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韩军
【作者简介】清华大学附中 韩军
母语的语文教育,必然地存在着两个效能:A效能,丰富并扩展人的精神经验,培育人的心灵,通过语言奠定并形成人的自我个性生命;这同时也就是母语文化熏陶。B效能,训练并提高人的语言交际能力(听说读写)。前者是内在的,不易觉察,后者是外显的,很容易被看到。
——这是母语语文教育的“效能论”。
如何才能较好地实现这两个效能?其实,两者并无先后之分,而是一个统一的不易分离的过程。换句话说,当我们在着眼于B效能的时候,也就实际地进行着A效能(不管你是有意还是无意)。当我们着眼于A效能的时候,也实际进行着B效能。
——这是母语语文教育的“过程论”。
属性上,母语语文教育,并无“内容”与“形式”之分,母语语文教育,本质上是一体的、不可剥离的生命整体。那种力图把二者清晰剥离开来,把A效能看作是“母语内容”教育,把B效能看作是“母语形式”教育的观点,是百年中国语文教育中“形而上学”思想的根源,是“科学主义”“理性主义”思潮泛滥的根源。
所谓“语言形式”的东西,早已先天地、深刻地“积淀”到“语言内容”之中,“语言(言语)的内容”与“语言(言语)的形式”实不易剥离。语言本身就是人的精神,语言本身就是文化(不只是所谓载体),语言本身就是世界的呈现模式。或者干脆说——“语言本身”就是“内容”,语文教育本身就是人的精神教育,就是母语文化教育,就是进入世界的教育,“文就是道”。(www.daowen.com)
——这是母语语文教育的“本性论”。
本性论是母语语文教育的基石,它决定着过程论,也决定着效能论。
请特别注意,“思想”与“精神”、“思想教育”与“精神教育”概念根本不同:
“思想”多是他人性的,“精神”却是私人性的,“思想”多是公共的,系统的,“精神”多是个人的、灵性的;“思想”多是理念态、固化的,“精神”多是情意性的、活跃着的。“精神教育”——实质是一种着眼于个人主体的、个性的教育,它奠定的是人的终生的“精神根底”“灵魂背景”,“思想教育”——则是一种着眼于集体的、共性的教育,它往往是一种倾向于政治、集团、时势、意识形态的理念系统;“精神教育”,是植根于民族语言、民族文化的,紧密贴合民族语言本身的,也就是说,它是一种“文化的”“根性”的教育,“思想教育”则基本是一套与汉语言相脱离的生硬的“外加”,是一种“附着”。而我所一再申说的真正的“人文精神教育”,就是“精神教育”,决不是指“思想教育”!
还可更具体、明确地说,“语言(言语)教育(训练)”“精神教育(训练)”“人文精神教育”——三者根本就是一回事。这一点,不但主张“文以载‘道’”的人根本没有弄清楚,语文教育界许多人也一直没有弄清楚!
几十年来,“文以载道”在中国语文教育中变成了狭隘的“文以载‘道’”,狭隘表现在:1.“道”其实仅仅指向了政治,“精神培育”变成了“思想政治教育”;2.“道”,基本脱离了“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