怒的新教徒手持铁棍长矛冲入王宫。按照古老的惩罚叛徒的习惯,他们把国王派来的两名天主教徒钦差从20多米高的窗户扔出屋外,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掷出窗外事件”。该事件成为“三十年战争”的导火线,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借此大造舆论,决定以武力征服波西米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