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与中国政府保持良好合作关系

与中国政府保持良好合作关系

时间:2023-07-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华总商会在早期与中国政府保持着紧密关系。因此,不论中国国内政权如何更迭,泰国中华总商会始终与中国政府保持着密切联系,并在相关联的社会问题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辛亥革命胜利后,中国政府曾多次试图恢复1878年清政府与泰国断绝的外交关系。泰国中华总商会一直以来与中国政府关系密切,是一个不争的事实。1975年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与泰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与中国政府保持良好合作关系

当年,清政府不仅支持泰国中华总商会的成立,对于商会在泰国所遇到的困难也常常通过外交手段施以援手,创建商部与海外华商联系,吸引侨资,使华商效忠清朝政府,并透过此一组织来监视与控制海外华人社会,同时也将其作为招徕华侨资本与团结国内外华商的工具、与西方竞争的凭借力量。

辛亥革命后,国民政府也采取了相似的政策措施。从泰国中华总商会的发展历程中不难看出以上历史烙印,其中表现得比较突出的是招商与办学。中华总商会在早期与中国政府保持着紧密关系。在近代祖国的急剧社会变迁中,中华总商会也对祖国命运保持关注,华侨华商不仅赴中国投资创办实业,也捐资捐款甚至回国效命。在面临外敌入侵之时,华商不计得失,给予祖国大力支持。然而,国内政治环境的变化对海外华侨华人社会政治化的分化,包括所在地政府政策的变化,都会对中华总商会内部产生显著影响。

如今,学界普遍认为泰国中华总商会创立于1910年。但据史料记载,早在清末的1906年,“新加坡和暹罗等南洋各地就成立了中华总商会”。这些商会成立时,都要呈请清廷外务部或农工商部批准备案。当初它不仅仅是当地华人经济活动的领导组织,还曾发挥中国政府代理组织的作用,以服务海外华人。有学者根据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所收藏的清宫档案,分析了泰国中华总商会成立的历史背景,并认为,泰国中华总商会是清政府振兴实业新政的产物。因此,不论中国国内政权如何更迭,泰国中华总商会始终与中国政府保持着密切联系,并在相关联的社会问题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1922年8月2日,广东潮汕地区发生严重风灾,时任会长廖葆珊亲自觐见泰国(时称暹罗)第六世王,禀陈广东潮汕地区的严重灾情,六世王当下御赐暹罗币5000铢用于赈济潮汕灾民。与此同时,泰国的社会各界也纷纷响应,中华总商会集得大笔灾款,施济灾民。此一善举,受到当时社会各界的普遍嘉许和赞扬,当然也拉近了泰国中华总商会与中国的关系。那么,其时的5000铢是什么概念呢?现时湄南河上仍在往来航运的江轮,当时价格为300铢一条。

辛亥革命胜利后,中国政府曾多次试图恢复1878年清政府与泰国断绝的外交关系。1929年,甚至派外交部部长登船拜谒访美途经上海的泰国七世王,但碍于国籍法方面的冲突,终无功而返。直到1932年,经多轮谈判,泰国同意中国在曼谷设一位商务专员。而担此重任者,便是时任泰国中华总商会主席陈守明。这也间接证明了泰国中华总商会是一个同时为泰中两国政府所接受的华侨组织。(www.daowen.com)

1946年5月7日,李铁铮成为首任驻泰大使。上任伊始,李铁铮便访问了泰国中华总商会,并参观了中华学校,与同学们合影留念。

泰国中华总商会一直以来与中国政府关系密切,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历史上每一次中华民族面对危急关头,泰国中华总商会都旗帜鲜明地表明立场,为中国站台,一些社团领导甚至不惜付出生命代价。誓死抵制日货、为中国抗日捐资募款的中华总商会第十五、十六届会长蚁光炎,便是其中的杰出代表。“事关中国,必有态度”这种关于民族未来发展取向的判断与发声,逐渐成为泰国中华总商会的立会传统之一。抗日战争等大是大非问题,自不必说;即便是军阀混战时期,中华总商会也常需表明立场。

促进泰中通商与民间交流,是泰国中华总商会一直以来积极推动的工作之一。这既符合商会及会员事业发展的需要,更是大势所趋、民心所向。因此有中国学者著文论述并肯定了泰国中华总商会在泰中建交过程中的积极作用。

1975年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与泰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自1978年邓小平首开中国领导人访问泰国先例起,江泽民、朱镕基、胡锦涛习近平李克强等先后到访泰国。在泰华社会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但凡中国领导人访问泰国,必有一场泰华各界欢迎某某领导人莅泰访问公宴,宴会的地点便设于被称为光华堂的中华总商会礼堂。由此也可见中华总商会在泰华社会中的重要地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