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中国武侠小说在泰国传播的历程

中国武侠小说在泰国传播的历程

时间:2023-07-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国武侠小说在泰国的传播可以分为三个时期:早期、中期和近期。”[9]中国武侠小说泰译的第一个阶段是1867年曼谷王朝四世王时期《水浒传》的泰译开始,直到1957年。泰国的第二次“武侠小说热”,开始于1957年,延续近半个世纪,一直到20世纪末,这是中国武侠小说泰译的第二阶段。《玉龙》开启了港台“新派武侠小说”泰译的历史新阶段。比泰译本更早一些时间,中国武侠小说就已经在泰国的华文报纸上连载并引起华人读者群的轰动。

中国武侠小说在泰国传播的历程

“中国武侠小说在泰国的传播可以分为三个时期:早期(1957年之前)、中期(繁荣期1957—2000年)和近期(2000年至今)。”[9]

中国武侠小说泰译的第一个阶段是1867年曼谷王朝四世王时期《水浒传》的泰译开始,直到1957年。

泰国曼谷王朝的历代君主都很欣赏中国古代白话小说,尤其是以《三国演义》为代表的中国的历史演义小说。曼谷王朝一世王帕·佛陀约华·朱拉洛(Phra Phutthayotfa Chulalok)文韬武略,出于其对文学的兴趣和借鉴中国古代政治军事外交智慧的需要,任命其财政大臣、诗人昭帕耶康(浑)[Chao Phya Phra Klang(Hon)]主持翻译《三国演义》,译者实是泰籍华人乃汉。泰文翻译本《三国》,全书4册,1802年翻译完成(一说为1805年或1806年),1865年在曼谷印刷出版,流传至今。曼谷一世王时期还任命王侄莫帕叻差汪郎主持翻译《西汉通俗演义》,泰译本为《西汉》,译稿完成于1806年,全书2册,在曼谷首次出版发行是在1874年。

中国武侠小说泰译开始于泰国曼谷王朝玛哈·蒙固四世王时期的《水浒传》(泰译本为《宋江》)。这一部中国古典文学史上最著名的英雄传奇由颂德·昭帕耶·巴隆·玛哈·希·苏里亚翁(Somdet Chaophraya Borom Maha Sri Suriyawongse)主持翻译,1867年译成,共5册,1879年公开出版发行。此后,在1921年至1945年间,武侠小说《七侠五义》被翻译刊登在《暹罗报》上。

据黄汉坤在其博士论文《中国古代小说在泰国的传播与影响》中的统计,截止到2006年,中国古代小说翻译为泰文的已有60部,其中36部历史小说、9部侠义公案小说、7部神怪小说、4部世情小说、1部传奇小说、3部白话短篇小说集[10]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翻译为泰文的侠义公案小说主要有《水浒传》《龙图公案》与《七侠五义》。这三部中国古代小说,尤其是前两部,有着不同版本的泰文译本,是中国古代武侠小说被翻译成泰文的主要作品。

20世纪初,曼谷王朝六世王瓦栖拉兀(Vajiravudh)在位期间(1910—1925年),西方思想文化大规模传入泰国,译介西方文学名著成为一时之盛,中国文学作品的泰译本开始明显减少。六世王统治后期,“西洋小说热”开始落潮,泰译中国小说再度受到泰国读者欢迎,这突出表现为泰国曼谷的各家报纸竞相刊登泰译的中国历史通俗小说。20世纪30年代,泰译的中国武侠小说在《国柱日报》连载,深受泰国读者欢迎。1932年整年连载的泰译中国小说有《金瓶梅》《梁红玉》《红莲寺》等,译者主要是泰籍华人陈燕英(尼·古拉玛罗希Nian Kurmarohita)。陈燕英在该报开设“中国小说”专栏,刊登泰译《白蛇传》《杨贵妃》,并开始重译《水浒传》。

泰国华人社会长期以来热衷于中国武侠小说,各种中文武侠小说辗转流传在华侨华人之间,于20世纪30年代中国上海拍摄的《关东大侠》《女镖师》《火烧红莲寺》等武侠电影,也在曼谷和外府的电影院热映,激起第一波中国武侠小说热潮。

泰国的第二次“武侠小说热”,开始于1957年,延续近半个世纪,一直到20世纪末,这是中国武侠小说泰译的第二阶段。第二阶段时间持久的武侠小说热潮形成的原因主要是金庸等中国新派武侠小说家优秀作品的巨大魅力。(www.daowen.com)

泰国翻译的第一部“新派武侠小说”是金庸先生创作的《射雕英雄传》,译者是针隆·披拿卡(Chamlong Pitnaka),泰译本名为《玉龙》,于1958年由曼谷出版社初版,一经问世就在泰国读者中引发巨大的热潮,书店一时间门庭若市,初版很快就售罄。《玉龙》开启了港台“新派武侠小说”泰译的历史新阶段。《神雕侠侣》在泰国翻译为《玉龙2》,而《倚天屠龙记》则被翻译为《玉龙3》,“射雕(玉龙)三部曲”在泰国受到读者空前的欢迎,引发泰国读书界的“金庸热”。

