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泰国侨批:华侨移民的沧桑历史

泰国侨批:华侨移民的沧桑历史

时间:2023-07-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来自潮闽的海外华人将这种特殊的跨国信款称为“批信”,而来自广肇的海外华人则习惯将之称为“银信”。据滨下武志先生称,海外华人移民可以通过五种方式将务工经商所得的钱款送回中国家乡:邮寄、人员携带、汇款代理人、侨批局以及外国银行。泰国侨批的历史同时也是华侨移民的沧桑史。昔年泰国批信局与华侨关系十分密切。

泰国侨批:华侨移民的沧桑历史

“中国去‘群岛东南亚’各国的移民或侨民,从确定的唐代华人定居于‘群岛东南亚’的第九世纪算起,一直到现在,已经有一千一百多年的历史了;而在数量上相较于华人之移居于世界其他各地也是以移殖到东南亚各国(地)的为最多。”[1]中国的海商趁着冬季东北季风南下,趁着夏季的西南季风北上,一年只能往返一趟,这样往返于中国与南洋的华人开始在东南亚很多地方“住番”。

明清以来,位于中国东南沿海的韩江流域在东亚季风贸易圈中占有重要地位。该流域地狭人稠,谋生艰难,因此生长于此的人们一直有着出海经商的传统,其足迹遍及世界各地,尤其集中于东南亚地区。大城王朝(1351—1767年)末年,大批沿海潮人难民因明清易代的战乱以及自然灾害等因素,被迫背井离乡,形成一股移民东南亚的浪潮

清朝收复平定台湾之后,于雍正七年(1729年)放宽海禁政策,准许商民到暹罗从事贸易,沿海一带潮人伴随清政府特许暹罗在中国销售大米的贸易政策而持续地移居到暹罗。大城王朝末年(1767年),缅军入侵,祖籍潮州澄海的华人将领郑信,率领华侨参加抗缅战争。抗缅成功后,郑信建立吞武里王朝,此时的暹罗百废待兴,为了缓和国内劳动力匮乏的难题,他对华侨采取开放、鼓励的政策,因此,潮人成批涌至泰国,并寓居斯地。

泰国的华人主要是来自粤东潮汕地区的移民,按照鹫津京子在其硕士毕业论文《泰国政府对华文教育政策之研究》中的统计,在1909年,曼谷华人各方言族群中,以潮州人所占的比例为最多,高达53.1%[2]。据斯金纳(施坚雅)估计,1882年至1944年间,移民到暹罗的潮州人达100万人,江白潮对战后三年(1945—1949年)移民暹罗的华人数量的统计是:入境暹罗的人数多于出境人数167 370,也就是说,自1882年至1949年移民暹罗的人数约为1 209 770,其中多数是潮汕人[3]

随着大批闽粤琼移民寓居暹罗,吞武里王朝之后,暹罗华人社会逐渐形成以潮汕地区的移民为主体的特色。潮汕移民背井离乡下南洋的原因多是饥荒和贫穷。移民南洋的华侨华人心系家乡受苦的亲人,通过原始民间渠道,定期将信款委托川走于水道、陆路的“水客”或“批局”带至或寄回原乡,这些信款就是所谓的“侨批”。

葛兹拉夫在其《1831、1832及1833年三大航行中国沿岸日记,涉及暹罗、朝鲜、琉球群岛等地》中这样描述华侨与侨批:

(中国移民)辛苦赚得的钱,有一部分是每年汇给他仍留在家乡的亲属;当你看到他们为了获得这少量的金钱并把它寄回家去是要忍受多大的困难时,就会感到吃惊。……如果一个中国移民只能寄一块钱回家,他也要把它寄回……。的确,他绝不愿意只寄一封信回家而不附上一些礼物;他宁可完全不写信回去,假如他除了一封信外不能寄回更实际的东西[4]

上述所说的“汇款”就是“侨批”,是指海外华侨寄给中国国内眷属的银项和批信及其回批的统称,是一种“信款合一”的跨国书信。来自潮闽的海外华人将这种特殊的跨国信款称为“批信”,而来自广肇的海外华人则习惯将之称为“银信”。

从现存的文献记载来看,至迟在18世纪80年代就有了关于侨批的记载。1742年成立于印尼吧城(即巴达维亚,今雅加达)的华人公馆处理华人社会事务的记录《公案簿》中就记录了有关侨批的纠纷诉讼[5]

目前所知最早的侨批实物,是咸丰八年(1858年)五月廿六日印尼吧城埠温辛德寄给广东嘉应州松口市(今梅州市梅县区松口镇)温天华的书信和汇款2元的侨批,该侨批由泰国著名侨批收藏家许茂春先生收藏。

