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范新阳
【作者简介】淮阴师范学院楚州校区 范新阳
世纪之交的一场规模空前的语文教育大讨论,将“文学教育”这个沉寂了近半个世纪的话题重又推向了前沿。这次讨论的焦点在中学语文教材的编写和语文教学中人文精神的失落两个方面,这两方面最终又被统一成一点,即要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加强文学教育。
关于中学文学教育,建国后除了1956年汉语、文学分科教学时有过短暂的辉煌外,实际上并不存在。1963年制订的《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草案)》提及“不要把语文课讲成文学课”,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这无异于给文学教育下了禁令。1978年的语文教学大纲没有提及文学教育的内容,1986年的语文教学大纲仅仅要求高中生“初步具有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直到2000年3月颁布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才真正确立了文学教育应有的地位,充分肯定了文学教育的重要作用,强调指出语文教材全部课文中,文学作品可占60%。文学教育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地位得到了大大的提高。
一、文学教育是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途径。文学是人学,高尔基的这句名言道出了文学与人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文学首先反映人类的生活,为人们认识社会提供凭借,它具有认识的功能。其次,文学不仅具有生动的艺术形象,而且能够反映一定的道德观念,传达某种思想感情,这就为人们进行形象教育、道德感染、情感熏陶提供了可能,因而它还具有教育和审美的作用。再次,文学是语言的艺术,它是人们对语言表现形式进行不断探索、开发和创新的真实记录,因而它还是活的语言,在培养社会成员必备的听、说、读、写的言语能力上,文学语言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另外,文学语言还是一个民族的语言基础,是一个民族最基本的交流方式,它可将一个民族持久而牢固地联系在一起。同时,文学语言又是一种世界语言,它能超越国界与肤色进行思想、情感的碰撞与交流。
正因为如此,在中学加强文学教育能促进中学生健康、高尚的思想和情感的形成。文学是人学,它表现人性、人道、人权以及人生,表现人对大自然的认识和感情。文学给中学生打开了认识人生、自然的天地,展示了鉴赏真、善、美的审美领域,创设了陶冶情操、完善人性的艺术环境,有助于高尚的道德、情感的养成。另外,加强文学教育还能促进中学生思维和语言的发展。文学展开形象思维,激发创造意识。文学语言形象生动,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中学生应受到文学作品中形象思维和艺术语言的滋养。
文学是人学,也就决定了文学教学必然包含人的教育。文学教育的独特性就在于它的人文性,人文教育是文学教育的核心。在人文精神渐趋失落的今天,强调文学教育有其深远而广阔的意义。它可以促进人类的觉醒;可以抵御物质主义的影响,为社会提供人文导向;可以凝聚民族精神,提高民族素质;可以克服唯智教育的偏失,促进人的整体发展。由此可见,加强文学教育可以促进中学生诸如道德、情感、审美、语言等方面的素养全面提升,这在偏重语言文字训练的语文教学中是难以实现的。
二、文学教育方法必须遵循自身的规律。文学作品不同于一般的文章,它主要是通过文学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揭示人生哲理,用丰富的情感来感染读者、熏陶读者。因此,文学教育必须从文学自身的特点出发,引导学生感受文学形象,体味作者感情,领悟世情百态。文学教育是体验的教育和感悟的教育,或者说是一种体验性的学习,是导引学生对别样生活的体验。
(一)重视文学作品的朗读与背诵。朗读与背诵是我国传统语文教学的重要方法,对于今天中学文学教育来说,它同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首先,诵读有利于加深对文学语言的理解和感悟。文学语言是生活语言再加工的艺术产品,它除具有富有形象性,具有非“涵泳”不可读的特点外,还具有非常态、多义性、隐含化等诸多特点,因而我们要感悟文学语言理解文学作品,必须熟悉它的诸多特点。如何才能做到?只有读。通过声音响亮、情感充沛、张弛有致的声音来直观地体味并掌握文学语言。我们的古人并没有学习专门的语言理论著作,甚至没有成文语法,其语言工具性、人文性的内涵无不是靠诵读来感知、习得的。此外别无捷径。
其次,诵读可以帮助涵泳、理解文学作品的思想情感、艺术特点。古语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说的是在反复的诵读中,涵泳、理解。如教师直接揭示文章旨意,可以说又稳又快又省,但很难说得好。因为要让学生深得读书之法,深味读书之乐,一定要经过他们自己的诵读与涵泳,更何况读一篇文章不只是为了了解中心思想,段落大意之类。要理解文章的旨意、理脉,要体会文章的情感、风格,离开反复的朗读、涵泳,又怎么去感悟去体味呢?