在针隆·披拿卡之后,泰国又涌现出梭·洛顺通(Sao Lertsunthon)、波·皮仑(Pho Pirun)、奥·邑蒂蓬(Ao Itthiphon)、奥·纳曼伦(Ao Namanrun)、努·诺帕叻(N Nopparat),这些翻译家在奔集出版社、帕潘松出版社、版纳康出版社、创作教育出版社、沙炎沙泊出版社、玛滴聪出版社和布拉帕出版社等泰国出版机构的合作支持下,翻译了大量的中国武侠小说。这些泰国翻译家和出版社主要选择港台最著名的十位武侠小说作家(如金庸、梁羽生、古龙等)的作品来进行翻译。上述翻译家中比较年轻的奥·纳曼伦、努·诺帕叻,喜欢台湾的武侠作家古龙。可是在泰国,最受欢迎、影响最大的武侠小说家还得说是金庸。他的作品如《书剑恩仇录》《碧血剑》《雪山飞狐》《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飞狐外传》《白马啸西风》《鸳鸯刀》《连城诀》《倚天屠龙记》《天龙八部》《侠客行》《笑傲江湖》《鹿鼎记》等都被翻译为泰文,并且深受泰国读者喜爱。直到1964年,金庸的每部武侠小说都有了泰译本。武侠小说除了金庸小说以外,梁羽生、古龙的作品也有很多泰译本,但远远比不上金庸小说的普及程度。梁羽生的《萍踪侠影》以及古龙的《流星·蝴蝶·剑》《绝代双骄》《侠盗楚留香》《萧十一郎》《多情剑客无情剑》《欢乐英雄》《七种武器》《陆小凤》《小李飞刀》等的泰译本也是泰国脍炙人口的畅销书。

比泰译本更早一些时间,中国武侠小说就已经在泰国的华文报纸上连载并引起华人读者群的轰动。金庸、梁羽生和古龙的小说刊载在《新中原报》上。在华文报纸上连载的,还有谭森的《金莲外传》、卧龙生的《剑影丹心》《玉掌青苗》《袁紫烟》等。曼谷著名的华文书店——南美书店也是经年畅销各种中文版武侠小说,供泰国华侨华人选购阅读。

20世纪80年代末期,在泰国畅销流行了三十余年的“新派武侠小说”,开始从全盛时期降温。这个时期马来西亚华裔作家温瑞安横空出世,他的“神州奇侠”系列、“四大名捕”系列、“神相李布衣”系列也都陆续翻译为泰文,在泰国又引起新的轰动。

中国“新派武侠小说”情节更加曲折、生动、诡秘、谐趣,武功、兵器更加神奇,结合更丰富的历史背景与家国情怀,甚至还有动人的爱情故事,因此更加符合现代读者的欣赏趣味。所以,文化背景相似的泰国读者对中国武侠小说有着同样的热爱。泰国《民意日报》曾经就此评论:“‘武侠小说’成了书店里、书摊上必不可少的读物,武打题材充斥文坛和影视界。”[11]各种根据武侠小说改编的影视作品,除了中国大陆、港台拍摄的武侠影视的泰译,还有泰国人自己拍摄出演的武侠影视在泰国一再火热播映,相关录像带也畅销于泰国各地,覆盖全泰大部分府。影视是更具影响力的大众媒体,武侠影视的热映流行,几乎深入到城乡每个家庭,风靡整个泰国社会。在泰国,大众提起“中国功夫”,无不津津乐道。

中国武侠小说泰译的第三阶段是新世纪以来至今。这个阶段,在泰国依然有无数读者沉湎于神奇独特的武侠小说世界,虽然自20世纪末开始,武侠小说无论在中国还是泰国,都已经盛世不再。然而在这个时候,香港武侠小说作家黄易出现在武侠文坛。黄易是一个不断开拓新的空间,创造无限可能性的武侠作家,他的作品结合历史穿越、科学幻想、战争谋略,充满崭新的阅读乐趣。从他的探讨武学与天道的首部作品《破碎虚空》起始,黄易的创作就引起了武侠迷们的重视,其后,他的《寻秦记》《大唐双龙传》《覆雨翻云》《边荒传说》等都有泰译本。尤其是《寻秦记》,香港无线电视公司根据《寻秦记》改编拍摄了同名电视剧,在泰国翻译播出后,又一次引发武侠小说热潮,以至人人见面皆谈“项少龙”。黄易武侠小说的翻译主要由努·诺帕叻完成。努·诺帕叻的翻译有两个重要特点:其一,在此之前武侠小说的泰译中文人名都是按照潮汕方言的发音来音译的,从《寻秦记》开始使用普通话音译;其二,在1995年之前泰国没有版权法(泰国的《版权法》于1995年才颁布实施),中国武侠小说的泰译本都没有版权,从黄易开始,武侠小说泰译本开始正式引进版权了。

黄易之后,大陆作家龙人(本名蔡雷平)的玄幻武侠小说《灭秦》《霸汉》等作品,讲述了一个个神奇瑰丽、撼人心魄的玄幻武侠传奇,被武侠迷誉为“二十一世纪武侠新经典”,引发新一轮华语玄幻武侠小说新浪潮。龙人的代表作《灭秦》《霸汉》都有泰文译本。

网络兴起以来,中国网络武侠小说也有很多翻译成泰文,例如台湾作家九把刀的作品《少林十八铜人》《猎命师传奇》的泰译本就受到泰国武侠读者的喜爱和欢迎。这些网络武侠文学作品的成功在泰国网站上引发一系列的模仿写作。这一切都证明,泰译中国武侠小说至今依然有着自己相当稳定的读者群落,虽然如今新近的中国武侠小说不如20世纪50年代至90年代金庸那一代武侠作家风生水起,可是依然还是有市场的,对泰国当代文学、文化依然有着持续的影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