据滨下武志先生称,海外华人移民可以通过五种方式将务工经商所得的钱款送回中国家乡:邮寄、人员携带、汇款代理人、侨批局以及外国银行

(1)邮寄。万国邮联创建于1878年,泰国于1885年加入万国邮联,而中国政府直到1914年才加入该组织,并且海外华人由于不通晓当地文字,用中文书写的原乡地址移居国邮局也无法辨识,所以很少利用邮局汇款这种方式。

(2)人员携带。正如上海海关职员马士(H.B.Morse)在1903年的贸易报告中所描述的那样,海外华人常常亲自或委托回国的亲友及水客带回金银、外国汇票以及当地纸币

(3)汇款代理人。这些代理人就是客头,也是海外招工和移民的中介,提供各种各样的服务:招募移民、提供路费贷款、预订船票,还可以处理商业交易。他们与移民保持着紧密的联系,每隔数月就拜访一次所有的华人社区。新到的移民肯定会与来自中国同乡的代理人打交道,通过其将钱与个人信件送回家乡。在没有批信局的地方,代理人是早期华工移民主要的,甚至是唯一的与故乡保持交流的渠道。

图1 侨批实物照片

(4)侨批局。侨批局(批局、信局、批信局、银信局、银信汇兑局)是兼营书信投递和金融汇兑的民间机构,创始于19世纪末。其因具有组织性的商业金融网络而盛行于东南亚,从而取代了无组织的水客。中国政府于1934年颁布了取缔民信局的法令,而批信局经海内外侨批业者陈情争取,得以继续存在,但是必须向国家邮局登记注册并领取执照。从此批信局更加积极地在海外发展,业务范围也由本来的汇款业务扩展到存款、贷款、信托等方面,与小型银行十分类似。

批信局的组织机构是传统的合伙组织,由家族或亲族组成,而且还有同业组织,形成了行会与帮派。菲律宾、新加坡和马来西亚以闽帮为最大,其次则是粤帮(与潮汕帮和琼帮有所区别)[6];据饶宗颐《潮州志》1946年的统计,潮帮在东南亚各地开设的批局的数量以曼谷为最多,有117家,次之为新加坡80家、坤甸43家、槟城28家、日里和堤岸各25家[7]。(www.daowen.com)

泰国侨批的历史同时也是华侨移民的沧桑史。侨批作为信款合一的特殊邮件,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平安信,二是汇款单。回批则不仅是回信,也是汇款收据

昔年泰国批信局与华侨关系十分密切。每个批信局根据华侨的方言、家乡而各自有自己的固定客户,由收批人分头到各处收批,大的批信局在外府还设有分号或收批点。批信局手头有华侨与家乡亲属的名字、地址,甚至可以只写名字就分发至收批人手里。每年中元节春节等重要中国传统节日期间,大约收到批信的数目在4000至5000封之间,这期间,批信局往往通宵达旦为寄批人服务寄批事宜;平常则只有100至200封之间,每逢周三晚上9时关店门前封批。从这些数字可以看出,华侨对传统节日之重视,是一种“每逢佳节倍思亲”的体现,因此,寄批成为华侨对家乡亲人思念的深沉感情的寄托,意义殊深。

侨批一般由信函(批肉)和信封(批壳)两部分组成。信函批纸,一般长度约在8、9厘米间,一般不超过12厘米,宽度则约7厘米,批纸十分薄,略呈米黄色,上有列号、千字文排号或“佳音捷报”等字样,批信以红线条笔直隔开,行与行之间不过0.7厘米,这种格式一直沿用到20世纪70年代。批信信封则在5厘米左右,在20世纪四五十年代见到的也大约7厘米而已[8]。侨批信封则是批局专门制作的,样式有一定的规范,信封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每件“侨批”都必须经过批局或邮政部门寄出,信封上必须写明收信人、从什么地方寄往何地,并在批封左上方用汉字或苏州草码注明批款数额。

第二,经由邮局寄送的侨批,信封上要有盖上邮政批准的邮戳证明信件从何时何地寄出,到达目的地有标注落地时间和邮局的邮戳。通过邮戳,可以判断信件投递所经由的邮路和邮递时间,而由批馆自主递送的侨批则没有邮戳。在批局接受中泰两国邮政管理之后,采取“总包”制度,仅在总包上贴足邮票,无须在每件信封上盖邮戳和贴邮票。

