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文学形象性衍生出具象思维方式

文学形象性衍生出具象思维方式

时间:2023-07-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文学通过塑造形象来认识和把握世界,形象是文学特有的存在方式。总而言之,文学形象的具体可感性是其突出的特点。现代科学技术表明:形象性的思维和抽象性的思维一样都能够达到认识客观世界的彼岸,而且形象性的思维方式有着其它思维方式不可替代的优点。总而言之,学生形象地思维和思考的习惯一旦养成,他们就会以形象性思维为主要方式,或者将其作为抽象思维和其他思维的有益补充来认识和掌握客观世界。

文学形象性衍生出具象思维方式

文学的一个极为突出的特点即它的形象性。文学通过塑造形象来认识和把握世界,形象是文学特有的存在方式。文学史上那些典型的人物形象以及那些优美的意象,会如图画般嵌在我们的脑海里,时时浮现于眼前:诸葛亮是智慧的化身,贾宝玉是叛逆的种子;堂·吉诃德是不倦地寻找的行动者,哈姆雷特是不停地探讨的思想者;雪代表纯洁无瑕,柳映射临行送别,红豆代表思念等等。总而言之,文学形象的具体可感性是其突出的特点。

具体可感性表现在它总是活生生的呈现于我们的眼前,文学形象的具体可感性带来了思维方式的形象性,这是显而易见的。形象性的思维方式是以表象——意象的运动形式对客观世界进行把握,从而形成理性的认识。这种理性的认识仍然保持其具体可感的外貌,即理性内容寓于具体可感性之中。由于思维对象的形象性,经常接触文学作品的中学生将许多具体可感的形象存储于脑海中,在思考问题时,大脑迅速连接到相同、类似或相关的形象,或者创造出新形象并对其进行处理,这就形成了以形象进行思维、思考的习惯。反映在表达方式上,即表现为自始至终以形象的表述贯穿其中,将抽象的概念以形象的比喻表达出来。在以往的认识中有着一种误区,即形象性的思维是低级思维,抽象性的思维才是高级思维,才能把握事物的本质。于是表现在语文教学中,注重对文章内容作理性的分析、概括,而缺乏对具体形象的感知和对作品审美因素的体会。这样的语文教育使学生思维方式单一,并容易陷入纯理性分析当中,显然与他们这一年龄段的思维发展特点不甚符合。心理学表明,青少年是发展形象性思维的最好时机,如果这时候形象性思维不但不能得到发展,还遭到一定程度的抑制,那么,青少年的这种思维能力必将是萎缩的、不健全的。现代科学技术表明:形象性的思维和抽象性的思维一样都能够达到认识客观世界的彼岸,而且形象性的思维方式有着其它思维方式不可替代的优点。例如,思维方式具有形象性的人一般在表达的时候也不自觉地使用形象性的表达方式。那么,他的表达自始至终都极为形象生动,从而让受话者能够快速、清晰地接受,理解、消化说话内容,并及时作出反馈。同时,这种形象的表达中仍包含着深刻的理性和丰富的情感。曾经有一个后生问一位老禅者:“为什么牛被拴在树上团团转?”老禅者说:“皆因绳未断。”他还说:“众生就像那头牛一样,被许多烦恼痛苦的绳子缠缚着,生生死死不得解脱。”这说的是人被名、利、欲等俗务纠缠不得超脱。这个例子用形象的比喻蕴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这样的表达往往能做到深入浅出。同样,作家也是通过形象性的思维方式来表达他们对世界、对人生的感悟和认识。比如,元人马致远的小令《天沙净·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通篇用具体可感的形象表达了游子凄凉、落寞、寂寥的心境。总而言之,学生形象地思维和思考的习惯一旦养成,他们就会以形象性思维为主要方式,或者将其作为抽象思维和其他思维的有益补充来认识和掌握客观世界。而且,还能在日常的思考和表达中对具体可感的形象信手拈来。当然,这样的结果与平日的细心观察是分不开的,或者说形象性思维本身就包含着对事物的细致观察。即一旦你的思维方式具有形象性,你往往会特别留心周围的景物(甚至那些极为细微的东西),你就不会漠视周围的一切。这正是产生对世界、对人类命运的终极关怀的最初雏形,即前提基础。这难道不正是我们的文学教育所追求的终极目标吗?甚至可以说,这也是整个教育的终极目标之一。(www.daowen.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