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现有文献记载,泰国华文教育最早上溯于18世纪末的曼谷王朝一世王时期被称为“寄读”和“阁良”的两所华文学校。而最早获得泰国政府批准的华文学校是1913年(曼谷王朝六世王时期)的在普吉府建立的华文学校。辛亥革命之后,中国国内政治文化的巨大变化席卷海外,海外华人民族意识的高涨,促进了华文教育不断发展。
中国国内知识分子陆续来到南洋,原因之一是革命宣传的需要和海外华侨的资助,以及部分国内政治斗争中的激进分子南来避难;二是海外华人民族意识的觉醒和高涨带来的海外华人对传承中华文化的强烈认同,以及华文报刊在南洋的繁荣发展;三是海外华侨华人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历来认为教育是立人之本,因此海外华校需要大量来自国内的华文教师。
泰国的华文学校在20世纪初以来,不断发展壮大。然而,在曲折漫长的发展历程中也经历了两次重大的挫折。第一次是1939年。刚上台的泰国銮披汶军政府奉行亲日外交,同纳粹德国、意大利、日本等法西斯国家结盟,并加入轴心国,采取严厉的排华政策,大举查封华校,限制华校教授的华文周课时不得超过6小时。至1940年,曼谷和外府的293家华校几乎无一幸免,51家自动停办,242家以违反1916年颁布的《泰国民校条例》而被查封处办。泰国的华文教育陷入了低潮。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华校迅速复建。1946年泰国教育部调查结果显示,当时全泰已有五六百家华校。
1947年11月,銮披汶·颂堪(Phibul Songkhram)政府发动政变,再度上台。1948年4月,銮披汶政府出台严苛政策,坚决取缔华文教育。根据《泰国民校条例》,所有华校必须到政府注册,改称民校,归教育部民教局统一监督管辖,否则一律停办。华文授课时间每周不得超过10个小时(1980年教育部更通令全泰华文课时每周5个小时),华文教师必须拥有合格的教师证,教授华文的课本一律采用泰国教育部编订的教材。自此,独立意义上的以华文为母语开展教育的华文学校,在泰国已经不复存在了。(www.daowen.com)
20世纪80年代末,泰国政府在中文教学方面的政策逐渐开始发生转变。这主要是因为中泰政治互信不断加深,中国政府实施改革开放政策,两国经贸合作快速增长。1979年中国出兵越南,打响了对越自卫反击战,这在某种程度上解除了泰国遭受越南入侵的忧患,极大程度上博得了泰国政府和人民的好感与信任。另外,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繁荣,使得中国与东南亚的贸易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泰国政府也意识到华文人才的匮乏阻碍了泰中政经、文化交流的深入,所以泰国政界开始酝酿华文政策的改弦更张。
1992年初,阿喃·班雅拉春(Anan Panyarachun)政府的教育部,宣布各民校可以自由教授外国语文,因此泰国“华校”得以开始逐步复苏。泰国国会于1992年2月初通过关于放宽华校教授华文的政策:一是正式将华文与外文同等并列进行教学;二是小学六年级可教授华文;三是华文成为中学选修课之一;四是放宽华文教师资格管制,准许聘用不识泰文的外籍教师教授华文。
泰国华侨崇圣大学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由报德善堂董事长郑午楼先生倡导创立的泰国历史上第一所完全由华侨华人出资的高等学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