第三,经过邮政服务寄出的完整侨批,必须要付出邮费,并贴足相应资费的邮票,邮局要在寄出时盖上当天的邮戳,才算完成国际邮政条例所规定的合法手续。

“侨批”是一种珍贵的民间收藏品,珍贵的侨批必须有上述完整的信封、邮资、收寄地址、清楚明确的邮戳等相关信息,才能算是集邮珍品。具有以上内容既可以避免侨批上关于年代日期的争论,又可以协助判断文物的真伪。从集邮角度而言,由邮政局寄出的侨批比水客携带的更为珍贵[9]

19世纪中后期之前,海内外尚没有“批局”。清末以来,由于1860年《中英北京条约》的签订,华人海外务工、移民“合法化”[10]。移民大量增加,促使侨批汇款急剧增加,海外华人寄回家乡的书信和接济家乡亲人的批银开始大量流回沿海的乡村,侨批汇款规模的扩大催生了侨批业。

侨批业产生的最早年代不能确定,暹罗大规模侨批的出现应该是在曼谷王朝初年。华人移民来泰最初只是为了谋生赚钱,养活在祖国乡下的亲人。他们借助来往中暹的船只,寄批回国。据葛兹拉夫的日记所载,1830年,开往中国的帆船,一次即带回批银达6万西班牙银元[11]。1885年之前,泰国的商业银行和国际邮政服务还没有发展成熟,海外华侨经营批馆比较自由。经营国际贸易的侨商兼营批馆的非常多,批馆在内地外府的代理收集侨批款,代为书写批信,在曼谷批馆联号集合打包,分批上船送往中国。抵达汕头港之后,再由汕头的投递批局或联号的“批脚”携带批款到山乡的侨眷家里上门递送。最后将“回批”带回泰国交还给寄批人。

随着1860年汕头港的开埠,1870年汕头—曼谷航线的开辟,自潮汕地区移民泰国的人数大量增加,暹罗华侨寄批的人数也随之增加,水客往返携带批信的任务日益繁重,于是促成侨批业的萌芽。开始出现专门代办书写批信,集中收集批信和批银的批局,利用定期往返汕头的航船送回汕头,再交给当地代理分发到乡下各地。批局长期以来是远离家乡的华侨联系国内家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途径。从事侨批业者往往是华侨中的重要商人,曼谷的三聘街、耀华叻路、石龙军路很多有规模的进出口行、米行和木材行,同时也兼营侨批业[12]。因为他们出于商业经营的需要,经常川行于中国和暹罗之间,有着带送信批和汇兑钱款的便利。这时期是批局形成和发展的早期阶段。

泰国早期批信局之兴起,具体年代不可考,但至少有超过百年的历史。据文献记载,最早出现的,或是在清朝咸丰二年(1852年)与咸丰八年(1858年)间。1852年成立的万成顺批局应是最早的一家。1858年间,常见到的批信是暹罗常丰泰批局发出的。据《广东省志·邮电志》记载,潮汕地区最早的批局是1856年设于汕头的德利信局[13]

饶宗颐总纂之《潮州志》将侨批业列为潮州“四大行业”之首。《潮州志·实业志·商业·侨批业》云:

溯批业之源起乃由水客递变。潮州对外交通远肇唐宋,昔年帆船渡洋,一往复辄须经岁。华侨信款率托寄于常川往来水客。其信函俗名曰批。

华侨在外居留范围既广,而国内侨眷又多为散处穷乡僻壤之妇孺。批业在外洋,采代收方法或专雇伙伴一一登门收寄;抵国内后,又用有熟习可靠批脚逐户按址送交,即回收回批,寄返外洋,仍一一登门交还。减少华侨为寄款而虚耗工作时间。至人数之繁多,款项之琐碎,既非银行依照驳汇手续能办理,其书信书写之简单,荒村陋巷地址之错杂,亦非邮政所能送递。故批业之产生与发展乃随侨运,因果相成,纯基乎实际需求而来[14]

潮闽方言同源,“批”原是潮闽方言对“书信”的俗称,闽南至今仍将书函称为“批”。侨批实质上是中国及南洋诸国现代邮政和国际金融汇兑不成熟时期的产物,中泰邮政未开办之前所有民间信件均赖批信局传递承寄。即使在开办之后,也因为邮政、银行服务不到位,侨批递送也继续依赖批信局。

(5)外国银行。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清政府才正式设立“大清邮政局”和“中国通商银行”,国内的民信局和侨批信局都被列入民营新居管理[15]。1908年成立“交通银行”,1912年孙中山先生批准在上海成立“中国银行”。在现代银行尚未出现以前,侨批业者垄断华人侨批钱款的国际汇兑,有着相当丰厚的利润收入。第一代移民泰国的华侨爱家乡之心强烈,他们来暹罗的目的是赚钱寄回家,然后“落叶归根”返回故乡,没有定居打算,积蓄基本汇回或带回家乡,买田买厝。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