再次,朗读和背诵文学作品不仅能丰富一个人的文学积累,为其打下一个“人文的底子”,还有利于其写作能力的养成与提高,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由此看来,朗读和背诵是完成文学教育任务,达到智育、德育和美育的重要手段。在教学中应引起我们的重视并加以灵活、适时、得体的运用。
(二)尊重和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独特的阅读感受。目前文学作品的教学中,有一种程式化的倾向:追求外在形式,注重表演或讲授,教师是“主演”,而学生是“看客”。其实文学教育是靠作品的形象来感染、熏陶学生,引发其情感的共鸣、心理的认同,从而收潜移默化之功,实现文学教育的审美、育德、情感培养的功能。它讲究的是一个“悟”字,体现为一种“自得”。在文学教育中学生应该是主体,必须用学生的主体感悟代替教师的讲授分析。
文学教育中阅读对象的开放性决定了阅读感受的多样性。优秀的文学作品特别是经典名篇往往蕴藏着深刻、丰富、复杂甚至矛盾的思想感情,很难用单一的主题或中心思想来概括。这就决定了学生在文学阅读时的体验与感受也必定是多样的。我们常说的“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正是因为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本身具有开放性的缘故。不然,那一千个读者眼中就只有一个哈姆雷特了。
再有,学生在进行文学阅读活动时的心理状态、生活经验、审美经验和兴趣爱好的不同,也决定了其阅读感受和欣赏体验的不同。优秀的文学作品往往是作家刻骨铭心的生命体验和独到深刻的生话感悟的结晶。在阅读活动中需要阅读主体——学生的生活体验和生命激情的充分投入,我们所要了解的不仅是文学作品写了什么或怎么写,更重要的是透过文学语言的表层形式,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与认识,挖掘作品的言外之意,领悟作品的深层内涵,与作者进行心灵的对话。(www.daowen.com)
这就需要我们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绝不能将自己的感受强加给学生。同样读一篇作品,学生和教师的感悟体验可能迥然不同,教师一带而过的地方,也许正是学生感慨良多之处,教师津津乐道的地方,学生可能不屑一顾。如果教师硬将自己的心得感受的一个哈姆雷特强行“推销”给学生,从而扼杀了另外九百九十九个哈姆雷特,那将无法激起学生的情感波澜。
如何加深和促进学生的主体感悟,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在具备对健康高尚之美的认识前提下,像导演一样为学生的阅读欣赏营造一种氛围,给学生一种身临其境的导向,从而有利于学生得到一种意识和感情,这种氛围的营造可以是有声的语言,可以是无声的文字,可以是立体的画面、流动的电影,以再现情境,或创设情境,启迪学生去发现美、追求美、创造美。
文学教育中教师这种角色的转变,正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宗旨的体现。
(三)传授给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基本方法。中学语文教材中的文学作品几乎包含了古典文学和现代文学作品的各种形式,因而,在文学教育过程中,必须根据各体文学的不同特征而采用相应的方法,指导学生进行文学鉴赏,做到因“材”施教。如诗歌的教学应抓住意象的跳跃与语言的节奏,从中体悟作者蕴含的情感;散文的教学应重视对意境的开掘和神思的捕捉,从中领略作者的匠心独运;小说的教学应把握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从中认识世态人情;戏剧的教学应立足尖锐的矛盾冲突,紧扣人物个性化的语言,从中欣赏那浓缩的人生精华。否则,“读懂”这一关就很难通过,还谈什么“欣赏”,更不用说受教育熏陶了。在文学教育中还必须补充—些必要的文学理论知识,这些知识对学生了解文学鉴赏的心理过程,提高鉴赏能力是有实际上的帮助的。
