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主要对当代泰华文学发展的轨迹和整体发展脉络进行描述与分析。
本文将上述征文活动按照不同的历史时期进行了简单的划分。这里以每十年为一个分段。从举办征文比赛的频率上不难看出,1980—1999年举办活动较为频繁,1990—1999年达至高潮,甚至出现了1989—1999年连续举办两次同一文体类型的征文比赛的情况。而与20世纪90年代的征文比赛热潮相比,21世纪最初十年里的征文比赛较少。进入第二个十年后,征文活动再次繁荣起来。由图1中的趋势线可以看出,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文学评奖活动次数呈现平稳下沉的趋势。
图1 不同年份举办征文比赛频率图
根据上述图表的数据,接下来本文试图回答如下问题。
1.征文比赛在20世纪90年代出现高潮的原因
首先,考虑到文学外部因素,即泰国本土的社会政治环境较为宽松。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华文环境一直处于稳定而自由的发展状态。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泰国的政治经济出现新局面:政治稳定,自由民主空气得到改善,直接促进国家经济迅速发展。同时,与中国的睦邻关系也有了长足的进展。继1975年中泰建交之后,双方领导人的国事访问日渐增多。在国际问题上,相互间的合作也日益密切和加强。这一氛围一直延续至20世纪90年代,为泰华文学的发展提供了有益的生长空间。值得一提的是,中泰之间的睦邻关系也为华商华资的融入提供了十分有益的发展机遇。鉴于泰华文坛的诸多主力作家的身份大都“亦商亦文”,且各种征文比赛对资金投入具有较高要求,宽松而稳定的社会环境也使华商实现自身发展,从而为征文比赛的活跃提供充足的资金后盾。
其次,20世纪八九十年代期间,泰华文学具有较高的活跃度。这主要体现在文学刊物的出版风靡一时,新的文学团体的出现以及华文文学的国际交流频繁。这种活跃度显然会对激发创作者们的写作热情起到积极影响。
最后,一些“新移民”的融入和留中学生的参与,为20世纪90年代的泰华文坛贡献了重要的写作力量。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泰国出现第三次“移民潮”,这使得在泰国用汉语书写、记录事件、表达情感的写作队伍得以扩展。20世纪90年代初至21世纪到中国留学的学生,也写了一些文学作品。这些无疑为20世纪90年代的泰华文坛准备了人才资源。
这样一来,不论是“财力”还是“才力”、内部还是外部,种种条件都为泰华文坛的征文比赛在20世纪90年代出现高潮做了铺垫。
2.征文比赛数量出现下滑的原因
在讨论频率的下滑之前,本文需要指出,这一下滑趋势是一个需要正视的现象。征文比赛的举办次数进入到21世纪有减少之势,基本上属于一种正常的波动,侧面反映出泰华文学在这四十年来的发展动态。
造成频率下滑的因素很大一部分在于创作人才为文坛提供的延续力量不足。尽管就目前的文坛局势来看,作家队伍尚未出现明显的“断层”,但是在创作力量上则存在明显的“青黄不接”(temporary shortage)现象。(www.daowen.com)
20世纪80年代中期,这批投笔从商的作家又多数“归队”,加上有一批从中国学成归来的作者,还有从中国聘请来的教授、专家、教师以及在泰留居较久的“新唐”,构成了泰华作家队伍。不过,在这作家群中,60岁以上的人占相当的比例,越来越面临着青黄不接、后继乏人的问题。
泰华作家的整体创作力量由于作家日渐高龄化、新老作家交替、开辟新的创作文体等问题受到了一定削弱,在征文比赛的推广和反响上难免会受到影响。
此外,在写作人才的培养上出现了断裂。在新老作家交替的这段时期内,特别是新旧世纪交接时期,新作家群的培养上出现了一定程度的“真空”。21世纪初日益蓬勃发展起来的华文教育尚处于起步阶段。“国际汉语教师中国志愿者”计划于2004年3月26日由中国教育部批准正式实施,为被录取的志愿教师进行业务强化及外事培训,从而保证了有质量、有计划地向泰国输出华文教育师资。而此前的华文教育提供的大都是基础性的文字识读教育,华文教师亦水平有限,且泰国教育部将这类学校列为职业专科学校。因此,不论是在教学水平还是人才培养方向上,这一阶段的华文教育都难以为华文写作提供有力支撑。
