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居泰国的华侨华人十分重视子女的教育。华侨华人社团主动承担起兴教办学的责任。对外与当地政府加强沟通,争取合法办学权,同时,努力与祖国保持联系,得到支持;对内则群策群力,动员全体华侨华人的力量,以会馆、公会等为基础,开办华文学校,使中华文化在泰国得以薪火相传、发扬光大。1911年,广肇别墅(同乡会)创办的华益学堂(后改名为“明德学校”),成为泰国最早的具有现代教育意义的华文学校。此后,潮州会馆创办了大同学校、培英学校、普智学校和潮州中学;泰国客家总会创办了进德学校;广肇会馆创办了坤德学校和华南、洁芳学校;福建会馆创办了培元学校;海南会馆创办了育民学校。连以行业公会为主的中华总商会也创办了中华学校。据统计,至1934年,泰国华文中小学已发展到271所,基本满足了当时华侨华人子弟学习中文的需要。
在海外兴办华文学校是一项非常困难且复杂的工作,如果没有华侨华人社团的努力,很难想象华文教育能够在异国他乡坚持下来并且得到发展。潮州会馆所下属的培英学校创办于1916年,当时只有小学,1925年,培英学校首办幼稚园和初中,各地华文学校学习培英学校的办学经验,仿照这种从幼儿开始的华文教育。1935年,由于泰国当局奉行强制“泰化”政策,培英学校被迫停办,后经会馆执委会的努力,在原址开办潮州公学。但由于泰国政府的限制,学校先后于1935年12月和1939年8月被勒令停办。潮州会馆作为在泰国最大的华侨华人社团,深知自己在华文教育方面的责任重大,只要有机会,会馆执委会就复办华文学校。潮州会馆在华文教育方面的努力成为整个20世纪泰国华文教育走过艰难历程的缩影,也成为各个社团的榜样。1990年后,以潮州会馆前主席郑午楼和名誉主席谢慧如等会馆负责人为主的有识之士,积极向泰国政府进言,促使政府于1992年取消了对华文教育和学校的部分限制政令和法令,泰国华文教育才真正迎来新生。1994年,以华侨报德善堂为主创办了泰国第一所大学——泰国华侨崇圣大学,并举行落成典礼,泰国前任国王普密蓬·阿杜德亲临学校揭幕,标志着泰国华文教育和华文学校真正进入了健康和蓬勃发展的阶段。而所有这些成绩的取得都离不开华侨华人社团的不懈努力,这些体现了社团在发展华文教育方面不可替代的作用。目前潮州会馆还专门成立了泰国华文教师奖励基金,同时还有泰国华文民校协会、泰华教师公会、泰华文化教育基金会等专业社团为振兴华文教育做出了宝贵的贡献。(www.daowen.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