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中中校友会努力推广中华文化教育,取得显著成果

中中校友会努力推广中华文化教育,取得显著成果

时间:2023-07-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这是拥有厚重历史的昔日名校——中华中学的文化传承,是中中校友会同仁历经数年不懈努力修成的正果。学校发展与对外事务部以中华总商会国际教育学院的名义,对外推出的辅助专业中文教学的软件包,获得了外界众多机构的认可,为昔日中华中学的文化传承赋予了更多适应时代需要的新内涵。

中中校友会努力推广中华文化教育,取得显著成果

除了推动泰华商务活动,泰国中华总商会对泰华社会的最大贡献,莫过于创立中华中学了。虽然中华中学存续于泰国的时间非常短暂,但其对泰华社会的影响是巨大的。

中华中学的创立可以追溯至1930年,距今已有80多年光景。时任泰国中华总商会第十二届会长马立群和副会长卢瓞川在一次理事会上,提出了创办中学的意图。拟议中的中华中学由全体华侨合办,参与筹备的团体众多,组织过于庞大和复杂,工作难以开展,募捐筹款事也无进展,工作一度停滞不前。

1932年,总商会第十三届主席陈守明就职,将办学再次提上议程,并对各项工作进行改组,会议最后通过。该中学的教育由原来各社团合办,转由中华总商会主办,并在1934年元旦之前,先后完成了购地和建校工作,学校正式开学。继后数年,中华中学的教务蒸蒸日上,并于1938年兴建了高中部,招生入学,直至1940年初,中华中学被迫停办,当时在校学生约有2000人。

1945年二战结束,日本投降,这一年年底至1946年年初,华校纷纷复校或创办。中华中学时任校长为卢蔚民,不少西南联大的毕业生到中华中学担任教师,他们对学生的知识水平影响至深,中华中学一度被誉为“泰华社会最高学府”。战后一代的学生达1000人,可是好景不长,复校两年后的1948年,中华中学再次被迫停办,且停了50余年直至21世纪初期恢复办学。

据曾任教的马君豪老师回忆:中华中学于1946年复校时,学生人数700多人。初一至初三,分设15班级,教职员人数60多位。1948年学校被封时,学生人数接近千人,教职员人数增至75人。

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的第二个年头,国共合作并分别领导全国军民,在敌前敌后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其时的中华中学全体师生不分党派,在校长汪了侬、训育主任庄世平、教务主任苏宗泽的领导下,同心合力,于校内校外利用张贴标语传单、出版壁报、举行集会、发表演讲、表演话剧、演唱救亡歌曲等宣传鼓动形式,振奋各界侨胞的爱国热情。学生还自发成立诸如“华侨民族抗日先锋队”“华侨学生抗日救国联合会”等组织,团结同学、走上街头、发动群众,号召人们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支援祖国抗日。(www.daowen.com)

据中华中学当年的学生回忆:“中华中学自1934年成立,1939年被查封,1946年复校,1948年再次被封闭,这所暹罗华侨最高学府的各层学生都具有抵抗日本侵害者的高度觉悟,自始至终在国内外连续不断地进行抗日爱国活动。国共两党在泰搞抗日运动的主要成员中,来自该校精英甚多。不论身在国内或异乡,他们的初衷都是全心全意抵抗日本侵略的爱国意识。”

当年的《暹罗中华中学校歌》歌词是这样的:“巍巍中华,在湄之滨,发扬文化,启迪侨民。礼义廉耻,明训是钦,知能培养,体格健全。师生合作,亲爱精诚,愿我中华,恒新猛进。”爱国情怀、文化情愫、励志情操、社会情结,浓聚于字里行间。

现今的中中学院是在泰国中华总商会资助下并在中华中学校友会的群策群力下,于2006年年底建立的。这是拥有厚重历史的昔日名校——中华中学的文化传承,是中中校友会同仁历经数年不懈努力修成的正果。

建校十余年,中中学院为泰国社会培育了一批又一批深谙中文的人才,并为多个企业量身定制了各类专业中文培训课程。学校发展与对外事务部以中华总商会国际教育学院的名义,对外推出的辅助专业中文教学的软件包,获得了外界众多机构的认可,为昔日中华中学的文化传承赋予了更多适应时代需要的新内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