中学语文教材中的文学作品,除了具有独立的鉴赏价值外,它还是作为文学教育的“示例”,通过对它的学习,学生不仅受到智、德、审美、情操等方面教育,并可获得一种学习方法,所谓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
三、文学教育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文学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教师除了教给学生鉴赏作品的基本方法,引导学生自悟、自得外,还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要树立科学的文学教育观念。科学的文学教育观念,即对文学教育本体的科学认识,直接决定着文学教育的内容与方向。
过去由于人们过分强调文学反映和揭示社会现实的功能,在这样的文学观念的影响下,其结果是在文学教育过程中片面追求思想性、政治性,用政治术语图解文学形象,脱离文学实际,架空分析,将文学课上成了政治课。使得文学教育成了一句空话。
要想真正发挥文学教育在启智、有德、审美等方面的作用,必须切实转变观念,以“拿来主义”的态度从中国的传统文论和西方的现代美学中,取长补短,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地加以斟别借鉴,以建立能为我所用的科学的文学教育观。比如,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的以读者为中心的接受理论,对我们今天的文学教育就很有启发:它认为文学作品的意义不是由作家创造的,而是由作家和读者共同创造和完成的。读者不仅仅是鉴赏家、批评家,而且也是作家。鉴赏和批评的过程本身就包含着对作品的再认识再创造。用这样的理论来指导我们的文学教育,就将作者、教师、学生和作品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了,形成一个动态的认读系统,它能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其感悟和欣赏的能力,并能从中体会写作的各种技巧,从而为中学语文素养的全面发展提供可能。
(二)文学教育不应忽视语言教学。在文学教育中一直存在一种错误认识,即认为文学课只管篇章结构、主题思想的讲解和学生精神品质的养成。因而在文学教育中,往往是脱离了语言基础,架空分析,空头说教,将原本应生动活泼的文学课上得死气沉沉、味同嚼蜡。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诸如对文学作品中人物形象的分析、思想感情的体悟,均需要对文学语言进入深入的揣摩和品味。所谓“涵泳文章兴味长”。离开了对语言的教学,文学的审美功能与德育作用也就无从谈起,要求学生“学习欣赏文学作品,感受作品中的形象”也就成了一句空话。
文学语言是人类使用语言的最高典范。因而文学语言的教学还是完成大纲规定的“提高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水平”这一教学目的的重要途径。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文学语言教育是文学教育的一条动脉,它影响和制约着文学教育各项内容的进展和落实。
(三)要切实提高教师的文学修养。教师修养尤其是教师的文学修养直接关系到文学教育的效果。只有具备了深厚的文学修养,才能更好地把握文学作品的意蕴;只有具备了深厚的文学修养,才能更好地指导学生进行文学鉴赏;只有具备深厚的文学修养,才能濡染学生,给学生的人格、情操以潜移默化的影响。
作为一位语文教师,自身必须阅读大量的文学作品,以建立对文学的感性认识,同时要学习系统科学的文学理论知识,以建立对文学的理性认识,从而培养一定的文学鉴赏能力和相当的文学情感。在此基础上,作为语文教师还应该积极从事文学创作、提高写作水平,在创作实践中提升自己的文学修养。学校应为教师提高文学修养提供方便,鼓励语文教师外出进修学习加强理论修养,提高对文学的鉴赏能力。有条件的亦可直接聘请专家教授以讲座的形式就作家生平创作、文学鉴赏、文学流派和文学研究现状等作介绍,营造—种浓郁的谈文学、学文学的氛围,以促进和提高广大语文教师的文学修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