这样一来,华文作为一种少数族群语言的孤立性明显,而无法成为独立的创作型写作用语,势必会对泰华文学的人才输入产生影响。反映到征文比赛当中,则难免会出现21世纪初的两次征文比赛征文时间长(超过原定时间)、征文数量较少的现象。另外,泰华文坛中创作人才与文学活动的组织者基本重合,也会对21世纪初的征文比赛频率降低产生一定影响。
尽管从征文比赛的举办频率走向上来看,这一时期的泰华文学进入了一个发展上的瓶颈期,但同时也是一个探索发展期,一个激发泰华文坛为着实现自身延续而进行探索和调整的时期。作家们试图为泰华文学找到一条新的生长道路,即开启以微型小说创作为主流的发展方向。
3.趋势保持平稳的原因
对于业已发展近百年的泰华文学来说,文学的创作手法始终未出现较为明显的突破,而是一直几乎保持了近百年来的现实主义写作传统。从长篇小说《三聘姑娘》(陈仃著)、《风雨耀华力》,再到司马攻、梦莉的散文,实际上泰华文学在写作方法上始终保持了一种平稳而节制的写作风格,即通过写实来抒发自我情感。而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征文比赛活动,由获奖作品可管窥出,写实与抒情仍然占据泰华文坛的主流地位。这种保持近百年而不变的写作传统在减少文坛自身的波动以及对抗外界动荡的政治环境上起到了一定的支撑作用。
这里需要指明的是,泰华文学的兴衰与中泰两国的政治交流有着密切的联系。一旦两国外交政策出现变化,便会直接影响泰华文学的发展与延续。譬如銮披汶政府在1939—1942年期间,为迎合日本帝国主义需要,共颁布了12个“国民条例”通告,开展“泰化”运动,推行白色恐怖和排华政策,泰华文学一度陷入低谷期。而抗战胜利后,进步力量壮大,浩浩荡荡的青年作家队伍成为复苏时期的主力军。到了20世纪80年代,泰国政治稳定,自由民主空气得到改善,直接促进国家经济迅速发展。经济上,华资华商的涌入使华语和华文的影响力更加扩大,从而使中华文化在泰国政治经济的发展中所处的地位更加重要。泰国的政治、经济环境的大改善,推动着华文教育和华文创作的需求,有力地促进华文文学从20世纪70年代的逆境中摆脱出来步入顺境。
于是,尽管泰华文坛经常需要应对上述的外界环境而不得不进行自我调整和压缩,但内部已经形成了一种由写实和抒情为表现方式的写作惯性,而这种稳固的内部结构在起到凝结作用的同时还保证了泰华文学的“低空运转”,即凭借写实和抒情两种方式支撑起几十年来的华文文学写作,尽管没有形式上的创新与突破,但对于维持自身生命力的延续上起到了积极作用。
就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征文比赛举办频率来看,在近四十年内,基本上可以清晰地划分为20世纪的高潮阶段和21世纪的回落阶段。为何会出现这一泾渭分明的现象呢?实际上,如果我们将这四十年放回到泰华文学的近百年来的整体发展脉络中,单就举办征文比赛这一文学活动来看,21世纪所举办的文学评奖活动频率依旧是可观的。20世纪在80年代之前所举办的重要征文比赛为,1960—1961年,《世界日报》先后主办的两届青年文艺金牌征文比赛,以及1975年《新中原报》的“大众文艺”版在魏登支持下所举办的“泰华金笔奖文艺比赛”。从中不难看出,尽管21世纪征文比赛在举办频率上出现回落现象,但依然保持了较高的文学活跃度。而通过征文比赛的方式来为泰华文学争取生存空间,可以视为泰华文学在这四十年内的突出特征。
在此局势之下,泰华文坛在近四十年内依然保持了平稳的征文活动举办频率,首先,小说与散文这两种文体作为文学中的基本文体,具有普遍的号召力;其次,除征文比赛之外,诸如举办国际华文研讨会与文艺训练营等文学活动也为文坛注入了强心剂,为征文比赛的文学环境增强了热度;最后,90年代以后泰华文坛开始进入文体多元化阶段,微小说与闪小说的加入,促进了文坛的文体更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